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窄分型论文-李秋萍,华扬,刘佳宾,杨洁,杜利勇

狭窄分型论文-李秋萍,华扬,刘佳宾,杨洁,杜利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狭窄分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椎底动脉供血不足,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多普勒,经颅,Mori分型

狭窄分型论文文献综述

李秋萍,华扬,刘佳宾,杨洁,杜利勇[1](2019)在《不同Mori分型椎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特点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比较不同Mori分型颅内段椎动脉重度狭窄(SIVAS)的颅内、颅外段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特点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因症状性单侧SIVAS住院治疗的患者共122例(122支),通过CT血管成像或DSA影像,按照Mori分型的标准分为Mori A、B、C型,分别检测椎动脉狭窄段的CDFI血流特征、狭窄段与狭窄近段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平均流速(MFV)、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22例(122支)患者,Mori A型46例(46支),Mori B型55例(55支),Mori C型21例(21支)。不同Mori分型间患者年龄、性别、病变侧别和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吸烟以及后循环供血区脑梗死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 Mori C型组平均病变长度[(16. 0±6. 3) mm]明显高于Mori B型[(7. 0±1. 6) mm]和Mori A型[(3. 4±0. 8)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5. 297,P <0. 01)。Mori A型和B型颅内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表现为狭窄段局限性血流充盈不全,血流束变细,呈"五彩相间"血流信号;Mori C型中12支(57. 1%)椎动脉显示间断性血流成像或血流中断征。Mori C型椎动脉颅内段狭窄处及颅外段的PSV、EDV、MFV均明显低于A型和B型[颅内段:分别为34(8,198) cm/s比231(206,296)、234(205,294) cm/s,13(0,88) cm/s比107 (85,143)、115 (91,152) cm/s,19 (3,128) cm/s比142(127,193)、155(129,196) cm/s;颅外段:分别为38(34,45) cm/s比50(41,58)、47(41,56) cm/s,8(7,13) cm/s比18(14,20)、17(12,24) cm/s,19(16,23) cm/s比28(23,33)、26(22,35) cm/s],PI值、RI值明显高于A型和B型[分别为0. 98 (0. 78,1. 26)比0. 87 (0. 74,1. 02)、0. 78 (0. 71,0. 90),0. 75(0. 68,0. 82)比0. 64 (0. 61,0. 69)、0. 64 (0. 59,0. 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17),而Mori A型与B型间各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17),Mori C型病变中74. 1%(15支)未达到重度狭窄的血流速度标准。结论 SIVAS的Mori C型病变的局部彩色多普勒显像特点、颅内及颅外段血流动力学参数与Mori A型和B型病变存在差异,可表现为颅外段低速高阻和颅内段血流信号不连续的征象。(本文来源于《中国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邓龙祥,牟方俊,刘毅,刘奇,杨旺伟[2](2019)在《支架内再狭窄病变分型对单纯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在单纯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PCB)治疗条件下,支架内再狭窄(ISR)分型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从2015年12月~2017年6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ISR并行单纯PCB治疗的283例患者中筛选出仅具有单个靶病变的患者246例。将这246例患者分为局灶型病变组(n=101)及非局灶型病变组(n=145)。主要终点事件为术后12个月靶病变血运重建(TLR),次要终点事件为12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TLR、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MI),及靶血管血运重建、全因性死亡、支架内血栓形成。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无显着差异。非局灶组普通预扩球囊的使用率高于局灶组(P<0.01),长度较长(P=0.01)。局灶组切割球囊的直径大于非局灶组(P<0.01)。同时局灶组药物涂层球囊直径大于非局灶组(P<0.01),而长度小于非局灶组(P<0.01)。随访12个月显示非局灶组的血运重建、TLR、MACE等事件的发生率均显着高于局灶组(均P<0.05)。对这246例患者做无事件生存率分析显示局灶组无TLR事件生存率及无MACE事件生存率均显着优于非局灶组(均P<0.05)。结论 ISR分型是单纯PCB治疗后患者临床事件发生的重要预测因素;PCB应用于支架内再狭窄病变是安全有效的。(本文来源于《心脏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武玉琳[3](2019)在《轻型卒中病灶责任血管狭窄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轻型卒中患者急性期病灶责任血管狭窄与NIHSS及中医辨证分型及脑卒中常见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共纳入96例轻型卒中发病72小时内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完成头CT、头MR及头颈部CTA检查(其中头CT排除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恶性占位等;头核磁DWI明确病灶位置及形态,MRA检查初步判定颅内血管及病灶供血情况;头颈部CTA则是对主动脉弓上至颅内大血管走行及狭窄情况的全面检查)。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症状进行评分,排除NIHSS>5分的患者。根据2017年《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其中一般资料、NIHSS评分、中医辨证分型均在入院当天完成,实验室检查在入院第二天完成,影像学检查在入院一周内完成。根据病灶责任大血管是否存在50%以上狭窄,将96例患者分为大血管病变及非大血管病变两组。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NIHSS由低到高分别为27,14,22,18,7,7例。大血管病变组42例,非大血管病变组54例。两组患者中占比最高的均为0分的患者,分别占同组30.95%、25.93%。经秩和检验,P=0.847>0.05,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未见统计学差异。2、多数患者合并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危险因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经秩和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饮酒史、卒中家族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血脂异常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病史、入院血压、血糖、D-二聚体方面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大于0.05)。经χ2检验,吸烟史在非大血管病变组分布较广泛(P=0.045<0.05)。3、96例患者根据病灶形状分类圆形、串珠状、楔形、不规则形4类。其中圆形类55例,串珠状12例,楔形3例,不规则形25例。大血管病变组不规则形患者最多,为16例(38.10%),非大血管病变组类圆形最多,为40例(74.07%)。利用行X列表的χ2分割法对患者病灶形状构成比进行两两比较,经检验,类圆形组和其他组相比,P值均小于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认为类圆形病灶在非大血管病变组占比较多。4、将96例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按分布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证、风火上扰证、阴虚风动证,未见肝肾阴虚证的患者。采用四格表χ2检验,对两组轻型卒中患者气虚血瘀证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P=0.017<0.05,故认为气虚血瘀证在大血管与非大血管病变两组的分布存在差异,气虚血瘀证在非大血管病变组分布高于大血管病变组。而其他证型在两组中的分布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轻型卒中责任血管狭窄与NIHSS之间无相关关系。2、吸烟是非大血管病变轻型卒中的危险因素,轻型卒中血管狭窄程度与患者年龄、性别、饮酒史、卒中家族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血脂异常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病史、入院血压、血糖、D-二聚体之间并未发现相关关系。3、轻型卒中病灶形状与责任血管相关,类圆形病灶主要出现在非大血管病变组。4、轻型卒中中医辨证分型分布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证、风火上扰证、阴虚风动证,未见肝肾阴虚证的患者。气虚血瘀证主要出现在非大血管病变组。(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5-01)

阿斯哈提·努尔买买提[4](2019)在《马尾神经沉降征对腰椎管狭窄的分型和定位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并分析马尾神经沉降征对腰椎管狭窄症的分型和定位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的12月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5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年龄40~90岁(平均66.22岁),共有133狭窄节段(中央型61个,侧方型34例,混合型38例)。根据有(至少1个)或无马尾神经沉降征阳性节段,将58例患者分为两组:马尾神经沉降征阳性组(n=46);马尾神经沉降征阴性组(n=12),比较两组年龄、男女比例、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VAS)、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痛病程、腿痛病程、手术率;比较马尾神经沉降征在叁种狭窄类型中的阳性情况;观察责任节段中马尾神经沉降征的分布;分析马尾神经沉降征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结果马尾神经沉降征阳性组和马尾神经沉降征阴性组中,马尾神经沉降征阳性组VAS、腰痛病程、腿疼病程、手术率显着大于马尾神经沉降征阴性组(P<0.05)。马尾神经沉降征在中央型和混合型椎管狭窄节段中阳性率显着高于侧方型,尤其在责任节段中阳性率更高,且对中央型和混合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同时马尾神经沉降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结论马尾神经沉降征在症状重、病程长的患者中阳性率更高。马尾神经沉降征是腰椎管狭窄症影像学分型和责任节段定位的简单、廉价且可靠的参考指标。(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赖玉姝,赵衍江,刘甲辰,王连喜[5](2018)在《CHE水平与ACS的临床分型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分型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该院心血管内科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诊断为ACS的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CS的类型分为3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P组,n=100)、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组(NSTEMI组,n=98)、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组(STEMI组,n=102)。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测生化指标及血清CHE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UAP组、NSTEMI组、STEMI组的血清CHE水平依次升高,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的血清CHE水平也呈现升高的趋势,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指标中,各组患者中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密度脂蛋白和血清CHE是ACS分型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血清CHE与ACS分型呈正相关(r=0.135,P=0.019),血清CHE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也呈正相关(r=0.154,P=0.008)。结论血清CHE水平与ACS的临床分型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具有相关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ACS类型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18期)

李文爽[6](2018)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眼底动脉硬化与颈动脉狭窄和OCSP分型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眼底动脉硬化、颈动脉狭窄情况及牛津郡社区卒中研究项目(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OCSP)分型进行分析,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眼底动脉硬化及其程度与颈动脉狭窄和OCSP分型的相关性。方法2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并行眼底照相及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的患者。采用眼底照相观察眼底动脉形态特点及视网膜病变情况,根据眼底照相结果选取其中有眼底动脉硬化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眼底动脉硬化组),无眼底动脉硬化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无眼底动脉硬化组),并对存在动脉硬化的眼底进行分级。根据颈部血管彩超结果评估有无颈动脉狭窄,并对颈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分级,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眼底动脉硬化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根据患者最大神经功能缺损时的临床表现进行OCSP分型,分为完全前循环梗死(Total 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Partial 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PACI)、后循环梗死(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POCI)和腔隙性梗死(Lacunar Infarct,LACI),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眼底动脉硬化与OCSP分型的相关性。结果1 2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无眼底动脉硬化者40例(18.6%),有眼底动脉硬化者175例(81.4%),其中Ⅰ级硬化53例(30.3%),Ⅱ级硬化29例(16.6%),Ⅲ级硬化93例(53.1%),无Ⅳ级硬化者。2 1)比较眼底动脉硬化组和无眼底动脉硬化组颈动脉狭窄情况,眼底动脉硬化组颈动脉狭窄比例明显高于无眼底动脉硬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急性脑梗死患者眼底动脉硬化与颈动脉狭窄相关,且有颈动脉狭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出现眼底动脉硬化的风险增加了1倍(OR=2.083,95%CI 1.035~4.1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急性脑梗死患者眼底动脉硬化仍与颈动脉狭窄相关(OR=2.435,95%CI 1.053~5.632)。2)对各等级眼底动脉硬化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狭窄程度分级,Spearman秩相关检验显示眼底动脉硬化分级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242,P<0.05)。3 1)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OCSP分型,比较各亚型眼底动脉硬化情况,卡方检验显示OCSP各亚型眼底动脉硬化情况不全相同(P<0.001),急性脑梗死患者眼底动脉硬化与PACI型及LACI型相关(PACI:OR=15.583,95%CI 4.735~51.282;LACI:OR=8.433,95%CI 2.522~28.200)。2)对OCSP各亚型眼底动脉硬化进行分级,Kruskal-wallis H检验显示各亚型眼底动脉硬化程度不全相同(P<0.05);Nemenyi检验法对OCSP分型各亚型两两比较显示,PACI型眼底动脉硬化程度更严重(PPACI与LACI<0.05)。结论1急性脑梗死患者眼底动脉硬化与颈动脉狭窄相关,眼底动脉硬化分级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2急性脑梗死患者眼底动脉硬化与OCSP分型亚型中PACI型及LACI型相关,PACI型眼底动脉硬化程度更严重。(本文来源于《华北理工大学》期刊2018-04-10)

张树文[7](2018)在《Schizas形态学分型的可信度与可重复性分析及对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MRI Schizas形态学分型的可信度与可重复性及对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评价,分析Schizais形态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Schizas形态学分型为标准,由3位研究者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00张腰椎核磁轴位进行前后两次独立分型,做不同观察间可信度及同一观察者内可重复性分析,计算Kappa值;分析Schizas形态学分型为B、C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保守组和手术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比较分析B、C型保守组和手术组患者的治疗前及末次随访患者ODI、VAS评分及治疗期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共计600次分型中,包括A型65例次(10.83%),B型200例次(33.3%),C型219例次(36.5%)和D型116例次(19.3%)。叁位观察者第1次分型一致的平均百分比为86%,可信度Kappa值为0.867,属于完全可信;同一观察者前后两次分型一致的平均百分比为93%,可重复性Kappa值为0.892,属完全可信。Schizas B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保守组及手术组末次随访ODI、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各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chizas C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保守组及手术组末期随访腰椎ODI、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各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Schizas形态学分型应用于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影像学分型评估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与可重复性;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均能不同程度的改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症状,MRI Schizas形态学分型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选择上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期刊2018-03-01)

谷黎丽,田勇武,贺丹[8](2017)在《血脂比值与TOAST分型及颅内血管狭窄程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不同TOAST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单项水平和血脂比值变化,探讨血脂单项水平和血脂比值在不同类型脑梗死急性期的作用及临床意义,并深入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单项水平及血脂比值与颅内血管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19例住院患者为病例组。将入选患者按照TOAST分型标准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梗死(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95例、小动脉闭塞性梗死(small-artery occlusion lacunar,SAO)79例和心源性脑梗死(cardio-embolism,CE)45例3个亚组。按梗死程度不同分为中度狭窄73例、重度狭窄57例和完全闭塞89例。测定所有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y,TC)、叁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单项血脂水平,并计算TC/HDL-C、TG/HDL-C、LDL-C/HDL-C血脂比值。结果 LAA型TC/HDL-C比值高于CE型和SAO型,CE型高于SAO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E型TG/HDL-C比值低于SAO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C/HDL-C比值在重度狭窄组最高,中度狭窄组血清TC/HDL-C比值低于重度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OAST亚型中,血清TG/HDL-C比值可作为SAO型脑梗死发病早期判定病因学分类的预测指标。血清TC/HDL-C比值有望成为LAA型脑梗死的特异性生化指标,对早期预测LAA型脑梗死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血清TC/HDL-C比值对判断颅内血管重度狭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唐小平,王志强,肖新兰,龚良庚,涂江龙[9](2017)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斑块分布与缺血性卒中发病机制分型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段粥样硬化斑块分布特征及其与缺血性卒中发病机制分型的关系。方法搜集136例粥样硬化性MCA主干M1段狭窄且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证实同侧MCA供血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MCA狭窄段进行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 MRI)及全脑叁维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3D-p CASL)检查,观察斑块的位置、MCA供血区脑血流量(CBF)及DWI高信号的分布情况,分析斑块分布特征及其引起缺血性卒中的机制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HR MRI清楚地显示MCA狭窄段管壁结构,136例患者中共136支MCA发现斑块,其中前壁斑块36例(26.47%),下壁斑块14例(10.29%),前下壁斑块28例(20.59%),后壁斑块11例(8.08%),上壁斑块10例(7.35%),后上壁斑块9例(6.62%),环形斑块17例(12.5%),前上斑块4例(2.94%),后下斑块7例(5.15%)。前壁、下壁和前下壁斑块引发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39(50%)例、动脉到动脉栓塞30(38.46%)例,上壁、后壁和后上壁斑块引发穿支病变21(70%)例,环形斑块引发混合型脑卒中13(76.47%)例,差异有显着性(P<0.001)。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缺血性脑卒中症状性MCA供血区CBF值[(30.92±8.75)ml/min/100 g]明显低于镜像侧[(54.17±10.41)ml/min/100 g],差异有显着性(t=14.519,P<0.001)。结论症状性MCA狭窄患者责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有关。HR MRI及3D-p CASL技术联合应用有助于揭示缺血性卒中亚型发病机制。(本文来源于《临床放射学杂志》期刊2017年03期)

赵梦峤,任卫东,胡金玲[10](2017)在《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合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病例患儿,男,91 d,外院示心脏超声异常入院,查体:心前区广泛Ⅱ级以上收缩期杂音。二维超声心动图示右房面积比例明显增大,左房明显减小(图1),右侧肺静脉进入右房,左侧肺静脉进入左房(图2)。右室肥大,右室壁厚约2.7 mm,肺动脉扩张。房间隔顶部可见较小回声失落约5~5.5 mm,CDFI可探及双向分流以左向右为主(图3)。主动脉瓣明显增厚且回声增强,数目显示不清,开放明显受限,连续多普勒可探及高速跨瓣血流,跨瓣峰值压差120 mm Hg(1 mm Hg≈(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期刊2017年03期)

狭窄分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在单纯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PCB)治疗条件下,支架内再狭窄(ISR)分型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从2015年12月~2017年6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ISR并行单纯PCB治疗的283例患者中筛选出仅具有单个靶病变的患者246例。将这246例患者分为局灶型病变组(n=101)及非局灶型病变组(n=145)。主要终点事件为术后12个月靶病变血运重建(TLR),次要终点事件为12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TLR、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MI),及靶血管血运重建、全因性死亡、支架内血栓形成。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无显着差异。非局灶组普通预扩球囊的使用率高于局灶组(P<0.01),长度较长(P=0.01)。局灶组切割球囊的直径大于非局灶组(P<0.01)。同时局灶组药物涂层球囊直径大于非局灶组(P<0.01),而长度小于非局灶组(P<0.01)。随访12个月显示非局灶组的血运重建、TLR、MACE等事件的发生率均显着高于局灶组(均P<0.05)。对这246例患者做无事件生存率分析显示局灶组无TLR事件生存率及无MACE事件生存率均显着优于非局灶组(均P<0.05)。结论 ISR分型是单纯PCB治疗后患者临床事件发生的重要预测因素;PCB应用于支架内再狭窄病变是安全有效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狭窄分型论文参考文献

[1].李秋萍,华扬,刘佳宾,杨洁,杜利勇.不同Mori分型椎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特点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9

[2].邓龙祥,牟方俊,刘毅,刘奇,杨旺伟.支架内再狭窄病变分型对单纯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J].心脏杂志.2019

[3].武玉琳.轻型卒中病灶责任血管狭窄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

[4].阿斯哈提·努尔买买提.马尾神经沉降征对腰椎管狭窄的分型和定位意义[D].新疆医科大学.2019

[5].赖玉姝,赵衍江,刘甲辰,王连喜.CHE水平与ACS的临床分型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

[6].李文爽.急性脑梗死患者眼底动脉硬化与颈动脉狭窄和OCSP分型的相关性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8

[7].张树文.Schizas形态学分型的可信度与可重复性分析及对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的评价[D].新疆医科大学.2018

[8].谷黎丽,田勇武,贺丹.血脂比值与TOAST分型及颅内血管狭窄程度的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7

[9].唐小平,王志强,肖新兰,龚良庚,涂江龙.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斑块分布与缺血性卒中发病机制分型的关系[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7

[10].赵梦峤,任卫东,胡金玲.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合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1例[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7

标签:;  ;  ;  ;  ;  ;  

狭窄分型论文-李秋萍,华扬,刘佳宾,杨洁,杜利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