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抑郁障碍共病论文_梁炜明,张雪娴,陈漫施

导读:本文包含了焦虑抑郁障碍共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抑郁,焦虑,障碍,症状,电针,变异性,因素。

焦虑抑郁障碍共病论文文献综述

梁炜明,张雪娴,陈漫施[1](2019)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共病抑郁障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共病抑郁障碍(CAD)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研究纳入我院门诊接诊的41例CAD患者,病例资料的入选时间自2018年2月起至2019年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2组。对照组(n=21)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而研究组(n=20)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rTMS治疗,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 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疗效更佳,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P<0. 05)。结论:低频rTMS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CAD有显着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药》期刊2019年05期)

刘志鹏,伍海林,胡茂荣[2](2019)在《广泛性焦虑障碍及其共病抑郁障碍的心率变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和抑郁障碍(MDD)均可导致心率变异性(HRV)降低,进而增加其共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然而,焦虑和抑郁情绪对HRV参数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仍不清楚,也缺少GAD共病MDD对患者HRV影响的相关研究。目的探讨GAD和MDD对HRV参数的影响,以及GAD共病MDD的HRV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江西省精神病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的90例患者,其中GAD患者(GAD组)、GAD共病MDD患者(GAD共病MDD组)和MDD患者(MDD组)各30例,另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江西省精神病院门诊体检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GAD组、GAD共病MDD组和MDD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健康对照组在入组后1周内由临床医生使用自制的人口学资料表收集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每周运动时间),并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7)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评定焦虑、抑郁情况。GAD组、GAD共病MDD组和MDD组患者在开始治疗后1周内,健康对照组在入组后1周内完成HRV检查并进行分析,包括时域分析〔总的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的均方根(RMSSD)〕和频域分析〔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HAMA-17评分和HAMD评分与HRV的相关性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四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每周运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AD组和GAD共病MDD组HAMA-17评分高于MDD组、健康对照组(P<0.05);GAD共病MDD组和MDD组HAMD评分高于GAD组、健康对照组(P<0.05)。GAD组和GAD共病MDD组LF低于MDD组、健康对照组,GAD共病MDD组LF低于GAD组(P<0.05);GAD组和GAD共病MDD组HF低于MDD组、健康对照组,GAD共病MDD组HF低于GAD组(P<0.05)。MDD组HF、LF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GAD共病MDD患者LF、HF、LF/HF与HAMA-17、HAMD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GAD和MDD均可导致HRV降低,且与焦虑和抑郁的严重程度相关。GAD共病MDD可能导致更低的HRV,需要临床医生关注其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国全科医学》期刊2019年33期)

范连梅,龚磊[3](2019)在《抑郁障碍共病焦虑障碍临床症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抑郁障碍共病焦虑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门诊符合ICD-10诊断标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8分的86例抑郁障碍患者,依据是否伴焦虑障碍分为2组,进行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和量表筛查,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找出抑郁障碍共病焦虑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2组患者在年龄、起病年龄、居住地、精神疾病家族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文化程度、家庭环境、发病诱因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的HAMD总分和HAMA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AMD各因子中,在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日夜变化、激越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病组明显高于非共病组,2组在体重减轻、迟滞、睡眠障碍、绝望感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AMA各因子中,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在2组中均有统计学差异,共病组明显高于非共病组(P<0.01)。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居住地、起病年龄、精神病家族史、HAMD总分、HAMA总分对抑郁障碍共病焦虑障碍有显着影响(P<0.05),为其危险因素。结论抑郁障碍共病焦虑障碍是常见病,患者具有症状重、病程长、社会功能损害明显、预后差的特征,需引起临床工作者重视。(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14期)

张蕊[4](2019)在《心理治疗对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心理治疗对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到本院就诊的58例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29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加行心理治疗,对比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焦虑(HAMA)评分、抑郁(HAMD)评分、社会功能(SDS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SWL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病患予以心理治疗能够有效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焦虑、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使其早日回归社会。(本文来源于《智慧健康》期刊2019年04期)

范连梅,龚磊[5](2019)在《抑郁障碍共病焦虑障碍临床症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抑郁障碍共病焦虑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门诊符合ICD-10诊断标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8分的86例抑郁障碍患者,通过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和量表筛查,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找出抑郁障碍共病焦虑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2组患者在年龄、起病年龄、居住地、精神疾病家族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文化程度、家庭环境、发病诱因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HAMD总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各因子中,在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日夜变化、激越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病组明显高于非共病组;2组在体重减轻、迟滞、睡眠障碍、绝望感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AMA各因子中,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在2组中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共病组明显高于非共病组。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居住地、起病年龄、精神病家族史、HAMD总分、HAMA总分对抑郁障碍共病焦虑障碍有显着影响(P<0.05),为其危险因素。结论抑郁障碍共病焦虑障碍是常见病,患者具有症状重、病程长、社会功能损害明显、预后差的特征,需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02期)

徐改玲,徐灵敏,李刚,甄龙,王长虹[6](2018)在《农村儿童焦虑、抑郁障碍的发生、共病及预后——2年随访》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农村儿童焦虑、抑郁障碍的发生、共病及预后状况。方法采用长处和困难筛查问卷(学生版)(SDQ)对3~6年级小学生进行筛查,采用儿童和青少年发育和健康状况评定量表(DAWBA)诊断焦虑、抑郁障碍患者,对焦虑抑郁患者共患的其他精神障碍进行诊断,并于1年、2年后随访研究时再次进行诊断。结果共调查5 786名小学生,检出焦虑障碍儿童169例(2.92%),抑郁障碍儿童87例(1.50%)。共病:焦虑障碍9.47%伴发注意缺陷/多动障碍,3.55%伴发对立违抗障碍,抑郁障碍8.05%伴发注意缺陷/多动障碍,4.60%伴发对立违抗障碍,两者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立违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障碍缓解率高于抑郁障碍(P<0.05)。结论农村儿童焦虑、抑郁障碍较为常见,患者多趋向自然缓解,尤其焦虑障碍;儿童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特征明显,主要共病破坏性行为障碍,且可能对缓解产生影响。(本文来源于《精神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曹静,王彩荣[7](2018)在《度洛西汀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偏头痛合并抑郁焦虑障碍共病疗效及对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和神经电生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度洛西汀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偏头痛合并抑郁焦虑障碍共病疗效及对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和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慢性偏头痛合并抑郁焦虑障碍共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度洛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养血清脑颗粒口服,疗程8周。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和8周后每周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VAS评分及抑郁和焦虑量表评分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5-羟基吲哚乙酸(5-HIAA)、3-甲基-4羟苯乙二醇(MHPG)、高香草酸(HVA)水平和神经电生理指标。结果 2组治疗4周和8周后每周头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VAS评分均明显减少(P均<0.05),且观察组减少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8周后均HAMD和HAMA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4周和8周后HAMD和HAMA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均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4周、8周后血清5-HIAA、MHPG和HVA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升高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4周后仅N2波幅明显升高(P<0.05),治疗8周后N2、P3a、P3b波幅和潜伏期均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治疗4周和8周后N2、P3a、P3b的波幅和潜伏期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4周后N2波幅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除P3b潜伏期以外其他指标均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均<0.05)。结论度洛西汀联合养血清脑颗粒可以有效治疗慢性偏头痛合并抑郁焦虑障碍,改善神经电生理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有关。(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8年22期)

何提珍,姜劲峰[8](2018)在《电针调节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与iNOS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 NOS)在脑中主要分布于胶质细胞,生理水平时基本不表达,通常在炎症状态下诱导生成,i NOS为非钙离子依赖合酶,一旦被诱生可以持续产生大量NO。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是临床常见的两组综合征,两种障碍常常在同一个体共存,即称为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CAD)。近年来研究表明,i NOS在抑郁和焦虑的发病与症状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研究表明电针治疗后,海马i NOS的表达量也发生了变化,显示电针对调节焦虑与抑郁双向表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作者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分析叁者关系,以期对临床针灸治疗抑郁症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梁慧,程涛,梁建辉[9](2017)在《焦虑抑郁共病障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观点将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视为两个独立的疾病单元,然而,在临床实践和流行病学调查中,焦虑抑郁共病的发病率高,且预后差。该文介绍了共病障碍的基本概念,共病特点,治疗措施以及相关的动物模型,着重讨论新的动物模型的建立和新型抗焦虑和抗抑郁双重治疗药物的开发对焦虑和抑郁共病障碍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神经药理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杜世豪[10](2017)在《基于“营卫精神模型”对抑郁障碍共病焦虑的临床比较研究和病机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抑郁障碍共病焦虑的临床特点和证候分布规律,阐明抑郁障碍共病焦虑的病机,为临床治疗抑郁障碍共病焦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丁元庆教授门诊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抑郁障碍患者348例,记录其人口学资料、临床症状、证候分类,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依据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相关诊断标准,结合HAMD和HAMA评分,将患者分为抑郁障碍共病焦虑组(以下简称共病组)和单纯抑郁障碍组(以下简称抑郁组)。对两组资料进行描述、对比及统计学检验,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运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者运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运用非参数检验,得出两组的差异性,以基线资料、临床症状为自变量,是否共病焦虑为因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共病焦虑的相关因素。对两组基线资料进行校正,配对140对病例,运用Bonferroni法进行多重比较,得出两组证候分布差异。通过对《内经》营卫理论的研究,构建“营卫精神模型”假说。运用该假说阐释抑郁障碍的病机,并借助该假说解释临床研究得出的结果,进而探讨抑郁障碍共病焦虑的病机。结果:本研究共收集348例抑郁障碍病例,其中共病组191例,抑郁组157例,共病率为54.89%。根据HAMD得分,共病组以中度抑郁(26~34分)为主,抑郁组以轻度抑郁(20~25分)为主。共病组的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更为复杂多样。经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在年龄、性别、伴随疾病、个人史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抑郁严重程度、强迫思维或行为、紧张、烦躁、担心、害怕、烘热、胸闷与共病焦虑密切相关。两组痰热证、瘀热证、阴虚血瘀证的频数相似,共病组郁热证、气阴亏虚证的频数明显多于抑郁组,而阳气郁结证的频数明显少于抑郁组。结论:抑郁障碍的基本病机是卫气郁痹,神机抑遏。卫气郁而化火,导致火热内扰,神机不宁是导致共病焦虑的病机关键。火性躁动,产生诸多精神症状以及复杂多样的躯体症状。火热灼血、炼津、耗气,导致痰、瘀、火热内结,营卫亏耗,心神失养,神机衰颓是抑郁障碍共病焦虑的病机转归。(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6-10)

焦虑抑郁障碍共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背景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和抑郁障碍(MDD)均可导致心率变异性(HRV)降低,进而增加其共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然而,焦虑和抑郁情绪对HRV参数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仍不清楚,也缺少GAD共病MDD对患者HRV影响的相关研究。目的探讨GAD和MDD对HRV参数的影响,以及GAD共病MDD的HRV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江西省精神病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的90例患者,其中GAD患者(GAD组)、GAD共病MDD患者(GAD共病MDD组)和MDD患者(MDD组)各30例,另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江西省精神病院门诊体检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GAD组、GAD共病MDD组和MDD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健康对照组在入组后1周内由临床医生使用自制的人口学资料表收集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每周运动时间),并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7)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评定焦虑、抑郁情况。GAD组、GAD共病MDD组和MDD组患者在开始治疗后1周内,健康对照组在入组后1周内完成HRV检查并进行分析,包括时域分析〔总的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的均方根(RMSSD)〕和频域分析〔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HAMA-17评分和HAMD评分与HRV的相关性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四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每周运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AD组和GAD共病MDD组HAMA-17评分高于MDD组、健康对照组(P<0.05);GAD共病MDD组和MDD组HAMD评分高于GAD组、健康对照组(P<0.05)。GAD组和GAD共病MDD组LF低于MDD组、健康对照组,GAD共病MDD组LF低于GAD组(P<0.05);GAD组和GAD共病MDD组HF低于MDD组、健康对照组,GAD共病MDD组HF低于GAD组(P<0.05)。MDD组HF、LF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GAD共病MDD患者LF、HF、LF/HF与HAMA-17、HAMD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GAD和MDD均可导致HRV降低,且与焦虑和抑郁的严重程度相关。GAD共病MDD可能导致更低的HRV,需要临床医生关注其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焦虑抑郁障碍共病论文参考文献

[1].梁炜明,张雪娴,陈漫施.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共病抑郁障碍[J].黑龙江医药.2019

[2].刘志鹏,伍海林,胡茂荣.广泛性焦虑障碍及其共病抑郁障碍的心率变异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

[3].范连梅,龚磊.抑郁障碍共病焦虑障碍临床症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

[4].张蕊.心理治疗对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智慧健康.2019

[5].范连梅,龚磊.抑郁障碍共病焦虑障碍临床症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

[6].徐改玲,徐灵敏,李刚,甄龙,王长虹.农村儿童焦虑、抑郁障碍的发生、共病及预后——2年随访[J].精神医学杂志.2018

[7].曹静,王彩荣.度洛西汀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偏头痛合并抑郁焦虑障碍共病疗效及对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和神经电生理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

[8].何提珍,姜劲峰.电针调节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与iNOS的相关性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8

[9].梁慧,程涛,梁建辉.焦虑抑郁共病障碍的研究进展[J].神经药理学报.2017

[10].杜世豪.基于“营卫精神模型”对抑郁障碍共病焦虑的临床比较研究和病机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地震前后各组人群的发病率3-1焦虑组和无情绪障碍组心衰患者住...住院期间抑郁组与无情绪障碍组心衰患...南京脑科医院高频关键词一级共现图波形示意6焦虑症的鉴别诊断分类6焦虑症的治...

标签:;  ;  ;  ;  ;  ;  ;  

焦虑抑郁障碍共病论文_梁炜明,张雪娴,陈漫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