一、镜像·克隆人·谁是我(论文文献综述)
胡圣昊[1](2021)在《论《别让我走》中的意识形态书写》文中研究表明《别让我走》是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的代表作。这部小说以克隆人凯茜的记忆为线索,讲述了一群克隆人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作为器官捐献者的宿命。文章采用阿尔都塞和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分析小说中人类对克隆人所进行的意识形态控制。文章认为,人类的意识形态以自在、自为和自在自为的形式发挥作用,将克隆人质询成驯服的主体,甘愿接受了捐献器官的命运。石黑一雄通过克隆人的悲剧,对身处在意识形态中的普通人表示关怀。
孙丽燕[2](2021)在《王晋康科幻小说中“科学人”形象的伦理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人”形象在王晋康科幻小说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王晋康小说中人物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科技伦理观的具象呈现。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试图系统梳理王晋康科幻小说中“科学人”形象的特点,探究它们背后蕴藏的伦理内涵,以及从中映射出的王晋康的科技伦理观。论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探究王晋康小说中“科学人”形象同自我的伦理关系,主要从伦理身份的混乱和主体性的消解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在王晋康的笔下,“科学人”是被异化了的镜像,它并非人类的“原像重现”,而是科技异化的产物,因而并不具备人的伦理属性。正如人类将“科学人”看作自身的镜像,“科学人”也将人类作为观照自我的他者。不同于人类在对比中完成了对自我本质力量的确证,“科学人”在自我与他者的碰撞中逐渐趋于伦理混乱。此外,“科学人”是科学选择时代的产物,是科学家怀抱着工具性立场制造出来的以服务人类生产生活为根本目的的智慧生命体。这一立场决定了“科学人”虽然具有理性的客观存在但不能成为目的本身,只能作为帮助人类实现目的性的工具或手段,因而“科学人”在一生中都难以逃脱“工具人”的命运,它们的主体性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被消解。第二部分解读王晋康小说中“科学人”形象同家庭的伦理关系,主要从家庭形式、情感纽带和血亲伦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科学人”的出现消除了个体的差异,在根源上重写了人类的身体。外形的整齐划一,个性的逐渐消弭,情感的波澜不惊以及人伦的模糊定位,都是进入科学选择时代后科技对社会同质化改造的具体呈现。改造过程中,“科学人”的存在对现有的家庭伦理产生极大的冲击。首先,拥有相同外形和情感记忆的“科学人”替代了自然人在家庭中的身份与地位,打破了以一夫一妻制为内核的专偶制家庭形式,如同批量化生产工厂部件般制造出的“科学人”变革了人类传统的两性繁衍方式,从外在形式上消解了家庭存在的根基。此外,“科学人”进入人类家庭后如何与人类家庭成员相处也是王晋康在小说中着力探讨的问题。相对自然人而言,“科学人”在家庭关系中与人类的情感纽带较为脆弱。最后,由于“科学人”在生物层面缺失传统意义上的父亲和母亲,这直接导致了“科学人”在家庭伦理环境中存在伦理观念不清,人伦定位模糊的问题,增加了触犯乱伦禁忌的风险。第三部分研究王晋康小说中“科学人”形象同社会的伦理关系,主要从伦理犯罪、永生迷梦和科学怪人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当“科学人”体内的自由意志压制了理性意志,不合伦理道德的恶的部分便占据主导,使其整体呈现出“非理性”的特征,做出破坏文明秩序、践踏伦理底线的行为。作为一名科技从业者,王晋康对科学持有虔诚般的信仰,他清醒地认识到了科技背后蕴藏的巨大能量。同时,他又站在人文主义立场对人类将要面临的由科技无序发展导致的社会危机倾注了悲悯情怀。在对科学选择时代面临的新型伦理犯罪、过度追求永生和狂热科学家导致科技与伦理失序等社会问题的书写中,王晋康以坚实的科学内核和绝妙的科幻构思传达出对科技伦理的担忧,警醒世人守住伦理底线。
杜玉洁[3](2021)在《“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千禧一代”是指1982年至2000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出生于20世纪时未成年,在跨入21世纪以后达到成年年龄,与文学代际中的“80后”、“90后”几乎重合。“千禧一代”作家群是中国新世纪以来出现的重要创作群体,自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千禧一代”以前所未有的表达方式和极具先锋性的文学审美范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恰逢新千年中国社会进入经济发展的高速期,社会文化的巨变、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交融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学的发展革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小说创作方面进行了突破与尝试,在短短二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中,取得了颇为丰厚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涵盖了青春文学、纯文学、网络文学等多种创作类型,小说创作主题也涉及校园恋情、都市婚恋、城乡对立、家族变迁、言情穿越、科幻未来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写作已经从单一的成长视角转向多元丰富的创作视野,无论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新媒介网络写作的创新还是对女性文学的发展,都逐渐趋于成熟。本论文以“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该群体的创作特质和创作类型,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文本细读展开主题研究,挖掘“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立场和人文关怀,探寻作品中的美学意识和文学性,纵观“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媒介性别视域下的女性主义立场,发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望“千禧一代”女作家未来的创作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文学景观的生成与其所处时代密切关联,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当下,文学与资本联姻,写作市场的红利催熟了一代青年作家,“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开放的社会语境和多元的文化视域中有了更多自我言说的机会。她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似的时代症候,和平年代的历史感的缺失和不可言说的生存困境成为这一代人的精神之殇。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中,“千禧一代”女作家走过了被质疑被批判到被认可被接受的发展历程,由青春文学过渡到纯文学、畅销文学和网络文学,“千禧一代”的创作一直努力从边缘走向中心。“千禧一代”女作家最开始受到关注是从“青春文学”开始,在这一时期,“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尚处在萌芽阶段,创作内容主要是青春期个性的表达,青年亚文化、“玉女”写作以及校园写作是这一时期的创作关键词。随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成长成熟,她们的创作由个体转向社会,从城乡世界、婚恋生活、家族变迁窥探时代脉搏下的中国社会现状,“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纯文学写作也逐渐得到权威学界的认可。在网络文学和类型写作风靡的21世纪,“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女性向”网络文学写作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网络文学的IP热潮也为网络言情小说提供了新的写作思路和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文学审美范式。其作品中的语言修辞,包括流行语言的运用、网络语言表达策略和语言形式的建构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质。“千禧一代”女作家对跨媒体叙事中的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等叙事手法的运用也适应了大众娱乐的审美追求。“千禧一代”女作家所运用的新的文学创作方式和在新媒体时代形成的独特文学经验使文学写作更注重读者与作者的交互性,这种新的文学表现模式催生了新的文学创作方向,在尊重传统文学创作的同时,文学作品也成为作者与读者共同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的文化场域建构也反映出时代与历史的镜像,从这一代作家自身的成长来看,“千禧一代”女性作为新时代独立女性与青年知识分子,并非缺乏历史感,而是在时代喧嚣中成为了旁观者和多余人。她们作品中体现出的文化现象,包括代际冲突、生态环境、家庭伦理、职场生存等成为现代人普遍关注的社会文化问题。作为最年轻的女性创作群体,“千禧一代”女作家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在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千禧一代”女作家通过身体写作、两性叙事以及女性命运探析,在创作中不自觉表露出的女性立场,现代社会让女性拥有了更多身份,女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中被遮蔽、被命名,她们的生存境遇被青年女作家所关注。“千禧一代”女作家试图通过网络书写打破女性作为客体和他者的窘境,其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女性的欲望表达、主体意识、生命意识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不同的表达。在现代技术发展的当下,女性的生存空间已不再单纯来自男性的挤压,而是受到社会发展、技术变革、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现代人类生存的诸多挑战面前,“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视野更为开阔,具有超性别的勇气和格局,能够关注到性别之外的人类共同的生存境遇。
徐汉南[4](2020)在《人格同一性研究 ——从洛克到新洛克主义》文中研究说明人格同一性的核心是人格者的持存问题,目前有三大基本立场:一是心灵实体观点,把人格者的同一建立在心灵实体的同一之上;一是物理连续性观点,以大脑标准或身体标准进行人格同一性判断;一是心理连续性观点,把人格同一性还原为心理因果连续性。心理连续性观点是从洛克的人格同一性理论发展而来的,因而又被称为“新洛克主义”。本文旨在探究从洛克的人格同一性理论到新洛克主义的内在发展逻辑,找到二者的根本问题与出路。尽管人格者概念以及对灵魂实体的追问可以追溯至古希腊罗马时期,但是人格同一性之成为问题乃肇始于洛克。洛克明确提出同一性具有类名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区分自然人和人格者,前者以生命连续性为同一性标准,后者以自我意识为同一性标准。自我意识是一种“视自己为自己”并且“异时异地认自己是自己”的反思性知觉,一个人格者只有对过去行为具有自我意识,才和那一行为的主体具有人格同一性。新洛克主义也强调人格者与过去行为的主体的心理连续性,然而,由于洛克旨在解决末日审判的公正性问题,这就使得“自我意识”和“心理连续性”具有根本差别:后者是经验主义的概念,而前者兼具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色彩,因为自我意识既和记忆等心理经验密不可分,又凸显了自我的本体论地位。事实上,正是经过对自我意识概念的不断解读,才发展出新洛克主义人格同一性理论。目前对洛克的自我意识概念有三种解读:记忆解读、归属解读和因果解读。近代的巴特勒和里德为了辩护神学的心灵实体观点,最早采取记忆解读并提出循环反驳和非传递性反驳。当代哲学家弗卢将记忆解读和语言分析结合,指出记忆标准的每种可能含义都至少面临以下问题中的一个:一是错误记忆问题,即一个人的表面记忆可能基于他人而非自己的真实经历;二是循环问题,通过定义可以将错误记忆排除在外,但是记忆既然预设了人格同一性再来充当后者的标准,就构成了循环;三是失忆问题,失忆导致记忆链条中断,使人格同一性呈现出同一性本身所不具有的非传递性。此外,弗卢还提出二元论反驳,指责洛克对心理方面的单独强调。记忆解读陷入“稻草人谬误”,过度批判了洛克的人格同一性理论,最终遭到摒弃。贝汉从道德哲学角度提出归属解读,把自我意识当作一种将事件归属于自身道德所有物的意识。物理层面的自然人由于实践上的道德归属而成为道德人,其道德所有物构成第一人称视角的“自我”以及第三人称视角的“人格者”。但是,归属解读赋予了人格同一性过多的第一人称权威,也面临潜在的循环反驳、非传递性反驳和二元论反驳。休斯采取一种因果解读,他指出,洛克强调的并非记忆陈述,而是记忆的真实形成基础。人格者的历时心理关联可以解释为因果系统,无论失忆问题、错误记忆问题、循环问题,还是心理因果模式的分裂问题,都可以通过经验研究和因果分析予以解决。正是基于对自我意识的因果解读,新洛克主义的心理连续性概念得以产生。然而,由于心理连续性的具体内涵以及人格者的本体论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新洛克主义人格同一性理论自产生之后体现为不同形态。早期新洛克主义者昆顿强调人的心理方面的独立性与重要性,从而构造出经验的灵魂概念,以“灵魂阶段”表示瞬时心理方面的总体,以“灵魂阶段的有序集合”表示人格者的实质。其中暗含的四维主义本体论,正是休梅克、帕菲特等新洛克主义者得以提出“直接心理连续性”“间接心理连续性”或者类似概念的关键。休梅克通过构造“准记忆”和“准因果记忆”,推出记忆的亲历性并非对记忆的定义所致,而是有着深刻的认识论根源:记忆的形成必须具有因果性条件,否则建立于同一性之上的全部语言和知识都将不可能。在此基础上,帕菲特把人格同一性还原为比记忆更丰富的心理连续性,指出心理连续性链条的分裂情况说明了人格同一性的根本标准是心理连续性而非逻辑同一性。刘易斯则充分发挥四维主义本体论,构造“人相”“连续体人”“R-关系”“I-关系”等概念,以揭示心理连续性和逻辑同一性的深刻内在关联。而在威金斯看来,四维主义本体论将导致众多心理谓词无法应用,要真正解决失忆问题、错误记忆问题、循环问题以及分裂问题,必须辅以身体标准,承认心理连续性作为人格者的名义本质产生于人格者的实在本质——智人。可以说,新洛克主义正是在解决洛克观点所面临问题的尝试之中逐渐产生、发展的。新洛克主义者以“直接和间接的心理连续性”取代洛克的“自我意识”,从而解决了基于失忆问题的非传递性反驳。休梅克凭借记忆的因果性条件解决了循环反驳,这和补充身体标准的威金斯方案殊途同归,因为在实际操作当中,对心理现象的归因绕不过发生心理现象的物质身体。同时,新洛克主义的新尝试也导致了一些新问题。四维主义本体论使得洛克观点所隐含的副本难题得以突显。这一难题根源于同一性的形式特征和莱布尼兹法则之间的矛盾,是还原论观点所无法避免的,但在实践中并不构成问题:通过调整描述现象的谓词系统,我们总能将副本区分开,而在不能区分开的时候,往往也没有区分的实践意义。新洛克主义从洛克继承而来的内在-外在二元论困境则更为棘手,即使补充身体标准或者采取单一身体标准依旧会面临。其根源在于,身体标准(以及洛克的自然人概念)依据第三人称外在视角,贬低了人格同一性的第一人称权威,心理标准(以及洛克的人格者概念)依据第一人称内在视角,过分强调了人格同一性的第一人称权威。心灵哲学中的内在主义和外在主义也有类似的关于第一人称权威的争论,其出路在于结合个体历史彻底地解释个体的语词意义,最终在语言的客观性和主观性之中达到动态平衡。同理,新洛克主义的出路就在于把第一人称人格同一性判断当作可错但不可忽视的参考,在实践中进行动态的因果性分析,不断调整并得到阶段性的第三人称人格同一性判断。可见,洛克的人格同一性理论以及新洛克主义所面临的副本难题和二元论困境,从根本上说都是“有关人格者的纷繁经验事实”以及“同一性本身的形而上学特征”之间的矛盾。二者的出路在于,动态地进行因果性分析与人格同一性判断,根据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事实不断调整语言的可能性边界。
范小青[5](2020)在《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文中认为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54—),日裔英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2017)、布克奖(1989)获得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共创作长篇小说7部,短篇小说集1部,短篇小说若干。其中,《长日将尽》《莫失莫忘》等作品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在近四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凭借在文学市场与文学评价体系中的成功,石黑一雄实践了“国际化写作”的理念,创作出具有国际化、世界化特征的作品,最终进入“世界文学”的殿堂。目前,其作品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全球拥有广泛读者。本文将石黑一雄“国际化写作”(international writing)的文学理念及创作实践置于“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的理论语境中进行研究,考察其文学特质,指出其创作经历了从“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世界化”(universalization)的发展,从“移民文学”走向了“世界文学”。石黑一雄作品的思想内核是理想主义与世界主义,在主题、风格与接受上均具有跨国主义、世界主义特征,成为当代世界文学的经典。以此为基础,本文将其文学实践概括为“世界文学”写作,并以“‘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为切入点展开论述,指出其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实现了本土性与世界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平衡,其基础是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与英语的普及性。最后,从当代世界文学转型的宏观视角考察石黑一雄的创作,分析其与后殖民文学与世界主义文学的联系,明确其在这一转型浪潮中的地位。全文分为四章,从文学理念与创作实践两个角度出发,通过文本细读,对石黑一雄“世界文学”写作的主题与风格上的核心特色进行细致分疏。第一章勾勒出石黑一雄创作演进的路径,指出其文学从“国际化写作”出发,经过国际化与世界化,最终成为“世界文学”。本章以“国际化写作”“世界主义文学”与“世界文学”理论为基础,解析石黑一雄的创作理念与文学实践,着重阐述“国际化”与“世界化”在此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第一节围绕石黑一雄的跨国书写与“国际化写作”理念展开,指出身为移民作家,其人其作天然具有国际化特征。第二节从其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出发,分析“国际化写作”的思想内核,即世界主义,并从流散性与世界性的融合,阐释其作品与“世界主义文学”的关联。第三节以“存在寓言”“全球感”与“平衡(本土性与世界性、严肃性与通俗性)”为关键词,论证石黑一雄的文学是当代世界文学的典型。第二章讨论“‘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指出石黑一雄的文学主题经历了从本土性到世界性的发展,其核心是发掘与表现具有人类共性的“存在”主题。第一节以从国际化到世界化为线索,勾勒其文学创作主题的发展轮廓,论述其从发掘“日本性”到探索“人类共性”的演变。第二节以存在主义哲学为线索,通过文本细读,对“人类主题”展开详细论述。首先,从“浮世”的世界、人生与艺术三个层面,指出其文学中悲剧性的根源在于“浮世”的不确定性,而“浮世”的底层代码为现代性。其次,围绕“‘存在’的可能性”及“镜像人物”两个层面,剖析主人公的“存在”,聚焦“另一个‘我’”的主题,指出其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均产生与叙述者对自我的想象,且这与作者的文化身份与个人经历有关。第三章分析“‘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指出石黑一雄的“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源于其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石黑一雄的“世界主义风格”主要有三大特征:抽象化、抒情化与大众化,分别对应着“多维象征系统”“移情策略”与“文体实验”三个方面。第一节从作品中的符号与隐喻入手,分析“多层并置”的意义堆叠手法,提出“多维象征系统”的概念。第二节围绕移情策略展开,着重分析不可靠叙事、复现与留白三种叙事手法,阐明其文本产生移情效应的机制。第三节讨论对通俗文类的戏仿以及作品的互文性,将其概括为“文体实验”。戏仿通俗文类有助于实现大众化的目标,而互文性则构建起一体化的“石黑一雄宇宙”。最后一章从宏观视角审视石黑一雄的文学,分析其与后殖民文学、世界主义文学之间的联系,指出其通过“国际化写作”的文学理念与创作实践参与到当代世界文学转型的浪潮之中。第一节阐述世界文学的现状与挑战,并揭示转型的两大趋势:强调本土性的后殖民文学与强调世界性的世界主义文学。第二节分析石黑一雄的文学与后殖民文学、世界主义文学的联系,明确其在当代世界文学转型中所处的位置。
周艳超[6](2020)在《文学叙事中记忆的伦理 ——以石黑一雄小说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记忆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而在相当长时间里记忆研究的主阵地都是心理学,近几十年才获得了人文社科、社会理论与文化研究的青睐。文学与记忆的关系同样古老,在进入当代研究者视野之前,两者的联系便已经存在。当前文学与记忆的研究视野中创伤记忆、文化记忆、个体记忆、集体记忆、互文性等往往成为关键词。记忆的伦理,在相当长时间里在哲学及其分支伦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的领域中讨论热烈,但直到近些年来,才获得文学研究者的重视。以石黑一雄小说为对象,借助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叙事伦理学等学科知识与方法展开研究,应当属于跨学科研究。选取石黑一雄的小说作为研究的核心文本,是因为记忆一直是石黑一雄小说中的关注对象,其对记忆的态度、遗忘的思辨展示出一种处于理性萌芽状态的伦理道德观念,以话语建构的方式深刻剖析神秘的人类记忆,契合在文学叙事中探究记忆的伦理的主题。通过文本细读,关注文学叙事全过程中作者、叙述者、人物、读者间的伦理关系,围绕石黑一雄的记忆、记住的伦理、遗忘的伦理、记忆的接受维度展开论述,对记忆的伦理进行研究。尽管本文是围绕石黑一雄的记忆世界、记忆的伦理、记忆伦理的接受分别加以论述,但实际上它们是相互联系、互为佐证的。石黑一雄的记忆世界展现了作者和叙述者之间的记忆伦理意识,更深层次在于探究文学叙事中应当记住什么;记忆的伦理表达了记忆叙事呈现与记忆叙事中的伦理意识,是对是否应当记住些什么及如何建构记忆的论述;记忆伦理的接受意在提出在文学叙事的互动中,于作者、读者及更广泛意义的人类群体内可以建构出合伦理的记忆共同体,助力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整体而言,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三章。绪论部分梳理石黑一雄小说的记忆伦理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结语中结合当前语境,认为基于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追寻,应当明确记忆的伦理标准,追寻美好的未来。最后说明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做了展望。主体部分三章分别从石黑一雄的记忆世界、记住的伦理、遗忘的伦理和记忆伦理的接受维度探讨文学叙事中记忆伦理的可能性何为。这样就为整个文学叙事中记忆的伦理研究提供了一个相对全面又互相关联的视角,对文学与记忆的研究范式做了实践意义上的尝试,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边际效应也将为石黑一雄小说的文学欣赏提供有益视角,提示人们重视阅读中的记忆伦理问题。
李京京[7](2020)在《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学批判思想初探》文中提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轴心,正如德国学者伊林·费彻尔所言:“马克思的目的始终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这既意味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又意味着对它在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说中的理论反映进行批判。”20世纪下半叶的后马克思主义者鲍德里亚继承了马克思的真精,同样追求经济问题的政治和哲学的深刻追问。鲍德里亚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受他所处的历史背景的制约,这种影响主要反映在三个领域:第一,从经济领域来看,20世纪西方社会面临巨大的消费冲击,在福特主义、后福特主义以及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由生产型社会转向消费型社会。第二,鲍德里亚在经济界面发生变化的叙事中做出了政治哲学的思考,他对资本主义社会新型政治特征的体认主要受列斐伏尔、福柯、马尔库塞等人的影响:其一,鲍德里亚将列斐伏尔、德波已经意识道德当今社会生活中俯拾皆是的主导性消费现象通俗而夸张地表达出来。其二,鲍德里亚深受福柯微观政治的影响,他对主体在“超真实”的序列中被规训、被监控、被统治的遭遇进行查审。其三,左派思想家马尔库塞的技术政治对鲍德里亚思想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三,从哲学领域来看,鲍德里亚处于是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兴起的时代,他对形式化工具主义的哲学追问有着从实体存在论走向主观化、意象化存在论的哲学指向。以此为前提,鲍德里亚提出了他独特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在经济领域他看到的是:资本主义由生产性社会向消费性社会转变,传统的刚性需求被资本逻辑通过符号逻辑的装扮而带来的“欲求”消费所取代,消费由一种经济行为转换为影响大众的生产方式、社会关系、价值取向的一种世界观,资本的剩余价值生产与占有出现了新形式。其次,鲍德里亚从经济关系的分析上升到对当下资本主义社会幻化的新型政治统治方式的解读。在政治领域他看到的是,权力的幻化与意识形态的幻化相叠加,政治主要通过意识形态的幻化而潜移默化地实现“理性的狡计”,传统的国家合理性、合法性的论证被一种新型的、抽象的、萦回的符号、拟真、媒介、影像等政治学解释文本所遮蔽。在经济与政治追问的基础上上升为哲学思辨的存在论追问:生产性社会被消费性社会所替代后,物的体系被消解与重构,一切规定正在消失,意义世界重新理解,因而,哲学关于一切客观性存在的追问消融在形式化的逻辑符号之中。鲍德里亚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既有合理性又有局限性。其合理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他立足于20世纪后工业消费社会的感性确定性前提下,对西方学术界所盛行的文化工业批判、技术理性批判与心理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进行批判性继承;其二,他顺应了现代西方哲学的潮流,将哲学研究重心由理性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的不合理性则表现为它宣称生产性劳动已经终结,它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劳动价值论的批判是建立在鲍德里亚对马克思误解的基础之上的,因而有其抽象性与片面性。
魏梦莹[8](2020)在《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源于俄罗斯人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与传播,既是俄罗斯传统中国形象的延续,同时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生变化。本论文以佩列文、索罗金、克鲁萨诺夫等八位作家笔下涉及中国形象的文学文本为研究基础,利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将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归纳为三种类型:寓意深刻的中国哲学经典形象、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传统形象、令人反思的负面中国形象,分别具有哲理性、独立性、实验性等特点。寓意深刻的中国哲学经典形象,源于18世纪俄国人构建的“哲人之邦”形象。在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它依然是作家关注的重点,以库切尔斯卡娅笔下的“墨家经典”,佩列文笔下的“梦境典故”和道家学说为代表。他们对中国经典的理解更深刻,引用更准确,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库切尔斯卡娅塑造的“墨家经典”是主人公精神迷茫期的“避风港”,其目的在于借“异国情调”消解当代俄罗斯人文化身份迷失的焦虑。佩列文在借鉴中国“梦境典故”时,常掺杂着对道家学说的思考。他将中国哲学思想消融于主体意识之中,并提升到美学高度,使其笔下的中国形象具有一种诗意和神秘主义特性。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传统形象,是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尤为突出的一类中国形象。在当代俄罗斯作家眼中,中国不再是考量西方问题的参照物,而是具有自身特色和独立性的世界大国。中国的成功引起他们注意,于是在当代俄罗斯文学中流行起“中俄联姻”的主题,其根源可追溯至19世纪“欧亚主义者”对中国的畅想。克鲁萨诺夫笔下的“中俄混血沙皇”、扎伊奇克笔下的“欧亚帝国”就属这种类型。而这类形象的产生,与近年我国国家实力的提升与国家影响力的扩大紧密相关,是俄罗斯作家对当代中国认知的一种呈现和理解。令人反思的负面中国形象,源于19世纪“黄祸论”对俄罗斯人的影响。在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它依然是作家关注的重点,且表现出鲜明的实验性,主要体现在克利莫夫斯卡娅笔下诡异的“中国蓝烟”,多连科笔下“滑稽可笑”的中国道士,索罗金笔下令人担忧的“CHINA XXI”(21世纪的中国)等形象中。克利莫夫斯卡娅的中国书写,在于借中国劳工形象审视苏联社会,影射肃反运动给人民留下的恐惧与创伤。多连科笔下的“滑稽”道士,在于借中国道教讽刺普京,与他个人的政治立场紧密相连。索罗金笔下的中国书写,则体现出当代俄罗斯人在面对飞速发展的中国时,所产生的危机意识和“羡嫉心理”。
黄莹莹,杜兴雨[9](2020)在《“他者”的矛盾情结——石黑一雄《别让我走》的后殖民意蕴管窥》文中认为日裔英籍诺奖得主石黑一雄发表于2005年的小说《别让我走》在其个人创作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见证了其作品从族裔书写到国际主义的蜕变。小说中克隆人自幼被集体管理,作为遭遇双重"他者化"的边缘型存在,渴望寻求身份认同却又无法抗拒命运的安排。人类如此蓄意构建文化身份的行为难免引起观照省思,倘若个体发展建立在边缘异己族群的基础之上,整个社会将陷入恶性循环,过度的"利己主义"将成为时代主旋律。盲目追求个体发展、牺牲他者终将引发多向度争论,可持续的生存发展方式才能写就历史潮流的本真诉求。
王颖[10](2020)在《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文中认为自爱迪生发明了“活动电影放映机”,电影业的初创和发展就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从那一刻起,电影同科学就深刻交织,无法割裂。好莱坞作为全球商业电影产业巨头,留给了科学家很重要的银幕空间。银幕后是科学家为理论科学进步、技术革新做出的反复验证和试验,银幕上是一位位栩栩如生的科学家形象。无论是记录历史上现实科学家的科学家传记电影,还是表现虚构的科学家的科幻电影,都为传播科学理念和帮助树立科学价值作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从而在文化交流和科学传播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本文以好莱坞电影银幕上呈现的科学家为研究对象,从历时的角度梳理好莱坞科学家电影的演变,从共时的角度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科学家形象对公众理解科学的影响。论文的核心在于考察好莱坞电影如何通过其特定的制作渠道、拍摄角度和文化视点,借助其庞大的资金、技术、规则、市场运作和传播渠道的影响力,进而影响科学家形象在科学传播中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价值,又是如何通过其独特的媒介作用解构和重构科学家形象以及阐述他们的科学理念,从而达到体现科学价值与传播科学文化的目的。本研究结合电影摄制背景、科学家传记、新闻报道等文献资料,对好莱坞电影历史上的主要科学家形象进行总体归纳和个案分析,从身份认同、角色扮演、性别差异、现实虚构等多种维度对人物进行考量,从内容上进行印证。论文同时注意结合受众对电影和科学家的理解,深入探究好莱坞从其特定角度塑造某个或者某类科学家形象的历史和意识形态原因,力求做到更为辩证地、更为完整地、更为历史化地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以期超越电影二维屏幕的“平面化”局限,从而“立体化”地认知银幕和现实中的科学家的“共生映像”。本文共分六章,从理论概述总起整篇论文,然后结合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详尽的案例分析,最后总结归纳,提出本论文所具有的实践意义。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对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综述有关好莱坞科学家形象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本文的研究进路,指出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提出解读电影文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章,对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进行一般概述总论。界定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分析最终呈现在银幕上的科学家的形象受到的制约因素。通过对138部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演变过程的梳理,概括好莱坞电影对科学家形象建构运用的策略与手段。演员是呈现银幕科学家形象的角色诠释者和最终实践者,本章专列一节分析演员通过角色扮演从而建构科学家形象的心路历程。第3章,通过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的现实科学家形象的典型案例,划分好莱坞电影所树立的科学家银幕形象的类型。现实科学家的“刻板印象”是好莱坞电影历史上影响甚广的形象标准,“圣人科学家”一度成为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科学家的普遍脸谱,而随着时代的演变,越来越多的银幕上的科学家突显了更多的人性光辉,因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的经典科学家形象得到了观众的认同和接受。在银幕形象与原型参照中,科学家形象鲜明地表现出“好莱坞化”的一面。通过科学家现实性和电影艺术性的对比,总结得出现实科学家形象在形象调整和呈现变化中对受众的不同影响力和强化效果。第4章,作为现实的科学家在电影中的形象的呈现的延续讨论,以电影《居里夫人》为例,参照相关史料,分析了对男权科学界带来巨大挑战并得到肯定的女性科学家居里夫人在银幕上的呈现,显现了好莱坞电影在呈现女性科学家方面的性别文化维度。同时参照既是好莱坞影星又是发明家的海蒂·拉玛在科学界获得身份认可的艰难历程,结合海蒂·拉玛的人物传记纪录片,突出好莱坞在性别上对科学家形象建构的重要影响和制约。第5章,从跨文化的角度解读好莱坞电影中呈现的邪恶派虚构中西科学家的形象,分析了科学狂魔的形象特点,阐述虚构科学家和现实科学家的距离,以及好莱坞电影如此呈现的原因和对受众的影响。第6章,结语部分从全局对好莱坞电影中建构的科学家形象进行总体类型和特征归纳,从电影对公众理解科学的实践意义上突显本篇论文分析的立足点以及实践意义所在。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1.无论哪种好莱坞科学家电影类型,电影中的科学往往或者必然是当时科学技术特定阶段和科学思想发展的产物,电影对科学知识的合法性的传播面临着挑战,电影所呈现的科学家的可信度影响着受众对科学家电影的理解。2.受众对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的接纳度反作用着科学家形象的进一步塑造。3.在科学普及和教育中正确导入有关科学家的电影能够强化教育和传播效应。因此,描绘科学家形象的电影在反映科学家群体这个社会成员团体时,必须将其融入社会背景中,突破其刻板模式化印象,无论是呈现正面、或反面的,现实的、或艺术层面虚构的科学家形象,都要考虑到引导公众理解科学的传播任务。
二、镜像·克隆人·谁是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镜像·克隆人·谁是我(论文提纲范文)
(1)论《别让我走》中的意识形态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在的意识形态:作为劳动力的克隆人 |
二、自为的意识形态:人类意识形态对克隆人的质询 |
三、自在自为的意识形态:克隆人对意识形态的服从 |
四、结语 |
(2)王晋康科幻小说中“科学人”形象的伦理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科学人”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对象、思路和方法 |
一、镜像与衍生:伦理身份的混乱和主体性的缺失 |
(一)异化镜像:伦理身份的混乱 |
(二)衍生工具:主体性的缺失 |
二、同质化摹本:家庭伦理的冲击和人伦秩序的挑战 |
(一)千人一面:家庭形式的消解 |
(二)关系疏离:情感纽带的淡化 |
(三)定位模糊:血亲伦理的颠覆 |
三、整体非理性:文明秩序的破坏和伦理底线的推移 |
(一)道德失范:伦理犯罪的加剧 |
(二)长生不死:永生迷梦的执念 |
(三)科学怪人:科技与伦理的失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源起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景观生成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语境 |
(一)全球化与后现代转向 |
(二)媒介变革与信息技术 |
(三)消费主义与大众文化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特质 |
(一)青春时期的个性化书写 |
(二)商品时代的灵魂隐痛 |
(三)城乡流动的现代化视野 |
三、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概览 |
(一)新概念与偶像作家 |
(二)学院派与纯文学作家 |
(三)网络文学与类型作家 |
第二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主题研究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青春书写 |
(一)张悦然:偏执少女与心灵创伤 |
(二)春树:青春期与青年亚文化 |
(三)笛安:成长故事与都市乡愁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社会问题聚焦 |
(一)文珍:都市情感与婚恋伦理 |
(二)马金莲:乡土陷落与田园挽歌 |
(三)张怡薇:家族叙事与日常生活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小说透析 |
(一)流潋紫:宫斗言情与职场映射 |
(二)郝景芳:人工智能与人类命运 |
(三)方慧:真实世界与虚拟人生 |
第三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美学探寻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叙事革新 |
(一)网络语言的创新与运用 |
(二)跨媒体叙事与IP改编 |
(三)交互型创作与读者接受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审美特征 |
(一)传统美学的坚守与传承 |
(二)文学性和文学价值呈现 |
(三)文学审美范式的重构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经验生成 |
(一)代际断裂下的个体经验言说 |
(二)时间和空间的后现代探索 |
(三)多维的文学的想象与拼贴的虚构方式 |
第四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场域建构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特征 |
(一)历史虚无与现实追寻 |
(二)多元文化与文化回归 |
(三)“饭圈”现象与小众部落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群像素描 |
(一)文艺青年的诗意与反叛 |
(二)都市青年知识者的规训与突围 |
(三)乡村底层青年的离乡与追梦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人文观照 |
(一)道德秩序与价值观念的重构 |
(二)地理诗学与生态伦理的思索 |
(三)生命意识与现实主义关怀 |
第五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女性意识探寻 |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与突围 |
(一)新生代女性的成长与反抗 |
(二)女性命运的时代变奏 |
(三)男性的解构与女性的自我引渡 |
二、消费时代的性别身份意味 |
(一)泛娱乐化的身体献祭 |
(二)两性关系的暧昧呈现 |
(三)“耽美”文学的另类情感表达方式 |
三、媒介性别视域中的网络女性主义 |
(一)“女性向”对传统的超越与反叛 |
(二)网络女性主义的“异托邦”空间困境 |
(三)媒介话语中的性别立场言说 |
结语“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意义与发展方向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影响与传播 |
(一)国内现状与发展 |
(二)海外译介与传播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问题与展望 |
(一)代际焦虑与创作局限 |
(二)新的文学生长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人格同一性研究 ——从洛克到新洛克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人格同一性的基础问题 |
1.1.1 同一性的逻辑 |
1.1.2 四维主义本体论 |
1.1.3 人格同一性问题的不同方面 |
1.2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
1.3.1 从洛克切入 |
1.3.2 新洛克主义 |
第2章 洛克的人格同一性理论 |
2.1 洛克的思想背景 |
2.1.1 人格者概念的缘起 |
2.1.2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人格同一性立场 |
2.1.3 从中世纪到近代的人格同一性立场 |
2.1.4 笛卡尔的灵魂和意识概念 |
2.2 洛克论同一性 |
2.2.1 同一性观念不是天赋的 |
2.2.2 共时和历时的同一性原则 |
2.2.3 同一性的类名依赖性 |
2.3 自然人及其同一性 |
2.3.1 动植物和人造物的连续性 |
2.3.2 自然人的生命连续性 |
2.3.3 老鹦鹉思想实验 |
2.4 人格者及其同一性 |
2.4.1 意识和自我意识 |
2.4.2 记忆和错误记忆 |
2.4.3 人格同一性不是实体同一性 |
2.5 洛克人格同一性理论的特点 |
2.5.1 分裂思想实验的雏形 |
2.5.2 人格者的内在性和宗教律法色彩 |
2.5.3 对实体的悬置 |
第3章 对洛克人格同一性观点的解读 |
3.1 对“意识”的近代解读与发展 |
3.1.1 巴特勒和里德的记忆解读与反驳 |
3.1.2 科伯恩和劳的辩护 |
3.1.3 柯林斯、休谟和哈兹里特的发展 |
3.2 弗卢的记忆解读与激烈批判 |
3.2.1 记忆标准的四种可能含义 |
3.2.2 洛克式人格者概念的问题根源 |
3.3 贝汉的归属解读 |
3.3.1 洛克的自然人及其同一性 |
3.3.2 意识、人格者和人格同一性 |
3.3.3 对洛克的意识概念的误解根源 |
3.4 休斯的因果解读 |
3.4.1 记忆与心理因果联系 |
3.4.2 形成记忆的恰当因果进程 |
3.4.3 心理因果模式的特例 |
3.5 休斯对洛克的辩护 |
3.5.1 休斯对二元论和记忆问题的回应 |
3.5.2 几种对循环反驳的失败回应 |
3.5.3 休斯对循环反驳的回应 |
3.5.4 休斯对非传递性反驳的回应 |
第4章 新洛克主义人格同一性理论 |
4.1 昆顿:经验的灵魂概念 |
4.1.1 灵魂≠精神实体 |
4.1.2 灵魂的独立性与至上性 |
4.1.3 记忆标准是人格同一性的根本标准 |
4.2 休梅克:记忆的亲历性 |
4.2.1 休梅克的辩护思路 |
4.2.2 准记忆 |
4.2.3 准因果记忆 |
4.2.4 强记忆和弱记忆 |
4.3 帕菲特:心理连续性 |
4.3.1 还原主义与非还原主义 |
4.3.2 物理标准的不同版本 |
4.3.3 心理标准与不同原因 |
4.3.4 帕菲特和刘易斯对逻辑同一性的争论 |
4.4 威金斯:意识的丰富性与身体的重要性 |
4.4.1 对新洛克主义的传统批判 |
4.4.2 意识连续性的丰富内涵 |
4.4.3 人格者只能在概念上超越身体 |
4.4.4 人格者的智人本质 |
4.4.5 身体标准与失忆问题 |
第5章 新洛克主义的问题与出路 |
5.1 新洛克主义能否解除洛克的困境? |
5.1.1 洛克观点所面临的反驳及其解决 |
5.1.2 新洛克主义所面临的反驳 |
5.2 分裂思想实验和副本“难题” |
5.2.1 副本难题产生的根源 |
5.2.2 洛克及新洛克主义对副本的态度 |
5.2.3 新洛克主义对分裂思想实验的利用 |
5.3 二元论困境及其出路 |
5.3.1 洛克和新洛克主义的二元论困境 |
5.3.2 内在主义和外在主义之争 |
5.3.3 新洛克主义如何突破内在-外在二元论困境?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创作演进: 从“国际化写作”到“世界文学” |
第一节 国际化的文化身份与创作理念 |
一、移民作家的跨国主义选择 |
二、国际化小说: 主题、风格与语言 |
第二节 从国际化到世界化 |
一、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 |
二、流散性与世界性的融合 |
第三节 创作“世界文学” |
一、书写存在寓言 |
二、营造全球感 |
三、实现两种平衡 |
第二章 “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 |
第一节 题材之演变与主题之深化 |
一、从日本性出发 |
二、探索并表现人类共性 |
第二节 核心主题: 人的“存在” |
一、“浮世”人生 |
二、另一个“我” |
第三章 “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 |
第一节 抽象化: 石黑一雄的多维象征系统 |
一、符号的功能: 模拟生活与解构神话 |
二、隐喻的三种类型与多维结构 |
第二节 抒情化: 石黑一雄的移情策略 |
一、第一人称不可靠叙事的对话性 |
二、复现与留白的情感调度作用 |
第三节 大众化: 石黑一雄的文体实验 |
一、戏仿通俗文类的大众化意图 |
二、在互文中建构“石黑一雄宇宙” |
第四章 当代世界文学转型中的石黑一雄 |
第一节 当代世界文学的转型 |
一、世界文学的现状与挑战 |
二、两个方向: 后殖民文学与世界主义文学 |
第二节 拥抱转型: “世界文学”写作的两种路径 |
一、石黑一雄与后殖民文学 |
二、石黑一雄与世界主义文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文学叙事中记忆的伦理 ——以石黑一雄小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石黑一雄与记忆伦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选题意义 |
第一章 石黑一雄的记忆世界 |
一、记忆与伦理 |
二、石黑一雄的记忆叙事:作者与叙述者间记忆的伦理 |
三、生活记忆的选择:创伤记忆与身份认同 |
(一)个体的创伤记忆:从身体到心理 |
(二)面向他者的记忆:现实社会的记忆框架 |
四、文学记忆的选择:文艺的互文 |
(一)文学体裁上的互文:悲剧及骑士文学 |
(二)回忆策略的互文:时间的安排与音乐式讲述 |
第二章 石黑一雄小说记忆的伦理 |
一、记忆的塑形 |
二、记住的伦理:回到过去——责任指向 |
(一)记忆的真实 |
(二)人的完善、关爱、身份认同与责任 |
三、遗忘的伦理:面向未来——宽恕指向 |
(一)遗忘的重要与艰难 |
(二)遗忘与宽恕之间的联系 |
(三)为了宽恕而遗忘——轻率遗忘与自我宽恕 |
(四)沉重的宽恕——面向他者请求宽恕 |
(五)保罗·利科的提醒:防止记忆的滥用 |
第三章 小说中记忆伦理的接受维度——记忆的主体 |
一、人物与读者之间记忆的伦理关系 |
(一)人物与读者之间——人物的遗忘还是读者的遗忘 |
(二)重新阅读时,读者是否应当承担起伦理责任 |
二、作者在叙述时是否考虑了读者的记忆接受 |
(一)读者接受:颠覆读者期待 |
(二)记住或遗忘的重要性 |
三、共享记忆与记忆共同体 |
(一)共享记忆与共同体 |
(二)文学叙事的记忆共同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学批判思想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引言 |
第一章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历史溯源 |
第一节 后工业的历史直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缘起 |
一、经济背景的研判:大众消费时代的来临 |
二、科学技术前提:符号化的生存格律 |
第二节 后政治与非理性: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政治与哲学前提 |
一、政治的前提:意识形态、消费政治、技术政治 |
二、哲学的前提: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 |
第三节 符号、异化与象征: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前提 |
一、幻化的前提:日常生活与景观幻象 |
二、符码与阶级:符号的阶级区分逻辑 |
三、象征与死亡:巴塔耶与莫斯的理论前提 |
第二章 消费时代对生产范畴的质疑: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出场 |
第一节 全套的物:主体对消费的再界定 |
一、古物与模范:客体的身份逻辑 |
二、广告的命令:主体对消费的塑形 |
第二节 艺术工业化:消费的文化再循环 |
一、流行与时尚:消费的“力比多”律令 |
二、苗条与健康:身体消费的神话 |
三、为关切而服务:市场的社会关系逻辑 |
第三节 “超真实”的物:“生产”的隐退与资本逻辑的在场 |
一、拟真物的浮动:生产性劳动的“终结” |
二、无原型的勾兑:“生产”即符号代码的仪式 |
三、仿真的经济学:“超真实”社会的资本逻辑 |
第三章 符号:鲍德里亚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内核 |
第一节 符号的秩序:消费结构的变迁 |
一、符号与欲望:消费的非理性动机 |
二、符号与声望:“物”的意指逻辑 |
三、符号与需要:消费力的形而上学 |
第二节 符号/价值:符号经济学的革命 |
一、符号/价值:一般理论对经济交换价值的超越 |
二、审美价值:艺术绘画签名对符码的垄断 |
三、符号/形式:一般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本质 |
第三节 能指的胜利:拜物教逻辑范式的转换 |
一、所指拜物教:物质载体的神圣化 |
二、能指拜物教:符号体系的物恋化 |
三、使用价值:实体物的意识形态化 |
第四章 幻化与形式化: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政治与哲学本质 |
第一节 幻象的策略:晚期资本主义的政治已被符号所异化 |
一、符号的神秘形式:意识形态的幻化思维 |
二、暴力革命的瓦解:抽象民主与无产阶级 |
三、符码反抗的程式:走向“范式”的革命 |
第二节 技术的统治策略:大众媒介的意识形态本质 |
一、技术即信息:媒介对内容的肆意诠释 |
二、媒介的无回应性:单向度的消费 |
三、沉默的大众:大众媒介的政治仿真 |
第三节 人类生存的哲学境遇:形式化的逻各斯中心主义 |
一、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形式化逻辑的哲学依据 |
二、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形式化时代的符号论定格 |
三、哲学的本体论追问:“超真实”对真实的超越 |
第五章 合理性与再批判: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二重性辨识 |
第一节 文化、技术与心理:在二十世纪的学术链条之中 |
一、文化工业:法兰克福学派的新型异化指向 |
二、技术理性:鲍氏对海德格尔“座驾”的延续 |
三、无意识与镜像:弗洛伊德与拉康对欲望的认同 |
第二节 对“思中之物”的质疑:现代西方哲学新视域 |
一、理性的消解:对主客二分认识论范式的超越 |
二、现象的回归:从形而上学的本真到生活世界 |
第三节 非历史化与抽象性:对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再批判 |
一、需要与价值: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的误解 |
二、象征性交换:革命策略及其与历史的断裂 |
三、走向虚无主义:致命技术物的“水晶复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
二、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俄罗斯研究现状 |
三、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源起与流变 |
第一节 古代罗斯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
一、“中国”概念的产生:从“希诺瓦”到“契丹” |
二、栋宇峥嵘·物产丰富·勤劳聪慧 |
第二节 沙俄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
一、贤明的皇帝·品德高尚的智者·勤劳聪明的百姓 |
二、“僵化落后的国家”·“停滞保守的民族” |
第三节 苏联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
一、骁勇善战·渴望和平·勤劳淳朴 |
二、发展迅速·文化底蕴丰富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寓意深刻的中国哲学经典形象 |
第一节 库切尔斯卡娅笔下的中国文化与“墨家经典” |
一、《莫佳阿姨》中的中国文化空间构建 |
二、《莫佳阿姨》中的墨家经典与“兼爱”思想 |
第二节 佩列文笔下的“梦境典故”与道家学说 |
一、《苏联太守传》中的“南柯梦”典故及其故事形态构建 |
二、《夏伯阳与虚空》中的“庄周梦蝶”典故及其象征含义 |
三、《变形者圣书》中隐含的道家思想与“神变”主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传统形象 |
第一节 克鲁萨诺夫笔下的“混血沙皇”与中国文化传统 |
一、《天使咬伤》中的人物形象体系划分 |
二、《天使咬伤》中的中国文化传统及其误读 |
第二节 扎伊奇克笔下的“欧亚帝国”与中国儒家文化 |
一、《欧亚交响曲》中的“欧亚帝国”形象构建 |
二、《欧亚交响曲》中的中国儒家文化符号 |
第三节 佩列文与索罗金笔下的中国文化传统书写 |
一、佩列文笔下“天”的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
二、索罗金笔下汉语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令人反思的负面中国形象 |
第一节 克利莫夫斯卡娅笔下诡异的“中国蓝烟” |
一、《中国蓝烟》中“危险”的中国劳工形象 |
二、《中国蓝烟》中的中国空间构建 |
第二节 多连科笔下“滑稽狡诈”的中国道士 |
一、《2008年》中具有讽刺意味的道教符号 |
二、《2008年》中“滑稽可笑”的道士形象 |
第三节 索罗金笔下令人担忧的“CHINA XXI” |
一、《尤》中的负面中国饮食文化隐喻 |
二、《特辖军的一天》中停滞保守的“俄罗斯的长城”意象 |
三、《糖制的克里姆林宫》中令人焦虑的“中国商品”形象 |
四、《暴风雪》中冷酷无情的中国“拯救者”形象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基础研究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他者”的矛盾情结——石黑一雄《别让我走》的后殖民意蕴管窥(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作为“他者”的克隆人 |
三、集权管理体系的规约 |
四、个体认知诉求的悬置 |
五、结语 |
(10)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动因及意义 |
1.2 科学家形象以及科学家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形象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及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思路与框架 |
第2章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的一般概述 |
2.1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的相关要素 |
2.1.1 科学家以及科学家形象概念的界定 |
2.1.2 影响科学家银幕形象确立的好莱坞电影运作机制和社会环境 |
2.1.3 科学家形象的建构立场 |
2.1.4 科学家形象的建构策略 |
2.2 西方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回顾:世界史角度 |
2.3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分期和变迁综述:好莱坞电影史角度 |
2.3.1 20 世纪流行的疯狂科学家高潮 |
2.3.2 20 世纪30-40 年代:基于现实科学家生活的电影平息疯狂科学家的高潮 |
2.3.3 20 世纪50-70 年代,电影多样性下的战后反思和冷战思维下的科学家形象 |
2.3.4 20 世纪80 年代始:成熟的科学英雄形象的兴起 |
2.3.5 20 世纪90 年代始,“人性回归”:温情的科学家形象的出现 |
2.3.6 21 世纪:科学大背景下的大制作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 |
2.4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塑造:演员理解科学家的角度 |
2.5 形象塑造与形象差异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实中的科学家的形象建构案例分析 |
3.1 现实中的科学家银幕形象历史沿革 |
3.2 典型性归纳与个案分析 |
3.2.1 刻板印象的树立 |
3.2.2 人性体现的融入 |
3.2.3 走进科学家心灵 |
3.2.4 科学家的合作形象 |
3.2.5 文化冲突中的科学家形象 |
3.2.6 有争议的科学实验中的科学家形象 |
3.3 电影中呈现的现实科学家和科学家原型的参照 |
3.3.1 《伟人爱迪生》中的圣人印象 |
3.3.2 好莱坞化的爱因斯坦 |
3.3.3 《美丽心灵》离现实中的纳什的心灵有多远? |
3.3.4 《模仿游戏》对现实中图灵的模仿成功了吗? |
3.3.5 《知无涯者》观众不知道的拉马努金的一面 |
3.3.6 《自闭历程》面对的挑战:呈现当代在世科学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女性科学家形象的建构 |
4.1 女性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分期及形象演变回顾 |
4.2 个案分析 |
4.2.1 居里夫人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呈现 |
4.2.2 海蒂·拉玛:从好莱坞影星到发明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虚构的科学家形象建构 |
5.1 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呈现 |
5.1.1 西方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典型:弗兰肯斯坦 |
5.1.2 东方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典型:傅满洲 |
5.2 痴迷狂魔科学家的呈现:数学家麦克斯颠倒的数字人生 |
5.3 对新一代科学家心灵救赎的关注:电影《心灵捕手》 |
5.4 对未来科学家形象的展望:《漫威动画》系列 |
5.5 虚构科学家形象的特点以及现实和虚构的形象差异 |
5.6 本章小结 |
第6 章 结语 |
6.1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之归纳 |
6.2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建构之科学传播意义与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图目录 |
附录2:文中出现的主要人名译名对照表 |
附录3:文中出现的部分电影在各大媒体上的译名一览表 |
附录4:100部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统计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和学术活动 |
致谢 |
四、镜像·克隆人·谁是我(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别让我走》中的意识形态书写[J]. 胡圣昊. 昭通学院学报, 2021(03)
- [2]王晋康科幻小说中“科学人”形象的伦理解读[D]. 孙丽燕.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D]. 杜玉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人格同一性研究 ——从洛克到新洛克主义[D]. 徐汉南. 吉林大学, 2020(03)
- [5]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D]. 范小青. 苏州大学, 2020(06)
- [6]文学叙事中记忆的伦理 ——以石黑一雄小说为例[D]. 周艳超. 河南大学, 2020(02)
- [7]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学批判思想初探[D]. 李京京.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8]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 魏梦莹. 黑龙江大学, 2020(01)
- [9]“他者”的矛盾情结——石黑一雄《别让我走》的后殖民意蕴管窥[J]. 黄莹莹,杜兴雨. 梧州学院学报, 2020(02)
- [10]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D]. 王颖.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