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肺癌患者的护理研究程静

晚期肺癌患者的护理研究程静

(黄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安徽黄山245900)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晚期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状态,寻找合适的护理方法,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方法:采集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肺癌晚期患者,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分,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为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实施心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心理和生存状态得到有效改善。结论:晚期肺癌患者普遍存在悲观情绪,往往不配合治疗,通过心理疏导可明显改善心理和生理状态,提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晚期肺癌;生存质量;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4-0172-02

肺癌是对人群生命和健康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及生活环境的改变,吸烟人群的增加,导致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升高,男性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占据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占第二位[2]。肺癌的有效治疗措施是手术,手术后联合化疗、放疗及基因治疗等的综合治疗措施,但往往患者发现时已经属于晚期,失去手术时机,不得不接受化疗、放疗等对身体副反应较大的治疗方案,大部分的患者都存在焦虑、悲观、恐惧、失眠等各种不良的心理问题,甚至部分患者有自杀的倾向,这些问题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大大降低。因此,心理护理在治疗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调查肺癌晚期患者的心理状况,认真找到他们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然后根据此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理及指导,消除患者对恶性肿瘤的恐惧心理,维持情绪稳定,使患者能够顺利渡过治疗所带来的身体和心理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征得患者的同意后,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因晚期肺癌在我科治疗的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表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干预组44例。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55~81岁。干预组:男性28例,女性16例,年龄58~8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上无明显差异(P>0.05)。

1.2工具

焦虑评分根据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研究对象进行焦虑评分,SAS由20个条款按1、2、3、4级评分构成,根据各条目累计得出的粗分换算出标准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分及以上为中重度焦虑,分数越高,焦虑越严重[3]。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的常规护理,包含健康教育、基础护理、药物护理、饮食指导等;干预组除了进行常规护理外,还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具体措施

1.3.1入院时心理干预正常人在得知自己患了癌症之后,不论其平时多么坚强,心理素质多么稳定,都会产生紧张、惊慌、焦躁等心理变化,尤其是那些情绪消沉、意志力薄弱的癌症晚期患者。他们既渴望住院,又对医院又有排斥感,因此如何在入院时让患者有接纳感,要求我们对患者有深厚的爱心和同情心,从患者入病房时就能做到语言亲切,热情接待,态度和蔼。协同患者及家属办理完入院手续后,认真向患者介绍整个病区的环境,使患者在心理上能够尽快适应,并能够充分相信我们。然后由责任护士引导患者进入自己病房,要求病区的病房明亮宽敞、整齐清洁。这样一种宽松的环境可以使患者焦虑的心情得到放松,使患者在愉快放松的氛围中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最终顺利完成治疗。在做基础护理之前要求我们对肺癌疾病本身要有充分的了解,并能熟悉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进行基础护理同时通过言语的沟通发现目前患者的情绪状态,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之后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如心理恐惧、精神焦虑、否认猜疑、失望悲观、情绪绝望等,因地制宜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工作,给以对症下“心”药,使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平衡状态[4]。

1.3.2治疗过程中心理干预医生下达治疗医嘱后,护士认真执行医嘱。执行医嘱前做好对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解释工作:(1)安慰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病情,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科学的、通熟易懂的解释,同时列举其他相同疾病的患者已经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甚至是治愈的病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确保让患者怀有良好心态面对即将到来的治疗。(2)做好患者家属思想工作,让患者家属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有充分的认识,让他们在整个治疗期间都全程陪伴,使患者有时刻被关爱的感觉,感情上有所寄托,减轻和缓解治疗过程中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可选择中心静脉穿刺或留置针,选择较粗的血管,并在在输液过程中,密切注意观察穿刺处皮肤情况,防止药物渗漏。药物副反应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四肢肌肉酸痛、纳差乏力、便秘等各种不适症状,因此治疗前充分告知患者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及该情况在治疗结束后会逐渐减轻并消失,并鼓励患者与相同疾病治疗的患者互相沟通,交流应对不适症状的有效经验,积极面对,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缓解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5]。同时应用预防性减少副反应的药物。治疗的期间,需加强病房巡视,主动询问患者有无异常不适的症状,花一定的时间与患者沟通,使患者能够感觉到自己得到足够重视,更加愿意配合治疗。

1.3.3治疗后心理干预一个疗程的结束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脱发、食欲差、乏力甚至记忆力减退等情况,此时患者会出现忧伤、情绪消沉、孤独等状态,并恐惧下一个周期的治疗,不愿意配合各项治疗。此时护理人员应积极耐心的开导病人,向病人认真说明治疗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释放患者的紧张、恐惧的心理,并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好必要的生理和心理准备,最终完成治疗过程。出院时指导患者回家后的调理措施及需要注意观察的事项,接受下一阶段的治疗。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出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

年龄(64±13岁/66±11岁)、体重(48±12kg/46±11k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焦虑值(SAS)评分比较

*P<0.05#P>0.05

3.讨论

肺癌患者到了晚期,由于都普遍存在不能治愈、剩下的生存时间不多等思想,导致其生理和心理均比较脆弱,因此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会因为害怕、恐慌、忧伤而产生食欲下降、精神不振、多梦、失眠等症状,甚至有可能出现绝望的想法,最终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6]。求生是人的本性,每个癌症患者最迫切的需求就是生存的需求,他们急切的需要了解自己的病情,希望知道自己是否有治愈的机会?如果没有治愈的可能那还有多少剩下的时间?如果有治疗的希望,即使希望比较渺茫甚至比较痛苦,他们也愿意承受疾病的折磨和治疗所带来的痛苦。此时病人往往需要理解与支持,包括家人、亲戚、朋友以及他所能接触的任何人,病人常常感到孤独,害怕被抛弃和孤立,尤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感到死亡就要来临。针对患者这样一种心态,要求我们更要耐心、热情的对待病人,主动解决他们的思想顾虑,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同时应与病人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7],鼓励家属和亲友不抛弃、不放弃,体贴、关系和照顾病人,通过相关的杂志、媒体资料寻找那些已经成功治愈的病例,树立他们与疾病作斗争的决心和信心,积极摆正心态,面对现实,摆脱精神压力,主动与癌魔斗争,认真配合医护治疗,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

本次研究对我们科晚期肺癌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况,经心理护理后患者的焦虑值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心理护理要始终贯穿于治疗的全程,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延长其生命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单宝磊,宫献升,岳文,黄一峰.高密市自然人群肺癌死因资料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1):63-64.

[2]吕雷.肺癌的预防、治疗及研究[J].世界科学,2014,(4):42-44.

[3]吴显宁,陈名久,苏丹,等.肺癌围手术期患者家属焦虑、抑郁状况对患者一般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国肺癌杂志,2011,(12):908-911.

[4]吕彤,王国强.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13):86-87.

[5]张毅.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的心理护理[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6):183-184.

[6]罗小红.晚期肺癌病人的心理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2):389-390.

[7]张燕.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8):355-355.

标签:;  ;  ;  

晚期肺癌患者的护理研究程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