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天然褐铁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褐铁矿,废水,亚铁,铁矿,偶氮染料,磁铁矿,橙黄。
天然褐铁矿论文文献综述
金思明,陈木根,何劲勇,卓丹丹,王智美[1](2018)在《天然褐铁矿对偶氮染料橙黄Ⅰ降解脱色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天然褐铁矿为光催化剂,以橙黄Ⅰ为目标降解物,借助氙灯光源模拟太阳光,考察降解体系初始p H、天然褐铁矿用量、光照强度、反应时间等对天然褐铁矿光催化降解橙黄Ⅰ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天然褐铁矿光催化橙黄Ⅰ降解体系初始p H为2.0,天然褐铁矿用量为0.20 g,反应时间为2 h时,其对橙黄Ⅰ降解脱色率为98%,属于一级动力学反应。(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8年01期)
徐彬,陈天虎,刘海波,朱承驻,陈冬[2](2016)在《热处理天然褐铁矿制备γ-Fe_2O_3及其NH_3-SCR活性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天然褐铁矿为前驱体,通过热处理制备γ-Fe_2O_3作为NH3-SCR催化剂.借助XRD、XRF、XPS、NH3-TPD、FR-IR等表征方法,考察反应温度、褐铁矿中的锰氧化物以及H_2O和SO_2对催化剂选择催化还原NO活性的影响并与α-Fe_2O_3作对比.结果表明,由于γ-Fe_2O_3表面比α-Fe_2O_3具有更强的酸性,使得γ-Fe_2O_3的脱硝温度窗口(200~350℃)宽于α-Fe_2O_3(200~300℃),且在活性温度窗口下,催化剂脱硝效率达到99%以上;γ-Fe_2O_3催化剂中少量MnO_2的存在,提高了催化剂低温段(100~200℃)脱硝活性,降低了高温段(400~450℃)脱硝活性;SO_2的存在会使γ-Fe_2O_3的脱硝温度窗口向高温区偏移100℃、体积分数为5%的H_2O对脱硝反应的抑制作用很小,但当SO_2和5%H_2O同时存在,尤其是SO_2的体积分数达到0.12%时,硫酸铵盐类的迅速生成会大大降低γ-Fe_2O_3的脱硝活性;此外,γ-Fe_2O_3经过NH3-SCR反应后,其磁化率略有降低,催化剂仍然具有磁回收循环利用的潜力.(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6年07期)
陈陈[3](2016)在《氢气还原天然褐铁矿、菱铁矿制备零价铁及其除磷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类对水体富营养化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净化含磷污废水迫在眉睫。寻求高效、低廉的除磷材料倍受研究者的关注。新型材料纳米零价铁因其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而被广泛用作吸附剂。本文利用XRD、 XPS、TG/DTG、SEM、TEM、BET等表征手段研究了铜陵天然褐铁矿及菱铁矿的矿物组成及其形貌形态特征,并通过热处理方式获得褐铁矿、菱铁矿纳米结构化相变零价铁。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不同因素(煅烧温度、初始pH值、反应时间、初始磷浓度、氧气总量、干扰离子对纳米铁除磷效率的影响以及反应动力学、吸附平衡的研究。同时将纳米零价铁作为动态柱填料并探究其除磷性能。得出以下结论:(1)铜陵天然褐铁矿主要由针铁矿(>90wt%)和石英组成,褐铁矿晶体呈针状和片状,具纳米尺寸,集合体呈笋状和球状;热处理促使针铁矿进一步纳米结构化相变形成零价铁,具多孔结构、高比表面积特征。(2)铜陵天然菱铁矿矿石主要成分为菱铁矿(FeCO3),除此之外还含有少量的针铁矿、黏土、石英等杂质。菱铁矿呈菱面体形态,样品中存在的叶片状形态的物质主要为伊蒙黏土矿物,针状、棒状形态的矿物为菱铁矿经风化氧化形成的针铁矿。(3)当煅烧温度达550℃及以上,氢气流速为180mL/min,氢气分别还原天然褐铁矿和天然菱铁3h可以完全转变成纳米零价铁。通过BET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证明,随着煅烧温度升高,纳米铁对磷的去除效率先升高后逐渐降低。要保证纳米零价铁除磷效果最佳,氢气还原天然铁矿制备纳米零价铁最佳煅烧温度点是550℃。(4)通过静态实验,考察了不同煅烧温度、初始pH值、氧气总量、初始浓度、干扰离子等对纳米零价铁除磷效果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去除效果的最佳条件,并进一步分析了纳米零价铁除磷的机理。结果显示,在弱酸且溶解氧存在的条件下,本文两种材料制备出的纳米零价铁除磷效率达95%及以上。在纳米零价铁除磷过程中,反应时间、初始磷浓度、pH值、溶解氧量对去除率影响很大。而除磷效果基本不受反应温度的影响。(5)氢气还原褐铁矿制备纳米零价铁作为动态柱填料净化模拟含磷(5mmg/L)废水可运行1年以上,磷去除效率超过99.5%,出水磷浓度达到地面水体环境质量II类标准(0.025mg/L)。(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6-04-01)
陶虎春,丁辉,石刚,李金波[4](2014)在《应用天然褐铁矿催化生物电芬顿体系氧化橙Ⅱ染料》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比较了将褐铁矿、磁铁矿和赤铁矿3种铁矿粉投加到生物电芬顿体系中,发生Fenton反应氧化降解模拟废水中的橙Ⅱ染料的效果.结果表明,3种铁矿均能够催化形成生物电芬顿体系,其中褐铁矿的催化效果最好,2.5h橙Ⅱ染料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8%以上.在以褐铁矿催化的生物电芬顿体系中,pH值1—5范围内,pH值越低对橙Ⅱ的去除效果越好.pH值为2的模拟橙Ⅱ染料废水经25h连续处理,COD去除率可以达到72%,矿化电流效率达76.90%.向50ml阴极体系中投加0.1g褐铁矿,可以维持体系在较高的氧化效率下连续运行20个周期,且没有残渣产生.(本文来源于《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颜云花,李艳,鲁安怀,王鑫,丁竑瑞[5](2009)在《天然褐铁矿的光电化学响应及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天然褐铁矿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f.)生长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确定实验中所用天然褐铁矿样品的主要物相为针铁矿和赤铁矿,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时间-电流曲线表明天然褐铁矿在可见光下具有良好的光电化学响应。采用"H"型装置进行双室体系反应,设置了3组对比实验,结果显示A.f.在有光催化电子传入情况下生长较好,在96h内细胞浓度增加了12倍,3组实验中Fe2+浓度的变化规律与A.f.的生长趋势相对应。由此揭示了天然褐铁矿促进A.f.生长的机制为:在光照作用下天然褐铁矿能产生光生电子-空穴对,光生空穴被电子供体(抗坏血酸)捕获,分离出的光生电子传入阴极室能够将Fe3+还原为Fe2+,实现Fe2+的电化学再生,提供充足的电子能量来源,促进细菌生长。(本文来源于《岩石矿物学杂志》期刊2009年06期)
陈洁,鲁安怀,赵谨,侯华丹[6](2004)在《天然褐铁矿处理含Hg(Ⅱ)废水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水合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表面重金属离子发生吸附作用的原理,进行了天然褐铁矿处理含Hg(Ⅱ)废水的实验。结果表明:试样用量、粒径、废水浓度、pH值、离子强度、反应时间、振荡器转速等因素对Hg(Ⅱ)的吸附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pH值的影响最大;Hg(Ⅱ)在天然褐铁矿上的吸附等温曲线不同于Langmuir和Fre undlich等温线,而为台阶型,符合分级离子/配位子交换等温曲线(本文来源于《第二届全国环境矿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4-06-30)
陈洁,鲁安怀,赵谨,侯华丹[7](2003)在《天然褐铁矿处理含Hg(Ⅱ)废水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水合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表面重金属离子发生吸附作用的原理 ,进行了天然褐铁矿处理含Hg(Ⅱ )废水的实验。结果表明 :试样用量、粒径、废水浓度、pH值、离子强度、反应时间、振荡器转速等因素对Hg(Ⅱ )的吸附率有一定的影响 ,其中 pH值的影响最大 ;Hg(Ⅱ )在天然褐铁矿上的吸附等温曲线不同于Langmuir和Fre undlich等温线 ,而为台阶型 ,符合分级离子 /配位子交换等温曲线(本文来源于《岩石矿物学杂志》期刊2003年04期)
赵谨[8](2002)在《天然磁铁矿与褐铁矿处理含Hg(Ⅱ)、Cd(Ⅱ)、Cr(Ⅵ)废水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重金属废水严重危害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因此人们十分重视对重金属废水的治理,我国已明确提出优先治理重金属污染的环保政策。前人在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研究方面已做了许多工作,但在利用天然矿物处理方法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利用天然磁铁矿与褐铁矿处理重金属Hg(Ⅱ)、Cd(Ⅱ)、Cr(Ⅵ)废水,主要研究磁铁矿与褐铁矿对它们的吸附能力,探讨它们的吸附行为,为将来进一步研究、利用天然磁铁矿与褐铁矿处理重金属废水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利用电子探针对天然磁铁矿和褐铁矿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物相。通过差热分析、红外光谱、比表面积及表面位浓度的测定,对磁铁矿和褐铁矿的矿物学特征尤其是表面特征进行初步了解。结果表明磁铁矿和褐铁矿的比表面积分别为4.29m~2/g和42.27m~2/g,表面位浓度分别为4.10×10~(-5)mol/g和4.78×10~(-6)mol/g,并证明表面有水合羟基存在。 2 考察了吸附时间、介质pH值、试样用量、废水浓度以及无机盐的浓度等条件对天然磁铁矿和褐铁矿去除Hg(Ⅱ)、Cd(Ⅱ)和Cr(Ⅵ)离子的影响,并通过对等温吸附曲线的研究,对其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介质pH值是实验条件中影响吸附效果的最主要因素;Hg(Ⅱ)、Cd(Ⅱ)和Cr(Ⅵ)离子在天然磁铁矿与褐铁矿上的吸附行为都可以较好的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描述。 3 对磁铁矿和褐铁矿吸附Hg(Ⅱ)和Cr(Ⅵ)离子的机理进行实验研究。发现在不同NaNO_3浓度时,相同pH值条件下,磁铁矿吸附Hg(Ⅱ)和Cr(Ⅵ)离子时,吸附率几乎不受NaNO_3浓度的影响,推测Hg(Ⅱ)和Cr(Ⅵ)离子与磁铁矿表面形成了较强相互作用力;而褐铁矿吸附Hg(Ⅱ)和Cr(Ⅵ)离子时,吸附率受NaNO_3的影响较大,推测Hg(Ⅱ)和Cr(Ⅵ)离子与褐铁矿表面形成了较弱的相互作用力。 4 对天然磁铁矿和褐铁矿原样及吸附有Hg(Ⅱ)、Cd(Ⅱ)和Cr(Ⅵ)离子的磁铁矿和褐铁矿样品表面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发现磁铁矿上的羟基吸收峰没有变化,而褐铁矿吸附Hg(Ⅱ)和Cd(Ⅱ)离子时,羟基吸收峰发生了漂移。 5 天然磁铁矿与褐铁矿原样和吸附有Hg(Ⅱ)、Cd(Ⅱ)和Cr(Ⅵ)离子的磁铁矿和褐铁矿XPS谱研究表明,经多次洗涤后,吸附了Hg(Ⅱ)离子的磁铁矿和褐铁矿样品上已经没有了Hg(Ⅱ)离子,余下的样品上都有被吸附离子存在。(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02-04-01)
天然褐铁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天然褐铁矿为前驱体,通过热处理制备γ-Fe_2O_3作为NH3-SCR催化剂.借助XRD、XRF、XPS、NH3-TPD、FR-IR等表征方法,考察反应温度、褐铁矿中的锰氧化物以及H_2O和SO_2对催化剂选择催化还原NO活性的影响并与α-Fe_2O_3作对比.结果表明,由于γ-Fe_2O_3表面比α-Fe_2O_3具有更强的酸性,使得γ-Fe_2O_3的脱硝温度窗口(200~350℃)宽于α-Fe_2O_3(200~300℃),且在活性温度窗口下,催化剂脱硝效率达到99%以上;γ-Fe_2O_3催化剂中少量MnO_2的存在,提高了催化剂低温段(100~200℃)脱硝活性,降低了高温段(400~450℃)脱硝活性;SO_2的存在会使γ-Fe_2O_3的脱硝温度窗口向高温区偏移100℃、体积分数为5%的H_2O对脱硝反应的抑制作用很小,但当SO_2和5%H_2O同时存在,尤其是SO_2的体积分数达到0.12%时,硫酸铵盐类的迅速生成会大大降低γ-Fe_2O_3的脱硝活性;此外,γ-Fe_2O_3经过NH3-SCR反应后,其磁化率略有降低,催化剂仍然具有磁回收循环利用的潜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天然褐铁矿论文参考文献
[1].金思明,陈木根,何劲勇,卓丹丹,王智美.天然褐铁矿对偶氮染料橙黄Ⅰ降解脱色的研究[J].广州化工.2018
[2].徐彬,陈天虎,刘海波,朱承驻,陈冬.热处理天然褐铁矿制备γ-Fe_2O_3及其NH_3-SCR活性探究[J].环境科学.2016
[3].陈陈.氢气还原天然褐铁矿、菱铁矿制备零价铁及其除磷作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6
[4].陶虎春,丁辉,石刚,李金波.应用天然褐铁矿催化生物电芬顿体系氧化橙Ⅱ染料[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4
[5].颜云花,李艳,鲁安怀,王鑫,丁竑瑞.天然褐铁矿的光电化学响应及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的影响[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9
[6].陈洁,鲁安怀,赵谨,侯华丹.天然褐铁矿处理含Hg(Ⅱ)废水的实验研究[C].第二届全国环境矿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7].陈洁,鲁安怀,赵谨,侯华丹.天然褐铁矿处理含Hg(Ⅱ)废水的实验研究[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3
[8].赵谨.天然磁铁矿与褐铁矿处理含Hg(Ⅱ)、Cd(Ⅱ)、Cr(Ⅵ)废水实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