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感觉寻求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儿童青少年感觉寻求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万红霞[1]2008年在《高中生的感觉寻求、同伴关系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感觉寻求是一种人格特质,代表了个人稳定的行为模式,目前许多青少年的不健康行为或违法行为就和感觉寻求有关。高中生的同伴群体影响其感觉寻求水平,同时也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将感觉寻求、同伴关系作为青少年不同层面的心理健康及高危行为的预测源,对聊城市不同类型学校的高中生进行了感觉寻求、同伴关系和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研究。由于感觉寻求体现了一种寻求刺激和冒险的倾向,因此完全可以预期性别、城乡差别、独生子女、年龄对它的影响作用。基于此,本研究使用根据中国文化背景编写的中国儿童青少年感觉寻求量表,系统地探索了性别、年级、学校类型等人口学变量对聊城市高中生感觉寻求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1.性别、年级、学校类型等人口学变量对聊城市高中生的感觉寻求水平有着显着的影响:男生的综合感觉寻求水平高于女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综合感觉寻求水平增高。2.聊城市高中生的感觉寻求、同伴关系对其心理健康水平有预测作用。3.高中生感觉寻求各分量表与心理健康存在显着相关,但总体感觉寻求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没有达到显着水平。4.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不支持“感觉寻求在同伴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的假设。

陈丽娜[2]2003年在《儿童青少年感觉寻求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感觉寻求(Sensation Seeking,SS)是Zuckerman在感觉剥夺实验的启发下,以刺激与觉醒的最佳水平理论为依据,提出的一个人格特质概念,是指个体对多变的、新异的、复杂的和强烈的感觉以及体验的寻求,并通过采取生理的、社会的、法律的和经济的冒险行为来实现这些体验的愿望。国外心理学界对感觉寻求人格特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表明感觉寻求对个体的行为与心理具有预测作用。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根据我国文化背景,编制“中国版儿童青少年感觉寻求问卷”,同时探讨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感觉寻求特点:第二部分,采用新编的“中国版儿童青少年感觉寻求量表”,考察青少年感觉寻求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关系。 第一部分的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版儿童青少年感觉寻求问卷包含两个因子,即兴奋与冒险寻求(TAS)和去抑制(Dis)因子。子量表及总量表的分半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均在.78以上,说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2)量表的构念效度和效标效度都达到统计上的显着水平,表明该量表具有科学性。(3)我国儿童青少年感觉寻求特征与国外研究结果基本相同。即男生的感觉寻求水平略高于女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青少年感觉寻求水平呈递增趋势。(4)感觉寻求水平既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又受后天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第二部分的研究结果表明:(1)青少年的感觉寻求水平与亲子关系密切相关,良好的家教养方式可以减少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2)感觉寻求和亲子关系(家庭教养方式)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良好预测指标。(3)感觉寻求和亲子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预测存在性别差异。感觉寻求对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无影响,感觉寻求和亲子关系对男生均存在影响。

邹存政[3]2011年在《感觉寻求及家庭教养方式与犯罪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关系》文中认为由于攻击行为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不良影响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犯罪的发生,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本研究采用了感觉寻求和家庭教养方式作为研究变量,以犯罪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探讨攻击行为群体的感觉寻求和家庭教养方式状况以及叁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200名犯罪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工具为青少年感觉寻求问卷,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和攻击行为量表。并就调查结果进行T检验了解犯罪青少年群体感觉寻求和家庭教养方式的特征和现状,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犯罪青少年攻击行为与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建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犯罪青少年体现出较高的攻击行为得分,受到了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的教养,具有中等的感觉寻求水平,但在违反常规的寻求维度上得分接近高感觉寻求水平。(2)年龄与感觉寻求显着相关,但不同年龄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兴奋与冒险寻求与家庭教养方式相关不显着,而去抑制与家庭教养方式存在相关。(3)感觉寻求和家庭教养方式与攻击行为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其中感觉寻求、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与攻击行为呈现正相关,而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与攻击行为呈现负相关。(4)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感觉寻求的去抑制维度和家庭教养方式的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的严厉惩罚对攻击行为具有较好的解释和预测作用,这叁者对攻击行为具有直接影响,而通过路径分析发现父亲的严厉惩罚对攻击行为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效应。

欧缤忆[4]2015年在《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感觉寻求、社交焦虑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攻击行为是儿童、青少年中常见的问题行为,它对个体的社会性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既包括外在客观因素又包括个体内在人格因素。因此,探讨内在心理因素对攻击行为的影响有利于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攻击行为的发生。目前国内对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攻击行为的发展特点及其内部影响因素的研究还不多。因此,本研究以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湖南省祁阳县四所农村小学的四、五、六年级,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450名学生,对所有问卷进行团体施测,收取有效问卷418份。根据418名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儿童攻击性问卷》、《青少年感觉寻求量表》和《儿童社交焦虑量表》上的得分对他们的攻击行为、感觉寻求和社交焦虑进行分析,以探讨叁者的特点以及感觉寻求、社交焦虑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对测验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感觉寻求水平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男生高于女生,六年级高于四年级和五年级。(2)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社交焦虑在性别、母亲文化程度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女生高于男生,母亲为大学文化程度的孩子社交焦虑低于母亲为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孩子。(3)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攻击行为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男生高于女生,四年级高于五年级、五年级低于六年级。在攻击行为的具体维度上,男生的身体攻击、言语攻击高于女生,女生的愤怒高于男生,男女生的敌意无差异。(4)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感觉寻求、社交焦虑和攻击行为存在显着相关。感觉寻求、社交焦虑对攻击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5)社交焦虑在感觉寻求影响攻击行为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张珂[5]2016年在《男性强制戒毒者家庭环境、同伴压力以及感觉寻求与成瘾行为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毒品问题作为世界性问题,对个人以及其所处的环境有着多方面的影响。根据国家禁毒委员会在2015年发布的《2014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可以看出吸毒人员低龄化、多元化,毒品种类多样化的特点。受国际毒潮持续泛滥和国内多种因素影响,我国毒品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一方面,成瘾行为作为一种重复性的强迫动作,给个体带来贫困、健康状况不佳、过早死亡、社会排斥和边缘化的影响,进而发生家庭破裂、家庭暴力、虐待或教育无法持续完成以及在社区居住环境的不安全等现象;另一方面,强制戒毒人员作为特殊的群体,具有某些特殊的人格特征和消极情绪,其家庭成长背景、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对成瘾行为都有着重要影响。另外,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 System Theory)着重个体发展与所处环境的重要性,强调其活动模式不单存在于一层环境系统中,而是与多层环境系统中透过直接或者间接的互动与交互作用,进而影响个体的发展。因此,本研究依据生态系统理论,以苏州某戒毒所的男性强制戒毒人员为研究对象,设计两个研究来探讨不同层次环境系统对个体成瘾行为的影响。研究一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男性强制戒毒人员同伴压力问卷进行了修订。研究二采用层次回归分析和拔靴法,分别以吸毒动机和戒毒动机为因变量,以家庭环境、同伴压力、感觉寻求为自变量,来研究成瘾行为的心理模型。本研究主要的结论如下:(1)编制的男性强制戒毒人员同伴压力问卷直观地体现了戒毒人员早年的同伴压力实际情况。同时,问卷包括6个维度,即学校活动、异性交往、违纪行为、同伴规范遵从、家庭活动和课余活动,总解释率为50.569%,且该问卷的信效度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要进一步修订。(2)家庭环境对吸毒动机有负向的预测作用,对戒毒动机有正向的预测作用。(3)同伴压力在家庭环境和吸毒动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4)感觉寻求正向调节同伴压力和戒毒人员的吸毒动机。(5)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成立,即感觉寻求调节同伴压力对家庭环境和吸毒动机产生的中介效应。高感觉寻求的个体,其感受到的同伴压力对其家庭环境和吸毒动机的中介作用显着;低感觉寻求的个体,其感受到的同伴压力对其家庭环境和吸毒动机的中介作用不显着。综上所述,本研究将个人、社会和家庭的因素作为自变量,来综合的探讨成瘾者的心理依赖过程。同时,这也是对我国成瘾行为的心理模型研究的进一步探索和尝试。

刘同[6]2015年在《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感觉寻求与内隐攻击性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内隐联想测验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347名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感觉寻求与内隐攻击性进行了研究,探讨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感觉寻求和内隐攻击性的特点以及相互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感觉寻求均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在父亲严厉惩罚、母亲严厉惩罚与母亲偏爱被试这叁个因子上得分高于女性。感觉寻求的兴奋与冒险寻求和去抑制这两个因子上男性得分均高于女性。但是初中生的内隐攻击性不存在性别差异。(2)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感觉寻求与内隐攻击性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亲严厉惩罚、父亲拒绝否认、母亲拒绝否认以及母亲严厉惩罚与初中生的内隐攻击性之间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感觉寻求中的兴奋与冒险寻求因子、去抑制因子与内隐攻击性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感觉寻求量表中的去抑制因子与父亲的严厉惩罚、父亲的过度保护、母亲的干涉保护、母亲的拒绝否认、母亲的严厉惩罚呈显着的正相关。(3)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感觉寻求对内隐攻击性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父母教养方式中只有父亲严厉惩罚因子对内隐攻击性具有预测作用,感觉寻求的兴奋与冒险寻求、去抑制两个因子均对内隐攻击性具有预测作用。(4)感觉寻求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内隐攻击性之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

梅松丽[7]2008年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对成瘾理论及网络成瘾概念的提出、诊断与分类、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的最新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回顾,采用整合研究的思路,编制了大学生网络使用自控量表(ISCS),应用问卷调查、延迟折扣实验技术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内在机制。目的在于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者个性心理特征与网络成瘾行为、心理健康、冲动性控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大学生有效使用网络,提高其自我控制的能力。经过实证分析和实验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在某些人口统计学因素上呈现显着差异。2.大学生网络成瘾与非成瘾者在人格特质层面存在差异。3.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成瘾大学生。4.人格、自我控制、感觉寻求通过影响网络成瘾,进而影响心理健康水平。5.在延迟折扣实验中,网络成瘾大学生更加倾向于做出冲动性选择

郭志刚[8]2009年在《初中生感觉寻求、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学阶段是个体心理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青少年的感觉寻求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迅速升高,具有很强的逆反心理,经常与师长产生冲突,而有限的生活经验又导致其缺乏有效的应对方式,这些因素的迭加会严重影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因而对青少年感觉寻求、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感觉寻求、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叁者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国外已有不少以特殊群体为被试进行的感觉寻求对心理健康影响方面的研究,国内对感觉寻求也有了初步研究,但还没有感觉寻求、应对方式、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同时目前已有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此外当前还没有针对农村青少年感觉寻求的研究,为了更加有效、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同时厘清感觉寻求、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叁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者采用文献阅读法和问卷调查法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究,并对收集到的数据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等方法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叁者之间的关系,最终研究结果表明:①感觉寻求水平受性别、家庭经济条件影响。男生兴奋与冒险寻求、去抑制及总体感觉寻求水平均显着高于女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学生的去抑制水平和总体感觉寻求水平显着高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感觉寻求及其两因子的水平与是否独生子女、年龄和年级无关。②应对方式受是否独生子女、年龄、年级、家庭经济条件影响,与性别无关。非独生子女更多地采取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而独生子女会更多采取逃避的方式;年级较高的学生其应对方式也更为积极,但同时初叁学生比其他年级学生有更多的发泄情绪和逃避;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有更多的发泄情绪和幻想否认。③心理健康水平受是否独生子女、年级、家庭经济条件影响。在适应不良和心理不平衡上独生子女的状况显着差于非独生子女,初一学生的学习压力和适应压力显着高于其他年级学生。在家庭经济状况方面,条件好的学生在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及其诸多因子上均表现更差。④感觉寻求对心理健康的直接作用显着,其去抑制因子对心理健康各因子均作用显着,而其兴奋与冒险寻求因子只对心理健康的学习压力因子作用显着。⑤感觉寻求对问题应对作用不显着,对情绪应对作用显着。感觉寻求的兴奋与冒险寻求因子对问题应对及其问题解决和合理化因子作用显着,对情绪应对的幻想否认因子作用显着。感觉寻求的去抑制因子对问题解决和合理化作用显着,对情绪应对及其逃避、发泄情绪、幻想否认因子作用显着。感觉寻求对应对方式的影响模式因性别不同存在差异。去抑制水平越高的男生采取幻想否认和发泄情绪越频繁,而去抑制水平越高的女生,问题解决和合理化采取的越少,逃避、发泄情绪和幻想否认采用的越多。⑥问题应对对心理健康作用显着,但情绪应对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更大。问题解决对抑郁和学习压力因子作用显着,合理化对抑郁作用显着。在情绪应对的各因子中,幻想否认、发泄情绪、逃避因子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显着,忍耐因子对心理健康作用不显着。⑦感觉寻求影响心理健康的路径有两条,分别是:感觉寻求→情绪应对→心理健康和感觉寻求→心理健康,感觉寻求的两因子兴奋与冒险寻求和去抑制,后者在上述两条路径中的作用更大。问题应对→心理健康这一路径的路径系数也显着,但问题应对对心理健康作用微弱。感觉寻求对问题应对作用不显着。

顾宇莲[9]2012年在《初中生感觉寻求、学习焦虑及其相关研究》文中提出目的:Zuekerman在感觉剥夺实验的启发下,提出了感觉寻求(sensation seeking,ss)这一概念,以刺激和觉醒的最佳水平理论为依据,感觉寻求是一种人格特质,代表了个人稳定的行为模式,是指个体对新异的、强烈的、复杂的和多变的感觉以及体验的寻求,并通过采取社会的、生理的、经济的和法律的冒险行为来实现这些体验的愿望。随着就业考试和升学考试的难度的增加,家长和学生都很关心学习,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产生学习焦虑。学习焦虑是学生由于内心某种冲突而产生的不安或者不愉快的心理反映,它是学生群体中一种特定的紧张状态。教育心理学表明: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呈倒U型的关系,也就是说人在没有学习焦虑的情况下会没有学习动力;相反,过度的学习焦虑的情况下又会导致学习的失败。目前许多青少年的许多不健康行为或者违法行为都与感觉寻求有关。前人的研究表明初中生的感觉寻求水平与心理健康程度有着显着相关,因此本文将研究初中生感觉寻求和学习焦虑的现状及其特征,探索不同的感觉寻求水平对学习焦虑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皖南皖中皖北共1200名初中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中国版儿童青少年感觉寻求量表和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进行调查,分析初中生感觉寻求和学习焦虑的现状及其关系。结果:①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城镇居民)对初中生的感觉寻求具有显着影响(t=3.78,P<0.001;F=42.58,P<0.001;t=4.95,P<0.001;t=2.82,P<0.01);②人口统计学变量(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单亲家庭)学习焦虑水平具有显着影响(F=11.81,P<0.001;t=-3.28,P<0.001;t=2.01,P<0.05);③初中生感觉寻求水平与学习焦虑水平呈显着负相关(t=-0.104,P<0.01)。结论:兴奋与冒险寻求和是否独生子女对初中生的学习焦虑水平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赵闪[10]2004年在《大学生感觉寻求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感觉寻求是一种人格特质,该概念是Zuckerman在感觉剥夺实验的启发下,以刺激与觉醒的最佳水平为理论基础提出的。感觉寻求定义为“个体对多变的、新异的、复杂的和强烈的感觉以及体验的寻求,并通过采取生理的、社会的、法律的和经济的冒险行为来实现这些体验的愿望”。感觉寻求的测量工具是感觉寻求量表,但由于文化背景对感觉寻求的影响很大,缺乏有效的测量工具使我国感觉寻求领域的研究发展缓慢。本研究包括两个部分:研究一,编制“中国版大学生感觉寻求问卷”,同时考察我国大学生感觉寻求的特点;研究二,以研究一编制的“中国版大学生感觉寻求问卷”作为测量工具,考察大学生感觉寻求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结果表明:1.中国版大学生感觉寻求问卷由两个因素构成:兴奋与冒险寻求﹙TAS﹚和去抑制﹙Dis﹚。本量表有着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均达到心理统计学的要求。2.中国大学生感觉寻求特点同国外研究结果大体一致。男生的感觉寻求水平高于女生的感觉寻求水平。大学生的感觉寻求水平进入一个升高逐渐缓慢的时期。感觉寻求水平还受到各种社会背景因素的影响。研究二结果表明:大学生感觉寻求各分量表与心理健康存在显着相关,但总体感觉寻求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没有达到显着性水平。感觉寻求通过个体采取满足自己对刺激需要的手段的不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1]. 高中生的感觉寻求、同伴关系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 万红霞. 贵州师范大学. 2008

[2]. 儿童青少年感觉寻求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 陈丽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03

[3]. 感觉寻求及家庭教养方式与犯罪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关系[D]. 邹存政.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

[4]. 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感觉寻求、社交焦虑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D]. 欧缤忆. 江西师范大学. 2015

[5]. 男性强制戒毒者家庭环境、同伴压力以及感觉寻求与成瘾行为的关系研究[D]. 张珂. 苏州大学. 2016

[6].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感觉寻求与内隐攻击性的关系研究[D]. 刘同. 河北师范大学. 2015

[7].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 梅松丽. 吉林大学. 2008

[8]. 初中生感觉寻求、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 郭志刚. 山西大学. 2009

[9]. 初中生感觉寻求、学习焦虑及其相关研究[D]. 顾宇莲. 安徽医科大学. 2012

[10]. 大学生感觉寻求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 赵闪. 东北师范大学. 2004

标签:;  ;  ;  ;  ;  ;  ;  

儿童青少年感觉寻求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