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异黄酮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

大豆异黄酮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

张建东, 张天东, 陶若奇, 杨生为[1]2012年在《大豆异黄酮干预去势大鼠骨密度及成骨细胞雌激素受体α的表达》文中认为背景:大豆异黄酮是一类植物雌激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进一步验证大豆异黄酮对去势大鼠骨密度和成骨细胞雌激素受体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月龄去势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大豆异黄酮组和对照组大鼠摘除双侧卵巢,假手术组只进行手术入路,不切除卵巢。大豆异黄酮组切除卵巢后,每日灌胃大豆异黄酮,连续40d。对照组喂等量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喂饲40d后对照组大鼠左侧股骨骨密度值显着低于假手术组(P<0.05),提示骨质疏松模型成功。大豆异黄酮组大鼠左侧股骨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大豆异黄酮组雌激素受体α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大豆异黄酮可增加去势大鼠骨密度,提高去势大鼠成骨细胞雌激素受体α的表达,促进成骨细胞增殖。

潘喜华, 仲伟鉴, 肖萍, 杨隽, 施志冲[2]2006年在《大豆异黄酮对去势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改善激素缺乏大鼠骨营养状况及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卵巢切除大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模型,给予大豆异黄酮治疗,同时设假手术组及模型对照组。3个月后测定大鼠骨密度、骨钙含量及骨代谢酶学指标。[结果]大豆异黄酮可提高去势大鼠的骨密度、骨钙含量;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的活性(P<0.05),其作用与剂量有关。[结论]大豆异黄酮能够增加去势大鼠的骨密度,有类似雌激素样作用,可有效防治卵巢切除大鼠的骨量丢失,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骨转换率来实现。

汪远金, 许金林, 张杰, 宋小鸽, 吕磊[3]2003年在《大豆异黄酮对去势大鼠骨密度及骨病理形态学作用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 :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去势大鼠骨密度及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运用切除大鼠卵巢方法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 ,观察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结果 :大豆异黄酮可明显增加去势大鼠骨密度 (P <0 0 1) ,子宫重量 (P <0 0 1)和血清雌二醇水平 (P <0 0 1) ,组织切片观察显示 ,大豆异黄酮组骨小梁粗壮、饱满、结构完整。结论 :大豆异黄酮对卵巢切除大鼠骨质疏松症有明显防治作用 ,这种作用和它的雌激素样活性有关

赵卫杰, 谢金鲜[4]2005年在《中药及其活性成分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药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综述近年来单味中药及其活性成分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药理研究概况 ,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开发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提供参考。

梁晓[5]2005年在《金雀异黄素对去势雄性大鼠骨密度和形态学参数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Genistein)对去势雄性大鼠骨密度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将40 只3~4 月龄的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假去势组(Sham)、去势组(Orch)、去势+己烯雌酚组(Orch+DES, 5μg/d)、去势+金雀异黄素组(Orch+GenⅠ1mg/d、Orch+GenⅡ2mg/d)。低钙饲料喂养16w后处死,剥离L4~L6椎骨和股骨,用Hologic QDR-2000+DEXA 测量大鼠椎骨、股骨颈的骨密度。同时取左侧胫骨近端行脱钙骨组织切片,用DMR+Q550 病理图像分析仪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1)骨密度:Orch 组腰椎和股骨的BMD 低于Sham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ch+DES 组和Orch+GenⅡ组腰椎和股骨的BMD 都高于Orch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ch+GenⅠ组股骨的BMD 高于Orc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骨形态计量学参数:与Sham 组比较,Orch 组骨小梁体积与全部骨组织体积之比(TBV/TTV)、平均骨小梁板密度(MTPD)减少、平均骨小梁板间隙(MTPS)增大,这叁项指标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与Orch 组比较,Orch+DES 组TBV/TTV、MTPT 增大,差异有显着性(P<0.05);与Orch 组比较,Orch+GenⅠ组、Orch+GenⅡ组TBV/TTV、MTPT 增大,这二项差异有显着性(P<0.05),但Orch+GenⅡ组MTPS 减少,与Orch 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金雀异黄素(1mg/d 、2mg/d)和己烯雌酚(5μg/d)都可以减少去势雄性大鼠骨量的丢失,增加骨小梁的数量,减少骨小梁的分离度;其中2mg/d金雀异黄素对改善腰椎的骨密度、减少骨小梁的离散度更明显。

田青[6]2006年在《大豆、葛根异黄酮和葛根素对樱桃谷鸭生长和钙磷代谢影响》文中指出本试验以SM3樱桃谷鸭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添喂大豆异黄酮、葛根异黄酮和葛根素对樱桃谷鸭生长性能和钙磷代谢影响的研究。主要研究异黄酮对21日龄和42日龄樱桃谷鸭生长、屠宰性能和钙磷代谢的影响,并对叁种异黄酮之间、大豆异黄酮和葛根素的不同添加剂量的作用效果进行比较研究。试验1、2、3分别选用健康的1日龄SM3樱桃谷鸭160只,按初始体重随机分为8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采用4×2两因素析因试验设计。试验1喂给基础日粮和基础日粮+葛根异黄酮10mg/kg、葛根素10mg/kg、大豆异黄酮10mg/kg;试验2喂给基础日粮和大豆异黄酮(5mg/kg、10mg/kg、15mg/kg);试验3喂给基础日粮和葛根素(5mg/kg、10mg/kg、15mg/kg);各试验均分两期,即8-21日龄和22-42日龄,各组试鸭均在基础日粮预饲一周后喂给各添加剂,分别与21和42日龄屠宰对其生长和钙磷代谢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前期大豆异黄酮组白蛋白和总蛋白分别提高了1.56%和10.86%,肌肉RNA和R/D分别提高了7.04%和70.89%;后期葛根异黄酮组白蛋白显着高于对照(P<0.05),肌肉RNA和R/D分别提高了9.01%和6.21%,屠宰指标均高于对照(P>0.05)。母鸭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瘦肉率都高于公鸭(P>0.05),并以葛根异黄酮组母鸭的效果最好。葛根素使后期胸肌率、腿肌率和瘦肉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73%、2.61%、2.56%,葛根异黄酮腿肌率和瘦肉率分别提高了5.54%和1.23%。异黄酮对樱桃谷鸭骨骼钙磷代谢的影响前期作用效果大豆异黄酮>葛根异黄酮>葛根素,且可以更多的增加公鸭骨湿重、钙、磷和矿物质含量,主要是通过升高碱性磷酸酶和降低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含量来维持骨骼健康的。大豆异黄酮各剂量添加组均使血清蛋白含量高于对照(P>0.05);中、高剂量组还可以降低料肉比、提高屠宰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高剂量尤其可以提高试鸭瘦肉率,总体作用效果大豆异黄酮15mg/kg>大豆异黄酮10mg/kg>大豆异黄酮5mg/kg。大豆异黄酮10mg/kg剂量添加组前期骨骼钙含量有显着高于对照的趋势(P=0.054),后期骨骼湿重极显着高于其它各组(P<0.01),并且公鸭极显着的高于母鸭(P<0.01)。葛根素对动物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不明显。考虑到葛根素的价格、在添加葛根素过程中的投入的人力、物力和最终的饲养效果认为,利用葛根素来作为动物生长促进剂并不经济。葛根素5mg/kg剂量添加组前期碱性磷酸和血清羟脯氨酸的含量都极显着

李海燕[7]2012年在《大豆异黄酮的开发及其物质基础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豆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 (L.) Merr.的干燥成熟种子。大豆异黄酮(soybeanisoflavones,SIF)是大豆中的活性成分,其结构与雌激素相似,同样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因此又叫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不仅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可明显的预防骨质疏松、降低人体多种雌激素依赖型疾病的发病率;还具有抗肿瘤作用,可诱导癌细胞凋亡;抗氧化作用,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抗炎等作用。因此,为了寻找大豆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本论文对大豆异黄酮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寻找到大豆药材有效成分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醇提的最佳工艺,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技术,进行了纯化,并对纯化工艺进行了动态吸附考察。建立了大豆异黄酮的提取模式。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了大豆异黄酮中染料木苷的含量,并进行了稳定性考察。建立了能反应临床疗效的药理模型,筛选出大豆中的有效成分,最终筛选出最佳有效剂量。动物急性毒性实验及动物长期毒性实验表明,未发现大豆异黄酮有毒副作用。通过小鼠自主活动试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的协同试验,分别观察了大豆异黄酮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并观察了对麻醉状态下猫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示剂量下大豆异黄酮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无明显影响,对猫血压、心电图及呼吸系统同样无明显影响。药效学实验观察了大豆异黄酮对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本实验采用12月龄雌性大鼠,切除卵巢60d以后,以大豆异黄酮250、125、75mg·kg~(-1),3个剂量连续灌胃(ig)90d。按试剂盒上方法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雌二醇(E2)、钙离子(Ca~(2+))、磷离子(P~(3-))、钠离子(Na~+)含量;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骨中Ca~(2+)、P~(3-)、Na~+、Mg~(2+)含量;用骨扫描法测定胫骨骨密度等。结果表明:剂量为250、125mg·kg~(-1)的大豆异黄酮可以增加骨质疏松大鼠血中Ca~(2+),对血中P~(3-)、Na~+、E2、ALP含量无明显影响;提高骨中Ca~(2+)含量,对骨中P~(3-)含量具有一定的升高趋势,对骨中Na~+、Mg~(2+)无明显影响;增加骨密度和骨小梁面积;减少骨吸收,促进骨形成。证明大豆异黄酮具有治疗肾虚大鼠骨质疏松作用。大豆异黄酮中的大豆苷元(Daidzein),能够抑制NF-κB的转录活性,以及一些促炎症因子(IL-1β和IL-18)的上调表达;被LPS刺激引发的蛋白PAR化的升高也会被大豆苷元的处理降低。此外,双报告结果表明转染PARP-1引起的NF-κB转录活性的增强会被大豆苷元降低。免疫共沉淀结果证明了由LPS引起的Rel A(p65)和PARP-1的结合也会被大豆苷元抑制。双报告及免疫共沉淀得到的结果都说明了大豆苷元影响PARP-1的活化,由此来影响在免疫过程中促炎症基因的转录。进一步的体外抑制剂实验显示大豆苷元对于PARP-1的抑制作用也许是通过间接的信号机制而并不是在体内情况下作为PARP-1作用底物的竞争者。这些结果证明了大豆异黄酮对棉球引起的慢性炎症和叉菜胶引起的急性炎症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是能够抑制NF-κB的转录活性,促进IL-2、IL-4表达,抑制IL-10、IFN-γ水平。大豆苷元通过抑制PARP-1活性的升高来阻断促炎症基因的表达。总之,本研究结果为大豆的开发,特别是大豆异黄酮的开发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为将来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梅浩[8]2011年在《大豆异黄酮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预防效果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30只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13组。正常组10只、手术对照组20只(OVX组,随机分为2组)、药物预防组50只(随机分为5组,各10只)、药物治疗组50只(随机分为5组,各10只)。正常组不予任何药物干预,一直饲养至24周后处死,手术对照组10只于术后12周时处死,取血测定血清磷、钙、碱性磷酸酶及取L4椎体观察微观结构改变情况。剩余10只一直喂养至24周后处死,药物预防组于术后1周开始分别予以钙剂、雌激素、叁种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灌胃,药物治疗组于术后12周开始分别予以与预防组同剂量药物灌胃。大豆异黄酮给药量按正常人60kg计算,分别给药量为每天60mg、90mg、150mg,计算后转换为老鼠公斤体重用量灌胃,即1mg/kg/d、1.5 mg/kg/d、2.5 mg/kg/d,每周称重一次以更改灌药计量。24周后,处死所有大鼠,分别取血测定碱性磷酸酶、血钙、磷、雌激素、L4椎体切片后HE染色电镜下观察骨微观结构改变。结果建模24周后OVX组各项血生化指标均与正常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骨微观结构可见骨小梁情况较正常组纤细、稀疏、腔隙增大,并可见骨小梁存在大量断裂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建立成功。大豆异黄酮组、雌激素组和正常组大鼠各项检查指标均相近,且优于OVX组和钙剂组(P<0.05)。在大豆异黄酮干预组中,1.5mg/kg·d剂量的预防组和治疗组的各项生化指标均较优于另两组(P<0.05),并接近于雌激素组的效果。结论大豆异黄酮在预防和治疗大鼠骨质疏松症方面有明显效果,对维持骨密度、骨微观结构及骨代谢等方面起着与雌激素相类似的作用,可作为雌激素的替代药物用于阻止去势大鼠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周轶琳, 赵敏, 杨杏芬, 谭剑斌, 胡帅尔[9]2007年在《大豆异黄酮对去势大鼠类雌激素样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生长发育、血液生化指标、骨营养状况及子宫增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0只雌性SD大鼠进行腹腔假手术或切除双侧卵巢后,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去卵巢对照组、雌激素对照组(β-雌二醇0.2 mg/kg.bw)和大豆异黄酮剂量为30、60、120 mg/kg.bw的高、中、低3个剂量组,分别用含有β-雌二醇、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的饲料和基础饲料喂养7周,实验期间记录各组大鼠的体重和摄食量,并计算食物利用率。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血清生化指标、股骨密度、骨钙含量,同时对子宫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大豆异黄酮各剂量组大鼠的股骨中点和中、高剂量组远心点骨密度均高于去卵巢对照组(P<0.05或P<0.01);大豆异黄酮各剂量组的生长发育、血清生化指标、骨钙含量以及子宫萎缩程度与去卵巢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能够增加去势大鼠的骨密度,可有效防止卵巢切除大鼠的骨量丢失,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未见对子宫有明显的增生作用。

钱利纯[10]2008年在《高效水解大豆异黄酮β-葡萄糖苷酶及其对肉公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筛选了高产β-葡萄糖苷酶的菌种,并研究黑曲霉的发酵特性和酶学特性,优化了β-葡萄糖苷酶水解大豆异黄酮的最佳条件,对β-葡萄糖苷酶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并以艾维茵肉用公雏为试验对象,研究了β-葡萄糖苷酶对肉公鸡生长、大豆异黄酮的吸收代谢、肉质、脂肪代谢、抗氧化能力及激素水平的影响,从而揭示了β-葡萄糖苷酶的促生长机理。1.菌种筛选和鉴定从自然界筛选的6个菌种进行发酵产β-葡萄糖苷酶的研究,结果表明,zju2的固体发酵和液体发酵产β-葡萄糖苷酶活性均最高,说明zju2最适合用于发酵生产β-葡萄糖苷酶;对zju2的基因组进行提取,采用真菌通用引物对菌种18SrDNA进行PCR扩增及产物克隆,并进行序列分析,序列用BLAST程序和GenBank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菌种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D63697)同源性高达99%,进化树距离最近,综合菌落形态和产孢子性能,该菌种被鉴定为黑曲霉,命名为黑曲霉zju2 (A.niger zju2)。2.黑曲霉zju2发酵特性研究本试验以黑曲霉zju2为出发菌株,对其产β-葡萄糖苷酶最佳固体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以麸皮为主要培养基,玉米芯粉比率20%以下或米糠比率10%以下,适合黑曲霉产β-葡萄糖苷酶,单独使用麸皮为固体培养基更适宜黑曲霉生长;黑曲霉产β-葡萄糖苷酶不需添加碳源;添加2%的无机氮(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和尿素),均可提高酶活性,添加量高于2%时,显着降低β-葡萄糖苷酶活性;分别添加2-6%蛋白胨、4%酵母提取物、2%豆粕和4%棉籽粕,β-葡萄糖苷酶活性显着提高。培养基含水量为70%、接种量为107cfu/g培养基、培养基pH6.0、发酵温度28℃和培养时间72h为黑曲霉产β-葡萄糖苷酶的最优条件,优化后酶活高达508U/g。3.黑曲霉zju2β-葡萄糖苷酶的酶学特性研究采用酶学研究方法,通过硫酸铵沉淀、Sephadex G-25脱盐和Sephadex G-100纯化了β-葡萄糖苷酶,并进行了黑曲霉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反应温度、最适pH、热稳定性、pH稳定性及米氏常数等特性研究;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测定了分子量。研究表明,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70℃、最适反应pH为4.5;在40℃、50℃和60℃下较稳定,80℃以上稳定性差;β-葡萄糖苷酶在pH为3、7、8、9的缓冲液中的稳定性很差,在pH为4、5、6的缓冲液中稳定性较好,其中在pH为5时,稳定性最好;酶的Km=41.67mM, Vmax=23.81U/L;其分子量为65.2kDa。4.黑曲霉zju2β-葡萄糖苷酶体外酶解效率研究选用含量40%的大豆异黄酮(结合型占86.33%)和黑曲霉产β-葡萄糖苷酶为研究对象,以水解时间、温度和酶量为试验因素,以酶解产物游离型苷元含量为判断标准,采用叁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游离型苷元含量(y)与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与酶量之间可建立数学模型:(?)=0.876+0.029 X1-0.071 X2+0.072 X3-0.048X1X2+0.015 X1X3+0.017X2X3-0.035 X12-0.074 X22-0.091 X32,模型的复相关系数为0.86,达极显着水平,模型有效;在本试验所选水平范围内,对水解率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酶量>温度>时间。通过优化,黑曲霉β-葡萄糖苷酶水解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反应参数为时间5.3h,温度55.4℃,酶量68.7 U/g。5.黑曲霉zju2β-葡萄糖苷酶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试验采用Trizol法提取总RNA,以反转录出的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并进行序列测定及结构预测。研究表明,黑曲霉β-葡萄糖苷酶基因全长2583bp,编码860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93.2kDa,理论等电点为4.45。结构预测表明,β-葡萄糖苷酶信号肽切割位点在第19个氨基酸和第20个氨基酸之间,β-葡萄糖苷酶成熟肽片段为841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91.2kDa;成熟肽中含有15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预测表明,该蛋白中含无规卷曲568个,占67.54%,α-螺旋为165个,占19.62%,含折迭108个,占12.84%;该酶与蛋白质库中1ex1具有相似的叁维构象,同源性为23.7%。6.β-葡萄糖苷酶对肉公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选用1日龄的艾维茵肉用公雏为试验对象,设对照组和添加0.2%(0.6U/g饲粮)、0.4%(1.2U/g饲粮)及0.6%(1.8U/g饲粮)酶制剂的试验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研究该酶对肉公鸡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试验表明:(1)β-葡萄糖苷酶能改善生产性能:饲粮中添加0.2%(0.6U/g饲粮)的β-葡萄糖苷酶使肉鸡日增重显着提高了8.26%(p<0.05),添加0.2%、0.4%和0.6%β-葡萄糖苷酶分别使料重比降低了5.8%(p<0.01)、2.68%(p<0.01)和2.23%(p<0.05)。(2)饲粮中添加0.2%β-葡萄糖苷酶能提高大豆异黄酮的利用率:β-葡萄糖苷酶对大豆异黄酮的吸收和代谢有显着的影响,使肉鸡血清中结合型大豆异黄酮降低了68.02%。(3)饲粮中添加0.2%β-葡萄糖苷酶能改善肉质:使肉公鸡滴水损失率降低了22.00%(p<0.05),胸肌L·值降低了11.17%(p<0.01),胸肌a·值提高了41.81%(p<0.01)。(4)饲粮中添加0.2%β-葡萄糖苷酶能提高消化机能:添加0.2%β-葡萄糖苷酶使肉鸡胰重率显着降低了18.08%(p<0.05),肝重率降低了8.19%(p>0.05);β-葡萄糖苷酶使肉鸡十二指肠淀粉酶活性提高了30.43%(p<0.05),脂肪酶和胰蛋白酶分别提高12.40%(p>0.05)和57.93%(p>0.05)。β-葡萄糖苷酶使肉鸡粗蛋白和粗脂肪消化率显着提高了9.02%(p<0.05)和7.40%(p<0.01)。(5)饲粮中添加0.2%β-葡萄糖苷酶对骨骼生长发育无显着影响:对肉公鸡的股骨、胫骨生长无明显影响,与骨骼生长相关的血清指标钙、磷和碱性磷酸酶也无显着变化。(6)饲粮中添加0.2%β-葡萄糖苷酶对脂肪代谢某些指标产生影响:β葡萄糖苷酶对肉鸡的腹脂沉积、肌肉之间的脂肪沉积和尾部脂肪沉积都无显著影响,β-葡萄糖苷酶对肉鸡脂肪组织中HSL和LPL的活性均无显着影响;β葡萄糖苷酶对肉公鸡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和总胆固醇没有显著影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着提高了15.10%(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了36.43%(p<0.01)。(7)β-葡萄糖苷酶提高肉鸡的抗氧化能力:显着提高了肉鸡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提高了16.45%(p<0.05),而使丙二醛的含量降低18.16%(p<0.05),肝脏中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和谷胱苷肽还原酶活性分别提高了33.00%(p<0.05)和14.88%(p<0.05)。(8)β-葡萄糖苷酶能促进激素分泌:睾酮和雌二醇分别提高了51.43%(p>0.05)和14.59%(p>0.05),IGF-I提高了57.78%(p<0.05)。研究表明,β-葡萄糖苷酶可以在肉鸡消化道酶解结合型大豆异黄酮,提高大豆异黄酮的利用率,从而改善肉鸡生产性能。

参考文献:

[1]. 大豆异黄酮干预去势大鼠骨密度及成骨细胞雌激素受体α的表达[J]. 张建东, 张天东, 陶若奇, 杨生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

[2]. 大豆异黄酮对去势大鼠骨代谢的影响[J]. 潘喜华, 仲伟鉴, 肖萍, 杨隽, 施志冲.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6

[3]. 大豆异黄酮对去势大鼠骨密度及骨病理形态学作用的初步研究[J]. 汪远金, 许金林, 张杰, 宋小鸽, 吕磊.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3

[4]. 中药及其活性成分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药理研究[J]. 赵卫杰, 谢金鲜. 时珍国医国药. 2005

[5]. 金雀异黄素对去势雄性大鼠骨密度和形态学参数的影响[D]. 梁晓. 广西医科大学. 2005

[6]. 大豆、葛根异黄酮和葛根素对樱桃谷鸭生长和钙磷代谢影响[D]. 田青. 甘肃农业大学. 2006

[7]. 大豆异黄酮的开发及其物质基础的研究[D]. 李海燕. 吉林大学. 2012

[8]. 大豆异黄酮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预防效果的实验研究[D]. 梅浩. 遵义医学院. 2011

[9]. 大豆异黄酮对去势大鼠类雌激素样作用的研究[J]. 周轶琳, 赵敏, 杨杏芬, 谭剑斌, 胡帅尔. 华南预防医学. 2007

[10]. 高效水解大豆异黄酮β-葡萄糖苷酶及其对肉公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D]. 钱利纯. 浙江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  ;  

大豆异黄酮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