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岩体论文_段昌瑞,陶杰,李志兵

导读:本文包含了煤岩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裂隙,地压,钻孔,应力,力学,淮南,弹性模量。

煤岩体论文文献综述

段昌瑞,陶杰,李志兵[1](2019)在《淮南矿区典型煤岩体全应力—应变渗透性表征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煤岩体是一种多孔介质,地下开挖使岩体的应力状态发生改变,导致岩体的力学性质和渗透性质发生改变,围岩应力状态和渗流场特性是获取储层瓦斯气、评价或计算矿井涌水量、防突水危害等具体工程问题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通过对淮南矿区煤岩进行叁轴压缩全过程渗透性试验,分析了煤岩变形破坏全过程以及不同围压和瓦斯压力下的瓦斯渗透特性。得出煤岩全应力—应变曲线与煤岩瓦斯渗透率—全应力应变曲线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在微型裂隙闭合和弹性变形阶段,煤样渗透率随应力增大而减小,进入屈服阶段后,渗透率达到最小值并在峰值后呈持续增大之势;固定瓦斯压力作用下,煤样应力峰值随着围压的增加而逐渐增大,煤样渗透性与围压关系呈指数函数变化规律,且表现出应变滞后的特点;固定围压作用下,渗透率与瓦斯压力关系呈"V"字型走势,即在扩容阶段煤岩样渗透性达到最佳。(本文来源于《能源与环保》期刊2019年11期)

姚强岭,李学华,朱柳,闫凯,杨朴[2](2019)在《煤岩体地质力学参数原位测试系统开发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准确、快速、便捷、低成本测试煤岩体地质力学参数,开发了一套煤岩体地质力学参数原位测试系统,包括矿用钻孔成像仪(RBIT-30)测定钻孔内围岩结构发育特征,岩石钻孔弹模仪(RBEMT-75)测定孔内围岩的弹性模量E,岩石钻孔强度仪(RBUST-30)测定钻孔内围岩单轴抗压强度σ_c,岩石钻孔剪切仪(RBST-75)测定钻孔内围岩强度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水压致裂原位地应力测试装置(RBHST-50)测量钻孔内围岩地应力σ的大小和方向.该系统在部分煤矿进行了应用,获取了测试矿井的煤岩体地质力学参数.(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殷伟,高焱,陈家瑞,姚振峰,吕春欣[3](2019)在《上保护层开采下伏煤岩体应力卸压规律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上保护层开采卸压作用与防突机理基础上,利用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上保护层开采下伏煤岩体应力变化力学模型,推导了底板任意一点应力分布计算方程,依据MohrCoulomb准则给出了底板煤岩体破坏判据。结合平煤十二矿己14-己15煤层联合开采工程案例,研究了开采上保护层底板裂隙发育深度与采高的关系,分析了不同上保护层采高条件下裂隙发育与突出煤层应力卸压规律。研究表明:随着底板深度的增加,下伏煤岩体卸压程度越来越低,卸压范围逐渐缩小,应力分布由浅部的"U"型逐渐过渡为深部的"V"型;当保护层己14-31010工作面设计采高为2.0 m时,下伏己15突出煤体裂隙发育,应力卸压率接近90%,保证卸压效果的同时可兼顾经济与社会效益。工程实例显示:己14上保护层开采后,下伏己15突出煤层瓦斯压力由1.78 MPa下降至0.35 MPa,降幅高达81%,与应力卸压理论计算结果相符。(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9年09期)

郭怀广[4](2019)在《基于落锤法的含瓦斯煤岩体强度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深部煤层后,吸附瓦斯量增加,煤岩体力学性质及煤样强度发生变化。基于实验室测试模拟的方法,搭建瓦斯煤岩普氏系数测试物理实验平台,测试不同瓦斯压力条件下、不同矿区煤岩体的坚固性系数,来反映含瓦斯煤岩体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瓦斯吸附平衡压力增加,煤岩含瓦斯的坚固性系数f值呈递减趋势,满足负指数变化规律;长焰煤在吸附平衡压力超过0.8 MPa后,f值降到突出临界值以下,煤的突出危险性发生变化;相对于构造煤,非构造煤f值受吸附平衡压力更加明显,无烟煤在1.2~2 MPa区间吸附平衡压力f值变化更加明显,贫煤在0.8~1.2 MPa区间吸附平衡压力f值变化更显着,长焰煤在0.4~0.8 MPa和1.2~2 MPa 2个区间吸附平衡压力f值变化较明显。(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9年08期)

翁明月,郝英豪,解嘉豪[5](2019)在《坚硬煤岩体“钻-切-压”一体化释能减冲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葫芦素煤矿坚硬煤岩体的冲击地压问题,结合21103工作面冲击地压显现特征,详细分析了工作面冲击危险的全局影响因素与局部影响因素,得出了坚硬煤岩体的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分析表明:坚硬煤层是21103工作面冲击启动的主要内部条件,坚硬顶板是21103工作面冲击启动的主要外部条件,通过降低煤岩体系统内弹性能、增大系统破坏时所消耗的能量的方式,可破坏系统内外的蓄能条件,达到释能减冲的目的。设计了坚硬顶板水力压裂、顶板深孔预裂爆破、顶板水力切缝与坚硬煤体大直径钻孔卸压、煤体卸压爆破相结合的"钻-切-压"一体化释能减冲方案,采用水力压裂作为坚硬顶板的基础卸压措施,采用煤层大直径钻孔作为坚硬煤体的基础卸压措施,煤层卸压孔直径设为150 mm,钻孔间距设为1 m,采用煤体卸压爆破作为补充卸压措施,其实施原则包括:小孔径、高钻孔密度、小炸药线密度等。实践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案能够减弱强矿震的破坏力,有效减少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起到"释能减冲"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王巍[6](2019)在《《煤矿加固煤岩体用高分子材料》检验中的疑点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述了聚氨酯灌浆材在矿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度解析研究AQ1089-2011《煤矿加固煤岩体用高分子材料》重要条款,结合该规范自实施以来的实际工作经验,对检测检验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疑点进行探讨,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为今后修订新标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标准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张天军,庞明坤,彭文清,刘楠,黄耀光[7](2019)在《叁轴应力下胶结破碎煤岩体渗流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岩块间胶结结构的破坏是陷落柱诱发煤矿突水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胶结破碎煤岩体在叁轴承压下的渗流稳定性,分别制作10组含有不同级配结构的煤样,利用自主设计的叁轴渗流试验系统对胶结破碎煤岩体的渗透率k、非Darcy流β因子和失稳临界值进行试验测定。结果表明:1)不同Talbot指数n所对应的胶结破碎煤岩体孔隙结构不同,承压变形时其渗透率与有效应力满足函数关系:k=ae~(bσ_c),说明快速压密阶段主要影响的是初始孔隙率,后续结构重调整阶段骨架颗粒发生了剥落、破碎;2)当渗透率k下降到10~(-10)m~2以下、或非Darcy流β增加到10~6 m~(-1)时,都会引起渗流系统失稳,说明两者数量级的改变可诱发β因子突变到负值,其符号的变化可作为煤岩体渗流失稳的临界条件;3)高应力水平状态下,60%的级配结构在渗流过程中均出现失稳阶段,说明渗流参数是否满足βk~2<3.90×10~(-12)m~3,可作为预测煤矿突水事故的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缑勇,王科[8](2019)在《组合煤岩体动态力学性能及瞬变磁场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煤与瓦斯突出是顶板-煤体-底板综合力学作用的结果,单纯研究煤体或岩体力学特性难以充分揭示煤与瓦斯突出机理。为了揭示组合煤岩体的动态力学特性及瞬变磁场信号特征,采用霍普金森压杆实验系统研究了组合煤岩体的动态力学性能,分析了组合煤岩体动态破坏过程中的瞬变磁场信号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组合煤岩体受到冲击破坏后,岩石破碎块度大,煤体破碎块度较小,强度低的煤体对组合试样具有很好的应力衰减和削波作用,应力波通过组合试样后,应力衰减为原来的1/5;组合煤岩体对应力波的衰减弱化效应主要取决于煤体的微观结构,煤体的微观结构使煤体受到冲击载荷后其塑性变形增强,弹性模量逐渐减小,与组合试样相比,单一试样表现出明显的脆性破坏特征;组合试样的平均应变率、最大应变率、断裂应力极限值和破坏应变与瞬变磁场信号幅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组合试样冲击速度、平均应变率、最大应变率和断裂应力极限值的增大,组合试样所产生的磁场信号幅值也逐步增大,破坏应变与瞬变磁场信号幅值呈现出负相关关系,但两者相关性不强,离散性较大。(本文来源于《工矿自动化》期刊2019年07期)

王振伟,马克,田洪圆,李全生[9](2019)在《煤岩体应力波传播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多数煤岩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分布有大量裂隙,当应力波传播穿过裂隙时,会出现波速下降、能量衰减及时间延迟等现象。为了理清应力波通过煤岩体裂隙时间延迟的规律,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反演煤岩体内部破坏程度,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应力波在含单个裂隙煤岩体内的传播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应力波过缝前、过缝中、过缝后的波形特征,和裂隙宽度、荷载参数及岩层参数对延时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应力波过缝延时与缝宽、密度和荷载周期等因素呈正相关,各因素的敏感性排序为:缝宽>弹性模量>岩层密度>荷载振幅>荷载周期。其中,缝宽引起的延迟时间是荷载周期的0.23倍。研究结果揭示了连续一非通续单元法可以较好地模拟应力波在裂隙煤岩体内的传播规律。(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葛迪[10](2019)在《孔周煤岩体损伤破坏及裂隙扩展规律的单向加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瓦斯抽采过程中,钻孔周围煤体在外界工程应力反复干扰下会发生失稳变形破坏产生裂隙,导致瓦斯抽采效率低,易发生煤矿动力灾害,因而研究孔周煤岩体损伤破坏及裂隙扩展规律有很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研究单向受载下孔周煤岩体的变形破坏特征及损伤破坏演化特征。首先,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结合弹性理论对孔周煤岩体表面应变进行反演应力分析,根据损伤力学理论研究单向受载下孔周煤岩损伤破坏机理,分析煤样表面损伤因子与应力应变之间的关系,探讨不同煤岩体损伤破坏的表面应变及损伤破坏变化规律。其次,系统开展单轴、单级和分级等加载条件下的不同煤岩试样的损伤破坏试验,结合VIC-3D研究煤样表面应变场的变化,分析散斑损伤因子、瞬时应变、应变率和裂隙扩展速率之间的关系;根据蠕变模型研究不同煤样的蠕变参数及有效应力关系式,分析孔周煤岩体的抗压力学特性及蠕变规律。然后,通过在实验室进行钻孔试验,及无孔与含钻孔煤岩试样破坏表面变形对比的单向加载试验,研究孔周煤岩体的表面变形破坏与孔周裂隙扩展过程,分析单向受载下孔周煤岩体的损伤破坏过程中表面的损伤因子、裂隙扩展速率、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变化规律。最后,结合损伤力学相关理论,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建立单向加载条件下孔周煤岩体表面损伤破坏裂隙扩展力学模型,验证试验中表面损伤因子与裂隙扩展速率变化规律,为研究孔周煤岩体损伤破坏及裂隙扩展机理提供理论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煤岩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准确、快速、便捷、低成本测试煤岩体地质力学参数,开发了一套煤岩体地质力学参数原位测试系统,包括矿用钻孔成像仪(RBIT-30)测定钻孔内围岩结构发育特征,岩石钻孔弹模仪(RBEMT-75)测定孔内围岩的弹性模量E,岩石钻孔强度仪(RBUST-30)测定钻孔内围岩单轴抗压强度σ_c,岩石钻孔剪切仪(RBST-75)测定钻孔内围岩强度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水压致裂原位地应力测试装置(RBHST-50)测量钻孔内围岩地应力σ的大小和方向.该系统在部分煤矿进行了应用,获取了测试矿井的煤岩体地质力学参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煤岩体论文参考文献

[1].段昌瑞,陶杰,李志兵.淮南矿区典型煤岩体全应力—应变渗透性表征试验[J].能源与环保.2019

[2].姚强岭,李学华,朱柳,闫凯,杨朴.煤岩体地质力学参数原位测试系统开发与应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9

[3].殷伟,高焱,陈家瑞,姚振峰,吕春欣.上保护层开采下伏煤岩体应力卸压规律力学分析[J].煤矿安全.2019

[4].郭怀广.基于落锤法的含瓦斯煤岩体强度试验研究[J].煤矿安全.2019

[5].翁明月,郝英豪,解嘉豪.坚硬煤岩体“钻-切-压”一体化释能减冲技术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9

[6].王巍.《煤矿加固煤岩体用高分子材料》检验中的疑点探讨[J].标准科学.2019

[7].张天军,庞明坤,彭文清,刘楠,黄耀光.叁轴应力下胶结破碎煤岩体渗流稳定性[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9

[8].缑勇,王科.组合煤岩体动态力学性能及瞬变磁场特征研究[J].工矿自动化.2019

[9].王振伟,马克,田洪圆,李全生.煤岩体应力波传播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数值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19

[10].葛迪.孔周煤岩体损伤破坏及裂隙扩展规律的单向加载试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工作面倾向底板卸压情况示意图裂隙开展的断裂力学模型煤中外生裂隙[14]渗透率分布曲线等效孔隙裂隙平面模型水平应力l1随着水平距离l分布规律图

标签:;  ;  ;  ;  ;  ;  ;  

煤岩体论文_段昌瑞,陶杰,李志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