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稳[1]2003年在《成功性就业与当前大学生职业指导策略》文中研究说明在高等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然而,我们一般关注的是他们如何找到一份谋生的职业。本文提出大学生在就业中应有对于成功性这种意义的追寻及相关的职业指导的策略。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成功性就业的内涵及其两种表现形式进行了探讨。作为过程的意义来说,它是个体不断地学习与发展的生命历程;从其目的意义来看,自我实现是它的旨归;而其功能的蕴涵在于人力资源的开发。成功性就业的两种表征形式是适业与创业。 第二部分指出大学生这个重要而特殊的就业群体,在就业中要实现这种成功性必须正确而慎重地处理和对待这么几个问题:即关于“义”“利”之辩、精神的问题、主题性的问题和价值观的取向。 第叁部分指出职业指导是大学生实现成功性就业是一个重要途径,在大学生成功性就业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四部分指出当前大学生职业指导中存在的不利于他们成功性就业的异化现象,并针对性地提出关于大学生职业指导策略的几点设想,作为一种职业指导理念,引导大学生职由“适业”到“创业”;由谋生到追求幸福;以及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以期有助于大学生的成功性就业。
曾梦雪[2]2008年在《大学生成功性就业中的职业指导策略》文中研究指明透析了当前大学生职业指导中存在狭化为就业指导、轻过程而重结果、功利性、不作为等异化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提出了由"适业"到"创业"的指导、由谋生到追求幸福的指导、正确处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引导等一系列的策略。
吉兴华[3]2007年在《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来自就业市场的信息表明,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正在加剧。面对就业竞争的压力,大学生应迅速意识到成才与就业的密切关系,提高就业意识,尽早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形成正确的人才观念。当前,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的误区以及社会现实要求存在的差距,也是导致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大学生要在整个大学期间树立竞争意识,努力提高与职业活动相关的素质,增强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本文首先采用文献资料法与实践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背景以及通过对在校生、毕业生以及用人单位的实证调查,从理论与现实的角度上提出当代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迫切性和必要性、面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探讨素质、职业素质、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概念出发,在对大学生职业素质构成调查的基础上,尝试对当代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构成进行新的诠释。再次,提出大学生职业素质具有弹性化特征,并将弹性职业素质的构成诠释为基本职业素质、变通职业素质、融通职业素质、潜通职业素质。最后,针对调查中发现的大学生职业素质构成单一、培养体系不健全、开发缺乏个性、实践环节薄弱等这些问题,提出构建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弹性工作内容、健全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规范培养体系、制定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个性培养方案、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持续实践环节、营造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立体培养环境等对策建议。
杨娜[4]2010年在《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教育作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当前就业形势下,研究其主要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完善和改进我国高校的就业教育模式,帮助大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提高成功就业的能力,已成为高校就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北京地区部分高校为例,主要选取了六所综合类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数据整理和资料分析,立足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教育的工作模式,总结了当前我国就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此提出了我国高校就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应该采取的措施。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相关研究综述、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思路。第二部分,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概述。首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的回顾,阐述了高校开展就业教育工作的必要性,然后列举了国外高校在就业教育方面的相关实践和可资借鉴的地方。第叁部分,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调查和分析。通过调查问卷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开展就业教育的重要性、当前就业教育满意度、对高校开展就业教育的需求等方面的认识;而后,在对我国高校就业教育工作者进行访谈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教育工作的叁种主要模式,即管理取向的就业教育模式、指导取向的就业教育模式和服务取向的就业教育模式;最后,从调研结果的综合分析中总结了我国高校就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调研结果,提出了我国高校就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及提高我国高校就业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邓宏宝[5]2012年在《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辅导课程开发研究》文中指出职业生涯辅导对于学生生命品质的提升、学校德育质量的改进、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而言均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新时期个体职业生涯从传统型向易变型的转变、个体主体意识的增强,更是要求主要为未来社会培养从业人员的高职院校自觉开发职业生涯辅导课程,加强职业生涯教育、提高学生生涯管理能力、增进其职业生活的成就感、尊严感、自由感。为确保高职院校合理、有效地开发职业生涯辅导课程,论文依照观念设计—模式构建—目标定位—内容编制—实施与评价方略选择的思路,采用了比较研究、问卷调查、作品分析、专家咨询、座谈研讨等多种方法,对国内外相关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与举措进行了总结与梳理,对课程功能定位、课程属性界定、课程学习特征,对课程开发的参与主体、选用模式以及课程开发实践应处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论文在从教育哲学角度回顾课程功能观、揭示“课程原本能够做什么”的基础上,结合对影响课程功能现实因素的分析,提出当前应将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辅导课程功能定位为引导学生“享受职业生活”。基于知识观及其影响下的课程观的转向、基于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取向等维度的分析,论文将“目标的预设性、内容的综合性、实施的体验性”界定为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辅导课程的属性。依据学习者年龄阶段、依据学习理论要求及当前学生整体学习状态的调研,论文指出在课程开发时必须注意学生在职业生涯辅导课程学习中存在的“学习基础准备不足、学习需求相对强烈、学习方式实践见长”等特征。论文认为多主体参与是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辅导课程“合法性”的保障,为此在课程开发中要加大课程政策弹性、合理构建课程编制组织、协调各方主体价值取向、强化师生课程表达能力。关于课程开发模式,论文建议基于角色分析的课程开发可作为一种较为合适的选择,并就此模式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就其运作流程进行了构建。论文最后围绕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辅导课程目标定位、内容安排、实施策略及效果评价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强调要依据职业生活的真实需要体现多向度的目标整合,要按照心理化、生活化、问题化原则编制课程文本,要以相互调适取向开展课程实施,要主动吸收来自用人单位(企业)的代表参与课程评价。
戚人杰[6]2004年在《大学生成功性就业研究》文中认为失业问题已成为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国的就业问题将面临持久性的压力。在高等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大学生的就业已成为一个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也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重视。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在大学生就业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现象:在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的背景下还是有大学生不能就业;很多大学毕业生都是“先就业,再择业”,不是一开始就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很多大学毕业生宁愿放弃实现个人潜能、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的机会,宁愿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理想,而选择优厚的待遇;很多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目前的工作并不满意;应届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成活率”非常低;有很多大学毕业生宁愿“将就”一个职业,而不愿用所学所长和所有去努力“创业”。这样的就业是不成功的。 大学生成功性就业是一种新的就业理念;是大学生对就业的一种终极性的追求和向往;是一种激励大学生不断追求的力量,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一种良好的就业状态,就业者能从中体验到幸福,体验到自我实现的满足感;是一种生活的手段,更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一种生活的追求与目标;是一种评价大学生就业是否成功的标准和参照体系。大学生成功性就业有主体性、未完成性、自我实现性等叁个显着的特点。 目前影响大学生实现成功性就业的因素主要有叁个方面:一是职业指导的异化。表现为职业指导功能的窄化、职业指导轻过程而重结果、职业指导的功利性、职业指导的随意性、职业指导的滞后性、职业指导的不作为。二是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误区。表现为大学生无自我生涯管理,大学生面对“鱼”与“熊掌”的两难选择,大学生知识技能结构失衡。叁是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表现为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高等学校职能结构失衡。 实现大学生成功性就业的思路与对策:第一,正确认识和理解学校职业指导。包括作为职业指导的目的是追求幸福,作为过程的职业指导是全程性和阶段性,作为课程的职业指导是“叁个统一”,作为专业的职业指导是从行政到专业,作为发展的职业指导是由“适业”到“创业”。第二,加强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包括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学习两个方面。第叁,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包括调整学校类大学生成功性就业研究型结构,营造多学科融汇的学术环境;调整学校层次结构,创办少数一流大学,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调整专业结构,实行多学科渗透和融合,大力推进学科专业综合化;调整学校职能结构,正确处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关系,加强学校的国际化和个性化,推进人才的个性化。
何仕[7]2014年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研究》文中提出当代中国,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就业经济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就业理论为指导,揭示就业经济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内在联系,立足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以经济学之“药”疗治中国大学生就业之“疾”。就业是民生工程。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统包统配”、改革开放初期“抽成调剂、分级安排”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由一定范围的“双向选择”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制度转变。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考察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并以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工程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和闽南理工学院等不同办学层次高校的毕业生就业进行的实证分析,认为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毕业生供求形势日趋严峻:方面,高校连年大幅扩招,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另一方面,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国际金融危机等导致毕业生市场需求动力不足。二是毕业生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凸显:毕业生扎推一二线城市、国企、大企业就业,同时高校毕业生类型不同,就业率差异明显等。叁是多数毕业生的就业期望难以实现。梦想与现实存在差距,跳槽频繁。四是“被就业”现象时有发生,就业统计掺杂水分。同时,出现了“北漂”、“蚁族”、“啃老族”以及“海待”“零薪就业”、“公务员热”等特殊就业现象。就业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问题。从经济学角度剖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突出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经济转型,拉动就业乏力。转方式、调结构、经济增速放缓等诱发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剧就业困难。二是高等教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资源配置跟不上跨越式发展步伐、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同性、专业结构改革滞后等,导致人才培养结构失衡。叁是就业体制与制度存在的问题。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制度分割、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导致毕业生择业流动困难和就业歧视。四是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劳动力市场“多峰迭加”,市场就业信息不对称等,影响毕业生就业。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就业难的原因,比较借鉴日本、印度、英国等国大学生就业实践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思考:一是稳定经济发展,拉动就业需求;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增强就业发展动力;叁是发展绿色就业,拓宽就业市场;四是着力扶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五是适应经济发展,深化高教改革。
钟秋明[8]2015年在《我国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大众化、市场化就业制度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其就业前景与人生命运,有效引导就业观对于促进就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就业观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从概念、内涵、结构、属性、功能、类型等方面建构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基本理论,并实证调查毕业生就业观的现状、特征、影响因子以及对就业质量的影响,从而凝练毕业生就业观的形成机理,并提出引导策略。高校毕业生就业观是毕业生对求职就业的根本看法和总体态度,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是个体接触、参与求职就业相关实践经验的观念化。它是一个复杂的观念系统,内部包含就业条件观、就业价值观、就业目标观、就业伦理观等,外部又与就业行为、就业结果密切相关,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的研究与引导对象。就业观具有发展性、实践性、差异性、社会性等属性;在功能上主要表现为就业准备的预测功能、求职行为的定向功能、就业得失的评判功能;从不同的视角,采用不同的参照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对湖南省普通高校2013届毕业生进行的抽样面访问卷调查,有效个案1030个,对2014届毕业生进行的网络问卷调查,有效问卷36428份。统计结果显示,高校毕业生普遍认为自己就业能力、外貌条件、就业心理素质较好,求职形势并不严峻,就业目的倾向于生存-社会型,希望从事能发挥才能、个人发展机会多、稳定、劳动报酬高的工作,高校推荐就业、城市就业、国有单位就业是大部分毕业生的理想选择,八成毕业生赞同诚信求职,不赞同诋毁求职竞争对手,就业自主性普遍较强。通过采用专业软件和建立回归模型进行计量检验,研究假设“高校毕业生就业观显着影响其就业质量,并具有预测作用”得到证实。在就业观影响因子分析中,为避免从外在政治经济社会诸方面探究的繁复与冗杂,论文以毕业生个体拥有的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心理资本为分析的理论视角和测量维度,研究假设“高校毕业生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心理资本存量同其就业观显着相关,并具有预测作用”得到证实。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形成机理是就业观形成诸要素诸矛盾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行规律,可以将其概括为环境作用论、教育中介论、主体生成论。环境是就业观形成的外部条件,是主体就业观形成的现实基础和支撑条件,以家庭影响、朋辈示范、主流价值引领、媒体渲染为代表的社会期望是外在的方向指引,并以潜移默化或突变的方式贯穿始终。环境作用论是从客观对象的视角来观察主体就业观的形成规律,反映外部因素通过主体社会资本对其就业观产生影响与作用。学校教育是联系社会主流就业观与毕业生就业观的中介,前者主导后者主要通过学校教育这一中介而得以实现。教育中介论侧重阐述学校教育如何通过系统灌输等渠道和手段落实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对毕业生就业观的主导与调控,把社会主流就业观转化为毕业生个体就业观。主体生成论着重描述毕业生就业观在主体自身如何从禀赋奠基到需求驱动、自愿选择,再实践生成、渐变成型。叁个机理是一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共同回答毕业生就业观是如何形成的。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来看,作为社会存在的环境、教育对作为社会意识的毕业生就业观具有决定作用,一定的环境、教育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就业观,一定的就业观只能在相应的环境、教育作用下才能产生。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环境、教育又只是就业观形成的外部原因、第二位的原因,决定性地影响毕业生就业观形成的是其先天禀赋和后天就业实践等内在的条件。要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科学就业观,宏观层面上应明确一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毕业生求职就业应坚持热爱并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促进人类的幸福、采取诚信的方式等,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愿景与社会期待、就业作为手段与作为目的、职业选择与生涯发展等相结合;中观层面上,应构建合力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长效机制,坚持价值与文化引领,加强组织文化教育,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微观层面上,应切实提高就业指导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就业指导教育的活动载体,引导毕业生提高专业认可度、就业能力素质、就业自主性,理性看待就业形势和确立就业目标,辩证看待并有效开发使用社会资本,培育发展型就业价值观,实现及时就业和可持续发展。
胡立[9]2016年在《主体与环境: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平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等职业教育就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运用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学的平衡理论来研究高职毕业生就业生态问题及其原因,可以更合理的为高职教育的就业问题提供理论依据。高职教育就业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即毕业生与学校、企业及用人单位、政府之间的一种适应关系,通过相互适应从而实现从学生进入职业教育--毕业--新一批学生进入职业教育这一输入--输出--反馈(再输入)过程中系统的协调,实现高职教育就业生态的平衡和良性发展。高职教育的高就业率并不能全部体现出其就业生态平衡性。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平衡是指在能使毕业生知识与技能适应社会需要、满足个人职业期待,并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相互适应的情况下,各要素竞争共生,各子系统协调发展,整个系统充满生机活力的动态平衡。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是以毕业生﹒就业﹒环境叁者之间关系为核心的动态、互生的系统。各生态因子之间是彼此联系、动态发展的,是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中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论文从生态学理论的主体与环境这一视角,按照“生态系统是否平衡(现状)--影响生态系统平衡的要素(生态因子)--怎样达到生态系统的平衡(主体与环境的适应)”的逻辑思路,在宏观层面展开对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在对湖南省六所高职院校的1892名应届毕业生和624名往届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从高职教育的就业观念、就业制度、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四方面分析了高职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现状。本研究通过把调查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Logistic二元回归等方法对影响高职教育就业生态系统平衡的因子进行分析与探索。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侧重从主体与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把学理的研究和质的研究两种方法综合起来运用、思考。研究首先分析了高职毕业生就业主体与就业观念环境的互动关系。毕业生自身就业动机受学校、家庭、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应往届毕业生薪资期待、理想工作岗位、就业价值等调查发现,“让人人出彩”的职业教育就业观念环境有待优化。只有帮助毕业生主动适应社会就业环境,使毕业生就业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并满足个人职业期待与理想,才能提高自身对外来观念的免疫力,达成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观念子系统的平衡,实现高职教育就业观念环境的优化。研究接着探索了就业主体与学校人才培养、企业参与育人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本研究通过对毕业生工作满意度、专业对口度、课程设置等要素的调查发现,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受学校课程提供、企业校外实践和实习状况、学生为达到岗位胜任能力而主观努力等因素影响。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习得职业能力才是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生活的“常态”,否则就很难保障高职教育就业质量,高职教育就业质量子系统就会失衡,高职教育就业质量环境也会不断恶化。研究对毕业生与就业制度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政府、企业、学校就业制度对毕业生的潜在影响的分析发现:就业制度子系统是毕业生群体在这些就业制度环境等影响下实现平衡的。如果政府和院校就业制度的执行情况不利于毕业生个体成长,再加上企业人才选用不科学、长效培训机制缺乏等,这样极易造成就业制度的不合理,使这个子系统失衡,使高职教育就业制度环境恶化。高职教育就业制度环境是使毕业生就业符合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是政策保障。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就业主体与就业供需环境进行分析。高职教育就业供需生态受就业观念、就业质量、就业制度等因素影响,从而使就业结构子系统实现整个就业群体的供需与用人单位供需之间的平衡,也反映了高职教育就业供需环境的整体和谐状况。只有把握好毕业生这一主体和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毕业生从输入--转换--输出过程中生态系统的平衡。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通过预测就业生态行为、建立就业生态预警监测机制,共同营建以就业质量为核心的就业生态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促进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动态课程体系建设,营造以就业价值为核心的社会观念生态圈。
杜刚[10]2008年在《大学生就业力培养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大学生就业力的缺失。提升大学生就业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大学生是我国重要的人力资源,其就业力对于国家的竞争力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力是指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实践获得工作的能力,它包括保持工作以及晋升的能力。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力开发研究,从理论研究到实践策略方面都值得我们借鉴。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力缺失的主要表现为就业观与社会需要的错位;核心就业能力的缺乏;职业成熟度低等方面。大学生就业力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就业力系统理论的缺失导致高校就业指导缺乏实效性;大学生职业自我认知存在不足。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和社会的原因。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正确就业观的养成、大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等方面。解决大学生就业力问题关键在于政府、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构建高校核心的就业力教育运行模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如积极制定就业力提升的相关政策、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大学生到中西部和基层就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正确把握就业力和就业率的辨正关系等;高校应从教育与辅导两个方面,探究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具体途径,如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力系统理论的研究,争取尽快形成相关理论体系、加强“叁基”教育、推进高校教学改革、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辅导的时效性等;大学生更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如正确认识社会和职业自我,明确职业目标、强化诚信意识、加强职业意识培养,培养敬业精神、注重平时的习惯养成,培养良好的言行素质、培养各种能力,提升个人应对社会的水平等。
参考文献:
[1]. 成功性就业与当前大学生职业指导策略[D]. 曹稳. 湖南师范大学. 2003
[2]. 大学生成功性就业中的职业指导策略[J]. 曾梦雪.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8
[3]. 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吉兴华. 天津大学. 2007
[4]. 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D]. 杨娜. 中央民族大学. 2010
[5].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辅导课程开发研究[D]. 邓宏宝. 南京师范大学. 2012
[6]. 大学生成功性就业研究[D]. 戚人杰. 湖南大学. 2004
[7]. 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研究[D]. 何仕. 福建师范大学. 2014
[8]. 我国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研究[D]. 钟秋明. 湖南大学. 2015
[9]. 主体与环境: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平衡[D]. 胡立. 湖南师范大学. 2016
[10]. 大学生就业力培养探析[D]. 杜刚.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标签:高等教育论文; 大学论文; 大学生论文; 大学生现状论文; 职业环境分析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社会现状论文; 课程论文; 职业素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