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董璐璐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第二中学27630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诵读,理解词的内容。
2.能力目标:
鉴赏词中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
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品味离别之情。
【教学方法】
诵读和鉴赏。
【教学设想】
通过诵读、分析讨论,体味《雨霖铃》意境美、声韵美。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具体教学步骤】
一、导语(课前播放邓丽君歌曲《雨霖铃》)
一曲《雨霖铃》令人心生感慨,邓丽君用她深情、甜美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是谁为如此美妙的歌曲做的词呢?(生齐说柳永)这是北宋第一位专业词人,“凡有井水处都唱柳词”;这是一首绝好的词,又是一幅优美的画;这美丽的词句征服了所有人。
那么,《雨霖铃》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以至于邓丽君和柳永穿越时空合作了这首歌曲。现在让我们一同穿越历史的烟云,走进词作。
二、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词的内容。
2.鉴赏词中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3.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品味离别之情。
三、学习过程
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强调注意帐、骤雨、那堪、暮霭的读音。
划分节奏。
明确:多情/自古/伤/离别杨柳岸/晓风/残月(课件展示)。
划出最能表达作者心情的一句。
明确:“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品读读这句词,这一句流露出作者的心情感受是怎样的?
分析感情基调。
2.赏读诗歌,分析意象
诗人借助哪些意象来表达这一“伤离别”的主题?
明确:寒蝉、长亭、兰舟、暮霭、楚天、骤雨、都门帐、烟波。
请同学们任选一个意象分析其含义和作用。
(自由讨论解决,课件展示)
以景物来抒情,在作者哀婉伤感的心情下,“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那这些景物都是作者眼前看到的实景吗?找出哪些是虚写?
明确:烟波、暮霭、楚天是想象虚写。
诗歌中这种手法叫虚实结合。分析虚实结合手法表达效果。
(实写……,虚写……,实景与虚景相融合,相互映衬,渲染……氛围,抒发……感情。)
这是词人的眼前景、耳中声、心中情,这也是诗词中最常用的手法,叫借景抒情。在这一片中也有一句典型的情语。
鉴赏“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一个“竟”字突出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同学们朗读体会。
词人在上片重点写景,下片抒情,一起来品读下片。
哪一句能表达他的心声?
明确:“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一句被词评家贺裳称为“千古俊句”。请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加以描述。
学生写作。
词人借这句是如何表达的?
明确:杨柳、风月是自然景物,词人借景抒情。
3.情读诗歌,读出真意
一曲雨霖铃,千古离别情。
师范读。
生读并背诵。
四、课堂总结
长亭送别,依依不舍,词中字里行间弥漫的是柳永说不尽的离别情,道不尽的相思苦,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写全词来向伟大的词人柳永致敬。
五、作业
默写全词
六、板书设计
长亭
寒蝉借景抒情
楚天虚实结合
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