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能差压变送器DeviceNet节点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盛永健[1](2021)在《燃气调压器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天然气产业得到飞速发展,天然气消费总量也在逐年增多,如何有效的实现天然气的安全输送已成为天然气行业进一步发展亟待攻克的重大课题。燃气调压器作为如今城镇燃气输送的重要部件,通过阀膜内侧压力与弹簧之间力的平衡来实现下游压力的稳定输出,其在工作过程中的任何故障情况都可能导致易燃气体的泄露,继而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和无法挽回的人员伤亡。因此,调压器出厂前的性能检测以及出厂后的故障诊断已成为目前调压器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基于此,论文设计了燃气调压器性能检测系统,并基于该系统进行数据实测,开展了燃气调压器故障诊断研究。(1)简述了燃气调压器的工作原理,介绍了被测调压器的技术参数。结合当前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调压器》(GB 27790-2011)、行业标准《城镇燃气切断阀和放散阀》(CJ/T335-2010)以及企业要求对检测系统的功能要求进行了具体制定,分析了各检测环节的检测原理,基于此设计了总体性能检测方案。(2)设计并搭建了完整的燃气调压器性能检测系统以实现调压器出厂前的性能检测。该检测系统以PLC作为主控制单元,搭配工业触摸屏实现良好的人机交互,其能够实现对燃气调压器静特性、关闭压力、放散压力、气密性的自动化检测。(3)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设计了“端到端”的燃气调压器故障诊断算法,实现了对调压器运行状态的故障诊断。首先,以一维卷积神经网络作为特征提取网络,以原始一维调压器出口压力作为输入信号;其次,在第一层卷积层采用多尺度卷积核并行方式提取更为充分的故障特征;然后,引入SVM分类器取代传统卷积神经网络中的Softmax分类器,既解决了传统SVM特征提取困难繁琐的问题,又强化了模型在小样本数量下的分类能力;最后,基于调压器性能检测系统搭建了数据采集系统,并在所得调压器故障数据集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4)设计了基于W(Weighted)-Dense Net的故障诊断算法,实现了对调压器不平衡样本下的故障诊断。首先,以密集卷积神经网络作为基础特征提取网络;其次,结合加权交叉熵损失函数为不同类别样本添加相应的惩罚系数实现对不平衡样本误差的加权平均;然后,通过维度对比实验,确定了以调压器原始一维出口压力信号数据重构后所得的二维灰度图作为输入,可使算法获得更高的识别准确率;最后,在不同平衡度下的调压器故障数据集上开展了分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主流算法,W-Dense Net能有效降低不平衡样本带来的故障类别分类困难问题。(5)为验证检测系统性能的优越性,对一批次的燃气调压器基于检测系统进行了性能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检测系统可准确判断被测调压器的性能合格与否,且由重复试验计算所得的机器能力指数满足要求。针对调压器出厂后的故障诊断研究,开发了一套交互良好、操作简单的燃气调压器故障诊断软件系统,软件系统融入所提“端到端”故障诊断算法以及不平衡样本故障诊断算法,并通过软件系统分类实验验证了论文算法的有效性。
汪依锐[2](2021)在《基于PLC的锅炉供暖监控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燃气锅炉在控制方面存在精度不高、耗费人力、燃料浪费、安全系数低的问题。因此针对燃气供暖锅炉设计一个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实现锅炉供暖自动运行,可以提高锅炉供暖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本课题结合供暖需求,设计了基于西门子S7-300 PLC和PROFINET与PROFIBUSDP总线相结合的计算机监控系统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硬件和软件设计。硬件部分采用IPC+PLC+ET200M分站的形式,对现场设备和PLC重要模块进行了选型并完成了电路设计;软件部分选用组态王软件设计了上位计算机监控程序,选用STEP 7 V5.5编写PLC控制程序,同时选用MCGS嵌入版设计触摸屏程序。在锅炉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对汽包水位的控制采用三冲量水位控制法;在对蒸汽压力控制时,针对锅炉运行过程中的负荷变化大、干扰因素较多等问题,对传统的PID控制算法进行改进,加入了BP神经网络对PID参数在线整定,并利用Matlab软件对两种控制方式进行仿真对比,验证了BP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的可靠性。实际运行过程表明,本次设计的控制系统控制精度高,安全性强,可以满足供暖需求。
向上[3](2021)在《基于北斗通讯的油气井差压流量计远程监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流量计是监测采油效率和统计采油量的重要设备,不仅可以反映油气井的设备工况、每日采油量数据波动,而且能间接反映油气井油藏动态,是企业安排生产计划,进行经济效益评估的重要依据。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多位于荒野环境中,对其数据实现远程监测,目前常基于GPRS、Wi Fi等无线通信方式进行传输,这类传输方式需要架设专属基站,成本较高。本课题针对这一问题,选用V锥式差压流量计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北斗短报文通讯技术,通过北斗卫星实现数据传输,无需架设基站。同时北斗卫星提供的定位功能也为维护人员在荒野环境中提供设备准确坐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通讯方式,因此可以使用北斗通讯技术作为通信手段实现对流量计监测数据的传输。针对北斗定位功能,现阶段关于北斗卫星定位解算算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其计算效率,因此本课题利用自适应布谷鸟算法对定位解算算法进行改进。利用Matlab软件仿真得到了算法各项最优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进定位解算,符合系统对定位功能的需求。此外,本课题结合传统流量计的实际情况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北斗通讯的差压流量计远程监测系统,系统由监测终端、北斗接收机、远程监测云平台组成。针对数据采集、数据监测与北斗短报文通讯的软硬件需求,给出了对应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案。同时考虑到荒野环境对卫星通讯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备份的传输差错控制方法以提高其传输可靠性。最后通过搭建实际的硬件监测终端与云平台环境对系统可用性进行验证,该远程监测系统能有效的传输监测数据并对流量计进行定位,维护人员可通过云平台实时监测数据,降低远程监测的建设与维护成本。
杜思雨[4](2020)在《城市燃气输配管道泄漏检测实验系统研发》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天然气消费规模的日益增加,管道运输在五大运输方式中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输气管道使用年限过久、施工时密封圈和焊缝不严、腐蚀、第三方破坏等都会造成管道发生泄漏,燃气泄漏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甚至引发爆炸,危害城市的公共安全,造成人员伤亡。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管道泄漏检测和定位技术仍在探索,找寻更优化的技术,所以建立一套可开展燃气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实验的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使用价值。本文从实验角度出发,在调研国内外泄漏检测的方法、国内外实验系统搭建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流体动力学理论、信号检测方法和燃气管道类国家标准规范,研发了一套模拟城市燃气输配管道的实验系统。系统由气源模块、埋地直钢管模块、埋地直PE管模块、架空环状钢管模块、架空环状PE管模块、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组成。管道采用法兰连接,具有易拆装的特点,能根据实验要求更换管道,可以进行直管道、弯管道和变径管道等复杂运行条件下的燃气泄漏检测实验。实验管道模块选择可用阀门控制,可以满足支状管道、直管道的实验要求。实验系统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系统的性能和安全,确定了实验系统的总体架构、基本组成和设备布置,详细介绍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原理;依据模型相似原理和燃气设计规范,确定实验管道的设计压力、流量、温度、管壁厚度等参数,并结合水力计算、热力计算,对管道、气源系统、变送器组和阀门进行选型;分析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的组成,用GX works软件编写PLC逻辑程序控制阀门,LabVIEW虚拟仪器软件编写上位机系统,实现各个功能模块要求。依据实验系统设计,搭建城市输配燃气管道实验泄漏检测系统。对实验系统软件功能、管道强度、管道气密性、电气元件进行测试,改进测试过程发现的不足。开展基于流量法的泄漏检测实验,实验显示可以检测到泄漏发生。实验系统的功能满足了设计要求,可初步满足研究人员实验需求。图[98]表[16]参考文献[123]
曾攀[5](2019)在《在役大跨径梁桥挠度监测与结构运营状态分析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跨径梁桥在运营中过程中的梁体开裂和长期下挠等问题,影响到这类桥型的正常运营与维修管养。一方面需要从设计、施工、运营等角度深思引发上述病害的原因,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对结构进行跟踪评估的监测系统,以实时掌握结构状态并避免突发性损伤和垮塌。挠度是反映结构状态的最直观指标,对桥梁在运营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进行监测和分析非常重要。本文研究了大跨径梁桥的动挠度连通管法监测技术、动挠度信号分离方法、挠度效应的移动荷载识别理论和分离挠度的结构状态分析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应用于某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中,试图形成面向大跨径梁桥基于挠度的监测技术、数据解析、荷载评估和状态分析的方法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1)研究了基于压力场连通管的桥梁挠度监测关键技术:首先,研究基于压力场连通管法的桥梁动挠度测量理论,引入水锤理论分析管道粘滞阻尼特性及其对管道流体压强的影响,参数化研究管道设计等参数对其影响;其次,建立了基于压力场连通管法的桥梁挠度试验模型,分析了连通管法对静挠度和动挠度的监测效果,并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桥梁振动对连通管法挠度监测的影响;最后,研究了连通管系统的布设对于动挠度测试影响以及精度改进措施,分别获得了连通管台阶布置及测点离弯管区域的若干有意义建议。研究表明:连通管法在静挠度和动挠度监测上与位移计测试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连通管法的测试准确性;结构振动对连通管压力采集具有很大影响,特别是斜置的管道,通过理论推导修正的方式可以较好地消除结构振动的影响,并得到了模型试验验证;采集结构动挠度与管道台阶无关,但在弯管1.5m范围内影响显着,实际工程的连通管布设中需要注意这些问题以便获取准确的挠度测试结果。(2)提出了基于联合字典的桥梁挠度稀疏分离方法:首先,提出在考虑各种挠度信号特征的基础上生成原子,结合稀疏正则化模型构造联合字典,并通过字典原子重建各种挠度信号,建立方法体系实现混合信号的时域分离;其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所提方法对于动挠度车辆效应、温度效应和长期效应的分离效果,并参数化研究了噪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联合字典动挠度分离方法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抗噪性,为桥梁动挠度的有效分离提供了保障,联合字典能更好地兼顾各类信号特征,相比于单一字典,在应用上更具灵活性。(3)提出了基于蜻蜓算法和监测挠度的桥梁移动荷载识别方法:首先,将车辆荷载和入桥时间同时考虑为待优化变量,通过对比桥梁实际挠度和计算挠度之间的差异建立优化识别问题,并引入蜻蜓算法展开求解,建立方法体系;其次,通过简支梁和连续梁的数值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并研究了路面不平整度和噪声对识别结果的影响;最后,基于某桥的跑车试验和跳车试验,将本方法应用其中以根据实测挠度反演车辆荷载。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蜻蜓算法的桥梁移动荷载识别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和效率,可以同时识别车辆入桥时间和车辆荷载大小,识别方法在不同噪声等级和路面粗糙度下均具有准确的识别效果,工程案例显示本方法对跑车试验中重车荷载和入桥时间的识别误差在3%,应用效果良好。(4)提出了基于D-S证据理论和桥梁分离挠度的结构状态分析方法:首先,建立了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大跨径桥梁微观车流模拟方法,融合了智能驾驶员跟驰模型、可接受间距换道模型、等效动力轮载方法等,用于分析随机车流与桥梁耦合振动下的挠度特点,并建立挠度车辆荷载效应的分级预警方法;其次,通过有限元分析和文献调研分别建立了挠度温度效应和挠度长期效应的分级预警方法;最后,将D-S证据理论应用于挠度分离效应的结构状态分析中,解决多源信息融合与冲突问题,形成了结构状态分级评价体系。所提出的结构状态分析方法能够充分利用监测挠度的各种分离效应成分,充分利用D-S证据理论在多源信息冲突融合中的优势,亦实用于其他桥梁体系的状态分析。(5)将上述方法体系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以某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挠度监测为案例,评估了连通管法的实际工程测试效果与精度,分析了联合字典方法在动挠度效应分离中的效果和准确性,细化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结构状态分级评价方法的应用过程。研究表明:在本工程中连通管法测试挠度与人工水准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验证了连通管法的工程实施效果;挠度分离算法可以较好的筛选车辆效应、温度效应和长期效应,结合背景桥梁近三个月的挠度监测数据分析了结构状态,发现结构状态整体良好。
马占银[6](2015)在《高精度MEMS硅压力变送器温度漂移影响与补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扩散硅压力传感器及变送器,因为其良好的性能特性被广泛的应用在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由于半导体材料对温度敏感,因此压力变送器存在比较明显的温度漂移,需要进行补偿以后才能使用。目前,硅压力变送器要实现高精度测量需要较多的温度补偿点和较长的补偿时间,相当程度上制约了高精度硅压力变送器的产业化。本论文主要围绕如何在保证压力变送器的精度和补偿合格率的前提下,减少温度补偿点和缩短补偿时间这一问题开展研究。本论文研究了在工业应用中具有代表性的两类压力变送器——绝压变送器和差压变送器的温度补偿问题,分别提出各自的补偿方案。绝压力变送器的温度补偿采用经验公式与线性插值法相结合的补偿算法。通过对多台绝压变送器进行标定实验和对标定数据的规格化处理,掌握其温度特性的普遍性规律,再将量程分区,总结得到不同压力区间的经验公式。经验证,采用该算法绝压变送器的精度和补偿合格率均达到要求并且由原先5个温度补偿点减少到2个。差压变送器温度特性具有较大的离散性,减少温度补偿点难以保证补偿合格率,因此本文提出了变温标定数据这一概念。在变送器温度缓慢变化过程中标定数据,采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建立差压变送器的补偿模型。针对BP网络易陷入局部极值的缺点,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优化BP网络。通过实测数据的matlab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差压变送器精度达到要求的同时有效的减少了温度补偿时间。
沈艳婷[7](2013)在《高静压差压变送器检测装置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差压变送器因其设计先进、安装简便、品种齐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而且差压变送器的工作场合一般都存在静压,对其性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我国检定规程JJG882-2004《压力变送器检定规程》特别对差压变送器在高静压下的差压检定进行了补充规定,规定要求“强制检定的差压变送器,检定时的静态工作压力应保持在工作压力状态”。针对这一情况,本文设计研发了一种新型的高静压差压变送器检测装置。本文分析对比了国内外高静压检测装置的发展现状,以金属电容式差压变送器为例介绍了引起静压影响的原因,并通过对以往同类装置的分析提出了本装置的设计方案。然后对检测装置的气压箱体设计、界面设计以及硬件结构等进行了介绍,根据高静压条件下差压变送器的检定要求,开发了相应的下位机控制系统和上位机检定系统。下位机控制系统以PLC为核心,通过电气元件之间的连接可以实现对步进电机、阀门、真空泵的控制,以及传感器模拟量和行程开关信号的读取;上位机检定系统使用LabVIEW来编写系统界面,可实现参数设置、检定监控、数据管理等功能。经测试,高静压差压变送器检测装置具有良好的检定性能,与之匹配高静压差压变送器检定系统人机界面友好。在静压04MPa条件下,差压变送器的重复性都在0.2%以内,扩展不确定度均小于1/4MPEV,而且该高静压差压变送器检测装置与标准装置比对结果良好,即利用高静压差压变送器检测装置来检测差压变送器的途径实际可行。最后对装置的静压误差进行修正,为减少静压带来的误差影响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目前,该装置已经投入使用,运行状况良好,可以实现对静压(04)MPa、差压(0400)kPa的差压变送器的快速检定。
卢炜[8](2008)在《现场总线应用的必要性及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现场总线的定义并概述了现场总线技术的特点。对现场总线技术相对传统DCS控制技术在投资、仪表调校、备品备件需求以及更先进的企业资产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简要介绍了现场总线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实例和应用前景。详细介绍了FF,Profibus,DeviceNet,AS-interface四类市场主流的现场总线技术,及其不同特点,指出其最佳的应用场合,并提出了现场总线技术方案选择的方法。
王良波[9](2008)在《丁家液化天然气综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液化天然气将成为天然气上下游一体化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液化天然气站具有大量的温度、压力、调节阀、液位控制,结构复杂,系统运行方式灵活多变,由于液化天然气固有的特性和潜在的危险性,对液化天然气站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已成为液化天然气安全可靠运行的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工业中的深入应用,液化天然气安全稳定综合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DCS系统在传统的集成控制发展的基础上,采用分布式的系统结构将任务分布到各节点上,使风险分散,保证了系统的高可靠性,同时,由于任务的分散执行,使得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LNG站场DCS系统应具备更高可靠性和尽可能强的系统能力,其中包括:数据采集、安全监控、系统调节控制、系统自动诊断、对生产区内可燃气体泄漏进行监测报警等功能。站控系统在实时接受调度中心监控的同时,还应具备足够的自我支持运行能力,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课题结合实际工程,根据当地气质条件分析,确定预处理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处理,由于系统采用压差和温差控制,快速响应,针对液化天然气监控系统压力高、温度低、危险性高和易滞后的特点,采用了DCS系统模块控制,控制界面直接操作,完成对液化天然气站场全场的监控及运行管理,在通过分析的液化天然气系统的工艺安全需要、生产需要的基础上,重点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结合产品的最佳的性价比,选用华控的DCS系统,多处采用的冗余技术,具有高度的可靠性,系统内任何一个组件发生故障,均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并针对液化天然气系统的安全性,提出各种安全保护措施。设计组态使用世纪星工业自动化监控软件,提供清晰、友善的人机界面,使得丁家液化天然气站的综合控制系统在安全性、先进性、可靠性、可用性、冗余性、开放性、模块化、扩展性、可操作性、可维护性这几个方面得以充分的体现。通过丁家液化天然气站长期稳定的实际运行,该综合控制系统完全满足要求,具备安全、可靠、先进等特点。
翟伟翔[10](2008)在《WorldFIP现场总线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提出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是近年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WorldFIP是现场总线IEC61158国际标准中的第七种类型,适用于工业控制现场。国内外在Wor1dFIP现场总线应用主要集中在监控层,而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方面的应用研究方面还是一片空白。因此,开发基于Wor1dFIP技术的现场总线分布式控制系统,走出一条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现场总线国产化道路有着非常现实和积极的意义。论文首次研发了一整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WorldFIP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产品原型,详细讨论了关键技术和难点问题的解决方案与新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基于WorldFIP协议提出了用户层和总线访问子层(FAS)通信协议,开发了整套WorldFIP协议软件。FAS定义了报文规范和上层服务接口。用户层的研究工作包括功能块和功能块应用进程。开发了系统管理软件模块,给出了具体实现方案,包括设备存在与地址分配,时间同步、功能块调度等。确立了以XML语言为基础的WorldFIP设备描述技术,设计了描述文件解析软件模块。(2)完成了WorldFIP智能主设备的研发。提出了以ARM9和VxWorks为软硬件平台、具有快速以太网接口的WorldFIP智能主设备的设计方案。用CPLD解决了硬件模块间的时序匹配问题。描述了整体软件结构,开发了设备所特有的总线系统管理软件模块,包括总线仲裁器、设备工厂、功能块交互中心等。(3)完成了WorldFIP总线仪表通用平台和四款代表性的总线仪表的开发。提出了ARM7和VxWorks为基础的通用平台的详细设计方案,进而研发了WorldFIP总线万能输入变送器、FI转换器、电力参数测量仪以及差压变送器四款仪表。在仪表开发过程中,提出了几项新颖的测量技术:多路隔离的万能输入模块、基于FPGA的自同步整周期交流采样技术和电容膜盒压力传感器的数字化测量电路。(4)研发了一款面向功能块技术的WorldFIP总线控制系统组态软件。组态软件采用了三层C/S整体架构。中间件服务器FipServer通过FAS协议访问总线设备,采用DLL技术开发。组态软件客户端为单文档多视图的Windows桌面软件,由七个模块构成,重点开发的模块包括系统管理、功能块参数组态、控制策略的图形组态、简单下载和实时监控等。基于上述研发成果,组建了一个WorldFIP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并将其在一个实际的过程控制系统中进行了实验与试用。整个系统顺利完成了多项测试,能够可靠稳定地运行,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二、智能差压变送器DeviceNet节点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智能差压变送器DeviceNet节点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燃气调压器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燃气调压器及其性能检测 |
1.2.2 调压器故障诊断与深度学习 |
1.2.3 不平衡样本故障诊断 |
1.3 研究内容及组织架构 |
第二章 燃气调压器性能检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燃气调压器性能检测系统设计背景及要求 |
2.2.1 燃气调压器工作原理 |
2.2.2 被测调压器技术参数 |
2.2.3 检测系统功能要求 |
2.3 燃气调压器性能检测原理 |
2.3.1 静特性检测原理 |
2.3.2 关闭压力检测原理 |
2.3.3 放散压力检测原理 |
2.3.4 气密性检测原理 |
2.4 检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燃气调压器性能检测系统软硬件设计 |
3.1 引言 |
3.2 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
3.2.1 检测系统结构设计 |
3.2.2 检测系统主要硬件选型 |
3.2.3 硬件系统模块设计 |
3.3 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
3.3.1 PLC软件设计 |
3.3.2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燃气调压器故障诊断算法 |
4.1 引言 |
4.2 燃气调压器故障表征分析 |
4.2.1 正常状态 |
4.2.2 喘振故障 |
4.2.3 出口压力低故障 |
4.2.4 关闭压力高故障 |
4.3 基于燃气调压器性能检测系统的数据采集 |
4.3.1 压力数据采集系统 |
4.3.2 实验数据集制作 |
4.4 卷积神经网络 |
4.4.1 卷积神经网络结构 |
4.4.2 网络学习过程 |
4.5 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燃气调压器故障诊断算法设计 |
4.5.1 改进1-MsCNN-SVM故障诊断算法 |
4.5.2 算法流程 |
4.5.3 模型参数选择 |
4.6 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燃气调压器故障诊断算法实验验证 |
4.6.1 多尺度卷积核对比实验 |
4.6.2 不同分类器对比实验 |
4.6.3 算法对比实验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W-DenseNet的调压器不平衡样本故障诊断算法 |
5.1 引言 |
5.2 DenseNet网络与加权交叉熵损失函数 |
5.2.1 DenseNet网络 |
5.2.2 加权交叉熵损失函数 |
5.3 W-DenseNet故障诊断算法 |
5.3.1 总体网络结构 |
5.3.2 W-DenseNet算法流程 |
5.4 输入信号维度对比实验 |
5.4.1 数据重构原理 |
5.4.2 维度对比实验 |
5.5 W-DenseNet算法不同样本数据平衡度下对比实验 |
5.5.1 中度不平衡实验 |
5.5.2 重度不平衡实验 |
5.5.3 故障类间不平衡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检测系统性能评定试验与故障诊断软件系统设计 |
6.1 引言 |
6.2 燃气调压器性能检测系统试验结果与分析 |
6.2.1 性能检测试验 |
6.2.2 检测系统性能评定 |
6.3 燃气调压器故障诊断软件系统设计 |
6.3.1 软件系统开发工具 |
6.3.2 软件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
6.3.3 软件系统模块设计 |
6.3.4 故障诊断软件系统实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基于PLC的锅炉供暖监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锅炉控制系统现状 |
1.2.2 国内锅炉控制系统现状 |
1.3 课题研究意义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燃气供暖锅炉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1 锅炉供暖过程概况 |
2.1.1 供暖相关设备 |
2.1.2 燃气锅炉供暖工艺流程 |
2.2 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
2.2.1 控制系统整体需求 |
2.2.2 燃气锅炉监控对象和点数统计 |
2.3 控制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2.3.1 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
2.3.2 控制系统硬件架构 |
2.3.3 控制系统软件架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燃气供暖锅炉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
3.2 控制系统硬件选型 |
3.2.1 上位机硬件选型 |
3.2.2 PLC模块选型 |
3.2.3 触摸屏选型 |
3.2.4 传感器选型 |
3.3 控制系统硬件连接 |
3.3.1 电气电路图 |
3.3.2 控制系统硬件接线 |
3.4 现场控制柜设计 |
3.4.1 控制面板设置 |
3.4.2 模块安装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锅炉供暖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
4.1 汽包水位控制 |
4.2 炉膛压力控制 |
4.3 蒸汽压力控制 |
4.3.1 PID控制算法 |
4.3.2 PID控制器设计 |
4.3.3 BP神经网络控制算法 |
4.3.4 BP神经网络PID控制器设计 |
4.3.5 系统模型建立 |
4.3.6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4.3.7 Matlab与组态王通信连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燃气供暖锅炉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1 上位监控计算机设计 |
5.1.1 组态通讯配置 |
5.1.2 组态王变量添加 |
5.1.3 登录界面设置 |
5.1.4 主监控画面设计 |
5.1.5 报警画面 |
5.1.6 历史报表 |
5.1.7 状态曲线 |
5.2 PLC程序设计 |
5.2.1 PLC硬件组态及通信 |
5.2.2 符号表 |
5.2.3 控制主程序设计 |
5.2.4 控制系统子程序设计 |
5.2.5 程序调试运行 |
5.3 触摸屏编程设计 |
5.3.1 建立实时数据库 |
5.3.2 控制画面设计 |
5.3.3 MCGS与PLC通信 |
5.4 控制系统调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基于北斗通讯的油气井差压流量计远程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差压流量计工作原理及主要参数 |
2.1 差压流量计的工作原理 |
2.2 差压流量计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相关参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定位解算选星算法研究与仿真 |
3.1 北斗通讯相关技术原理 |
3.2 北斗导航的定位解算算法 |
3.3 基于布谷鸟算法的定位解算选星算法 |
3.4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差压流量计远程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
4.1 基于北斗通讯的差压流量计远程监测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4.2 监测终端硬件设计方案 |
4.3 监测终端软件设计与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云监测平台设计与实验结果分析 |
5.1 云监测平台服务器环境搭建 |
5.2 云监测平台前端设计与实现 |
5.3 差压流量计远程监测系统整体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城市燃气输配管道泄漏检测实验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说明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管道泄漏检测定位方法综述 |
1.2.1 直接检测法 |
1.2.2 间接检测法 |
1.3 国内外泄漏检测方法研究 |
1.3.1 直接检测研究现状 |
1.3.2 间接检测研究现状 |
1.3.3 实验系统构建现状 |
1.3.4 泄漏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 |
1.4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实验系统结构和参数设计 |
2.1 实验系统总体结构 |
2.2 实验系统基本组成 |
2.2.1 气源系统 |
2.2.2 实验管道系统 |
2.2.3 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 |
2.3 实验系统工作原理 |
2.4 实验系统参数设计 |
2.4.1 相似理论 |
2.4.2 系统流速设计 |
2.4.3 设计压力 |
2.4.4 管材壁厚选择及强度校验 |
2.4.4.1 管壁厚度计算 |
2.2.4.2 管道稳定性校验 |
2.4.5 水力计算 |
2.4.6 热力计算 |
2.5 实验仪器的选型 |
2.5.1 气源系统的选型 |
2.5.2 变送器的选型 |
2.5.3 阀门的选型 |
2.6 本章小结 |
3 实验系统数据采集与控制 |
3.1 总体架构 |
3.2 硬件组成 |
3.2.1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
3.2.2 高速数据采集卡 |
3.2.3 串口服务器 |
3.3 PLC逻辑控制 |
3.3.1 PLC编程软件介绍 |
3.3.2 PLC逻辑控制程序实现 |
3.4 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3.4.1 虚拟仪器介绍 |
3.4.1.1 虚拟仪器的概念与特点 |
3.4.1.2 虚拟仪器开发软件LabVIEW |
3.4.2 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
3.4.2.1 系统通讯模块和参数设置模块 |
3.4.2.2 数据采集与显示模块 |
3.4.2.3 数据保存模块 |
3.4.2.4 阀门控制模块 |
3.4.2.5 历史数据查询模块 |
3.4.2.6 泄漏检测模块 |
3.4.2.7 信号处理与泄漏定位模块 |
3.5 本章小结 |
4 实验系统构建与测试 |
4.1 实验系统搭建 |
4.1.1 架空环型管道搭建 |
4.1.2 埋土直管道搭建 |
4.1.3 气源系统搭建 |
4.1.4 数采与控制模块硬件搭建 |
4.2 系统测试 |
4.2.1 管道强度和气密性测试 |
4.2.2 系统软件测试 |
4.2.3 基于流量法的泄漏检测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在役大跨径梁桥挠度监测与结构运营状态分析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动态 |
1.2.1 桥梁动挠度监测技术 |
1.2.2 桥梁动挠度的数据处理 |
1.2.3 基于挠度的荷载识别方法 |
1.2.4 基于挠度的结构安全评估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关键技术问题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跨径梁桥的挠度监测技术研究 |
2.1 连通管压力场理论分析 |
2.1.1 重力与振动加速度作用下的连通管压力场作用机理 |
2.1.2 基于水锤模型的管壁粘滞作用耦合4-方程 |
2.1.3 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连通管作用机理 |
2.1.4 基于ALE法的连通管水锤效应的数值算法 |
2.1.5 连通管动态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
2.2 基于压力场连通管法的桥梁挠度监测试验模型 |
2.2.1 试验模型总体概述 |
2.2.2 试验设备参数 |
2.2.3 试验过程及数据采集 |
2.3 基于压力场连通管法的挠度测量效果评价 |
2.3.1 静载试验下挠度测量效果评价 |
2.3.2 自由振动下动挠度测量效果评价 |
2.4 结构振动对动挠度测量影响及精度改进 |
2.4.1 试验验证 |
2.4.2 结果分析 |
2.5 连通管布设对动挠度测量影响及精度改进 |
2.5.1 连通管弯管高差对挠度测量影响分析 |
2.5.2 连通管弯管区域对挠度测量影响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联合字典的桥梁动挠度稀疏分离 |
3.1 挠度信号分析 |
3.2 稀疏表示基本概念 |
3.2.1 信号稀疏表示 |
3.2.2 联合字典 |
3.3 基于联合字典的桥梁动挠度稀疏分离 |
3.3.1 车辆引起动动挠度分离 |
3.3.2 温差效应与长期挠度稀疏分离 |
3.3.3 桥梁动挠度稀疏分离基本流程 |
3.4 数值案例验证 |
3.4.1 算例概述 |
3.4.2 方法验证 |
3.4.3 模型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动挠度和蜻蜓算法的桥梁移动车辆荷载识别 |
4.1 车辆荷载识别的理论概述 |
4.2 蜻蜓算法基本理论 |
4.3 基于蜻蜓算法的车辆荷载识别方法 |
4.3.1 移动荷载作用下的桥梁振动分析 |
4.3.2 移动荷载识别的控制方程 |
4.3.3 基于蜻蜓算法的桥梁移动车辆荷载识别 |
4.4 数值算例验证 |
4.4.1 简支梁数值案例 |
4.4.2 连续梁数值案例 |
4.4.3 讨论分析 |
4.5 工程案例应用 |
4.5.1 工程概况 |
4.5.2 桥梁有限元模型建立与修正 |
4.5.3 移动荷载识别方法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分离挠度与D-S证据理论的桥梁结构状态分析 |
5.1 基于随机车流-桥耦合振动的挠度特性 |
5.1.1 车辆与桥梁耦合振动方程 |
5.1.2 大跨径桥梁随机车流模拟 |
5.1.3 挠度车辆荷载效应的预警指标 |
5.2 大跨径梁桥长期下挠特性 |
5.3 大跨径梁桥温度变形特性 |
5.4 基于D-S证据理论的桥梁结构性能评估 |
5.4.1 D-S证据理论及其评估流程 |
5.4.2 基于监测挠度的D-S证据理论桥梁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跨径梁桥动挠度监测与状态分析的工程应用 |
6.1 工程概述 |
6.2 动挠度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桥验证 |
6.2.1 监测系统的总体架构 |
6.2.2 监测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 |
6.2.3 实桥挠度监测系统的建设 |
6.2.4 挠度监测精度的对比验证 |
6.3 基于监测数据的动挠度信号分离 |
6.3.1 数据预处理 |
6.3.2 桥梁动挠度分离 |
6.4 基于D-S证据理论的桥梁评估 |
6.4.1 随机车流作用下桥梁挠度变形 |
6.4.2 长期下挠的分级预警值及其BPA |
6.4.3 桥梁温度荷载的挠度效应及其BPA |
6.4.4 基于监测挠度的桥梁结构性能综合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高精度MEMS硅压力变送器温度漂移影响与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高精度MEMS硅压力变送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
1.3 压力变送器温度补偿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安排 |
第二章 高精度MEMS硅压力变送器温度误差分析 |
2.1 温度对智能电路板的影响 |
2.2 温度对测量膜盒的影响 |
2.3 硅压力传感器温漂及原因分析 |
2.3.1 压力传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
2.3.2 零点热温漂 |
2.3.3 灵敏度温漂 |
2.4 现有补偿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压力变送器温度特性实验及数据分析 |
3.1 压力变送器标定实验 |
3.2 实验数据与分析 |
3.2.1 样本数据 |
3.2.2 端基一致法 |
3.3 差压变送器温度特性离散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采用恒温标定数据的压力变送器温度补偿算法 |
4.1 绝压变送器温度补偿算法 |
4.1.1 经验公式 |
4.1.2 算法设计 |
4.2 绝压变送器补偿效果及分析 |
4.3 差压变送器的温度补偿 |
4.3.1 差压变送器温度补偿算法及结果分析 |
4.3.2 变温标定数据的提出及保温时间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采用变温标定数据的差压变送器温度补偿算法 |
5.1 神经网络概述 |
5.1.1 神经网络基本理论 |
5.1.2 BP算法的存在的问题 |
5.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温度补偿模型 |
5.2.1 温度补偿模型建模思想 |
5.2.2 温度补偿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
5.3 采用变温标定数据温度补偿实例及结果分析 |
5.3.1 实验方案 |
5.3.2 补偿效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补偿模型 |
6.1 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 |
6.1.1 遗传算法原理 |
6.1.2 BP算法和遗传算法的互补 |
6.2 改进的遗传算法 |
6.2.1 GA-BP算法编码 |
6.2.2 适度函数的确定 |
6.2.3 遗传算子 |
6.2.4 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结构 |
6.3 算法性能分析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高静压差压变送器检测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差压变送器检测装置简介 |
1.2.1 差压变送器简介 |
1.2.2 差压变送器标准器的选择方法 |
1.3 差压变送器检测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1 自动化和数字化 |
1.3.2 关于高静压的影响 |
1.4 论文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2 高静压差压变送器检测装置的总体设计 |
2.1 引起静压影响的原因 |
2.2 原始检测装置 |
2.2.1 数字式手动压力控制检测装置 |
2.2.2 高静压气体差压活塞式压力计 |
2.3 技术指标 |
2.4 设计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3 高静压差压变送器检测装置的硬件设计 |
3.1 总体结构 |
3.2 界面简介 |
3.2.1 手动操作界面 |
3.2.2 标准器校准界面 |
3.2.3 被检器检测界面 |
3.2.4 基本参数界面 |
3.3 控制系统的硬件选型 |
3.3.1 步进电机 |
3.3.2 步进电机驱动器 |
3.3.3 电磁阀 |
3.3.4 真空泵 |
3.3.5 其他配套硬件设备 |
3.4 基于PLC的下位机控制系统 |
3.4.1 基本组成 |
3.4.2 工作原理 |
3.4.3 PLC设计参数 |
3.4.4 控制系统工作过程 |
3.4.5 控制系统电路 |
3.4.6 PLC程序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高静压差压变送器检定系统的设计 |
4.1 软件设计流程 |
4.2 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2.1 参数设置模块 |
4.2.2 检定系统模块 |
4.2.3 数据库模块 |
4.3 本章小结 |
5 实验研究与应用 |
5.1 与高静压气体差压活塞式压力计的比对结果 |
5.2 重复性 |
5.2.1 高静压差压变送器检测装置的重复性 |
5.2.2 被测差压变送器的重复性 |
5.3 高静压差压变送器检测装置的不确定度评定 |
5.3.1 静压传感器的标准不确定度u静(p) |
5.3.2 差压传感器的标准不确定度u差(p) |
5.4 被测差压变送器的不确定度评定 |
5.4.1 测量模型 |
5.4.2 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 |
5.4.3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
5.4.4 扩展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
5.4.5 报告不确定度评定结果 |
5.5 静压影响的数据修正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现场总线应用的必要性及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现场总线应用的必要性 |
1.1 现场总线的特点 |
1.2 现场总线的优点 |
1.2.1 费用的减少 |
1.2.2 更大的量程比 |
1.2.3 更少的备品备件的需求 |
1.2.4 更简单的调校工作 |
1.2.5 强大的诊断功能 |
1.2.6 更精确的资产管理 |
1.3 现场总线技术在中国应用的实例 |
1.4 采用现场总线技术是自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
2 现场总线的选择 |
2.1 4种主要现场总线的特性 |
2.1.1 基金会现场总线FF |
2.1.2 Profibus |
2.1.3 DeviceNet |
2.1.4 AS-interface (AS-i) |
2.2 现场总线间的比较 |
2.3 依据不同的生产特点确定总线的应用方案 |
(9)丁家液化天然气综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DCS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1.3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本文研究的意义 |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重庆市丁家镇液化天然气综合控制系统 |
2.1 液化天然气站工艺概述 |
2.2 液化天然气综合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
2.3 液化天然气综合控制系统结构设计及特点 |
2.3.1 液化天然气站综合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
2.3.2 液化天然气站综合控制系统设计特点 |
2.4 LNG站自动控制系统功能设计及要求 |
2.4.1 液化装置系统功能 |
2.4.2 储罐系统功能 |
2.4.3 预处理系统功能 |
3 重庆市丁家镇液化天然气站综合控制系统实现 |
3.1 信号联络的安全性设计 |
3.2 控制系统设计 |
3.2.1 系统组成 |
3.2.2 网络层次 |
3.2.3 DCS系统选型主要技术指标 |
3.2.4 控制站硬件可靠性设计 |
3.3 自控系统的设定 |
3.3.1 系统组态软件 |
3.3.2 添加控制回路 |
3.3.3 下装组态参数 |
3.3.4 丁家LNG系统网络的构成 |
3.3.5 上层网络构成简图 |
3.4 丁家LNG站场上位机系统的程序设计 |
3.5 丁家LNG场站OPC的连接 |
3.5.1 OPC在DCS系统中的控制方式 |
3.5.2 FB600系统中的OPC界面 |
4 DCS系统监控软件设计 |
4.1 世纪星简介 |
4.2 监测系统的设计 |
4.2.1 系统监测 |
4.2.2 串口设备 |
4.3 网络功能 |
4.4 丁家LNG控制界面设计 |
4.5 系统运行的各种功能 |
4.6 系统的运行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WorldFIP现场总线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 |
1.1.2 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历程 |
1.2 课题相关领域发展现状 |
1.3 国内外WorIdFIP 技术及基于WorIdFIP 技术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应用与研发现状 |
1.4 课题的意义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WorldFIP 现场总线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以WorldFIP 总线为现场层网络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
2.2 WorldFIP 现场总线分布式控制系统体系结构 |
2.2.1 WorldFIP 总线网络 |
2.2.2 WorldFIP 主设备(网关) |
2.2.3 WorldFIP 基本设备 |
2.2.4 人机接口设备 |
2.3 WorldFIP 通信模型 |
2.3.1 物理层 |
2.3.2 数据链路层 |
2.3.3 应用层 |
2.3.4 总线访问子层 |
2.3.5 用户层 |
2.4 系统管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用户层和总线访问子层协议关键技术 |
3.1 功能块应用进程 |
3.1.1 功能块结构 |
3.1.2 功能块参数 |
3.1.3 功能块的工作模式 |
3.1.4 功能块的执行步骤 |
3.1.5 PID 功能块的设计与开发 |
3.1.6 功能块通信 |
3.1.7 功能块服务 |
3.1.8 功能块壳 |
3.2 系统管理 |
3.2.1 可预约定时器管理模块 |
3.2.1.1 定时链表管理模块 |
3.2.1.2 定时器管理模块 |
3.2.1.3 物理定时器 |
3.2.2 宏周期时间和应用时间同步管理 |
3.2.3 设备识别和地址分配 |
3.2.3.1 原理描述 |
3.2.3.2 设计与实现 |
3.2.4 功能块的调度 |
3.3 WorldFIP 设备描述技术 |
3.3.1 基于XML 设备描述文件的基本结构 |
3.3.2 设备描述文件的解析 |
3.3.3 设备描述文件在组态软件中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WorldFIP 智能主设备 |
4.1 主设备的核心地位与设计需求 |
4.2 主设备的硬件设计 |
4.2.1 嵌入式主板 |
4.2.2 WorldFIP 通信接口板 |
4.2.3 主板与通信板之间的连接 |
4.3 主设备的软件设计 |
4.3.1 FDM 库在VxWorks 下的移植 |
4.3.2 以太网服务器软件组件的设计 |
4.3.3 WorldFIP 总线系统管理软件组件的设计 |
4.3.3.1 设备工厂 |
4.3.3.2 总线仲裁器 |
4.3.3.3 功能块交互中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WorldFIP 现场总线仪表 |
5.1 WorldFIP 现场总线仪表通用平台 |
5.1.1 仪表硬件平台 |
5.1.2 仪表软件平台 |
5.1.2.1 板级支持包(BSP) |
5.1.2.2 MicroFIP 驱动软件 |
5.2 WorldFIP 万能输入变送器 |
5.2.1 万能输入变送器的性能指标 |
5.2.2 万能输入变送器硬件设计 |
5.2.2.1 仪表电源配电 |
5.2.2.2 通道保护隔离电路 |
5.2.2.3 信号调理电路 |
5.2.2.4 A/D 转换电路 |
5.2.3 万能输入变送器软件设计 |
5.2.3.1 四通道数据采集程序的设计 |
5.2.3.2 转换块的设计 |
5.3 WorldFIP 总线-电流(FI)转换器 |
5.3.1 FI 转换器的技术参数 |
5.3.2 FI 转换器硬件设计 |
5.3.3 FI 转换器软件设计 |
5.4 WorldFIP 电力参数测量仪 |
5.4.1 电力参数测量仪技术参数 |
5.4.2 电力参数测量仪硬件设计 |
5.4.3 电力参数测量交流采样算法 |
5.5 WorldFIP 差压变送器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面向功能块技术的WorldFIP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组态软件 |
6.1 组态软件的框架设计 |
6.2 中间件FipServer 的设计 |
6.3 组态软件客户端程序设计 |
6.3.1 关键类结构 |
6.3.2 功能块应用进程图形组态的设计与实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系统实验 |
7.1 #1 储水罐的温度控制回路介绍 |
7.2 设备存在与地址修改测试 |
7.3 系统时间同步测试 |
7.4 系统运行实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四、智能差压变送器DeviceNet节点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燃气调压器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研究[D]. 盛永健. 江南大学, 2021(01)
- [2]基于PLC的锅炉供暖监控系统设计[D]. 汪依锐.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基于北斗通讯的油气井差压流量计远程监测系统研究[D]. 向上.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8)
- [4]城市燃气输配管道泄漏检测实验系统研发[D]. 杜思雨.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5]在役大跨径梁桥挠度监测与结构运营状态分析的关键技术研究[D]. 曾攀.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6]高精度MEMS硅压力变送器温度漂移影响与补偿研究[D]. 马占银. 华南理工大学, 2015(12)
- [7]高静压差压变送器检测装置的研究[D]. 沈艳婷. 中国计量学院, 2013(02)
- [8]现场总线应用的必要性及选择[J]. 卢炜. 石油化工自动化, 2008(06)
- [9]丁家液化天然气综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 王良波. 重庆大学, 2008(06)
- [10]WorldFIP现场总线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翟伟翔.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