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包埋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两步,微胶囊,磷虾,薄荷醇,稳定性,南极,参数。
包埋率论文文献综述
暴莎莎,张晶,谭明乾,周大勇,宋亮[1](2018)在《南极磷虾油的微胶囊化及其包埋率检测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南极磷虾油微胶囊,建立一种快速、无损的微胶囊包埋率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喷雾干燥法对南极磷虾油进行包埋,通过乳化液的稳定性、黏度和粒径判定指标,确定南极磷虾油微胶囊化的最佳乳化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利用低场核磁共振CPMG序列获得微胶囊产品的弛豫信号,采用主成分回归(PC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建立微胶囊产品包埋率的预测模型。结果:南极磷虾油微胶囊化最佳乳化条件为:明胶与麦芽糊精壁材质量比1∶3,芯壁质量比2∶3,固形物含量20%,乳化剂吐温-80含量为3.5%。制备的南极磷虾油微胶囊在扫描电镜下呈球形,表面较光滑、无褶皱,粒径2~10μm,包埋率为74.15%。基于低场核磁技术建立的PCR和PLSR预测模型校正集和交互验证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43和0.8671,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将南极磷虾油微胶囊化是可行的。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结合PLSR分析,可快速、准确地检测南极磷虾油微胶囊产品的包埋率。(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闫岩,王明力,李岑,赵婕,汤翠[2](2016)在《植物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因素及其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油来源广、营养丰富功能性强,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微胶囊技术可将植物油有效地包埋在中空的微粒子中,包埋率是微胶囊制备工艺中的重要指标,可影响到生产工艺及最终产品的性质。微胶囊技术对植物油的多方面性质均有较大改善,有效地拓宽了植物油的应用范围。讨论了近年来影响植物油微胶囊包埋率的主要因素,从理化性质到实际运用分析了微胶囊技术对植物油的影响,并从微胶囊的包埋与性质讨论了发展方向,为植物油微胶囊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6年02期)
刘洁,张昊[3](2015)在《预涂厌氧胶过氧化苯甲酰微胶囊包埋率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过氧化苯甲酰是目前预涂厌氧胶中常用的一种引发剂,通过过氧化苯甲酰的浓度与其分解产物苯甲酸的峰面积在气质联用仪的对应关系,建立了相关系数可达到0.999以上的,含内标的过氧化苯甲酰/丙酮的GCMS标准曲线来测试过氧化苯甲酰的包埋率。同时采用热重分析的方法验证气质联用仪方法有效性。结果表明,2种测试方法得到的过氧化苯甲酰包埋率接近,因此此类易分解的过氧化物也可用气质联用的方法对其含量进行测试。(本文来源于《粘接》期刊2015年04期)
刘芳芳,冯涛,荣志伟,庄海宁,叶苒[4](2014)在《直链淀粉-风味分子包合物包埋率的不同测定方法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直链淀粉作为包埋不同风味分子的潜在载体正在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形成的包合物的包埋率是评价其封装效率的重要指数。本研究中,对3种测定直链淀粉.风味分子包合物的包埋率的方法进行了比较。该包合物通过热熔法制备,由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其结构并进行表征。另外,包合物的包埋率分别由热重分析仪(TGA)、电位滴定仪(PT)和顶空固相微萃取一气相色谱分析仪(HS-SPME-GC)来测定。结果表明,TGA和HS-SPME-GC的实验数据再现性好,定量上准确性高,但是需要昂贵的设备和大量的维修费用。TGA和PT操作相对简单,但PT法重复性较差,计算步骤更复杂。总之,每种方法都有它的优缺点和局限性。选择哪种测定包埋率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的目的和设备情况。(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11-05)
杨君,赵生,陈科兵,朱丽云,蒋家新[5](2010)在《薄荷香精微胶囊包埋率不同测定方法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折光率法、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等对薄荷香精中主要成分薄荷醇进行测定,分析4种方法测定的薄荷醇-乙醇溶液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性,以获得薄荷香精微胶囊包埋率测定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除紫外吸收法线性相关系数为0.9317以外,其他3种测定方法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线性相关性良好,均可以作为薄荷香精微胶囊包埋率测定的方法。(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0年06期)
魏慧贤,钟芳,麻建国[6](2008)在《第二步乳化工艺参数对W/O/W型复乳稳定性和胰岛素包埋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用两步乳化法制备W/O/W型复乳时,第二步乳化的乳化工艺参数对复乳的稳定性和药物包埋率的影响规律。以胰岛素为模型药物,用两步乳化法制备W/O/W型复乳,用离心后的乳层保留率评价复乳的稳定性,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胰岛素在复乳中的包埋率,用激光光散射法测定复乳的粒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第二步乳化过程中乳化强度的提高,复乳滴的粒径减小,复乳的离心稳定性提高而胰岛素包埋率降低。胰岛素包埋率与复乳的粒度分布的关系分为两个区域:当乳化强度较小时,复乳滴的粒径较大,比表面积较小,胰岛素包埋率与体积平均粒径成正比;当乳化强度增大时,复乳滴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胰岛素包埋率与比表面积成反比。在本研究中使胰岛素包埋率最高的第二步乳化过程工艺参数为:VirTishear高速分散均质机分散速度2 000 r/min,分散时间3 min,此工艺下胰岛素的包埋率达到55%。(本文来源于《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魏慧贤,钟芳,麻建国[7](2008)在《初乳乳化工艺对W/O/W型复乳稳定性和药物包埋率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用两步乳化法制备W/O/W型复合乳状液的过程中,初乳制备时的乳化工艺参数(分散速度和分散时间)对复乳的稳定性和药物包埋率的影响规律。用离心分层稳定性评价复乳的稳定性,高效液相法测定胰岛素在复乳中的包埋率,初乳的黏度和粒度分布也被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相同的配方下,初乳制备时的乳化工艺参数对复乳的稳定性没有显着影响,但对复乳的药物包埋率影响显着。主要影响规律是:乳化强度的提高使初乳的粒径减小,黏度增大,对药物的包埋率提高,但是过高的乳化强度使初乳的分散相液滴发生絮凝和聚结,初乳黏度反而降低,复乳的药物包埋率随之下降。结论:复乳的药物包埋率与初乳相的黏度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137,而复乳的分层稳定性与初乳的制备工艺没有明显的关系。在本研究中使复乳的药物包埋率最高的初乳制备工艺参数为:Ultra-TurraxT25高速分散乳化器分散速度9500r·min-1,分散时间6min;此工艺下胰岛素的包埋率达到84.4%。(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邱伟,马光辉,孟凡涛,苏志国[8](2004)在《膜材与制备过程对血红蛋白微胶囊粒径和包埋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 (PELA)为膜材用复乳 溶剂扩散法制备了包含牛血红蛋白 (BHb)的微胶囊 ,微胶囊中BHb的P5 0 和Hill系数分别为 3 4 66Pa和 2 4左右 ,接近于天然BHb的生物活性。研究发现膜材种类对BHb微胶囊包埋率和粒径的影响最大 ,使用MPEG2 0 0 0为亲水性嵌段的PELA共聚物时 ,包埋率最高 ,达到90 %以上 ,粒径为 3~ 5μm左右 ;随着膜材浓度的增大 ,微胶囊包埋率和粒径均增加 ;随着外水相NaCl浓度的增大 ,微胶囊包埋率升高、粒径减小 ;随着外水相稳定剂PVA浓度的增大 ,微胶囊粒径减小 ,包埋率先升高后降低 ,在较低浓度下 (10g L、2 0g L)包埋率较高 ;初乳化搅拌速率的增大 ,有利于包埋率的提高 ,但对粒径影响不大 ;复乳化搅拌速率的影响较复杂 ,当复乳液体积较大时 ,复乳化搅拌速率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规律性不明显。当固定膜材和初乳化搅拌速率时 ,包埋率和粒径之间存在着类似抛物线的关系 ,包埋率随着粒径的减小而降低(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杨菁,武莉,唐丽娜,朱振峰,孙洪范[9](2002)在《提高载基因纳米粒子包埋率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提高载基因纳米粒子包埋效率的方法。采用高速搅拌溶剂挥发法加入多聚赖氨酸或鱼精蛋白制备载反义MCP-1的纳米粒子,检测含药量,包埋效率,体外释放,及应用于颈动脉球囊损伤内膜剥脱术兔模型的效果。其结果为载反义MCP-1纳米粒子可有效抑制动物模型血管内股增生程度。加入多聚赖氨酸或鱼精蛋白可提高载基因纳米粒子的包埋效率。(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生物材料学术会议(CBMS-9)论文集》期刊2002-06-30)
包埋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植物油来源广、营养丰富功能性强,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微胶囊技术可将植物油有效地包埋在中空的微粒子中,包埋率是微胶囊制备工艺中的重要指标,可影响到生产工艺及最终产品的性质。微胶囊技术对植物油的多方面性质均有较大改善,有效地拓宽了植物油的应用范围。讨论了近年来影响植物油微胶囊包埋率的主要因素,从理化性质到实际运用分析了微胶囊技术对植物油的影响,并从微胶囊的包埋与性质讨论了发展方向,为植物油微胶囊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包埋率论文参考文献
[1].暴莎莎,张晶,谭明乾,周大勇,宋亮.南极磷虾油的微胶囊化及其包埋率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食品学报.2018
[2].闫岩,王明力,李岑,赵婕,汤翠.植物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因素及其性质研究[J].食品工业.2016
[3].刘洁,张昊.预涂厌氧胶过氧化苯甲酰微胶囊包埋率的测定[J].粘接.2015
[4].刘芳芳,冯涛,荣志伟,庄海宁,叶苒.直链淀粉-风味分子包合物包埋率的不同测定方法评价[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摘要集.2014
[5].杨君,赵生,陈科兵,朱丽云,蒋家新.薄荷香精微胶囊包埋率不同测定方法比较分析[J].食品科学.2010
[6].魏慧贤,钟芳,麻建国.第二步乳化工艺参数对W/O/W型复乳稳定性和胰岛素包埋率的影响[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8
[7].魏慧贤,钟芳,麻建国.初乳乳化工艺对W/O/W型复乳稳定性和药物包埋率的影响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8
[8].邱伟,马光辉,孟凡涛,苏志国.膜材与制备过程对血红蛋白微胶囊粒径和包埋率的影响[J].生物工程学报.2004
[9].杨菁,武莉,唐丽娜,朱振峰,孙洪范.提高载基因纳米粒子包埋率的实验研究[C].第九届全国生物材料学术会议(CBMS-9)论文集.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