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收益论文-马可心

集群收益论文-马可心

导读:本文包含了集群收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集群供应链,收益分配,协同创新,相对风险

集群收益论文文献综述

马可心[1](2018)在《基于相对风险的集群供应链企业协同创新收益分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集群供应链作为产业集群和供应链耦合而成的复杂网络组织,已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技术创新已成为产品赢得市场竞争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武器。协同创新作为集群供应链上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已成为提高集群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然而协同创新是一项高风险的经济活动,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由于集群供应链内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同,企业实际上承担的风险也不同,这会造成企业产生不满,不利于协同创新的进行。基于此,本文构建了集群供应链企业协同创新的斯坦伯格博弈模型,提出了基于相对风险分担的收益分配机制。通过与无收益分配机制、平均分配及按投入比例分配叁种情况的比较分析,发现基于相对风险分担的收益分配机制不仅可以按照企业双方承担的相对风险大小来合理分配收益,还能够更好的激励配套企业参与协同创新并积极增加创新投入。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针对集群供应链内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的协同创新问题,分别构建了未创新时与协同创新时的斯坦伯格博弈模型,进而考虑到协同创新项目的风险因素,对两企业的协同创新模型进行了改进。第二,界定了相对风险的概念,通过分析企业分担的相对风险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基于相对风险分担的收益分配机制,并分析探讨了该机制的适用情况。第叁,给出了无收益分配机制、平均分配、按投入比例分配情况下核心企业和配套企业的收益分配方案,并将叁种情况与基于相对风险分担的收益分配机制进行比较,进而对该机制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第四,通过算例分析,对本文所得结论进行验证,同时分析了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对企业收益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基于相对风险分担的收益分配机制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并给出了该机制实施的过程以及应注意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大连交通大学》期刊2018-06-13)

刘学华,杜建军,杨玲丽[2](2018)在《农业产业集群、信息获取与农业收益》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山东4个县、市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IV-GMM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对农业产业集群通过获取有效市场信息影响农业收益的假说及其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处于农业产业集群中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其农业生产经营收益比农业产业集群外的高74.8%。信息获取是农业集群提高农业收益的中介变量,农业集群通过提升中介变量信息供给水平显着推动了农业收益的提高;其中,信息供给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5.9%。(本文来源于《经济经纬》期刊2018年04期)

杨会朴,康凯[3](2018)在《创新产业集群供应链融资风险结构与收益分配》一文中研究指出创新型产业集群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实现传统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创新型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其面临更严重的资金约束问题,以供应链融资为特征的群态融资模式是缓解融资约束的重要举措之一。文章创新性以风险—收益分析为起点,探究供应链融资模式的产出绩效和风险结构,对供应链融资系统中参与个体与集群产生的系统性风险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论证创新型产业集群合作主体收益分配的改进路径,通过对创新型产业集群中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应用研究,探究如何改善创新型企业的融资生态。研究发现供应链融资模式的信用转换和信用回流效应有助于解决创新型企业的信贷弱势地位,但供应链系统网络结构和参与主体联结的脆弱性,容易出现供应链融资风险聚集特征。(本文来源于《会计之友》期刊2018年09期)

黄宾[4](2016)在《生态关系、创新收益与创新集群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生态关系、创新收益与创新集群演化进行相应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叁者之间的关系:生态关系如同阀门,调节着集群创新收益的总量创造与分配的过程;创新收益的获取量多少影响着企业的创新热情以及加入集群的意愿强弱,从而决定创新集群的演化方向;创新集群演化的不同阶段,生态环境有所差异,生态关系也不尽相同。基于创新集群生命周期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分析了不同阶段生态关系与创新收益的表现方式、种类性质与角色发展,论述了生态关系、创新收益对创新集群演化方向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企业经济》期刊2016年06期)

靳生[5](2015)在《安徽降低返乡创业门槛》一文中研究指出“降低返乡创业门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简化返乡创业登记方式,放宽经营场所登记要求,允许‘一址多照’、‘一照多址’、集群注册。在符合安全、环保、消防等要求的前提下,允许返乡人员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作为电子商务创业经营场所。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本文来源于《中华工商时报》期刊2015-10-27)

卫龙宝,李静[6](2015)在《农业产业集群主体合作关系对农户和关联企业收益的影响分析——以安徽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安徽省茶叶种植户和茶叶企业的调查数据,研究农业产业集群主体的合作关系及其对茶农和茶叶企业收益的影响,发现农业产业集群主体的合作关系普遍存在,并且对其主体即茶农和茶叶企业收益有显着的影响。农户之间的信息交流、技术帮助均对其茶叶收入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农户与茶叶收购者的纵向合作,诸如信息交流、技术服务也可以提高茶农收入。与此同时,茶叶企业间的横向合作以及茶叶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主体的纵向合作均可以提高茶叶企业的收益。因此,推动茶叶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茶叶企业与茶农之间的合作,通过茶叶企业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提高茶农生产技术水平和收入;积极构建农业产业集群内的信任机制,推动农业产业集群的深度合作;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农业产业集群,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发展集群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黄胜华,唐德善[7](2014)在《现代服务业集群合作创新收益博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在介绍国内外现代服务业集群创新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现代服务业集群构建创新网络关键在于强化创新主体间的合作并完善创新收益分享机制,构建博弈模型对现代服务业集群中的合作创新收益深入探讨,得出集群企业如能参与合作创新能提高他们自身的收益,最后提出提高合作创新收益的具体措施。(本文来源于《生产力研究》期刊2014年10期)

王习特,申德荣,于戈,白梅,聂铁铮[8](2015)在《MapReduce集群中最大收益问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MapReduce是目前最为流行的用于大数据分析的并行系统之一.许多企业已经搭建了自己的MapReduce集群,为广大用户提供计算服务.用户可以向集群提交具有完成时限要求的MapReduce作业,若作业被按时完成,则企业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针对这种应用场景,该文首次提出了MapReduce集群中的最大收益问题.为有效地解决该问题,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序列的任务调度策略(简称为SEQ策略),并证明了在处理具有完成时限约束的作业时SEQ策略存在优势.基于SEQ策略,该文提出了最大收益的调度算法(Scheduling Algorithm for Maximum Benefit,简称AMB算法),该算法可以快速地确定可接收作业,并给出有效的执行方案,以达到最大化收益的目的.另外,针对在实际应用中的某些异常情况(如节点宕机),该文也设计了有效的超时处理策略,进一步增加了算法的实用性.最后,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了该文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张羽飞[9](2014)在《创新集群主体创新协同收益分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飞速发展,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国家之间的竞争也开始从传统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竞争转型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竞争,而一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便是这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的最集中体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国政府逐渐将提升创新能力途径的目光汇聚到了创新集群这一区域组织形式。随着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各国创新集群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随之而来的如何协调集群内部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如何协调主体创新协同的收益分配问题,从而保证创新集群可以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已经成为创新集群发展关注的下一个方向和目标。本文研究的思路以创新集群理论、合作创新理论、叁螺旋理论、协同论和博弈论为依据,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公平、持续的创新集群主体创新协同收益分配模型,为保证创新集群稳定和创新协同有效实现提供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创新集群主体创新协同的研究背景和理论意义,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有关创新集群和创新集群主体协同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本课题所包含的知识体系,指出了当前对于创新协同收益分配问题研究的缺失,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分析了对创新集群主体协同效应存在的基本问题,确立了创新集群的主体在协同中的角色及功能定位,研究了主体创新协同的类型和方式,指出政府在集群主体协同中的作用。针对创新协同收益分配问题,本文建立了创新集群主体,即产学研主体的创新协同收益分配模型,提出了基于Shapley值的集群主体创新协同收益分配模型和基于Nash谈判解的集群主体创新协同收益分配模型,并针对模型进行了算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创新集群各主体在创新协同中获得的收益高于主体单独创新获得的收益。针对创新集群主体创新协同收益分配模型的不足,本文改进了基于Shapley协同收益分配和Nash谈判解的协同收益分配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在政府因素下对创新协同收益分配的影响,对该模型中的相关参数给出了合理详细的确定方法,并进行了算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政府对于集群主体创新协同收益分配构成了重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4-07-01)

陈明月,王安然[10](2014)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成本与收益比较——政府支持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培育产业集群是提升一个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作用就在于弥补市场失灵和制度失效。由于产业集群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及由此产生的市场风险,这时就需要政府公共政策的支持和引导,然而政府的干预不一定就是有效的,有时可能会产生政策失灵现象。(本文来源于《现代商业》期刊2014年09期)

集群收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山东4个县、市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IV-GMM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对农业产业集群通过获取有效市场信息影响农业收益的假说及其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处于农业产业集群中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其农业生产经营收益比农业产业集群外的高74.8%。信息获取是农业集群提高农业收益的中介变量,农业集群通过提升中介变量信息供给水平显着推动了农业收益的提高;其中,信息供给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5.9%。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集群收益论文参考文献

[1].马可心.基于相对风险的集群供应链企业协同创新收益分配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8

[2].刘学华,杜建军,杨玲丽.农业产业集群、信息获取与农业收益[J].经济经纬.2018

[3].杨会朴,康凯.创新产业集群供应链融资风险结构与收益分配[J].会计之友.2018

[4].黄宾.生态关系、创新收益与创新集群演化[J].企业经济.2016

[5].靳生.安徽降低返乡创业门槛[N].中华工商时报.2015

[6].卫龙宝,李静.农业产业集群主体合作关系对农户和关联企业收益的影响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

[7].黄胜华,唐德善.现代服务业集群合作创新收益博弈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4

[8].王习特,申德荣,于戈,白梅,聂铁铮.MapReduce集群中最大收益问题的研究[J].计算机学报.2015

[9].张羽飞.创新集群主体创新协同收益分配研究[D].燕山大学.2014

[10].陈明月,王安然.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成本与收益比较——政府支持的视角[J].现代商业.2014

标签:;  ;  ;  ;  

集群收益论文-马可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