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判断论文_郑吉喆

导读:本文包含了责任判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责任,地方政府,公众,道德,政策,偏差,信念。

责任判断论文文献综述

郑吉喆[1](2019)在《输血感染纠纷之举证责任判断》一文中研究指出案例背景案例一2015年4-7月,刘某因发现丙肝就诊于甲医院,先后8次行自体血回输治疗。病历记载刘某20余年间曾有多次献血史。甲医院在为刘某初次治疗前未进行常规的血清(包括乙肝、梅毒、艾滋病)免疫学检测。2015年9月,刘某在其他医院被检测为(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人才》期刊2019年09期)

周云,刘建平,朱海,梅云[2](2018)在《政策执行偏差严重程度对公众地方政府责任判断的影响:多重中介模型的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偏差严重程度对公众地方政府责任判断的影响机制。采用问卷法对678名社会公众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偏差情境下,公众地方政府愿望判断和公众地方政府信念判断在政策执行偏差严重程度和公众地方政府责任判断之间起多重中介作用。(2)公众地方政府信念判断在政策执行偏差严重程度和公众地方政府责任判断之间的中介效应量大于公众地方政府愿望判断的中介效应量。(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探新》期刊2018年06期)

毕进杰,彭虹斌[3](2018)在《教育政策执行主体道德责任判断的伦理学依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道德责任进行判断,目的是要找出其承担道德责任的原因,帮助其理清和明确应负的道德义务和使命。对教育政策执行主体道德责任的判断属于伦理学范畴,其中,行为后果、因果关系、品格善恶和规范道义分别是功利论、决定论、德性论和规范论关于道德责任判断的依据。在对教育政策执行主体道德责任的判断实践中,应结合我国具体的社会现实和历史情景,实现上述伦理学依据的有机融合。(本文来源于《教育导刊》期刊2018年09期)

周云,刘建平,王鑫强,许秀芬[4](2018)在《政策执行偏差严重程度对公众地方政府责任判断的影响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偏差严重程度对公众地方政府责任判断的影响机制。采用问卷法对728名社会公众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公众地方政府有意性判断和公众地方政府可控归因中介了政策执行偏差严重程度对公众地方政府责任判断的影响。(2)政策执行偏差严重程度还通过公众地方政府有意性判断→公众地方政府可控归因这一中介链作用于公众地方政府责任判断。并对研究的实践启示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李军[5](2018)在《论诚信原则和提醒义务在字体侵权责任判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字是信息的重要载体,单字字体及字库着作权侵权后的责任划分是目前争论较多的知识产权问题。本文试图从字库权利人在宣传推广中的诚信承诺及权利人在用户使用中是否尽到足够提醒义务角度,对此类案件的侵权责任划分和财产权支持程度提出判断思路。(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8年17期)

马晓宇,杨蜜[6](2017)在《电信诈骗专职取款人的责任判断》一文中研究指出【裁判要旨】在网络电信诈骗案中,对专职取款人是以诈骗共犯论处还是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或者信用卡诈骗定性,实践中存在一些争议。此外,对专职取款人身上还携带大量没有证据证实用于诈骗的他人信用卡是否需要单独评价亦成为案件处理的争议点。案号一审:(2014)东刑初字第00797号二审:(2015)二中刑终字第01106号(本文来源于《人民司法(案例)》期刊2017年14期)

丁晓峰[7](2017)在《交通事故肇事者离开现场情况下的保险责任判断》一文中研究指出【裁判要旨】机动车保险合同纠纷中,肇事者和车辆离开现场不能构成保险公司拒赔的当然理由。在此类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应着重从合同条款的效力及适用标准来判断保险公司是否应当承担保险理赔责任,司法实践中判断的主要标准应当是能否排除不法驾驶状态。案例一案号一审:(2015)园商初字第01202号二审:(2015)苏中商终字第01298号(本文来源于《人民司法(案例)》期刊2017年02期)

王雅晶[8](2016)在《诉讼不举证的行政违法赔偿责任判断——对孙某诉镇政府行政赔偿案的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违法行政行为造成当事人损害后果的,行政机关应当承担行政赔偿责任,这是行政赔偿诉讼的基本要义。法院以行政机关逾期未举证为由判决撤销行政行为,由此引发的行政赔偿诉讼中,判断行政机关是否应当对损害后果承担赔偿责任,与一般行政违法情形下的行政赔偿诉讼不同,需要具体分析辨别。人民法院以被告行政机关未在法定期限内提供证据、依据为由判决撤销行政行为,当事人依据该判决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审查认定行政行为是否实际存在违法情形,据此进行因果关系判断,得出当事人的赔偿主张是否成立的判决结论;人民法院对行政行为是否违法的审查强度,以"谁主张谁举证"原则,根据优势证据进行审查认定为宜。(本文来源于《天津法学》期刊2016年01期)

李鹏,陈璟,王晶,李红[9](2015)在《信念与结果对道德、法律责任判断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执行者"和"旁观者"两个情境中,通过操纵当事人的信念和事件结果,考察了被试的道德与法律责任判断。结果显示:进行道德责任判断时,被试对当事人的信念信息更敏感;进行法律责任判断时,则对事件结果的信息更敏感。"执行者"情境中的道德和法律责任评分均高于"旁观者"情境中的责任评分。这说明道德、法律责任判断的内部机制有所不同,并且当事人的不同角色导致第叁方对其的责任判断出现差异。(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15年04期)

刘星[10](2013)在《道德责任判断的合理依据及其界定假说——以神经科学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神经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神经成像技术的应用对传统的道德责任判断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使其步履维艰。丘奇兰德认为,借助道德判断的神经基础以及道德行为自控的N维参数空间假说,我们有可能找出道德理性的神经基础和大概范围。本文我们尝试利用神经科学发展的这些最新成果,分析道德责任判断的合理依据及其界定假说,期待传统道德责任判断能够走出困境,全面保证其公正性和合理性,并对此假说进行哲学层面上的思考。(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责任判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讨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偏差严重程度对公众地方政府责任判断的影响机制。采用问卷法对678名社会公众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偏差情境下,公众地方政府愿望判断和公众地方政府信念判断在政策执行偏差严重程度和公众地方政府责任判断之间起多重中介作用。(2)公众地方政府信念判断在政策执行偏差严重程度和公众地方政府责任判断之间的中介效应量大于公众地方政府愿望判断的中介效应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责任判断论文参考文献

[1].郑吉喆.输血感染纠纷之举证责任判断[J].中国卫生人才.2019

[2].周云,刘建平,朱海,梅云.政策执行偏差严重程度对公众地方政府责任判断的影响:多重中介模型的检验[J].心理学探新.2018

[3].毕进杰,彭虹斌.教育政策执行主体道德责任判断的伦理学依据[J].教育导刊.2018

[4].周云,刘建平,王鑫强,许秀芬.政策执行偏差严重程度对公众地方政府责任判断的影响机制[J].心理科学.2018

[5].李军.论诚信原则和提醒义务在字体侵权责任判断中的应用[J].法制与社会.2018

[6].马晓宇,杨蜜.电信诈骗专职取款人的责任判断[J].人民司法(案例).2017

[7].丁晓峰.交通事故肇事者离开现场情况下的保险责任判断[J].人民司法(案例).2017

[8].王雅晶.诉讼不举证的行政违法赔偿责任判断——对孙某诉镇政府行政赔偿案的评析[J].天津法学.2016

[9].李鹏,陈璟,王晶,李红.信念与结果对道德、法律责任判断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5

[10].刘星.道德责任判断的合理依据及其界定假说——以神经科学为视角[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论文知识图

~11岁与13~15岁被试在自变量水平组合...~11岁与成人被试在自变量水平组合上道...基本参照系的查询结果图工读学生在不同的刺激时间下的责任推...旅游团内部的演化型冲突模式实验界面

标签:;  ;  ;  ;  ;  ;  ;  

责任判断论文_郑吉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