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史论文-小高修司,杨文喆,张再良

疫病史论文-小高修司,杨文喆,张再良

导读:本文包含了疫病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伤寒论》,张仲景,伤寒论,狭义伤寒

疫病史论文文献综述

小高修司,杨文喆,张再良[1](2018)在《从苏轼看宋代的医学与养生——从古代的气候史、疫病史思考《伤寒论》的校订》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宋代印刷术的发展,可以看到在当时各个领域内学问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例如字典《玉篇》(顾野王,梁,543年)由北宋陈彭年等重修为《大广益会玉篇》,出现了很多的版本。字音特别是根据韵将汉字分类的字典《韵书》是从《切韵》(陆法言,隋,602年)开始的,同样陈彭年等选定的《大宋重修广韵》(1008年)定本后,一直流传至今。医学(本文来源于《中医文献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杨青海,宝音图[2](2016)在《古代蒙古地区疫病史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地区自古以来是疫病多发地区,其中危害性较大、传染性较强的传染病主要为鼠疫、天花、黄热病等.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揭示古代蒙古地区疫病流行史以及预防诊疗措施.(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胡雅洁[3](2013)在《1980年以来国内宋元明清疫病史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1980年以来,对宋元明清疫病史的研究成为史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的内容涉及到疫病爆发的地理环境、疫病对人口、对战局、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和疫病发生后社会各界的应对措施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成果有力的推动了该领域的研究,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史志》期刊2013年21期)

吴娅娜[4](2012)在《湖湘疫病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湖湘疫病史研究是一次以考察湖湘古疫情及相关史实为基础的涵盖疫病流行、医学发展、社会人文等内容的区域疾病史研究。通过考察湖湘古代地方文献,总结民国以前湖湘疫病流行概况,分析其时空分布特点、疫情病种以及影响因素。发现湖湘历史上疫情高发时段为明末清初以及清嘉庆、道光之后;西南靖州湘南郴永等地为湖湘传统疫病高发区域,在清以前湖湘疫病流行历史上应占主要位置;清代中期以后,受全国连年疫病大流行的影响,湖南亦出现大范围较严重的疫情流行,除了四次全省范围的大流行,其余区域按疫情严重程度依次为湘中、湘南、湘西;民国以前,湖湘疫情爆发流行的疾病种类,应主要包括霍乱、天花、白喉、疟疾、痢疾等。从疾病社会史的角度,考察官医民叁个阶层在大疫中的应对与作为,揭示出湖湘疫病流行史中官方整体反应消极,只有少数官员做出有限的个人努力;民间医生是医疗救治的主角,但也存在良莠不齐、人员不足等客观现实;随着时代的变化,民众对疫病由恐惧逃避的心态逐渐转变为一定程度的理性认知;整体来说,民间自助是最主要的疫病救疗力量,尽管实际效果并不突出。严重的疫病灾难激发着湖湘医家不断实践,务实进取,各医家在尊崇吴又可《温疫论》和张仲景《伤寒论》疫病治疗学术主旨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丰富的疫病临证经验,以寒温立论,注意顾护胃气,注释发挥,创论新思,涌现出了一批专业优秀的医家和疫病着作,在疫病证治理论、医着刊刻发行、种痘术推广普及、白喉中医理论创新及治疗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最后从疾病文化史的角度,考证橘井泉香典故,揭示故事中蕴含着的历史真切感与合理性,橘井典故对中医药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湖湘橘井修己济天下的精神是湖湘中医文化精髓之所在。并以清代地方志民俗资料为主要对象,揭示以行傩逐疫、端午祛瘟辟毒为代表的传统祛疫民俗在古代湘民生活中承载的社会防疫功能,并且以公开的集体的方式维护了区域群体的价值观,从而起到在长期疫病侵袭的历史环境中稳定湖湘区域社会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期刊2012-05-01)

周琼[5](2007)在《瘴:疫病史与病理学的透视——一种方法论的践行》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以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为代表的疫病史和疾病社会史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确实,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丰富历史记载的国家中大力挖掘各种疫病史资料,正确认识和研究疫病,对于适度调适应对疫病的心理,采取适当的应对及预防措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2003年的“非典”事件更加深了我们的这一认识。本文试图对中国南部、西南部、西部民族地区长期且广泛存(本文来源于《中国图书评论》期刊2007年02期)

和付强[6](2006)在《元代疫病史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共有五个部分,如下: 在第一部分是元代疫灾的状况。我们尽量在能见到的和比较可信的范围内搜集有关元朝疫病的历史资料,以求我们的研究建立在可信的材料基础上。我们以表格的形式对其进行了整理。我们分析了元朝疫灾的分布规律和特点,主要从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对疫灾进行了分析,时间上元朝的疫灾多发生在春夏,时间愈向前推进,元朝的疫灾愈严重,发生的频率也特别频繁。空间上,元朝的疫灾主要发生在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其变动方向还和元朝的扩展方向一致。我们还对元朝的两种主要的疫病进行了论述,我们对鼠疫和天花当时流行的情况进行了叙述,也对我国医生当时对这两种病的认识和治疗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总结。认为当时,就技术上来说,医生已经可以治疗这些疫病。 第二部分我们对疫灾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认为元朝疫灾的影响对其战争和社会安定有很大的影响。在局部,疫灾甚至可以决定战争的胜负。疫灾也往往加剧了战争的残忍,加剧了其它灾害的破坏烈度,也加剧了社会的动荡。 我们的第叁部分主要想搞清元朝疫灾严重的原因。它的原因和他它的特点是有着内在的联系。我们发现:残酷战争、极端天气和饥荒是元朝疫灾严重的主要原因。 第四部分是我们想要论述的重点,即元朝的医疗水平和救灾的措施。我们发现元朝时我国的医学技术和理论发展的很快,每种学说被更新的很快。我们也发现元朝的医疗水平已经很高,已经基本构建了可以应对那时所面临的疫病的医学体系。该体系完全可以导出社会需要的医疗方法,而且其方法也完全可以和实际实践紧密结合。在这一部分我们对元朝的救治疫灾的措施也进行了初步总结。 第五部分,也就是最后一部分,我们对元朝面对如此严重的疫灾,其政府组织救灾效果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政府组织职能没有适应当时救治疫灾的需要,也没有有效的利用发展迅速的医学理论和医学技术。(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06-05-01)

徐娜,徐富海[7](2006)在《被忽视的疫病史》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非典到禽流感,再到人感染猪链球菌事件,瘟疫以一种残酷的方式,一次次给我们的生活投下阴影。有人说,瘟疫有可能是改变世界进程的最关键性因素之一,它对生命的伤害甚至远大于世界性战争。的确,看一看猪瘟、鸡瘟、牛瘟、果子狸瘟,还有很多我们现在感到陌生的黑死病(鼠(本文来源于《中国减灾》期刊2006年04期)

吴文清[8](2005)在《近代中医防治重大疫病史》一文中研究指出1 绪言 疫病史的研究,是医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尚缺乏对中医近代防治疫病史的系统研究。2003年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更凸显了疫病及疫病史研究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导师指导下,特选择“近代中医防治重大疫病史”,作为我的博士学位论文课题。 1.1 相关概念界定 近代:指从1840年到1949年的百余年时间。 中医防治:指文中论述传统中医队伍,主要运用中医防治手段和方法,也包含这一时期部分中医汲取西医学若干诊治方法,设立某些特殊的防治机构,以及与西医联手抗疫的史实。 疫病:是外感疫疠邪气所引起的,具有强烈传染性,易引起大流行的一类急性发热性疾病统称,相当于现代的急性传染病。 疫病史研究:属于疾病史研究范畴。指对疫病的病名、病因、病理、病候、诊断、治疗及流行学等7个方面的认识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 重大疫病:本文所选的五种重大疫病,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危害重大、凶险程度高的疫病,如鼠疫、霍乱、白喉、烂喉丹痧;二是指意义重大,指所选疫病如疫痉,对当时的中医来说,属于研究的前沿,处于摸索治疗和总结经验的阶段。 文中所述五种疫病的名称和含义,以全国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已公布的《中医药学名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为准。即: 鼠疫:指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以起病急骤,高热,出血,臖核肿痛,或咯痰、咳血,甚至因厥脱而毙为特点的烈性传染病。 霍乱:指感受霍乱弧菌引起的,以骤起剧烈吐泻米泔水样物,目眶凹陷,小腿转筋,津气严重耗损,甚至因厥脱而毙为特点的烈性传染病。 白喉:以发热,咽痛,咽、喉、鼻等处出现白色假膜不易剥脱为特点的传染病。 烂喉丹痧:以发热,咽喉肿痛糜烂,皮肤出现弥漫性猩红疹点为特点的传染病。 疫痉:感受疠邪,以头痛,重者头痛如劈,恶寒、发热、无汗,手足发冷麻(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研究院》期刊2005-05-01)

秦秋[9](2005)在《借鉴叁千年疫病史 创建和谐新社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北京讯 从我国3000多年的疫病记录史中,摸清疫病种群及其变化、时空分布规律和中国疫灾分布变迁与地理环境变迁的关系,揭示“人类活动—环境变迁—健康效应”的关系,并最终建立我国疫病空间数据库和相关社会/环境数(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报》期刊2005/04/07)

疫病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蒙古地区自古以来是疫病多发地区,其中危害性较大、传染性较强的传染病主要为鼠疫、天花、黄热病等.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揭示古代蒙古地区疫病流行史以及预防诊疗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疫病史论文参考文献

[1].小高修司,杨文喆,张再良.从苏轼看宋代的医学与养生——从古代的气候史、疫病史思考《伤寒论》的校订[J].中医文献杂志.2018

[2].杨青海,宝音图.古代蒙古地区疫病史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3].胡雅洁.1980年以来国内宋元明清疫病史研究综述[J].黑龙江史志.2013

[4].吴娅娜.湖湘疫病史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

[5].周琼.瘴:疫病史与病理学的透视——一种方法论的践行[J].中国图书评论.2007

[6].和付强.元代疫病史初步研究[D].郑州大学.2006

[7].徐娜,徐富海.被忽视的疫病史[J].中国减灾.2006

[8].吴文清.近代中医防治重大疫病史[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

[9].秦秋.借鉴叁千年疫病史创建和谐新社会[N].中国医药报.2005

标签:;  ;  ;  ;  

疫病史论文-小高修司,杨文喆,张再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