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气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结构,大气污染,等离子,大气,脱碳,南极,尖晶石。
大气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吴艳鹏,李文戈,赵远涛,尹志坚[1](2019)在《大气等离子喷涂Ni5Al/Al_2O_3-3%TiO_2复合结构涂层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APS)技术在6061铝合金基体表面预制Ni5Al合金黏结层,再在黏结层上喷涂Al_2O_3-3%TiO_2陶瓷层,研究了涂层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显微硬度、结合强度、耐磨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分析了其拉伸断裂机理。结果表明:陶瓷层的物相主要由α-Al_2O_3、γ-Al_2O_3和锐钛矿型TiO_2组成;黏结层与基体以及黏结层与陶瓷层均形成了机械结合,但黏结层与基体的结合界面更致密;与基体相比,涂层的显微硬度更高、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更优;涂层的结合强度低于黏结层的,其拉伸断裂位置多在黏结层和陶瓷层之间的界面处以及陶瓷层内部,界面处的拉伸断裂形式为混合断裂,黏结层上的为韧性断口,陶瓷层上的为脆性断口。(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9年12期)
陈清宇,富伟,杜大明,徐明晗,邹岩龙[2](2019)在《大气等离子喷涂和超音速火焰喷涂WC-Ni涂层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和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在不同工艺参数下制备WC-Ni涂层。涂层的相结构和显微组织结构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进行表征。涂层的显微硬度、弹性模量和断裂韧性采用显微维氏硬度计进行表征。采用销盘磨损试验对涂层的磨损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较大功率下等离子喷涂的涂层较致密,WC相脱碳程度较大。超音速火焰喷涂距离较小时,制备的涂层较致密,脱碳分解程度较小。相比等离子喷涂技术,超音速火焰喷涂制备的涂层中WC相的分解更少,涂层组织结构相对致密,力学性能相对较高,耐磨粒磨损性能较好。致密度相近,但脱碳程度较小的涂层耐磨性能较好。(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赵建华,张峰,梁芸,刘世祥[3](2019)在《大气边界层湍流相干结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湍流相干结构的发现是湍流研究的重大转折,它对湍流的认识和对物质、动量与能量的输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大气边界层中湍流相干结构的发现过程,其次综述了其形态特征、组成结构、通量贡献以及其他特征,接着阐述了其产生的原因,详述了其典型的形成机制,然后论述了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继而综述了其检测方法,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吴蒙[4](2019)在《我国区域大气环境治理绩效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大气环境治理绩效的提升不仅事关人民的蓝天幸福感,更是落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构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区域大气环境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测算区域环境治理绩效空间关联强度,并通过空间联系制图直观考察区域大气环境治理绩效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再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一步验证空间关联特征分析所得结论。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大气环境治理绩效及其空间联系总量均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京津冀及周边大气污染治理绩效最低,空间联系总量整体呈自北向南、由东向西的空间递减特征;我国区域大气环境治理绩效呈现出空间溢出效应与潜在的标尺竞争效应,具有空间圈层结构与多中心治理空间格局;我国区域大气环境治理绩效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稳定性不高,整体呈现出"重点核心+多个次核心+边缘地区"的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建立国家大气环境治理绩效空间关联网络体系,通过管理机制创新促进城市群尺度上大气环境治理绩效的协同提升等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环境经济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杨焜,陈龙飞,周炎哲,赵瑞敏,李顺华[5](2019)在《大气等离子喷涂镁铝尖晶石涂层的结构及绝缘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在45钢表面制备了镁铝尖晶石(MgAl_2O_4)绝缘陶瓷涂层,考察了它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结合强度、孔隙率等常规性能,绝缘性能随环境温度与相对湿度变化的趋势,以及300℃时的击穿电压。结果表明,等离子喷涂MgAl_2O_4粉末的过程中无明显相变,粉末熔化及铺展良好,涂层截面呈典型的层状结构,孔隙率约5%,MgAl_2O_4涂层的结合强度可达30 MPa以上,而在喷涂陶瓷层之前先制备一层Ni_20Cr粘结层可将涂层的结合强度提高约10 MPa。涂层的绝缘性能有随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升高而下降的趋势,但在300℃时表面电阻率约保持在10~(14)Ω量级,体积电阻率仍高达1×10~(11)Ω·m以上,绝缘强度大于12 kV/mm,可满足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对绝缘性能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电镀与涂饰》期刊2019年16期)
李琨[6](2019)在《温润海洋大气环境腐蚀下门式刚架厂房钢结构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门式刚架钢结构在海洋大气环境下锈蚀导致构件有效截面减小、材料性能劣化,从而降低承载力,使整体结构出现安全问题,参照已有受腐蚀钢材力学性能试验数据和研究成果,建立不同跨度厂房钢结构腐蚀前和腐蚀后的结构模型,对经过2~20 a不同腐蚀时间的结构性能进行分析。建模时考虑腐蚀引起的构件截面减损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腐蚀后刚度下降对承载力的影响接近线性。(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期刊2019年04期)
刘聪,马芳芳,付自豪,谢宏彬,陈景文[7](2019)在《·Cl引发3种环状含有NH结构有机化合物的大气转化机制及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氯自由基(·Cl)的高氧化性及其内陆来源的新发现使得·Cl在评估有机污染物的大气归趋方面起着比以往更为重要的作用。含有NH_x(x=1,2)结构的有机化合物不仅是大气中一类潜在的有机污染物,也是大气中致癌性亚硝胺的前驱体—N中心自由基的重要来源。前人研究发现,·Cl与含有NH_x(x=1,2)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相互作用且其反应具有结构依赖性。目前,大多数研究只关注链状含有NH_x(x=1,2)结构有机化合物的反应,而对于环状含有NH结构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研究却很少。本研究使用量子化学和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Cl引发3种环状含有NH结构有机化合物(吗啉(MOR)、哌啶(PIP)和吡咯烷(PYR))的大气转化机制及动力学。结果发现,·Cl夺取3种环状含有NH结构有机化合物中N—H的H原子形成N中心自由基是最可行的反应路径。在298 K和1 atm下,计算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5.0!10-10(MOR)、5.1!10-10(PIP)和4.9!10-10(PYR) cm~3·molecule-1·s-1,且具有正的温度依附性。结合可获得的·OH引发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评估·Cl对MOR和PIP转化的贡献分别为·OH的2.6%~26%和6.9%~69%。上述研究结果为将来建立·Cl引发含有NH_x(x=1,2)结构有机化合物反应的结构-活性关系、全面评估含有NH_x(x=1,2)结构有机化合物的大气归趋和环境风险提供数据支持。(本文来源于《生态毒理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徐敏,杨清华,李煜斌,韩博,杨元建[8](2019)在《1987—2017年间南极点大气风温垂直结构及趋势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1987—2017年南极点的无线电探空数据,研究了地面至30km海拔高度的气温、风向和风速的垂直分布及变化趋势.多年平均的逐月数据表明,气温在各高度上均具有显着的季节变化,南半球夏季(冬季)对流层低层温度最高达-25℃(最低达-60℃),分别出现于1月(7月)地面以上约500m (近地面).近30年来,年平均地面气温呈0.3℃/10a的增加趋势,增温趋势总体上随高度增加而减缓,至对流层上层的气温变化趋势为负,约为-0.25℃/10a.对于对流层整层平均气温,秋季上升趋势在四季中最为明显,达0.55℃/10a,而年平均气温的趋势约为0.3℃/10a.近地面全年盛行东北风,风速大多在2~10m·s~(-1)范围内;对流层的低层(高层)为西北风(西南风),在海拔6~9km处,对流层急流可达25m·s~(-1);而平流层低层(高层)为南风(东南风),最大风速可超过30m·s~(-1).风速和温度梯度变化特征在地面至10km(10~30km)高度段表现为负相关(正相关).近30年近地面呈现北风增加东风减少的趋势,而高空南风减少,东风和北风增多.对流层整层平均风速显示,各季节平均风速均呈增加趋势,并且与温度类似,秋季的增加趋势最显着,达0.59m·s~(-1)/10a,而春季趋势最为平缓,仅0.05m·s~(-1)/10a.对流层整层年平均风速的线性趋势为0.24m·s~(-1)/10a,地面年平均风速呈0.05m·s~(-1)/10a的增加趋势.(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景熠,敬爽,代应[9](2019)在《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建立常态化协同治理机制,是应对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的有效手段。文章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将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划分为"形成"和"维系"两阶段,并构建协同治理影响因素理论模型,以问卷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进行假设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大气污染治理能力、上级政府支持和公众支持对协同治理的"形成"有显着影响,治理主体信任程度、大气污染治理能力、预期收益、公众支持对协同治理的"维系"有显着影响。研究结论对推进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进程、建立常态化长效机制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启示。(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19年08期)
锁利铭,阚艳秋[10](2019)在《大气污染政府间协同治理组织的结构要素与网络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污染具有扩散性和不确定性,需要多个部门、多个地区的协调配合。建立有效的协同治理组织成为地方政府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工作,并已经形成了多种类型的组织。这一背景下,如何有效识别这些组织的特征是区域治理研究的重要议题。协同组织是通过不同行政隶属关系的正式机构连接而成,具有网络特征的倾向,故以Provan提出的共享型(SG)、领导型(NLO)和行政型(NAO)叁种网络治理模式为理论基础,结合Ansell合作治理框架提出识别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组织结构的模型,并以我国实际组织案例进行验证分析。研究发现,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组织并非与叁种网络治理模式完全对应,故分为联席类、牵头类和支持类叁种组织。联席类组织适合于合作基础较好的关联区域,对应具有联合性质的组织;牵头类组织适合于范围中等且成员异质性高的关联区域,对应具有领导、指挥和协调性质的组织;支持类组织适合于规模较大且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关联区域,对应具有成员多元化或领导性质的组织。(本文来源于《北京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大气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和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在不同工艺参数下制备WC-Ni涂层。涂层的相结构和显微组织结构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进行表征。涂层的显微硬度、弹性模量和断裂韧性采用显微维氏硬度计进行表征。采用销盘磨损试验对涂层的磨损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较大功率下等离子喷涂的涂层较致密,WC相脱碳程度较大。超音速火焰喷涂距离较小时,制备的涂层较致密,脱碳分解程度较小。相比等离子喷涂技术,超音速火焰喷涂制备的涂层中WC相的分解更少,涂层组织结构相对致密,力学性能相对较高,耐磨粒磨损性能较好。致密度相近,但脱碳程度较小的涂层耐磨性能较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气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吴艳鹏,李文戈,赵远涛,尹志坚.大气等离子喷涂Ni5Al/Al_2O_3-3%TiO_2复合结构涂层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J].机械工程材料.2019
[2].陈清宇,富伟,杜大明,徐明晗,邹岩龙.大气等离子喷涂和超音速火焰喷涂WC-Ni涂层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对比[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9
[3].赵建华,张峰,梁芸,刘世祥.大气边界层湍流相干结构研究进展[J].干旱区研究.2019
[4].吴蒙.我国区域大气环境治理绩效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J].环境经济研究.2019
[5].杨焜,陈龙飞,周炎哲,赵瑞敏,李顺华.大气等离子喷涂镁铝尖晶石涂层的结构及绝缘性能[J].电镀与涂饰.2019
[6].李琨.温润海洋大气环境腐蚀下门式刚架厂房钢结构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J].四川建筑.2019
[7].刘聪,马芳芳,付自豪,谢宏彬,陈景文.·Cl引发3种环状含有NH结构有机化合物的大气转化机制及动力学[J].生态毒理学报.2019
[8].徐敏,杨清华,李煜斌,韩博,杨元建.1987—2017年间南极点大气风温垂直结构及趋势变化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19
[9].景熠,敬爽,代应.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经济.2019
[10].锁利铭,阚艳秋.大气污染政府间协同治理组织的结构要素与网络特征[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