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闫中宁[1](2021)在《多媒体教学方法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合肥十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学校体育不仅仅是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门科学性学科。近几年来,国家一直推动教育改革的进行,在国家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至2020)》中指出,我国在教育事业发展上的策略选择必须是教育的信息化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必须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和教育发展的交融,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而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已经在多领域学科中开展进行,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创新性、交互性等性质在各个学科中对学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与国家对教育和改革方向一致。所以多媒体教学在高中体育课堂中逐渐得到了应用,但高中体育课堂中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对比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与成效是需要每位体育教师所熟知的。如何将多媒体运用在课堂中,让学生从单一、固定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给学生一个多元化、信息化、灵活、丰富的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达到更好的一个学习效果的目的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以多媒体设备广泛应用于在课堂中的背景下,研究基于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在高中体育篮球课堂中的应用及实践意义。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教学实验法等方法对研究内容进行相关分析。对合肥市第十中学的高二年级两个篮球选项班级的92名学生进行了为期12周的教学实验,其中实验组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篮球教学。在实验前分别对这两个组别的学生进行篮球理论知识考核,篮球投篮能力和篮球行进间上篮能力、技评的测试,检验两个对应组的学生实验前测的结果能否符合教学实验所要求的同质性,用来确保实验效果有效性。结合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对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深度探析,找出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并提出可供改进和借鉴的方法。研究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1)从对比实验前后篮球基础理论知识成绩来看,多媒体教学方法相比传统教学方法更能扩展学生专项技能的知识面,补充课外知识,加深学生对于运动技能相关知识的认知。(2)从对比实验前后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成绩来看,多媒体教学方法相比传统教学方法在篮球的教学中更能让学生掌握基础技能,提升对基础技能的认知程度,提高基础技能的水平。(3)从对比实验前后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评成绩来看,多媒体教学方法相比于传统教学方法在投篮技能中更能让学生掌握正确连贯的技术动作,让学生投篮动作更加协调统一,技术动作的正确性更高。(4)从对比实验前后篮球行进间投篮成绩来看,多媒体教学方法比传统教学方法在篮球行进间投篮这类复杂的技术动作中更能发挥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上篮的效率。(5)从篮球行进间投篮技评成绩来看,多媒体教学方法相比于传统教学方法在行进间投篮技能中更能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上篮节奏和投篮技巧,让学生上篮过程更加流畅协调统一和美观,技术动作的正确性更高。
佟彩嘉[2](2020)在《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大石桥二高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社会各方面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甚至包含教育事业带来较明显的变革,课堂上频繁地使用多媒体课件也成为现代高中生物课堂非常普遍的现象。课堂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种类繁多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上课的效率,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多媒体课件是适应信息时代,完成课程改革关键的工具,不是为了看起来热闹但毫无效果的形式。在信息化教学开始普及的高科技时代,讨论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多媒体课件的研究背景,当前多媒体课件在高中教学中使用已经相当普遍,但使用的过程是否科学准确,发挥其最大的优越性的问题还有待考究。在有关背景下提出研究的课题内容、方法及意义。其次对相关文献进行了阐述,包括学习理论以及多媒体课件相关概念、制作原则、制作流程、优势等,为第三部分进一步论述多媒体课件的实际运用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最后,对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以必修一中的某几节课为例介绍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的过程,并且对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的部分高一生物教师及学生对多媒体课件的看法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多媒体课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总结分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希望通过这些内容给一线教学的高中生物老师在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张欢[3](2020)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多媒体课件应用现状调查研究 ——以Y市X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了英语学科要充分需求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实现教学呈现形式的最优化的具体要求。就目前农村地区的英语学科教学而言,落实这样的要求最便捷与有效的手段就是在英语学科教学中广泛的应用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所呈现的丰富的多媒体信息来拓展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学习途径。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很好的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丰富的多媒体信息能够让学生对于一些知识的理解变得更为的容易,在英语学科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在情景创设、听读辅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目前而言,对于很多的英语教师来说,多媒体课件成为了其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支持手段与工具。但是对于一些农村地区的学校,因为存在着意识、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程度、进度都相对滞后,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中这样的问题体现的尤为明显。本文选取了Y市X中学这一农村初中英语学科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应用情况为切入点,从农村初中英语学科教师的角度,以教师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现状为具体的对象,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现实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研究Y市X中学初一、初二共48位初中英语教师,共48节课的英语课件,访谈了8位英语教师。针对该学校英语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实施、开展教学的现实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主要问题有:(1)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现状如何?(2)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对于多媒体课件应用存在哪些问题?(3)基于现状的调查及问题的分析,得出问题的成因。调查结果显示,问题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目前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师队伍中存在着课件制作与应用形式较为单一、课件制作存在较大困难;二、多媒体课件与英语学科的融合存在一定困难;三、教师缺乏足够有效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这三个方面。笔者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及在问题和成因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信息化软硬件条件;加深教师信息化了解、集中强化教师的培训与学习;促进课件呈现信息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三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朱培桦[4](2020)在《视频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视频资源已经成为我国中学课堂中教师常用的教学资源,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愈加广泛,自我意识不断提高,动机层次不断增强,教师和学生的认知方式以及师生关系也随之发生改变。教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只有不断的丰富知识储备,提高教学技能技巧,才能应对挑战。合理应用教学资源可以减轻教师工作压力,提高教学效率,改变学生学习怠倦现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初中阶段是人生阶段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这时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在整个人生阶段中显得至关重要。基于生活化教育理论下,更体现我们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文章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研究背景及理论、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方法、重难点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概述了视频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应用中的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意义、种类等。第三部分是视频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应用现状及原因分析,以乌鲁木齐四所普通中学的学生和教师为调查对象,发现视频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并且分析问题原因。第四部分主要重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培养教师应用视频资源的意识,提高视频资源的应用效度,校方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视频资源的相关建设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五部分,视频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的教学设计。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发放调查问卷,与教师进行访谈,并亲身从事教学实践,为提高《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质量,打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
刘奕[5](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陶璇宇[6](2019)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和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已逐渐融入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并成为幼儿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越来越多的教师发现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直观有趣、视听结合、跨时空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拓宽幼儿的认知,因此常使用多媒体辅助语言领域教学,那么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文学欣赏活动中,对幼儿文学审美能力是否有促进作用呢?本研究主要采用教育行动研究方法,研究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幼儿文学审美能力,欲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了解到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在文学活动中,对幼儿的文学审美能力的影响,同时给未来想要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的教师提供可行的教学建议和指导策略。整个行动研究历时近四个月,研究对象是贵阳市云岩区S幼儿园大三班43名幼儿。行动研究共分为三轮:第一轮主要研究了多媒体技术辅助绘本、幼儿诗以及幼儿散文的教学,主要聚焦于多媒体的画面建构;第二轮主要研究了多媒体技术辅助绘本、幼儿诗以及幼儿散文的教学,主要聚焦于第一轮行动研究发现的问题即针对不同文学体裁应如何使用多媒体技术;第三轮主要研究了多媒体技术辅助绘本、幼儿诗及幼儿散文的教学,主要聚焦于第二轮行动研究发现的问题即如何更好地利用不同的媒体促进幼儿文学审美能力的发展。通过以上三轮行动得出以下结论:通过三轮行动研究研究者得出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活动设计与活动实施的基本方式。与此同时,通过三轮行动研究研究者发现了多媒体技术辅助文学教学活动在促进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发展方面的作用。基于研究结论研究者做出反思,并建议广大研究者和教师们要深入研究并发掘多媒体技术在文学欣赏活动中的审美教育价值。
甘莉莲[7](2019)在《板书与多媒体在泰国初级汉语文化词汇教学中结合使用的实践研究 ——以素攀府约瑟慈善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现阶段的文化词汇教学中,板书与多媒体皆成为了辅助文化词汇教学的重要手段,然而,这带来了如何更好地运用板书与多媒体服务于文化词汇教学的问题。板书与多媒体有着不同的特点以及优缺点,若能将两者优化结合共同服务于文化词汇教学,就能让教师在文化词汇教学中得心应手,使得教学质量得到显着提高。为了探究如何更好将板书与多媒体结合运用于初级汉语文化词汇教学,本文采用了个案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自身在泰国进行的教学实践,笔者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将板书与多媒体结合使用于初级汉语文化词汇教学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而结合对在泰汉语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及访谈的问题与解决办法,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刘南萍[8](2019)在《后班级授课制阶段讲授法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科学技术和教学理念不断地冲击着大学课堂教学,大学教学组织形式从以班级授课制为主正式进入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共存的后班级授课制阶段。后班级授课制阶段的到来带来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且伴随着高校教学质量下降和创新人才培养提出的双重冲击,课堂讲授法因发展受到限制而陷入危机和困境之中。尽管如此,当前也并没有其他任何教学方法能取代讲授法在教学中的地位,讲授法依旧是后班级授课制阶段高等教育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因此,通过对讲授法的使用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深入探究,为我们对讲授法形成科学的认识,提出高校有效使用讲授法的对策或措施,以及了解讲授法久经指责而不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论文构建了讲授法发展的分析框架,综合采用历史与比较研究、问卷调查为主的实证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讲授法在高等教育发展不同阶段的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对后班级授课制阶段讲授法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讲授法的历史发展特点和后班级授课制阶段讲授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高校讲授法教学效果的建议。总体而言,有关后班级授课时代讲授法的现状及发展的研究结论如下:(1)讲授法久而不衰有深厚的历史基础:首先是前班级授课制时代的教育以道德教化为主,讲授法能有效、快速地传授道德规范,深受教师欢迎;其次是班级授课制时代的教育重视知识传授,讲授法以能大量的、系统地传授结构化的知识而得到推广;最后是后班级授课制阶段教育心理学崛起、师生关系转化、教育技术兴起,讲授法的发展受到一定地限制与挑战,但膨胀化的科学知识需要系统化地传授给学生,讲授法有其存在的根本。(2)虽然后班级授课制阶段高校课堂教学中讲授法因误用受到批判,但学生对讲授法的整体满意度不低,且讲授法仍旧是高校中使用最多、最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讲授法之所以被视为最基础的教学方法原因有三:一是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主要方式,讲授法以语言作为教学媒介;二是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之一,讲授法以教师作为主导者;三是知识数量愈发增加,讲授法能有效地传递系统性知识。(3)在了解讲授法历史演变和后班级授课制阶段的讲授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对讲授法认识和使用现状的基本情况提出了有效应用讲授法几点措施:恰当确定、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讲究语言艺术;正确把握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合理控制教学时间。后班级授课制阶段高校课堂讲授法的改革,要在深入了解讲授法的适用条件和使用边界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学习特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构建有效课堂,从根本上帮助讲授法摆脱困境,提高教学效果。
玉丽丽[9](2019)在《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美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着眼于我国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从美育与初中语文教育之间存在的关系分析入手,以海南省国兴中学、琼海市嘉积中学和琼海市大路镇中学三所学校的学生为主要调研对象,结合教学实践,分析探讨海南省初中语文散文课堂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教学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探求其根源的基础上,研究相应的解决对策。全文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从《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入手,指出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其次,是对于国内初中语文审美教学研究现状的综述,从一线教师与教育界学者的研究教学成果情况进行概述;接着,说明开展语文审美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目的和实践意义;最后,交代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对美育与初中语文教育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阐述,简要概述了美育的内涵及特点,并从《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的要求出发,指出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育的最佳途径,同时阐明了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功能。第三部分是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美育的现状和原因分析。首先,将现代散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分布情况作了整理归纳;其次,通过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与走访分析,了解海南目前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美育的现状;最后,主要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对当前初中语文散文课堂中缺失审美教育现状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得出观点认为语文散文教学中缺失审美教育主要跟功利化教育思想的影响和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缺乏审美意识有关。第四部分是对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提出建议。首先,主要从现代散文的审美特征入手,从情感美、语言美、意境美三个方面的教学建议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其次,是从学生角度出发,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在学习中展开对话、主动发现问题、重视朗读,以此提高审美能力;最后,从教师的主导作用着眼,建议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创设审美情境,而且还需要化身为审美典范,在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的同时,也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周琬謦[10](2017)在《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指出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1年,教育部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纳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启动,此后,省级、校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纷纷启动,从而掀开了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自上而下系统化建设的进程,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成为了高校教师发展的主题。开展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是掌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环节和重要手段。目前,关于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关于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还没有现成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可供使用。因此,以我国当前体量最大的也是未来一段时期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应用型大学为例,开展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其成果可以丰富我国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与评价的理论研究,为教师组织及个人开展教学能力评价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为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决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重要参考,此外,还可以为同行开展教学能力评价研究或实践提供可资借鉴和参考的依据。本文采用实证研究与逻辑思辨相结合的综合研究范式,遵循“逻辑思辨-实证研究-逻辑思辨”的基本思路,系统开展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研究,创造性地构建了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三维结构模型,研制了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的测评量表,为开展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本文从结构上分为八章,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其一,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能力结构“二因素”说、胜任力冰山模型与素质洋葱模型以及应用型本科教育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普遍性要求和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要求,构建了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三维结构模型,提出可从“能力构成维度”、“工作领域维度”和“教学活动维度”对应用型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分析和描述:从能力构成维度看,应用型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个性特征”、“知识结构”和“教学技能”三大构成要件;从工作领域维度看,应用型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课堂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两大能力类群;从教学活动维度看,应用型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六大能力子集。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三维结构模型的构建,为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可视化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其二,基于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三维结构模型的构成分析,以应用型本科教育基本理论和人员素质测评基本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层次分析法和试验法,根据“理论构建-实证检验-二次实证检验-信度检验”的思路,构建了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包括综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含3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60个三级指标)及其测评量表(TAE-60量表、TAE-52量表),课堂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含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及其测评量表(CTAE-24量表),实践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含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2个三级指标)及其测评量表(PTAE-22量表),并根据教学能力测评的实际需要给出了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测评结果的两种计算方式:“供教师自评使用的测评结果计算方式”和“供集体测评使用的测评结果计算方式”。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测评量表的研制,为应用型大学教师组织或个人开展教学能力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手段。其三,使用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体系和测评量表)对随机抽样的应用型大学教师进行教学能力现状测评,通过对测评数据的系统分析,既验证了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掌握了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基本数据和特点。实证数据表明:应用型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总体上处于一般水平,课堂教学能力优于综合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处于良好水平,综合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处于一般水平;应用型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存在“能力因子”、“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差异。其四,应用型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是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三维结构的完善与发展,是应用型大学教师个性特质、知识结构与教学技能的全面发展,是应用型大学教师综合教学能力、课堂教学能力与实践教学能力的系统发展,是应用型大学教师追求学术卓越的内在要求,也是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基于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测评结果分析,提出优化教学能力评价的对策建议:避免“唯学历论”和“唯职称论”;尽量采用多元主体评价的方式,在没条件情况下可首选同行评价方式;要实现教学能力评价数据的即时统计、分析与反馈,应开展交互式的“互联网+教学能力评价”。此外,结合对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现实困境的分析,从国家、院校和教师三大层面提出促进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科学对策: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完善内部机制;重点补齐教学能力的短板。
二、浅议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多媒体教学方法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合肥十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概述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 文献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篮球学习基本情况分析 |
4.2 实验前后男、女生身体素质比较分析 |
4.3 实验前后篮球理论知识考核水平差异情况的分析 |
4.4 实验前后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成绩差异情况分析 |
4.5 实验前后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水平差异情况分析 |
4.6 实验前后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水平占比统计图分析 |
4.7 实验前后篮球行进间投篮成绩差异情况分析 |
4.8 实验前后篮球行进间投篮技术水平差异情况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学生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合肥市第十中学篮球理论知识考试 |
(2)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大石桥二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多媒体课件相关概述 |
2.1.1 媒体和多媒体教学 |
2.1.2 多媒体课件 |
2.2 学习理论 |
2.2.1 行为主义理论 |
2.2.2 认知主义理论 |
2.2.3 建构主义理论 |
2.3 高中生物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原则 |
2.3.1 科学性原则 |
2.3.2 实用性原则 |
2.3.3 辅助性原则 |
2.3.4 符合生物学特点的原则 |
2.4 高中生物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流程 |
2.4.1 分析教学需求 |
2.4.2 制定教学目标 |
2.4.3 框架结构安排 |
2.4.4 编辑课件脚本 |
2.4.5 界面风格选择 |
2.4.6 检查核对并应用 |
2.5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
2.5.1 富含形式多样的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2.5.2 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2.5.3 易于强调教学重难点内容 |
2.5.4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3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
3.1 教师准备 |
3.1.1 选择教学内容 |
3.1.2 确定教学方法 |
3.1.3 进行教学设计 |
3.2 教学过程的应用 |
3.2.1 利用直观的素材,激发学生对自然生物的兴趣 |
3.2.2 通过生动的场景展示抽象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兴趣 |
3.2.3 指出疑惑开拓思路,培养学习兴趣 |
4 多媒体课件对高中生物课堂的影响的调查分析 |
4.1 调查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情况 |
4.2 调查高中生在课堂上对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看法 |
4.3 调查结果分析 |
4.3.1 对教师统计结果的分析 |
4.3.2 对学生统计结果的分析 |
4.4 生物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
4.4.1 课堂上多媒体课件的使用频率不理想 |
4.4.2 一线教师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流于形式化 |
4.4.3 多媒体课件代替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 |
4.4.4 过分关注课件而忽视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
4.4.5 对传统教学的认识不科学 |
4.5 优化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生物课堂的策略 |
4.5.1 健全多媒体教学硬件设备及软件资源 |
4.5.2 正确引导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观念,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 |
4.5.3 提高教师队伍计算机操作水平,合理选择和使用多媒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B 学生调查问卷 |
致谢 |
(3)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多媒体课件应用现状调查研究 ——以Y市X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我国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多媒体课件应用现状 |
(二)Y市X中学英语多媒体课件应用现状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
(二)多媒体教学的概念 |
(三)多媒体课件的概念 |
二、国外多媒体课件应用研究现状 |
(一)多媒体课件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
(二)多媒体课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三、国内多媒体课件应用研究现状 |
(一)多媒体课件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
(二)多媒体课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四、国内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多媒体课件的研究 |
(一)农村初中英语多媒体课件应用的问题研究 |
(二)农村初中英语多媒体课件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
五、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英语多媒体课件应用 |
二、多模态理论 |
(一)多模态理论 |
(二)多模态理论与英语多媒体课件应用 |
第四章 调查设计 |
一、调查问题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一)问卷调查法 |
(二)访谈法 |
(三)观察法 |
四、调查过程 |
(一)调查前准备 |
(二)调查阶段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一、调查结果分析 |
(一)问卷结果分析 |
(二)访谈结果分析 |
(三)观察结果分析 |
二、调查结果讨论 |
(一)农村初中英语多媒体课件应用现状 |
(二)农村初中英语课件应用存在的问题 |
(三)问题成因 |
第六章 Y市X中学英语多媒体课件应用建议 |
一、优化信息化软硬件应用条件 |
二、集中强化对教师课件制作与应用技能方面的培训 |
三、深化对英语多媒体课件应用的支持 |
四、做好学科知识点与软件应用的整合 |
结论 |
一、研究发现 |
二、对教学的启示 |
三、研究不足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视频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创新与不足 |
2 视频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课程资源 |
2.1.2 视频资源 |
2.1.3 视频资源教学 |
2.2 视频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理论基础 |
2.2.1 生活教育理论 |
2.2.2 多媒体教学理论 |
2.2.3 认知负荷理论 |
2.2.4 情境化学习理论 |
2.3 视频资源教学在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
2.3.1 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 |
2.3.2 提高教学时效性,弥补教材滞后 |
2.3.3 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
2.3.4 激发学生想象力,促进共鸣 |
2.3.5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素养 |
3 视频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应用现状及原因分析 |
3.1 调研基本情况 |
3.1.1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3.1.2 问卷的发放及统计 |
3.1.3 问卷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
3.2 个人访谈 |
3.2.1 个人访谈的基本情况 |
3.2.2 个人访谈的结果和分析 |
3.3 视频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
3.3.1 资源分配不均衡 |
3.3.2 教师应用视频资源技术不灵活 |
3.3.3 教师应用视频资源态度有待提高 |
3.3.4 教师制作视频资源时,选择的素材和教学内容相脱节 |
3.3.5 教师应用视频资源,时间尺度把握不准确 |
3.4 影响视频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应用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教师需要的教学资源不够丰富 |
3.4.2 教师缺乏视频应用技术分析能力 |
3.4.3 教师缺乏对视频资源应用后的反思 |
3.4.4 教师缺乏对学生教学“因材施教” |
3.4.5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理解不够透彻 |
3.4.6 部分学校忽视对视频资源库的相关建设 |
4 《道德与法治》教学视频资源应用的主要对策 |
4.1 增强教师应用视频资源的意识 |
4.1.1 凝聚智慧,使教师关注视频教学 |
4.1.2 将应用视频资源纳入考核,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 |
4.2 提高教师视频资源的应用效度 |
4.2.1 积极储备视频资源 |
4.2.2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
4.2.3 强化本土教学内容 |
4.2.4 优化视频应用技能 |
4.3 校方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视频资源的相关建设 |
4.3.1 学校为教师提供信息技术培训机会 |
4.3.2 校方为教师建立视频教学资源大本营 |
4.4 视频制作的要求 |
4.4.1 内容切合主题 |
4.4.2 根据学科特点创设环境,激发学生兴趣 |
4.4.3 防止内容过多,屏幕播放过快 |
4.4.4 教师应做到循循善诱 |
4.4.5 防止过度应用视频资源 |
5 视频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的教学设计 |
5.1 设计理念 |
5.2 学情分析 |
5.3 教学目标 |
5.4 重点难点 |
5.5 教学方法 |
5.6 教学过程 |
结语 |
附录一 “视频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调查问卷表 |
附录二 “视频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调查问卷表 |
附录三 “视频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教师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论文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致谢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6)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多媒体技术与幼儿园教学融合的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
(二)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需求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多媒体技术 |
(二)幼儿文学审美能力 |
(三)行动研究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园教学的相关研究 |
(二)多媒体技术与审美的相关研究 |
(三)幼儿审美能力的相关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背景资料 |
(一)研究场所和资源 |
(二)研究对象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方法 |
四、行动研究具体方案设计 |
(一)行动研究的前期准备 |
(二)行动研究的步骤 |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集体教学活动初步方案 |
(四)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
第二章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的理论依据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三、视觉文化理论 |
四、多媒体学习生成理论 |
第三章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的第一轮行动研究 |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的第一轮行动研究方案 |
(一)问题分析 |
(二)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 |
二、活动实施过程 |
(一)《下雨了》 |
(二)《白云》 |
(三)《月光雨》 |
三、第一轮行动研究效果及反思 |
(一)第一轮行动研究效果 |
(二)教学反思 |
第四章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的第二轮行动研究 |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的第二轮行动研究方案 |
(一)问题分析 |
(二)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 |
二、活动实施过程 |
(一)《旋风》 |
(二)《雨是云的娃娃》 |
(三)《风在哪里》 |
三、第二轮行动研究效果及反思 |
(一)第二轮行动研究效果 |
(二)教学反思 |
第五章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的第三轮行动研究 |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的第三轮行动研究方案 |
(一)问题分析 |
(二)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 |
二、活动实施过程 |
(一)《云娃娃》 |
(二)《风》 |
(三)《云彩与风儿》 |
三、第三轮行动研究效果与反思 |
(一)第二轮行动研究效果 |
(二)教学反思 |
第六章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活动设计与活动实施的基本方式 |
(二)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培养幼儿文学审美能力的成效 |
二、反思 |
(一)对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园教学的反思 |
(二)对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文学教学活动的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的访谈提纲 |
附录2:幼儿园文学活动审美心理指标 |
致谢 |
(7)板书与多媒体在泰国初级汉语文化词汇教学中结合使用的实践研究 ——以素攀府约瑟慈善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文献综述 |
(一) 初级汉语文化词汇教学的相关研究 |
(二) 对外汉语教学板书与多媒体结合使用的相关研究 |
第一章 对外汉语文化词汇教学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
第二节 对外汉语文化词汇教学 |
一、文化词汇的定义 |
二、文化词汇的分类和选取 |
第三节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与对外汉语文化词汇教学的关系 |
第二章 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与优缺点 |
第一节 板书教学的特点与优缺点 |
一、板书教学的特点 |
二、板书教学的优点 |
三、板书教学的缺点 |
第二节 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与优缺点 |
一、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
三、多媒体教学的缺点 |
第三节 板书与多媒体在初级汉语文化词汇教学中结合使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第三章 板书与多媒体在泰国素攀府约瑟慈善学校初级汉语文化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
第一节 约瑟慈善学校汉语教学现状 |
第二节 板书与多媒体运用于初级汉语文化词汇教学的案例设计 |
第三节 案例实施 |
一、教师使用板书的案例 |
二、教师使用多媒体的案例 |
三、板书与多媒体结合使用的案例 |
第四章 板书与多媒体在泰国素攀府学校初级汉语文化词汇教学中的使用情况调查及访谈 |
第一节 关于问卷调查及访谈的说明 |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问卷设计 |
四、结果的呈现 |
五、访谈的目的 |
六、访谈的对象 |
第二节 调查问卷结果 |
第三节 访谈内容 |
第四节 小结和启示 |
第五章 板书与多媒体在泰国初级汉语文化词汇教学中结合使用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后班级授课制阶段讲授法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讲授法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和本研究的出发点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目标 |
1.4.1 文献法 |
1.4.2 历史与比较研究法 |
1.4.3 问卷法 |
1.4.4 访谈法 |
1.5 基础概念界定 |
1.5.1 后班级授课制阶段 |
1.5.2 高等教育 |
1.5.3 教学方法 |
1.5.4 讲授法 |
1.6 研究思路 |
1.6.1 研究框架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讲授法在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历史演变 |
2.1 前班级授课制阶段的讲授法 |
2.1.1 前班级授课制阶段我国讲授法的发展变式及特征 |
2.1.2 前班级授课制阶段西方讲授法的发展变式及特征 |
2.1.3 前班级授课制阶段中西方讲授法的发展比较 |
2.2 班级授课制阶段的讲授法 |
2.2.1 班级授课制阶段我国讲授法的发展变式及特征 |
2.2.2 班级授课制阶段西方讲授法的发展变式及特征 |
2.2.3 班级授课制阶段中西方讲授法的发展比较 |
2.3 后班级授课阶段的讲授法 |
2.3.1 后班级授课制阶段中国讲授法的发展变式及特征 |
2.3.2 后班级授课制阶段西方讲授法的发展变式及特征 |
2.3.3 后班级授课制阶段中西方讲授法的发展比较 |
第3章 后班级授课制阶段讲授法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
3.1 研究方法与工具 |
3.1.1 资料来源 |
3.1.2 问卷调查 |
3.1.3 访谈调查 |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1 高校学生对讲授法的认识现状 |
3.2.2 高校讲授法的使用现状 |
3.2.3 高校学生对讲授法的满意度情况 |
3.2.4 高校学生对讲授法的改进措施意见 |
3.3 存在问题与讨论 |
3.3.1 学生对讲授法的定义有一定的认识但仍不够正确 |
3.3.2 学生对讲授能达成的教育目的和能传授的教学内容没有明确认识 |
3.3.3 教师和学生:学生对讲授法的满意层面较为狭窄 |
第4章 后班级授课制阶段讲授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
4.1 讲授法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比较及引发的思考 |
4.1.1 教学目的的特点:传授系统性知识 |
4.1.2 教学内容的特点:系统性、结构化间接知识 |
4.1.3 教师与学生的特点 |
4.2 后班级授课制阶段讲授法受到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
4.2.1 教学目标: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讲授法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矛盾 |
4.2.2 教学内容:知识数据化、碎片化和讲授法系统传授结构性知识的矛盾 |
4.2.3 教师与学生:“以学习者中心”新型师生关系和讲授法教师主导的矛盾 |
4.2.4 教育技术手段:现代教育技术的拓宽和讲授法以语言为主要手段的矛盾 |
4.3 后班级授课制阶段讲授法应变策略 |
4.3.1 完善讲授法 |
4.3.2 与其他教学方法、手段(模式)相结合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美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写作缘起 |
二 文献综述 |
(一)期刊论文类 |
(二)学位论文类 |
(三)专着类 |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文本分析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经验总结法 |
第一章 美育与初中语文教育 |
一 美育与语文美育 |
(一)美育的内涵及特点 |
(二)语文美育的重点是情感性教育 |
二 美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关系 |
(一)美育是新课程语文标准的要求 |
(二)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育教育的择优途径 |
(三)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功能 |
第二章 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美育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
一 现代散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分布情况 |
二 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美育的现状 |
(一)学生方面的问题 |
(二)教师方面的问题 |
三 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美育现状的原因分析 |
(一)外部因素:功利化教育思想的影响 |
(二)内部因素:教学中缺乏审美意识 |
第三章 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策略 |
一 把握现代散文的审美特征,提升学生审美感知力 |
(一)体会现代散文情感美 |
(二)品味现代散文的语言美 |
(三)欣赏现代散文意境美 |
二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审美 |
(一)展开对话,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 |
(二)鼓励发现,调动学生的审美热情 |
(三)重视朗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
三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审美教育有效开展 |
(一)创设审美情境 |
(二)化身审美典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10)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能力的理论 |
二、关于教学能力及其结构的研究 |
三、关于教学能力评价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思路方法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应用型大学 |
二、教学能力 |
三、教学能力结构 |
四、教学能力评价体系 |
第二章 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的构建 |
第一节 理论依据 |
一、能力结构理论 |
二、教学能力结构理论 |
三、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理论 |
四、人员素质测评的相关理论 |
第二节 构建的方法 |
一、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三节 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的雏形 |
一、从教学活动的主体出发,建构教学能力的“能力构成维度” |
二、从教学活动的场域出发,建构教学能力的“工作领域维度” |
三、从教学活动的方式出发,建构教学能力的“教学活动维度” |
四、教学能力构成的内涵分析 |
第三章 应用型大学教师综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调查研究 |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对象 |
三、研究的方法 |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
一、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二、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
一、结论 |
二、思考 |
第四章 应用型大学教师综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权重调查研究 |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对象 |
三、研究的方法 |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
一、指标权重的确定 |
二、指标主体权重的确定 |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
一、结论 |
二、思考 |
第五章 应用型大学教师综合教学能力测评量表调查研究 |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对象 |
三、研究的方法 |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
一、测评题项的建构 |
二、测评题项的确定 |
三、测评量表的确定 |
四、测评结果的计算 |
五、测评量表的试验 |
第三节 结论与思考 |
一、结论 |
二、思考 |
第六章 应用型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价体系调查研究 |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对象 |
三、研究的方法 |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
一、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二、指标体系的确定 |
三、指标的信度检验 |
四、指标权重的确定 |
五、指标权重的再分配 |
六、测评量表的研制 |
七、测评结果的计算 |
八、测评量表的试验 |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
一、结论 |
二、思考 |
第七章 应用型大学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评价体系调查研究 |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对象 |
三、研究的方法 |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
一、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二、指标体系的确定 |
三、指标的信度检验 |
四、指标权重的确定 |
五、指标权重的再分配 |
六、测评量表的研制 |
七、测评结果的计算 |
八、测评量表的试验 |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
一、结论 |
二、思考 |
第八章 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
第一节 调查的基本情况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对象 |
三、研究的方法 |
四、研究的工具 |
第二节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一、应用型大学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现状 |
二、应用型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现状 |
三、应用型大学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现状 |
四、同类主体对不同教学能力的测评结果分析 |
五、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性别差异 |
六、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教龄差异 |
七、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职称差异 |
八、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学位差异 |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
一、结论 |
二、思考与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浅议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媒体教学方法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合肥十中为例[D]. 闫中宁.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0)
- [2]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大石桥二高中为例[D]. 佟彩嘉.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1)
- [3]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多媒体课件应用现状调查研究 ——以Y市X中学为例[D]. 张欢.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4]视频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D]. 朱培桦.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6]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D]. 陶璇宇.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2)
- [7]板书与多媒体在泰国初级汉语文化词汇教学中结合使用的实践研究 ——以素攀府约瑟慈善学校为例[D]. 甘莉莲. 广西大学, 2019(01)
- [8]后班级授课制阶段讲授法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研究[D]. 刘南萍.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3)
- [9]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美育研究[D]. 玉丽丽. 海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应用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 周琬謦. 厦门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