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路 分配 平衡(论文文献综述)
赵亚鑫[1](2021)在《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前阶段是幼儿音乐启蒙和发展的关键期,而音乐游戏又是幼儿园的重要游戏种类之一。在当前深入学习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大背景下,广大幼儿教师逐渐知悉艺术领域教育理念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尝试革新,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质量也有了一定的起色。但长期以来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观念始终影响着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幼儿园音乐游戏价值的充分体现成为亟需破解的难题。根据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半静态、半肢体动作的单一教学方式并不适合幼儿的音乐学习,因此有必要探寻一种适合幼儿音乐学习、符合幼儿思维特点的音乐教学法将幼儿园音乐游戏的价值充分体现,那么以“体验先于认知”为核心理念的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两者可谓天作之合,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实现音乐游戏由抽象到具象的转变,由被动听到主动做的跨越以及在幼儿的成长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为切入点进行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研究,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幼儿园音乐游戏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了解到当前幼儿园音乐游戏实施现状并不理想,幼儿园音乐游戏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对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有现实需求。其次,通过探寻音乐与游戏的天然联系,剖析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契合点,凝练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的现实价值,论证了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是适合幼儿学习音乐的有效方法且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可行性。再次,选取S市F幼儿园大班40名幼儿为实践探索研究对象,制定实践探索方案,通过行动研究法围绕听辨反应游戏、歌舞游戏、表演游戏的音乐游戏形式以“计划-实施-反思-调整”的螺旋循环上升行动模式开展两轮行动,逐步优化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最后得出实践探索的结论并进行反思,通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为:第一,与实践探索前非参与式观察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中幼儿的表现相较发现通过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的实施,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明显提高,兴趣更加浓厚,情绪更加高昂,注意力更加持久,对音乐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逐渐变得更加坚韧、开朗,越发灵敏、越发自信,对音乐的认识和感受也变的丰富而深刻,更加乐于大胆地用个性的全身体动作去传情达意。第二,通过实践磨课呈现出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的小中大班教学活动设计,以期为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和为一线幼儿园教师提供实例参考与启发,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为推动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我国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中的推广与应用推波助澜。第三,总结出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建议,以期提供一定的启发参考。
侯敬丽[2](2021)在《《介护福祉士培训教材》(第5卷4.2章-4.9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护福祉士培训教材》由日本介护福祉士养成施设协会所编写,笔者本次翻译实践报告所节选的是竹内孝仁教授所编着的第5卷《老化与残障》(第4章的第2节至第9节)。本套教材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为赴日的介护福祉士提供帮助,培养专业知识和技术强的介护福祉士人才,同时也能为中国长期护理服务人才队伍的完善提供参考价值。从文本特点来看,该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主要以信息型文本为主,该书在介绍介护知识的同时,也呼唤、诱导读者能够做出实际行动。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为五大部分:引言、翻译实践简介、文本分析及译前准备、案例分析、结语。其中,第四章的案例分析是本实践报告中的重要部分,笔者以费米尔的目的论为理论指导,主要从词汇、标题以及语篇衔接三方面进行阐述,结合具体案例,在运用意译、加译、重组等翻译方法时根据具体的语境以及语言结构特点来做调整,以便得出更好的译文。针对专业性词汇的翻译,在准确传达词语意思的基础上,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接受度,笔者尽量运用意译和注释法等翻译方法进行翻译;在翻译标题时,为了在保证意思准确的情况下也能对读者进行号召和诱导,笔者选择语序重组、合译和减译等方法进行翻译;针对语篇衔接的翻译处理,笔者根据语境选择翻译方法,大体上使用显化、重组和增译的方法对上下文进行衔接。笔者希望通过此次翻译实践,加深对介护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翻译实践活动积累经验。
韩静雨[3](2021)在《可变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对社区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文中指出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平衡能力逐渐下降。研究显示,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是发生跌倒的最主要原因。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人跌倒发生也越来越多。在社区生活中,机体需要适应复杂的情况,同时执行多项任务的情况很多,而同时执行多项任务会增大老年人的跌倒风险。研究显示应用双任务训练的方式能够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但是双任务条件下,认知协调转换能力下降,个体会根据情境选择不同的优先级策略,而目前大多数双任务研究都是在固定优先级策略条件下完成的,很少注意到认知的优先级策略对双任务执行产生的影响,而研究发现改变优先级的双任务训练对改善老年人平衡能力效果可能更好。因此本研究综合已有研究的证据,探讨可变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目的观察12周可变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对社区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为在社区生活的老年人日常锻炼提供指导,为双任务训练改善老年人平衡功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选取天津市社区老年人29名,随机分为实验组(n=15)和对照组(n=14)。实验组进行可变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对照组进行固定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两组均每日训练45分钟,每周3次,共干预12周。干预前后进行单、双任务条件下的静态、动态平衡测试及跌倒风险评估。静态平衡能力测试运用Kistler三维测力台测量COP前后向、侧向移动距离和COP移动轨迹面积;动态平衡能力测试运用5次坐起实验(Five Times Sit-to Stand Test,FTSST)、起立行走测试(Time Up and Go Test,TUGT)、10 m步行速度测试(10-meterwalkingtest,T10)、Y-Balance平衡测试及Balance-Check动态平衡仪测试;跌倒风险评估运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和ABC平衡信心量表评估(activities-specific balance confidence,ABC)。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静态和动态平衡能力单任务条件下:12周运动干预后,实验组COP移动距离和移动轨迹面积、5次坐起实验用时、起立行走测试用时、动态平衡仪(平均旋转角速度、最大旋转角速度)与运动干预前相比明显减小,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10米步行速度、动态平衡仪得分、Y-Balance平衡综合分值与运动干预前相比明显增加,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除COP侧向移动距离、动态平衡仪最大旋转角速度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其他指标均得到改善(P<0.05)。双任务条件下:12周运动干预后,实验组的COP侧向、前后向移动距离与COP移动轨迹面积、起立行走测试用时与运动干预前相比明显减小,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10 m步行速度与运动干预前相比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COP侧向、前后向移动距离与COP移动轨迹面积、起立行走测试用时、10 m步行速度干预前后相比都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2.跌倒风险评估:12周运动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BBS得分与干预前相比均显着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5);ABC平衡信心得分实验组干预后显着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ABC平衡信心得分无明显改善(P>0.05)。研究结论1.可变认知运动双任务与固定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老年人单任务条件下的平衡能力,可变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优于固定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2.可变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老年人双任务条件下的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风险,并且训练效果可以转移到新的双任务中,而固定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的训练效果转移能力较差。
艾亚男[4](2021)在《注意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注意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康复理疗科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常规训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认知功能训练、物理因子治疗、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其中前两项每次训练20分钟,最后一项训练时间为半小时,每天训练次数一次,每周五天,共持续四周。观察组在常规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强化注意力训练,训练方法包括电话交谈法、游戏法(石头和剪刀布游戏、猜测游戏、找字游戏、团体游戏)等。每天20分钟每周五天,共四周。在训练前和四周后,分别用同步序列听觉加法测验(Paced Auditory Serial Addition Task,PASAT)、数字字母连线测验(Trail Making test,TMT-B)、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下肢部分(The lower extremity of Fugl-Meyer Assessment,FMA-L)、Holdden步行功能分类(Holdden’s pedestrian function rating,FAC)以及Walkerview数字化监控跑台测量所得的髋、膝关节活动度进行注意力、运动步行能力评定和步态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患侧部位、MOCA评分、MOCA注意评分等一般临床资料上并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对比性。2.PASAT评分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24.70±4.10、24.80±3.26,两组并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康复治疗四周后,观察组、对照组结果分别为为36.67±4.12、33.73±3.76,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较治疗前得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3、TMT-B评分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264.67±26.62、268.73±27.74,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康复训练后,观察组、对照组的结果分别为151.63±23.37、176.73±32.14,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较治疗前用时都较少,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4、FMA-L评分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为21.63±1.351,21.57±1.357,P>0.05,两组并不存在显着差异,在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得分为25.27±2.180、23.67±1.58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较治疗前得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5、FAC评分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2.03±0.850、1.93±0.868,此时P>0.05,两组并不存在显着差异,在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得分为3.80±0.847、3.13±1.008,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较治疗前得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6、髋关节活动度评分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为27.37±5.096,25.83±5.437,此时P>0.05,两组并不存在显着差异,经过四周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对照组得分为37.13±5.019、34.52±4.611,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较治疗前得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评分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30.63±8.294、30.73±9.126,此时P>0.05,两组并不存在显着差异,经过四周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对照组得分为42.12±6.797、37.85±8.217,此时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较治疗前得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患者可以通过强化注意训练,促进其步行能力的恢复,且效果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朱玲玲[5](2020)在《双重任务对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步态改善的干预性研究》文中指出背景: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ascula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VaMCI)的主要临床特征包括记忆力相对保留,注意力和额叶执行功能损害。注意力的损伤会影响患者在日常活动中的执行功能,尤其是在同时要进行多个任务情况下的步态。双重任务训练(Dual Tasking Training,DTT)可通过改善患者的时间分配和注意转移策略,减少任务之间的干扰,提高患者的注意力,进而减少对执行功能的影响,以改善步态。本研究通过对VaMCI老年人进行音乐结合简化版Otago运动双重任务训练,探索其对VaMCI老年人步态和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目的:比较双重任务训练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及干预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步态参数和认知功能的差异。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以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天坛医院门诊或病房作为研究场地。抽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VaMCI老年人76例,为避免两组沾染,以医院进行分组,对照组(38例)和干预组(38例)非相同医院。分别向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预防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干预组同时进行每周2次、每次60分钟、共3个月的双重任务训练。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和干预结束随访1个月时,采用可穿戴式步态分析仪(IDEEA3.0)测量研究对象自然行走和双重任务行走下的步态参数,采用起立-坐下计时测试(TUGT)、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北京版(MocA-BJ)和连线测验(TMT-A)分别评估两组研究对象平衡功能、总体认知功能、注意力和执行功能。评价双重任务训练、对VaMCI老年人步态和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结果:本研究中共有71例研究对象完成所有干预和资料收集(干预组35例,对照组36例)。对各组干预前后各时点的自然行走下步态参数、双重任务行走下步态参数、平衡功能、总体认知功能、注意力和执行功能进行比较:(1)自然行走下步态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各时点跨步时间、单步时间、站立时间、步长、跨步长、步速、步频有显着改善(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在各时点的跨步时间、单步时间、站立时间、步长、跨步长、步速、步频有显着改善(P<0.05)。(2)双重任务行走下步态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各时点在跨步时间、单步时间、站立时间、步长、跨步长、步速、步频有显着改善(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在各时点的跨步时间、单步时间、站立时间、步长、跨步长、步速、步频有显着改善(P<0.05)。(3)平衡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各时点在平衡功能有显着改善(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在各时点的平衡功能有显着改善(P<0.05)。(4)总体认知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各时点在总体认知功能有显着改善(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在各时点的总体认知功能有显着改(P<0.05)。(5)注意力和执行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各时点在注意力和执行功能有显着改善(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在各时点的注意力和执行功能有显着改善(P<0.05)。结论:双重任务训练可有效改善VaMCI老年人的步态和认知功能,降低该人群的跌倒风险,是一项值得在VaMCI老年人人群中推广的早期干预措施。
唐异平[6](2020)在《野外复杂环境下振动信号特征识别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地面振动的地面入侵预警系统是近些年新出现的预警系统,主要通过振动传感器感应地面目标的活动,通过对采集的目标信号处理分析来确定的目标类型及位置,具有探测距离远、体积小、功耗小、抗干扰能力强,隐蔽性好等优点。但目前现有地面震动目标识别系统大多仅考虑单一地质,且设备未能兼顾大面积使用所需要的低成本、低功率的特性。因此研究设计了一款针对于野外复杂环境下的地面振动信号特征识别系统,在保证系统效能正常的情况下极大的压缩了功耗与成本,并通过多地质专家数据库的方式考虑了多种地质条件对信号的影响。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分析系统要求及波形特点,确定研究波形及主要方法。深入了解了地面振动信号理论及现有的地面振动信号分析方法,根据系统的应用环境及地震波的特点,选定Rayleigh波为检测波形。通过对常用的非线性信号特征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和实验比较,选择HHT方法,该方法更适合本系统环境要求下的地面振动信号特征提取,高清晰度且运算速度快。(2)完成野外复杂环境地面振动特征识别系统硬件及软件设计。硬件部分围绕着MCU模块完成了振动信号的采集、滤波、AD转换功能,并利用报警灯和语音播报芯片实现报警,各下位机终端模块利用zigbee模块完成组网,实现将信号数据传达至控制中心并接受预警信号。软件部分完成信号发送/接收、信号预警判断、发送预警信号等功能。(3)信号滤波处理、特征提取及系统专家数据库的建立。首先确定信号处理的详细方法,主要工作为先通过对小波阈值去噪分析及实验对比选定去噪方式,再通过实际实验验证能量-过零联合HHT方法的特征提取方法的有效性。随后进行大量的无干扰实验,计算每个信号的具体特征,并建立专家数据库。提出了一种专家数据库自适应变化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利用HHT得到的特征边际谱最为特征向量,训练SVM多类别分类器,使用泛化能力更强的方式识别振动信号。(4)实验分析不同地质条件对地面振动信号的影响及系统验证实验。通过实地系统有效性验证实验证实了本系统的有效性,整个系统平均识别成功率达到95%,最低的类别识别率也有85%,SVM多类别分类器平均识别成功率达到了98.33%,最低的类别识别率也达到了90%。同时详细分析了不同地质、不同行为的振动波型的特征,得到了各个地质对振动波型的影响及不同行为振动波型的特点。
王海静[7](2020)在《运动双任务训练对慢性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性疾病,具有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行走时维持平衡是最基本的要求,在社区生活中,需要机体能够适应复杂的环境并同时执行多项任务,脑卒中后,个体表现出执行双重任务的能力下降,且目前的研究表明,常规康复治并未充分解决脑卒中后双任务下的平衡功能障碍,这就会导致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依赖程度增加及社会参与能力下降。研究目的:观察6周运动双任务训练对慢性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有平衡功能障碍的慢性脑卒中患者31名,在基线评估后,随机分为实验组(n=17)和对照组(n=14)。实验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结合运动双任务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两组治疗每次45分钟,每周5次,共干预6周。运用5次坐站实验(Five Times Sit-to Stand Test,FTSST)、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 Up and Go Test,TUGT)、10米步行速度测试(10-meter walking test,T10)、平衡测试仪测动静态平衡能力;运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估跌倒风险;运用Barthel指数量表(Barthel index,BI)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在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项数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6周实验干预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Berg评分显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FTSST、单任务下重心移动轨迹长度、T10及TUGT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erg评分、FTSST和单任务下重心移动轨迹长度、T10及TUGT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arthel指数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双任务下重心移动轨迹长度、T10及TUGT均显着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执行双任务时,慢性脑卒中患者的静态平衡、动态平衡及步行速度均有所下降,表明双任务执行会对慢性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造成影响。2.运动双任务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慢性脑卒中患者在单任务和双任务条件下的静态平衡、动态平衡及步行速度,且比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效果改善更明显,说明运动双任务训练可以降低双任务干扰的程度,提高其双任务执行能力。3.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可以显着改善慢性脑卒中患者单任务下的平衡功能,但是未能显着改善其在双任务条件下的平衡功能障碍。
陈晓芙[8](2020)在《脑瘫患儿家庭复原力发展过程研究 ——基于p医院13名患儿家属的深度访谈》文中认为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通过现象学方法对研究资料进行诠释。在对13名患儿家属进行深度访谈后梳理出患儿家庭的复原过程,总结出存在于“家庭-环境”系统中的风险/保护因素。概括出复原力结构在“患儿确诊—接受医院治疗—进入康复阶段—结束康复”四个不同阶段的基本状况,归纳出“初诊断时期—慢性持久期—复原期—重建期”的复原力发展过程。本研究发现,患儿家庭经历了初诊断时期家庭的冲击与失衡、慢性持久期家庭的困境与压力、复原期家庭的沟通与信念转换、重建期家庭的信任与期待。在脑瘫患儿家庭的复原力发展过程中,内外风险因素与保护因素不断变化。从具体内容而言,脑瘫患儿家庭的内外风险因素包括家庭系统的内部冲突、经验缺乏、经济薄弱、分工固化、关系破裂、社交网络单一、家庭成员的认知偏差、视角局限;以及环境系统的资源分配不均、社会服务缺位、文化压力;内外保护因素包括家庭系统的统一决策、信息流通、角色灵活、亲属连接感强、社会关系丰富、家庭成员的适应力强、灵性视角;以及环境系统的医疗服务、志愿服务项目、多元的社会支持。脑瘫患儿家庭的风险因素与保护因素在“家庭-环境”系统下,得以发生作用,形成了三个层级的复原结果。即“家庭平衡”的高层级复原结果、“维持生活”的过度复原结果、以及“不堪一击”的低层级复原结果。依据以上研究发现的启发,本研究对脑瘫患儿家庭社会工作服务框架及服务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实施建议:即社工以复原力发展取向为核心服务理念,以复原力评估结果为依据,依托个案管理服务方法,开展复原力培育服务方案。
张权[9](2019)在《纳民轨物:治理术视角下的民国道路交通建设(1912-1937)》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试图从福柯提出的治理术的角度分析现代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治意义。不同于通常选取近代铁路为研究对象,本文重点讨论20世纪初期新式道路交通建设的理念与实践。该时期的筑路动机联结了传统的典范与现代的需求,筑路规模自通商巨埠兴起后逐渐在全国范围普及。作为一种布局灵活的交通基础设施,道路同城市规划、领土整合与民众日常生活的规范关系密切。筑路的主题可以视为分析华界与租界、国家和社会、中央和地方之间互动的缩影,这使得道路与政治的关系研究更适合采用治理术的思维方式。本文指出,道路交通建设在“装置”的意义上与近代中国治理的目标与特征相契合。从“交通救国论”的剖析可见,交通的概念同时兼有“位移—运动”与“联结—关系”这两种属性,二者通过“血脉”与“经络”两种有机体论的比喻把治病与治国联系起来,呼应了近代以来救亡图存思潮对“使动”与“促群”两大治理目标的追求。而作为筑路理念的发起者与筑路实践的推动者,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的组织运作,既反映了道路建设问题介于本土与国际、政府与民间、技术与政治之间复杂的构成性,又体现出路政治理得以跨领域提取合法性与执行力的公共特征。借用成语“纳民轨物”的涵义,治理路政的具体任务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纳”的目的是创造治理权力运行的物理空间与政治空间,而“轨”更侧重于合理地配置交通建设所需要的各种元素。具体来说,“纳”的部分以路政与市政的内在关联为中心,讨论道路建筑与管理的措施如何“关涉”空间治理所需要的“知识-权力”。以拆城筑路与环租界筑路为例,这对在策略上相互补充的政治实践显现出治理理念在固定与流通之间的交锋。借助墙与路这两种影响交通的建筑元素,这种交锋不仅揭示出治权与主权在租界中的内在关联,也引出了空间治理无法回避的“界”与“域”等问题。“轨”的部分则重点考察各种治理要素的关联组合及其优化配置,探讨治理活动在“规制”过程中所要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利民行”、“货畅其流”、“四境纵横”三个主题,关系到与路政治理相关的人、物、地三要素的规范、理性与标准,分别涉及对民众劳动力与行为的提取与教育,对流通效率和秩序的促进与管控,以及对交通范围与交通权的扩张与集中。治理术在意图上兼有充分利用资源与维持秩序的目的。路政治理首先是对交通现象中内生出的流通力量的承认问题,然后是利用与规范这种力量的问题。“纳”启发了现代治理概念的基本要素和空间基础,而“轨”更加关注具体措施中的细节与原则。在“纳轨并行”的基础上,本文最后所提出的“流通治理术”,应当被理解为围绕着流通现象而产生出的治理知识与治理技术的总合,它被用来汇聚一切可以使用的元素,施加对流通的刺激、规范与引导。民国时期借从道路交通建设的理念与实践中提取出来的“流通治理术”,可以理解为一种对当时“统而不治”危机的政治回应。该概念强调了政治权力对交通现象的提取与管控,展现出治理术与空间关系、位移运动、经济理性的内在关联。正是这些元素的综合,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远远超越了纯粹的工程领域,成为理解现代国家建设的关键。2011年出版。
余慧[10](2019)在《面向骨科咨询的症状识别与疾病辅助诊断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使越来越多人愿意花更长时间在网上探索多元化的医疗健康信息。目前在线医疗信息的获取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依靠搜索引擎,这种虽然简单快速,但对于非医疗专业人员,在查找、理解等方面仍有较大困难;二是通过健康门户网站,这种虽然提供了患者咨询平台,但由于医生时间、精力有限,往往无法及时回复。此时,医疗自动问答系统便应运而生,而其中疾病推断由于无法直接通过知识库来解决,则是医疗自动问答的最大绊脚石,因此一个有效的疾病辅助诊断方法是克服障碍的关键,论文正以此作为研究重点。考虑医疗问答数据的特点,论文先通过症状识别来强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疾病辅助诊断,为更有针对性,以骨科咨询作为研究对象。针对骨科咨询中症状识别的难点,论文采用“先小后大”、“先分后合”的思想,并根据其症状实体的构成模式,首先融合词性特征、后缀特征及深度特征来识别基本症状以确定症状实体位置,然后利用构成模式的词性进行增量迭代来确定症状实体边界以识别症状实体,最后通过合并每一问句中识别得到的所有症状实体完成完整的症状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提出基于词性增量迭代的方法进行医疗问答中骨科症状识别,其准确度比一般的医疗命名实体识别方法至少提高了5.4%。关于疾病辅助诊断,论文将其看作多标签分类问题。针对其中的难点,论文首先在骨科症状识别基础上,联合患者标签特征、原始问句的深度特征,一起有效表征问句,利用Softmax分类器,得到概率最大的Top K对应标签作为初始候选标签集,然后通过计算条件概率得到候选标签集标签之间的“二阶”相关性,再结合阈值对初始候选标签进行取舍,最终将满足条件的所有标签输出作为骨科疾病辅助诊断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论文提出的基于症状特征的方法进行疾病辅助诊断,其hamming-loss、coverage值比传统方法分别降低了0.0818、1.3558,average-precision值提高了0.047。最后,根据上述方法对基面向患者的医疗自动问答系统进行设计,设计出症状识别与疾病辅助诊断子系统,并为其进行相应的UML建模及各部分的核心代码展示。
二、走路 分配 平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路 分配 平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对幼儿发展的现实意义 |
2.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与幼儿园音乐游戏融合的现状及不足 |
3.基于个人的研究旨趣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综述 |
1.相关概念界定 |
2.相关理论基础 |
3.关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研究综述 |
4.关于幼儿园音乐游戏的研究综述 |
5.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4.观察法 |
5.行动研究法 |
6.研究资料的编码 |
(六)研究工具 |
(七)研究思路 |
二、幼儿园音乐游戏实施现状调查 |
(一)幼儿教师对幼儿园音乐游戏的理解不到位 |
1.幼儿园音乐游戏目标制定偏移 |
2.幼儿园音乐游戏组织形式不均衡 |
(二)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方式单一,缺乏丰富的身体体验 |
(三)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有待普及应用,幼儿教师缺乏相应认知 |
(四)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较少且形式单一 |
(五)对以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开发幼儿园音乐游戏有现实需求 |
三、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
(一)音乐与游戏的天然联系 |
1.音乐与游戏具有共通性 |
2.音乐与游戏的审美活动对象都是人 |
(二)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相契合 |
(三)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的现实价值 |
1.与《指南》、《纲要》精神相契合,有助于回应音乐游戏中的异化现象 |
2.与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相适切,有助于丰富音乐游戏的教学形式 |
3.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呼应,有助于实现音乐游戏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 |
四、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的实践探索 |
(一)实践探索的准备 |
1.实践探索研究对象的选择 |
2.音乐游戏目标的确立 |
3.音乐游戏内容的设置 |
4.音乐游戏实施的模式 |
5.音乐游戏评价的形态 |
(二)实践探索的过程 |
1.第一轮行动——青涩的尝试 |
2.第二轮行动——感知与创造 |
(三)实践探索的结论与反思 |
1.实践探索的结论 |
2.实践探索的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介护福祉士培训教材》(第5卷4.2章-4.9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1章 引言 |
1.1 翻译实践背景 |
1.2 翻译实践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翻译实践简介 |
2.1 本次翻译实践简介 |
2.2 翻译过程 |
第3章 文本分析及译前准备 |
3.1 文本分析 |
3.2 翻译理论的选择与策略的制定 |
3.3 译前准备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词汇的翻译 |
4.1.1 专业术语 |
4.1.2 专有名词 |
4.1.3 缩略语 |
4.2 标题的翻译 |
4.2.1 名词结句的标题 |
4.2.2 动词结句的标题 |
4.3 语篇衔接的翻译处理 |
4.3.1 指称 |
4.3.2 连接 |
第5章 结语 |
5.1 实践总结 |
5.2 问题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译文对译 |
附录2:术语表 |
附录3 导师核准意见书 |
致谢 |
(3)可变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对社区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老年人执行双任务平衡能力下降的机制 |
1.3.2 双任务训练在老年人平衡研究中的应用 |
1.3.3 不同任务优先级对双任务训练效果的影响 |
1.3.4 总结 |
2 研究方法 |
2.1 受试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随机分组 |
2.2 干预方法 |
2.2.1 训练内容 |
2.2.2 指标测量 |
2.3 统计方法 |
2.4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3.2 实验组与对照组受试者干预前后各项指标的比较 |
3.2.1 运动干预前后两组受试者静态平衡功能指标的比较 |
3.2.2 运动干预前后两组受试者动态平衡功能指标的比较 |
3.2.3 两组干预前后跌倒风险指标的比较 |
4 讨论 |
4.1 可变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对社区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 |
4.1.1 可变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对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
4.1.2 可变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对老年人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
4.1.3 可变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效果的转移作用 |
4.2 可变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对老年人跌倒风险的影响 |
4.3 实验创新之处 |
4.4 实验的局限性和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缩略词表 |
附件二: 知情同意书 |
附件三: 致谢 |
(4)注意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样本量的确定 |
2.研究对象 |
3.抽样方法 |
4.评定方法 |
5.康复训练方法 |
6.质量控制 |
7.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 |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MT-B的比较 |
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SAT的比较 |
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L的比较 |
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AC的比较 |
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髋、膝关节活动度的比较 |
讨论 |
1.注意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
2.注意障碍与脑卒中患者卒中部位的关系 |
3.注意的理论基础及训练方法 |
4.步行的理论基础及训练方法 |
5.课题存在的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脑卒中患者注意障碍与步行的相关性研究 |
1.脑卒中患者注意障碍的概述 |
2.脑卒中患者步行的概述 |
3.脑卒中注意障碍与步行的关系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表 |
附录 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测表 |
致谢 |
(5)双重任务对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步态改善的干预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操作性定义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一、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概述 |
二、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步态问题 |
三、双重任务训练对步态的影响 |
四、研究工具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一、研究类型 |
二、研究对象 |
三、干预方案 |
四、研究指标及工具 |
五、资料收集 |
六、质量控制 |
七、资料分析 |
八、伦理问题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一、研究对象退出情况及对结果分析的影响 |
二、研究对象基线资料比较 |
三、双重任务训练对自然行走下的步态参数的干预效果 |
四、双重任务训练对双重任务行走下步态参数的干预效果 |
五、双重任务训练对研究对象平衡功能的干预效果 |
六、双重任务训练对研究对象总体认知功能的干预效果 |
七、双重任务训练对研究对象注意力和执行功能的干预效果 |
八、双重任务训练对研究对象跌倒的干预效果 |
九、研究对象双重任务训练过程评价 |
第五章 讨论 |
一、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和疾病状态 |
二、双重任务训练对研究对象步态参数的干预效果分析 |
三、双重任务训练对研究对象平衡功能的干预效果分析 |
四、双重任务训练对研究对象总体认知功能的干预效果分析 |
五、双重任务训练对研究对象注意力和执行功能的干预效果分析 |
六、双重任务训练对研究对象跌倒的干预效果分析 |
七、研究对象双重任务训练过程评价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局限性 |
四、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野外复杂环境下振动信号特征识别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面入侵预警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地面振动信号分析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地面振动信号传播理论及特征分析方法 |
2.1 引言 |
2.2 地震波的产生机理及传播理论 |
2.2.1 横波纵波的产生、传播及其特点 |
2.2.2 面波的产生、传播及其特点 |
2.3 非平稳信号特征分析方法原理与比较 |
2.3.1 信号特征分析方法概述 |
2.3.2 S变换方法 |
2.3.3 短时傅里叶变换方法 |
2.3.4 HHT变换方法 |
2.3.5 时频域分析方法的仿真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野外复杂环境振动信号特征识别系统设计 |
3.1 引言 |
3.2 振动信号特征识别系统硬件设计 |
3.2.1 特征识别系统硬件总设计 |
3.2.2 信号采集调理模块设计 |
3.2.3 MCU模块设计及报警模块设计 |
3.2.4 通讯模块设计 |
3.2.5 电源模块设计 |
3.3 振动信号特征识别系统软件设计 |
3.3.1 软件主体程序设计 |
3.3.2 通讯模块程序设计 |
3.3.3 信息终端模块程序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面振动信号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针对于振动信号的小波阈值滤波方法 |
4.2.1 小波阈值滤波算法原理 |
4.2.2 小波阈值滤波实验对比 |
4.3 地面振动信号的特征提取方法 |
4.3.1 HHT变换及能量过零算法特征提取方法 |
4.3.2 特征提取方法有效性实验 |
4.4 基于专家数据库的能量-过零算法联合 HHT 的振动信号识别方法 |
4.4.1 建立专家数据库 |
4.4.2 利用专家数据库进行信号识别 |
4.4.3 专家数据库的自适应调整 |
4.5 基于HHT-SVM的振动信号识别方法 |
4.5.1 统计学习基本理论与支持向量机基本算法 |
4.5.2 基于SVM决策树的多分类识别方法 |
4.5.3 基于HHT-SVM的振动信号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野外复杂环境振动信号特征识别系统验证实验 |
5.1 引言 |
5.2 实验环境及装置介绍 |
5.3 不同地质不同行为的振动信号特性分析 |
5.3.1 不同地质环境对振动信号的影响 |
5.3.2 不同行为的振动信号特征规律 |
5.4 振动信号识别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7)运动双任务训练对慢性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选题依据 |
文献综述 |
1 研究内容与目的 |
1.1 研究内容 |
1.2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受试者筛选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脱落标准 |
2.2 实验方法 |
2.2.1 随机分组 |
2.2.2 干预方法 |
2.2.3 指标评估 |
2.3 实验中止标准 |
2.4 不良事件的处理 |
2.5 实验质量控制 |
2.5.1 指标评估质量控制 |
2.5.2 实验安全性质量控制 |
2.5.3 实验数据质量控制 |
2.6 统计学方法 |
2.7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结果 |
3.1 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两组受试者干预前后各项指标的比较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脑瘫患儿家庭复原力发展过程研究 ——基于p医院13名患儿家属的深度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脑瘫患儿发病率现状 |
2.脑瘫患儿发病影响患儿家庭系统 |
3.脑瘫患儿家庭鲜受研究关注 |
(二)研究目的与问题 |
1.研究目的 |
2.研究问题 |
(三)名词解释 |
1.脑瘫患儿 |
2.家庭系统 |
3.家庭复原力 |
4.适应历程 |
5.风险/保护因素 |
二、文献综述 |
(一)脑瘫患儿家庭应激状况研究现状 |
1.脑瘫患儿对主要照顾者的身心健康影响 |
2.脑瘫患儿对整个家庭的影响 |
3.脑瘫患儿家庭应激调节适应的研究 |
(二)家庭复原力的相关研究 |
1.家庭复原力的概念研究 |
2.家庭复原力的复原模型研究 |
(三)脑瘫患儿家庭复原力的研究 |
1.脑瘫患儿家庭复原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
2.脑瘫患儿家庭复原力的适应历程研究 |
3.脑瘫患儿家庭复原力的干预研究 |
(四)研究焦点 |
三、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的选取 |
1.现象学研究法 |
2.研究框架 |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三)研究工具 |
(四)研究资料的分析方法 |
1.资料收集方法 |
2.资料分析方法 |
(五)研究品质的保证 |
(六)研究主题 |
四、研究发现与讨论 |
(一)初诊断时期:家庭冲击与失衡 |
1.家庭冲击之情绪波动 |
2.家庭失衡之生活混乱 |
3.初诊断时期的复原力分析 |
(二)慢性持久期:家庭困境与压力 |
1.家庭困境之不确定感 |
2.家庭困境之病耻感 |
3.家庭压力之经济负担 |
4.家庭压力之精神负担 |
5.慢性持久期的复原力分析 |
(三)复原重建期:复原期——家庭信念与沟通 |
1.家庭信念之视角转换 |
2.家庭沟通之争执妥协 |
3.复原期的复原力分析 |
(四)复原重建期:重建期——家庭信任与期待 |
1.家庭信任之矛盾中建立 |
2.家庭期待之医疗保障 |
3.重建期的复原力分析 |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脑瘫患儿家庭复原力发展的讨论 |
1.脑瘫患儿家庭复原力发展过程模型 |
2.脑瘫患儿家庭复原力发展过程图示 |
3.“风险/保护”因素的衍化趋势 |
4.家庭与环境的互动作用 |
5.复原力发展过程的结果分析 |
(二)脑瘫患儿家庭复原力发展的社会工作探索 |
1.复原力发展取向的社会工作服务信念 |
2.宏观制度层面对服务理念的操作化 |
3.微观实务层面对服务理念的操作化 |
4.复原力培育为本的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流程 |
(三)研究限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纳民轨物:治理术视角下的民国道路交通建设(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3 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近代中国政治呈现出的治理特征 |
2.1 治理术的含义及其方法论启示 |
2.1.1 福柯思想中的“治理”概念 |
2.1.2 治理术与国家理性的关联 |
2.1.3 治理术视角对政治学研究的启发 |
2.2 治理术在近代中国的目标与属性 |
2.2.1 救亡图存思潮下的“使动”与“促群” |
2.2.2 现代国家建设中政治与经济的交融 |
第三章 道路交通建设与近代治理理性的契合 |
3.1 “交通救国论”的合理性剖析 |
3.1.1 救国思潮的动机:“有为而治” |
3.1.2 交通救国的两个比喻:“血脉”与“经络” |
3.1.3 现代交通的含义与“道路救国论” |
3.2 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的角色分析 |
3.2.1 道路协会的成立、组织与事务 |
3.2.2 道路建设的国际视野与国族立场 |
3.2.3 混合民间与政府的协会发展策略 |
3.2.4 知识技术团体的政治参与逻辑 |
第四章 道路交通建设与治理空间的生产 |
4.1 越界性质的拆城筑路 |
4.1.1 拆城与保城的交锋 |
4.1.2 拆城筑路运动的革命化 |
4.1.3 筑路与市政权力空间的崛起 |
4.1.4 乡村的城市化与国家的城市化 |
4.1.5 小结 |
4.2 设界性质的环租界筑路 |
4.2.1 筑路与租界权力的扩张 |
4.2.2 越界筑路的支持与反对 |
4.2.3 抗争性质的环租界筑路 |
4.2.4 道路治权与领土主权的关联 |
4.2.5 小结 |
第五章 道路交通建设与治理规则的配置 |
5.1 “以利民行”:规范主体的生产 |
5.1.1 总理学说与“民行”概念的提出 |
5.1.2 筑路运动中的“行”的提取 |
5.1.3 新生活运动中的“行”的教育 |
5.1.4 小结 |
5.2 “货畅其流”:交通活动的整理 |
5.2.1 作为经济和政治政策的“畅货流” |
5.2.2 “畅流”蕴含的合理性原则:效率与秩序 |
5.2.3 工程、经营与管治的合理化技术 |
5.2.4 小结 |
5.3 “四境纵横”:交通权的统制 |
5.3.1 “四境纵横”与国家统一 |
5.3.2 国道网络的横向扩展 |
5.3.3 交通管理的纵向集中 |
5.3.4 小结 |
第六章 “纳轨并行”的“流通治理术” |
6.1 作为关涉的“纳” |
6.2 作为规制的“轨” |
6.3 “流通治理术” |
6.4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面向骨科咨询的症状识别与疾病辅助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介绍 |
2.1 文本预处理 |
2.1.1 中文分词 |
2.1.2 词性标注 |
2.2 特征工程 |
2.2.1 特征选择 |
2.2.2 特征抽取 |
2.3 多标签分类 |
2.4 神经网络 |
2.4.1 卷积神经网络 |
2.4.2 基于门控循环单元的双向神经网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医疗自动问答系统架构概述 |
3.1 医疗自动问答系统概述 |
3.2 医疗自动问答系统业务流程 |
3.3 医疗自动问答系统整体架构 |
3.4 骨科症状识别与疾病辅助诊断子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词性增量迭代的症状识别方法研究 |
4.1 症状实体识别概述 |
4.2 基于词性增量迭代的症状识别 |
4.2.1 确定症状实体位置 |
4.2.2 确定症状实体边界 |
4.2.3 后处理:合并所有症状实体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实验语料与评价指标 |
4.3.2 实验参数设置 |
4.3.3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症状特征的疾病辅助诊断方法研究 |
5.1 疾病辅助诊断的概述 |
5.2 基于症状特征的疾病辅助诊断 |
5.2.1 基于症状特征的初始候选标签集选取 |
5.2.2 “二阶”标签相关性计算 |
5.2.3 后处理:疾病辅助诊断结果输出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实验语料与评价指标 |
5.3.2 实验参数设置 |
5.3.3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症状识别与疾病辅助诊断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
6.1 症状识别与疾病辅助诊断子系统建模 |
6.1.1 子系统用例图描述 |
6.1.2 疾病辅助诊断时序图描述 |
6.1.3 子系统结构化设计 |
6.1.4 子系统数据库设计 |
6.2 子系统核心代码展示 |
6.2.1 骨科症状识别核心代码展示 |
6.2.2 骨科疾病辅助诊断核心代码展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论文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 |
四、走路 分配 平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研究[D]. 赵亚鑫. 大理大学, 2021(08)
- [2]《介护福祉士培训教材》(第5卷4.2章-4.9章)翻译实践报告[D]. 侯敬丽.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3]可变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对社区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D]. 韩静雨. 天津体育学院, 2021(12)
- [4]注意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临床疗效观察[D]. 艾亚男.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5]双重任务对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步态改善的干预性研究[D]. 朱玲玲.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6]野外复杂环境下振动信号特征识别及其应用[D]. 唐异平.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7]运动双任务训练对慢性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D]. 王海静.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8]脑瘫患儿家庭复原力发展过程研究 ——基于p医院13名患儿家属的深度访谈[D]. 陈晓芙.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纳民轨物:治理术视角下的民国道路交通建设(1912-1937)[D]. 张权. 南京大学, 2019(01)
- [10]面向骨科咨询的症状识别与疾病辅助诊断方法研究[D]. 余慧.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