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龈下菌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牙周炎,卟啉,甘氨酸,牙龈,喷砂,病毒,阿尔。
龈下菌斑论文文献综述
李丹,刘荣森[1](2019)在《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牙周炎合并2型糖病患者龈下菌斑微生物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与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龈下菌斑微生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口腔科和内分泌科收治的66例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Hb A1c水平不同分为叁组:慢性牙周炎+Hb A1c6. 0%~6. 9%为试验1组(22例),慢性牙周炎+Hb A1c7. 0%~8. 9%为试验2组(22例),慢性牙周炎+Hb A1c≥9. 0%为试验3组(22例)。选择同期仅有牙周炎而血糖正常的2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牙龈卟啉单胞菌(Pg)、伴放线放线杆菌(Aa)、具核梭杆菌(Fn)、福塞坦菌(Tf)、中间型普里沃菌(Pi)、齿垢密螺旋体(Td)的检测率和相对含量,以及不同Hb A1c水平与牙周炎致病微生物的相关性。结果试验3组Pg、Aa、Tf、Pi、Td检出率分别为66. 7%(14/21)、71. 4%(15/21)、77. 8%(14/21)、71. 4%(15/21)、71. 4%(15/21),高于对照组[63. 6%(14/22)、59. 1%(13/22)、50. 0%(11/22)、45. 4%(10/22)、45. 4%(10/22)]和试验1组[59. 1%(13/22)、63. 6%(14/22)、59. 1%(13/22)、54. 5%(12/22)、54. 5%(12/22)](P <0. 05)。试验1、2、3组Pg、Aa、Fn、Tf、Pi、Td相对含量大于对照组(P <0. 05),试验2、3组Pg、Aa、Fn、Tf、Pi、Td相对含量大于试验1组(P <0. 05),试验3组Pg、Aa、Fn、Tf、Pi、Td相对含量大于试验2组(P <0. 05)。不同Hb A1c控制水平与微生物总菌群相对含量正相关(r=0. 914,P=0. 023)。结论不同Hb A1c控制水平对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龈下微生物总菌群相对含量有影响。(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9年20期)
李佳,霍晓炎,李淑娟[2](2019)在《甘氨酸喷砂在慢性牙周炎维护治疗期对龈下菌斑的清除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甘氨酸喷砂清除龈下菌斑,评价其临床效果以及牙龈卟啉单胞菌(Pg)含量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病科进行基础治疗后即将进入维护期治疗的患者29名,采用自身左右对照设计原则,左半口的龈下菌斑进行甘氨酸喷砂处理,右半口的龈下菌斑进行龈下超声治疗。在基线、治疗后一周和一个月时记录纳入试验位点的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BOP)、菌斑指数(PLI)及完成龈沟液采集,并检测龈沟液中Pg的含量。结果: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口腔菌斑状况控制良好,喷砂组与超声组术前菌斑指数分别为0.86和0.84,经治疗后两组均稳定控制在0.64;两组术后一周时PD及BOP%均显着下降,术后一个月时PD仍有改善(P<0.05),BOP%与一周时水平相当,在治疗前后的同一时间点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Pg相对总菌的含量均纵向降低,但在治疗前后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牙周维护治疗期,应用甘氨酸喷砂清除龈下菌斑,临床指标可见显着改善,且与龈下超声具有相同效果。(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10-15)
张华梅,霍晓炎,李淑娟[3](2019)在《GPAP联合SRP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清除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牙周基础治疗阶段辅助应用甘氨酸龈下喷砂,探讨龈下喷砂与SRP联合应用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清除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到1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24名已确诊为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2例,实验组进行GPAP联合SRP治疗,对照组仅用SRP治疗。所有对象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记录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临床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以及探诊后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阳性率百分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探诊深度为4~6mm位点中随机选择2个位点纳入实验,采集龈沟液。并于治疗前,治疗后一周及1个月复诊时在同一部位采集龈沟液,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每个时间点各样本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占总菌含量的百分比。结果:治疗后一月实验组及对照组各项临床指标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处理前后Pg相对总菌的含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Pg相对总菌的含量大大降低,两种处理方法间无明显差异。结论:牙周基础治疗阶段应用SRP联合GPAP,Pg相对总菌的含量显着降低,对龈下菌斑具有有效的清除作用。(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10-15)
徐俊仙,陆兰芳,姜梅[4](2019)在《龈下菌斑人类巨细胞病毒、EB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型指标检测在诊断慢性牙周炎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龈下菌斑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EB病毒(EBV)、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指标检测在诊断慢性牙周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本院口腔科接受诊治的7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每个患者的牙周炎位置及轻度龈炎位置龈下菌斑进行取样,获取标本后提取DNA,采用PCR扩增法对HCMV、EBV、HSV-1指标进行检测,观察并记录牙周炎位置及轻度龈炎位置的HCMV、EBV、HSV-1阳性率。结果相较于轻度龈炎位置,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炎位置HCMV、EBV、HSV-1阳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轻度龈炎位置,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炎位置龈下菌斑HCMV、EBV、HSV-1合并感染总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龈下菌斑HCMV、EBV、HSV-1与慢性牙周炎相关活动性存在一定相关性,在临床诊断慢性牙周炎中应用价值高,能为临床鉴别、诊治慢性牙周炎提供信息。(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9年18期)
肖炜卓,张龙,王晓冬,张保荣[5](2019)在《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宏转录组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慢性牙周炎龈下菌斑的转录组,探究龈下菌斑群落在慢性牙周炎发病过称中的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航空总医院口腔科诊断为慢性牙周炎并满足纳入条件的7例的龈下菌斑患者,提取相关RNA,进行微量RNA建库。应用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对其宏转录组进行分析,观察相关菌群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慢性牙周炎龈下菌斑中,文氏密螺旋体的基因序列高度表达。与牙周炎发生关系密切的同源蛋白质家族中,最多的表达基因序列与细菌的翻译相关。而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相关的基因表达中,表达最多的是碳水化合物相关结构域基因序列和糖苷水解酶基因序列。结论通过宏转录组的测序分析,了解慢性牙周患者龈下菌斑中不同细菌基因表达情况及相关细菌生理代谢的基因表达,从而对牙菌斑的致病性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和意见,加深对菌斑致病性的理解。(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21期)
尹晶菊[6](2019)在《中重度牙周炎伴与不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龈下菌斑微生物群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中重度牙周炎伴与不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牙周临床指标及认知评分的差异性,运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HTS)技术对患者龈下菌斑菌群的结构特征及多样性、代谢功能等进行比较分析,初步探讨牙周炎与A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遵义市叁级以上医院神经内科、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和附属医院体检中心就诊的45岁以上中重度牙周炎伴与不伴AD患者和健康人群共44例,分为3组:AD伴中重度(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牙周病与植体周病新分类·新理论·新技术高峰论坛会议手册及论文汇编》期刊2019-07-20)
田瑞雪,路晓淼,赵莉莉[7](2019)在《龈下菌斑对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有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龈下菌斑对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的影响,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后牙缺失患者,根据种植后3个月改良菌斑指数(modified plaque index, m PLI)分为A组54例(m PLI为0分)和B组26例(mPLI为1~3分),观察两组种植体周围骨吸收及龈沟出血指数(sulcular bleeding index,SBI),同时检测龈下菌斑微生物。结果表明:A组种植后SBI为(1.06±0.11)分,明显低于B组的(1.20±0.16)分(p<0.05);A组近中和远中边缘骨吸收量分别为(1.20±0.16) mm和(1.23±0.18) mm,明显低于B组的(1.40±0.15) mm和(1.37±0.16) mm (p<0.05);种植前,A组中间普氏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拟杆菌和齿垢密螺旋体比例分别为33.33%、18.52%、14.81%和22.22%,明显低于B组的65.38%、61.54%、73.08%和84.62%(p<0.05),而直肠弯曲菌和伴放线放线杆菌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初步结论表明龈下菌斑对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有影响,与菌斑微生物可能有一定关系,故在种植体修复时,应注意牙周基础治疗。(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9年06期)
黄容裕,钟锡鹏,萧剑浩,胡文,陈俊兰[8](2019)在《龈下菌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骨吸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龈下菌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骨吸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来本院接受种植体修复的48例慢性牙周炎牙列缺失患者(研究组)及48例牙周健康牙列缺损者(参照组)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均经过常规种植体修复治疗,研究组术前接受牙周基础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种植前及种植后3个月龈下菌斑、种植体周骨吸收、龈沟出血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疼痛评分、舒适感评分、咀嚼效率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研究组龈下菌斑指数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龈下菌斑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近中及远中边缘骨吸收量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近中边缘吸收量低于参照组,远中边缘吸收量则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牙龈出血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参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6/50),高于参照组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6,P=0.033)。研究组疼痛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舒适感评分及咀嚼效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龈下菌斑可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骨吸收造成影响,术前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能够减少影响,值得临床采纳。(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9年14期)
王俊丰,王东琴,李坤[9](2019)在《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对种植体周骨吸收影响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体手术治疗中龈下菌斑与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8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收治的选择种植体修复治疗的牙缺失患者84例,根据是否存在慢性牙周炎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存在慢性牙周炎) 44例种植49颗牙,对照组(不存在慢性牙周炎) 40例种植53颗牙,比较两组患者的种植体改良菌斑指数(m PL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 SBI)与种植体周围的骨吸收量。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种植体稳定性较强,未出现脱落情况,影像学检查显示种植体附近牙槽骨没有低密度阴影。观察组49颗牙术前m PLI为(2. 51±0. 19)分,相比对照组的(1. 34±0. 15)分明显升高(P <0. 05);术后m PLI为(0. 82±0. 12)分,明显低于术前(P <0. 05),与对照组的(0. 83±0. 11)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前mSBI为(2. 05±0. 24)分,术后为(1. 71±0. 23)分;对照组术前mSBI为(2. 01±0. 21)分,术后mSBI为(1. 24±0. 22)分。两组患者术前m S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两组患者m SBI均明显降低(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m SBI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前种植体远中边缘骨吸收量为(2. 76±0. 22) mm,术后为(1. 42±0. 25) mm,近中边缘骨吸收量为(2. 78±0. 29) mm,术后为(1. 23±0. 14) mm;对照组术前种植体远中边缘骨吸收量为(2. 81±0. 26) mm,术后为(1. 25±0. 21) mm,近中边缘骨吸收量为(2. 76±0. 24) mm,术后为(1. 38±0. 19) mm。两组患者术前远中与近中边缘骨吸收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两组患者远中与近中边缘骨吸收量均明显降低(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远中边缘骨吸收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近中边缘骨吸收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相比无牙周炎患者明显增多,对种植体附近边缘骨吸收存在明显的影响,在常规牙周治疗后能够提高种植体边缘骨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尹晶菊[10](2019)在《中重度牙周炎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龈下菌斑微生物群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中重度牙周炎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牙周临床指标及认知评分的差异性,运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HTS)技术对患者龈下菌斑菌群的结构特征及多样性、代谢功能等进行比较分析。基于微生物群落水平探讨不同疾病状态下龈下菌斑菌群特征,初步探讨慢性牙周炎与AD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诊断与纳入标准,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遵义市叁级以上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和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就诊的45岁以上中重度牙周炎伴与不伴AD患者和健康人群共44例。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中重度牙周炎伴AD组(n=14)、中重度牙周炎组(n=15)、正常对照组(n=15),分别标记为:AP组、P组、N组。记录受检者基本信息情况、剩余牙数、牙周临床指标及认知评分等;采集受检人群(n=44)龈下菌斑,-80℃冻存,送往武汉华大基因提取龈下菌斑样品DNA,扩增16S r DNA V4区并使用Illumina Hi Seq2500平台进行测序,采用QIIME、Mothur、SPSS等软件对龈下菌斑菌群结构特征及多样性、代谢功能等进行分析。结果:1.在性别、文化程度、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上,叁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P组在年龄上均显着大于N组和P组(P<0.05);而在MMSE量表评分中,AP组显着低于N组、P组(P<0.05)。2.叁组研究对象剩余牙数、探诊出血率(BOP%)、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和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比较,结果显示:AP组剩余牙数显着少于N组、P组(P<0.05);AP组BOP(%)、PD、CAL均显着大于N组、P组(P<0.05);而P组BOP(%)、PD、CAL也显着大于N组(P<0.05)。3.通过测序共获得拼接有效序列(Clean Tags)2711831条,平均每个样品61632条,Tags平均长度为252 bp;所有样品在97%的相似度下聚类共产生1130个OTU,平均每个样品259个;与RDP数据库进行比对与物种注释,共获得24个门、41个纲、58个目、134个科、289个属、379个种水平物种。4.通过比较叁组间Beta多样性指数,得出AP组与P组菌群相似度更高;Alpha多样性指数比较结果显示AP组龈下菌斑菌群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显着大于P组、N组(P<0.05);P组菌群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均低于N组,尽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PICRUST分析结果显示:AP-P组、AP-N组、P-N组中,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的细菌代谢活动种数分别为:15/9、17/14、31/29,表明AP组龈下菌斑菌群代谢活动较P组更活跃。6.通过Venn及Core-Pan分析发现:各组组内核心微生物数目:AP<P<N,分别有23、36、42种;AP组独有的核心微生物只有龈炎普雷沃菌、解糖普雷沃菌、Lachnoanaerobaculum saburreum 3种,其中龈炎普雷沃菌的增多可能与AD相关;另外,对叁组核心微生物中出现的6种经典牙周致病菌(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纳菌、齿垢密螺旋体、中间普雷沃菌、直肠弯曲杆菌)平均相对丰度大小进行排序发现,均是P>AP>N,且进行叁组间差异性比较发现:AP组、N组中牙龈卟啉单胞菌、齿垢密螺旋体显着低于P组(P<0.05)。7.在门水平上,AP组、N组中的放线菌门、厚壁菌门显着大于P组(P<0.05);P组中螺旋体、互养菌门则均显着大于AP组、N组(P<0.05);AP组、P组拟杆菌门显着大于N组(P<0.01);N组中变形杆菌门显着大于P组、AP组(P<0.01);梭杆菌门在各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冗余分析进行各菌门与MMSE评分和牙周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螺旋体、互养菌门、变形杆菌门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而在门水平上的梭杆菌、拟杆菌、厚壁菌及放线菌则呈负相关;另一方面,螺旋体、互养菌门、梭杆菌门、拟杆菌门与BOP(%)、PD、CAL呈正相关,而放线菌门、变形杆菌门则呈负相关。8.(1)在属水平上,1种优势菌属(纤毛菌属)和3种非优势菌属(Delftia、真杆菌属、Saccharibacteria_genera_incertae_sedis)的增加可能与AD相关;1种优势菌属(坦纳菌属)和2种非优势菌属(脱硫叶菌属、Schwartzia)的增加,以及5种优势菌属(棒状杆菌属、罗氏菌属、奈瑟菌属、聚集杆菌属、口动菌属)和10种非优势菌属(不动菌属、短波单胞菌属、水栖菌属等)的减少可能与中重度牙周炎相关。(2)在种水平上,3种优势菌种(纤细弯曲菌、变黑普雷沃菌、Prevotella maculosa)的增加可能与AD相关;4种优势菌种(具核梭杆菌、中间密螺旋体、索氏密螺旋体、中间普雷沃菌)的增加和10种优势菌种(马氏棒状杆菌、牙龈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微黄奈瑟菌、奇异口动菌等)的减少可能与中重度牙周炎相关。结论:1.伴有AD的牙周炎患者具有更差的牙周健康状况;2.中重度牙周炎伴AD患者龈下菌斑菌群是由23种核心微生物及相对丰度普遍更低的6种经典牙周致病菌构成的独特微生物群;3.初步提示中重度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微生物群落中4菌属(纤毛菌属、Delftia、真杆菌属、Saccharibacteria_genera_incertae_sedis)和4菌种(龈炎普雷沃菌、纤细弯曲菌、变黑普雷沃菌、Prevotella maculosa)的增加可能与AD的发生、发展相关。(本文来源于《遵义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龈下菌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应用甘氨酸喷砂清除龈下菌斑,评价其临床效果以及牙龈卟啉单胞菌(Pg)含量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病科进行基础治疗后即将进入维护期治疗的患者29名,采用自身左右对照设计原则,左半口的龈下菌斑进行甘氨酸喷砂处理,右半口的龈下菌斑进行龈下超声治疗。在基线、治疗后一周和一个月时记录纳入试验位点的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BOP)、菌斑指数(PLI)及完成龈沟液采集,并检测龈沟液中Pg的含量。结果: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口腔菌斑状况控制良好,喷砂组与超声组术前菌斑指数分别为0.86和0.84,经治疗后两组均稳定控制在0.64;两组术后一周时PD及BOP%均显着下降,术后一个月时PD仍有改善(P<0.05),BOP%与一周时水平相当,在治疗前后的同一时间点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Pg相对总菌的含量均纵向降低,但在治疗前后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牙周维护治疗期,应用甘氨酸喷砂清除龈下菌斑,临床指标可见显着改善,且与龈下超声具有相同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龈下菌斑论文参考文献
[1].李丹,刘荣森.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牙周炎合并2型糖病患者龈下菌斑微生物的相关性[J].医学综述.2019
[2].李佳,霍晓炎,李淑娟.甘氨酸喷砂在慢性牙周炎维护治疗期对龈下菌斑的清除效果研究[C].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9
[3].张华梅,霍晓炎,李淑娟.GPAP联合SRP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清除效果的影响[C].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9
[4].徐俊仙,陆兰芳,姜梅.龈下菌斑人类巨细胞病毒、EB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型指标检测在诊断慢性牙周炎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9
[5].肖炜卓,张龙,王晓冬,张保荣.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宏转录组学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9
[6].尹晶菊.中重度牙周炎伴与不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龈下菌斑微生物群落分析[C].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牙周病与植体周病新分类·新理论·新技术高峰论坛会议手册及论文汇编.2019
[7].田瑞雪,路晓淼,赵莉莉.龈下菌斑对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有影响[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
[8].黄容裕,钟锡鹏,萧剑浩,胡文,陈俊兰.龈下菌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骨吸收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9
[9].王俊丰,王东琴,李坤.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对种植体周骨吸收影响的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
[10].尹晶菊.中重度牙周炎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龈下菌斑微生物群落分析[D].遵义医科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