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感染治疗艾滋病一例报告

化脓性感染治疗艾滋病一例报告

一、以化脓性感染就诊的艾滋病一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郑晓草[1](2021)在《江西地区皮肤软组织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夫西地酸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收集江西地区三甲医院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析其对于夫西地酸的耐药率。2.探讨江西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夫西地酸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江西地区地市级三甲医院门诊及病房所有皮肤软组织化脓性感染患者所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共60株。根据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的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筛选耐夫西地酸的菌株及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值)。PCR法检测耐药基因fus B、fus C、fus D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基因(spa基因),同时用测序方法对fus B、fus C、fus D阴性的耐药菌株进行fus A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在收集到的60株MRSA菌株中,筛选出9株对夫西地酸耐药,其耐药率为15%,其中有5株表现为低浓度耐药(2ug/ml),4株表现为高浓度耐药(>128ug/ml)。5株低浓度耐药的菌株中,均检测出fus B基因。4株高浓度菌株中出现了fus A基因,均为L461K氨基酸的替换。9株MRSA均未发现fus C和fus D基因。结论:1、江西地区MRSA对夫西地酸的耐药率较低,15%左右;2、耐药基因的突变较单一,低浓度耐药的菌株中,主要表达fus B基因,高浓度耐药菌株均表现为fus A基因突变,9株耐药菌中均未发现fus C和fus D基因表达。

王楠[2](2020)在《云南省部分地区淋病患者性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了解云南省部分淋病流行地区淋病患者性行为特征、安全套使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8-10月,选择云南省2015年至2017年淋病发病率和报告病例数连续三年增幅均位于前7位的州(市)(德宏州、西双版纳州、曲靖市、玉溪市、红河州、文山州和昭通市)进行横断面调查;在确定的每个州(市)中选择2017年报告淋病患者例数最多的1个县(市、区),在每个县(市、区)选择2017年淋病报告例数最多的2个医院,共14家医院,每个医院选择性病诊疗门诊进行现场调查。采用连续方便抽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淋病患者开展一对一问卷调查。此外,采用目的抽样对淋病患者进行定性调查,通过一对一的形式在独立空间内对淋病患者进行个人深入访谈。采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双录入,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分析包括统计描述、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定性访谈及时整理访谈记录,并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归类和分析总结。[结果]共计调查180名淋病患者,有效问卷179份,有效率为99.4%。定性研究完成对18名淋病患者的深入访谈。1.一般人口学特征: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29.01±8.93)岁,其中20~29岁年龄组人数最多,占50.2%(90/179);性别以男性居多,占88.3%(158/179);民族以汉族居多,占82.7%(148/179);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8.1%(86/179);未婚者占48.0%(86/179);职业以服务业居多,占34.6%(62/179);居住地以本省为主,占 96.1%(172/179)。2.性伴类型:调查对象最近一次性行为主要为异性性接触占98.3%(176/179),最近一次性行为对象为临时性伴的居多,占53.1%(95/179),配偶/固定性伴,占38.0%(68/179),商业性伴占8.9%(16/179)。最近一个月性伴数≥2人的占27.9%(50/179)。临时性伴的接触方式以微信、QQ等社交软件为主,占66.3%(63/95),其次为娱乐场所,占17.9%(17/95),朋友介绍或聚会等活动占15.8%(15/95)。3.安全套使用情况:调查对象最近一次临时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1 7.9%(17/95),未使用安全套原因以“喝醉无意识使用”居多,占29.5%(23/78);配偶/固定性伴间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19.1%(13/68),未使用安全套原因以“没有必要使用”为主,占30.9%(17/55);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18.8%(3/16),未使用安全套的原因以“本人不愿意使用”为主,占38.5%(5/13)。4.发生临时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3.765,95%CI=1.259~11.253,P=0.018)、单身者(OR=3.141,95%CI=1.589~6.208,P=0.001)、最近一个月有多性伴(≥2 人)(OR=4.119,95%CI=1.829~9.278,P=0.001)是发生临时性行为的危险因素。5.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3.922,95%CI=1.474~10.436,P=0.006)安全套使用的可能性较男性高。6.求医行为:调查对象中,91.6%(164/179)的患者出现过一种及以上的性病临床症状或体征,其中有59.1%(97/164)的人选择到综合医院就诊,16.5%(27/164)的人到私人诊所就诊,13.4%(22/164)的人选择自己买药,11.0%(18/164)的人选择到性病专科门诊就诊。有17.9%(32/179)的调查对象存在延迟就医现象。7.健康服务情况:调查对象中,有40.8%(73/179)的调查对象在最近一年至少接受过一种及以上的性病健康服务,17.3%(31/179)的人接受过性病知识宣传,13.4%(24/179)的人接受过性病咨询和检测,2.2%(4/179)的人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服务,3.4%(6/179)的人接受过妇科检查或治疗,12.3%(22/179)的接受过同伴教育,6.7%(12/179)的人自主从网络上了解过性病相关知识。8.定性访谈主要结果:性伴接触方式多样或“线上化”,年轻人易受同伴影响进入当地“夜总会”、“酒吧”或“宾馆”,发生临时性行为或商业性性行为;配偶/固定性伴间存在婚外性行为或多性伴现象。被访者防病意识薄弱,“花钱买享受”和对性伴的“信任”是未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原因。被访者出现症状后首先倾向于网络查询或网络“问诊”,其次是咨询身边的朋友。被访谈者大部分人表示既往未听说过淋病,也不清楚其传播途径,需加大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其防病意识。[结论]1.性病门诊淋病患者以临时性行为为主,其次为配偶和固定性伴性行为,商业性行为和同性性行为的占比较少。几种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率均不到20%。调查结果提示云南省淋病患者感染淋球菌主要与无保护临时性行为、无保护配偶/固定性伴间性行为有关,.此外,配偶和固定性伴间存在高危婚外性行为和多性伴现象,下一步云南省的防治工作重点除了继续加强对暗娼、男同等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外,还应开展针对临时性行为(特别是男性单身多性伴人群)和配偶间性行为的健康促进和行为干预,进一步强化大众群体,特别是女性100%安全套使用的意识,推广使用安全套。2.性病门诊淋病患者以男性青壮年居多,提示应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和学校的性健康教育。此外,男女性别差异还与女性感染淋球菌后临床症状不明显、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导致女性主动就医者少有关。提示社会层面存在一定数量的隐匿淋病患者和传染源,给淋病传染源发现和治疗带来较大挑战,建议倡导医疗机构将性病筛查纳入常规妇科检查中,及时发现和治疗女性隐匿性的性病患者。3.被调查对象存在一定比例的不规范性求医和延迟求医现象,对自身感染性病的风险缺乏认识,防病意识较低。提示目前针对大众的性病危害、安全性行为和正确求医的宣传教育有待加强,性病防治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及性尚有待提高。4.淋病患者临时性伴接触方式以网络“APP”为主,提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社交软件的监管,同时可利用社交软件平台开展“线上”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服务信息的提供,进行“线上”行为干预。

杨航[3](2020)在《化脓性脊柱炎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比较化脓性脊柱炎与脊柱结核、脊柱布氏菌感染的临床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探讨化脓性脊柱炎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为早期诊断及治疗干预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于2010.1-2018.12收治的首次发生并经病理或病原学确诊的脊柱感染患者。收集病例的一般情况(年龄,合并症、性别及入院时体温)、实验室检查结果(WBC、NEU%、CRP、PCT、SAA、ESR)、影像学检查结果(X线、CT及MRI表现),分析比较三组疾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的阳性率、敏感度及特异度,比较三组疾病间的差异;绘制各指标诊断化脓性脊柱炎的ROC曲线,比较ROC曲线下面积,分析各指标对化脓性脊柱炎的诊断能力。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指标的可预测性,构建预测模型。结果:共纳入158例患者,其中化脓性脊柱炎31例,平均年龄59.10±12.01岁,脊柱结核107例,平均年龄47.10±16.22岁,脊柱布氏菌感染20例,平均年龄52.05±7.37岁。化脓性脊柱炎最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在实验室检查中,化脓性脊柱炎组WBC、NEU%、CRP、PCT、SAA、ESR 阳性率、平均值均高于脊柱结核组和脊柱布氏杆菌组。在影像学检查中三者在椎间隙狭窄、椎间盘破坏、椎体高度变化、骨质破坏类型、增强MRI脓肿表现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以上结果进行Logit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一般情况中,年龄、Charlson评分、体温与化脓性脊柱炎存在相关关系。在实验室检查中,WBC、HGB、CRP、SAA、ESR与化脓性脊柱炎存在相关关系。在X线及CT表现中,椎体高度变化、椎间隙变化、椎旁软组织钙化与化脓性脊柱炎存在相关关系。在MRI表现中,椎间隙改变、脓肿范围、椎体破坏程度、增强MRI存在相关关系。基于以上结果,本研究通过10个大项对化脓性脊柱炎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提出一个评分系统,化脓性脊柱炎组平均分为28.42±5.14,脊柱结核组平均分为12.75±3.61,脊柱布氏菌感染组平均分为20.33±3.70,该系统的内部验证的AUC为0.89,阈值为22.5,诊断的灵敏度为89.5%,特异度为95.6%。外部模型诊断的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92.9%。结论:结合患者一般情况中的体温、合并症,实验室检查中的WBC、NEU%、HGB、CRP、PCT、SAA、ESR,影像学检查中的椎体骨质破坏类型、椎体破环程度、椎间隙狭窄程度、椎间盘破坏程度、椎旁病变等在脊柱原发性感染疾病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首次提出了原发性脊柱感染中诊断化脓性脊柱炎的评分系统,在化脓性脊柱炎的诊断中具有潜在指导价值,对临床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王娟娟[4](2020)在《以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症状的神经梅毒细胞因子检测和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 以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症状的HIV阴性神经梅毒患者67例回顾性分析目的:总结首发症状为精神行为异常的HIV阴性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征,为神经梅毒病程判断和疗效监测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部分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67例患者中,男性52例(77.6%),女性15例(22.4%),中老年63例(94.0%),青少年4例(6.0%)。临床分型:麻痹性痴呆型38例(56.7%),脑膜血管型21例(31.3%),脊髓痨型3例(4.5%),脑膜型1例(1.5%),混合型4例(6.0%)。年龄、脑脊液蛋白、脑脊液IgG在不同类型神经梅毒中无显着性差异(P>0.05),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差异有显着性(F=23.7,P<0.05)。MRI检查中,有21例(31.3%)见多发缺血灶,17例(25.4%)有多发脑白质病变,其余可见脑萎缩(22.4%)、梗死灶(11.9%)、脑炎样改变(3.0%)等。67例患者均予抗感染药物治疗。6个月随访时,46例(68.7%)患者治疗有效。结论:首发症状为精神行为异常的HIV阴性神经梅毒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居多,CSF实验室检查尤其白细胞计数对判断神经梅毒临床型别有一定的临床意义,MRI检查对神经梅毒临床分型和判断转归有帮助,尽早抗生素治疗促进疾病转归。第二部分 不同临床阶段神经梅毒与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Th1、Th2和Th17相关细胞因子分析目的:检测不同临床阶段神经梅毒与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Th1、Th2及Th17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以了解患者细胞免疫相关因子状况。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7年9月-2019年10月期间确诊为神经梅毒的患者79例(包括无症状型6例,早期23例,晚期50例),血清固定患者65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外周血中Th1细胞因子(IL-2、IFN-γ)、Th2 细胞因子(IL-4、IL-6、IL-10)及 Th17 细胞因子(TNF、IL-17A)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果:IL-2、IFN-γ、IL-4、IL-17A在神经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和对照组间的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神经梅毒和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IL-2、IFN-γ、IL-4高于对照组且IL-17A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神经梅毒与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无显着性差异(p>0.05)。IL-2、IFN-γ、IL-4、IL-17A在不同临床阶段神经梅毒患者和对照组间的含量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IL-17A在早期神经梅毒与对照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晚期神经梅毒患者IL-17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神经梅毒和血清固定患者免疫功能异常。不同阶段患者免疫状态存在差异。Th1、Th2及Th17类细胞因子参与神经梅毒和血清固定患者的免疫应答且存在平衡的异常。

王家晨[5](2020)在《颈部坏死性筋膜炎特征与临床处置分析探讨》文中认为目的:回顾分析颈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感染源、系统性疾病、高压氧治疗、入院前抗生素使用相关因素对住院时间的影响,总结治疗经验,加强卫生保健、疾病预防意识,促进相关卫生宣传。为患者治疗提供新的可靠依据,为降低患病率、死亡率,减少住院时间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收集并整理我院从2010年6月-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30例CNF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整理临床数据,将患者分为住院时间长组(≥20d)和住院时间短组(<19d)。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临床特征、院前抗生素使用、感染源、系统性疾病、治疗方法与住院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30例CNF患者,其中男性17例(56.7%),女性13例(43.3%)。年龄2282岁,好发年龄在516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Z=-2.595,P=0.009)、是否合并糖尿病(Z=-213,P=0.033)、是否接受高压氧治疗(Z=-2.953,P=0.003)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是否院前抗生素使用、感染源因素之间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年龄、糖尿病、高压氧治疗呈显着相关性,且年龄、糖尿病与住院时间呈正相关关系,高压氧治疗与住院时间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高压氧治疗是患者住院时机的独立危险因素,但高压氧治疗是保护因素(B=-4.463,P=0.012)。结论:1.患者年龄明显影响其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提示临床工作者警惕老年CNF患者。2.积极控制血糖可有效降低CNF患病率,并且能缩短CNF患者住院时间。3.高压氧治疗在创面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方面有一定意义,值得借鉴。

邓晓楠[6](2020)在《同种异体髂骨块与自体髂骨块移植治疗颈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对比》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比自、异体髂骨作为植入物在治疗颈椎结核中的疗效,评价异体骨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8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颈椎结核患者71例;其中男36例,女35例;年龄1.9-80,平均43岁。根据结核植骨融合术中使用的材料不同分为自体髂骨块组与异体髂骨块组。自体髂骨组(A组)17例,男12例,女5例;平均年龄44.29±16.42岁。术前后凸Cobb角为(4.9±7.4),JOA评分为(14.29±1.64)分,VAS评分为(5.23±1.14)分。异体髂骨组(B组)54例,男24例,女30例;平均年龄42.31±24.73岁。术前后凸Cobb角为(8.6±11.3),JOA评分为(14.0±0.68)分,VAS评分为(4.82±0.88)分。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融合时间、JOA与VAS等一般资料。结果:自体髂骨块组手术时间平均(71.23±13.8)min,异体髂骨块组(54.76±11.0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体髂骨块组手术出血量(50.29±7.80)ml,异体髂骨块组(33.82±7.6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体髂骨块组植骨融合的时间为(4.41±0.61)个月,异体髂骨块组(7.05±1.0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体髂骨组的融合满意率为94.1%(16/17),异体髂骨组的融合满意率为92.6%(50/54),自体髂骨块组术后3个月的ESR平均为(9.11±6.55)mm/h,异体髂骨块组ESR(11.23±10.07)mm/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体髂骨块组术后3个月的CRP平均为(2.44±1.12)mg/L,异体髂骨块组CRP为(3.21±3.08)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比较两组间的后凸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AS评分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自体骨与同种异体骨在颈椎结核前路植骨融合中的临床疗效对比,同种异体骨作为植骨材料可有效修复颈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的骨缺损。

傅斌红,顾杨,黄金花[7](2019)在《中药仙方活命饮治疗艾滋病并发肛周脓肿的疗效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中药仙方活命饮治疗艾滋病并发肛周脓肿的疗效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到2018年12月我院就诊的艾滋病并发肛周脓肿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统计分析患者治疗效果、创面恢复与疼痛改善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创面恢复与疼痛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艾滋病患者肛周脓肿急症患者应用中药仙方活命饮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痛苦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及推广价值。

王苏平[8](2019)在《性病患者无保护性交与自杀意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上海某专科医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性传播感染(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STI)是指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的疾病。近年来,STI发病率持续居高不下,已成为我国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对于STI患者,他们具有无保护性交(Unprotected Intercourse,UI)比例高的行为特征以及较高的社会心理问题和自杀意念(Suicidal Ideation,SI)的社会心理特征,不仅影响着STI患者的身心健康,还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造成总体健康损失。因此,本研究旨在对性病患者的无保护性交及自杀意念现状进行调研,为政府及社会了解该人群的社会心理和生理健康提供一线真实可靠数据。同时,对两者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为后期对提高该人群的整体健康水平的干预策略提供政策支持和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在2018年1月至12月,由专业培训的调查员,在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的进行横断面调研。问卷内容包括调研对象的人口学信息、安全性行为相关知识等、社会心理学情况以及UI和SI。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UI和SI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本次调研对象平均年龄38.72±13.03岁。449人(49.3%)在近半年内有UI,218人有SI(24.0%),在抑郁、困顿感、挫败感、自尊、孤独、社会支持、人际需求和性冲动八个有社会心理问题中,有共疫(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调查对象占54.2%。在无保护性交方面:人口学信息中,性别、年龄、性取向、门诊类型和此次就诊疾病类型对无保护性交有影响。单因素分析发现安全套使用态度(ORu=1.96,95%CI=1.48-2.60)、安全套使用技巧(ORu=4.11,95%CI=2.96-5.71)、安全套主观规范(ORu=1.52,95%CI=1.17-1.98)和安全套自我效能(ORu=3.08,95%CI=2.27-4.19)对STI患者的无保护性交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在调整人口学基本信息的影响后,这四个影响因素仍对STI患者的无保护性交有影响且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发现安全性行为相关知识(ORm=0.66,95%CI=0.49-0.90)、安全套使用态度(ORm=1.41,95%CI=1.03-1.93)、安全套使用技巧(ORm=3.11,95%CI=2.15-4.50)、安全套自我效能(ORm=1.91,95%CI=1.35-2.71)对STI患者的无保护性交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在纳入对5个人口学因素后,这四个影响因素仍对无保护性交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结果分析,结合IMB模型,将安全性行为相关知识、STI预防相关判断纳入信息维度,将安全套使用态度、安全套主观规范纳入动机维度,安全套使用技巧、安全套自我效能纳入技巧维度,无保护性交则纳入行为维度,以信息-动机-行为为核心,得到STI患者无保护性交影响因素模型主要观察指标为路径系数、相关系数及因素负荷量。模型拟合的适配度指数如下:c2/df=2.465,RMSEA=0.040,GFI=0.993,CFI=0.990,表明模型适配度良好。在自杀意念方面:单因素分析发现自尊(ORu=2.41,95%CI=1.77-3.29)、孤独(ORu=2.68,95%CI=1.95-3.68)、抑郁(ORu=7.53,95%CI=4.96-11.45)、困顿感(ORu=6.08,95%CI=4.38-8.48)、挫败感(ORu=4.10,95%CI=2.95-5.70)、人际需求(ORu=2.00,94%CI=1.44-2.78)、性冲动(ORu=1.77,95%CI=1.17-2.68)对STI患者的自杀意念有影响。在调整人口学基本信息的影响后,这七个影响因素仍然对STI患者的自杀意念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发现抑郁(ORm=4.51,95%CI=2.87-7.09)、困顿感(ORm=3.33,95%CI=2.31-4.78)对STI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在纳入对自杀意念有统计学影响的7个人口学因素后,自尊(AORm=1.55,95%CI=1.07-2.23)、抑郁(AORm=4.00,95%CI=2.52-6.25)、困顿感(AORm=2.92,95%CI=1.99-4.30)对STI患自杀意念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以抑郁、困顿感为核心,得到STI患者自杀意念影响因素模型(模型拟合的适配度指数:c2/df=3.741,RMSEA=0.055,GFI=0.982,CFI=0.983,表明模型适配度良好。讨论与建议:由于医院接触到STI患者时,他们已经罹患疾病,根据四级预防策略,人群中有着更加广泛地未就医的患者以及感染而不自知人群,不仅要做好二三级预防的防病、防残,更要注重一级预防的重点人群筛查和零级预防全人群的健康促进,在全人群中做好生殖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只有防患于未然、预防第一的医学才是公正公平的医学,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医学。根据政策传导理论,性传播疾病的防治及疫情的控制,必须由政府主导,发动全民参与,构建健康社会环境。因此,每一位医务人员,每一位医疗决策者,都肩负着使命,将掌握的临床证据转化成预防疾病的决策和政策。每一个居民,要把促进社会整体生殖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任务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人人对自己的健康负责,防微杜渐。然而,目前在整个STI患者医疗体系和后续管理体系,以及全人群的生殖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促进还存在很多可以改进的方面,也为我们后续根据具体问题去进行研究打开了新的思路。

李春梅[9](2019)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口腔颌面部的特殊解剖结构,感染进展较快,极易波及邻近组织间隙、器官,可扩散至纵隔、颅内,甚至引发呼吸困难、电解质紊乱、多器官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传统治疗方法为脓肿切开引流术,反复冲洗换药,直至无脓液流出,切开引流创口自然愈合或二次清创缝合。然而,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一种被动冲洗引流,存在诸多弊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一种新型的主动冲洗引流装置,应用于颌面间隙感染,有望改善和解决传统治疗方法的弊端。目前,关于VSD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通过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和常规切开引流技术的对比,观察和评价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持续负压引流并生理盐水持续冲洗治疗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疗效及价值,以期找到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8年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116例颌面间隙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8例行常规手术切开引流(传统治疗组),58例行手术切开VSD(VSD组)。病例纳入要求:1)口腔颌面间隙感染;2)术前专科检查、局部穿刺、CT或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脓肿已形成,行手术切开引流者;3)病例资料完善。2方法记录患者的病例资料:1)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感染来源,以及有无全身系统性疾病等;2)术前及术后的白细胞计数、张口度、疼痛程度(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3)治疗情况:治疗方法、住院时间、术后瘢痕长度、换药次数。采用SAS 9.4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年龄、白细胞计数、住院时间、张口度、瘢痕长度、换药次数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性别、全身系统性疾病、感染来源、疼痛程度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传统治疗组与VSD组术前临床资料的比较:本研究中传统治疗组58例,其中男24例,女34例,VSD组58例,其中男19例,女39例,两组间性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检验,P=0.3386)。传统治疗组中纵隔感染2例,非纵隔感染56例,VSD组中纵隔感染3例,非纵隔感染55例,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检验,P=0.649)。传统治疗组伴有其他疾病22例,无其他疾病36例,VSD组伴有其他疾病28例,无其他疾病30例,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检验,P=0.2627)。传统治疗组中牙源性感染48例,非牙源性感染10例,VSD组牙源性感染53例,非牙源性感染5例,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检验,P=0.1683)。传统治疗组的平均年龄(42.00±24.41y)明显小于VSD组年龄(53.24±19.97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ilcoxon秩和检验,P=0.0178)。传统治疗组的平均WBC值(14.82±4.22×109/L)低于VSD组(17.06±6.02×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ilcoxon秩和检验,P=0.0164)。传统治疗组疼痛程度(轻度疼痛14例,中度疼痛17例,重度疼痛27例)明显低于VSD组(轻度疼痛5例,中度疼痛15例,重度疼痛3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检验,P=0.0451)。传统治疗组二次手术6例,非二次手术52例,VSD组二次手术18例,非二次手术4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检验,P=0.0062)。2.传统治疗组与VSD组术后临床疗效的比较:VSD组的平均住院时间(11.89±2.45d)明显小于传统治疗组(16.91±6.9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ilcoxon秩和检验,P<0.0001)。术后3d VSD组的WBC值(8.99±2.39×109/L)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11.88±3.52×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ilcoxon秩和检验,P<0.0001)。VSD组张口受限缓解值(1.30±0.54cm)显着高于传统治疗组(0.88±0.3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ilcoxon秩和检验,P<0.0001)。VSD组疤痕长度(2.78±0.72cm)明显小于传统治疗组(3.68±1.6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ilcoxon秩和检验,P=0.0004)。VSD组换药次数(2.62±0.70次)明显小于传统治疗组换药次数(23.72±7.7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ilcoxon秩和检验,P<0.0001)。VSD组术后第7日的疼痛程度(轻度疼痛46例,中度疼痛11例,重度疼痛1例)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疼痛程度(轻度疼痛31例,中度疼痛12例,重度疼痛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检验,P=0.0005)。结论:1.与常规切开引流治疗方法相比,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后疤痕长度、改善面部美观,迅速缓解疼痛及张口受限程度,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有效节约医疗资源。综上所述,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是治疗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更为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赵安琪[10](2019)在《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危险因素的研究初探》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研究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包括肛窦炎、肛周脓肿及肛瘘的相关危险因素,并结合目前临床相关资料讨论初步探讨相关危险因素影响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为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干预及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提供参考资料。研究方法:本研究实行以医院为基础的1:1配比病例对照回顾性研究。收集2018年03月14日至2019年02月13日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确诊为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包括肛窦炎、肛周脓肿及肛瘘)成人患者200例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就诊于该医院肛肠科、体检中心及患者家属,且性别相同、年龄相差3岁以内的居民20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一对一面对面调查问卷的方式,由调查人员协同被调查者如实填写问卷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基本资料(主要是文化程度、身高、体重)、工作情况(主要是职业、工作姿势、工作持续时间)、生活情况(主要是饮食情况、烟酒习惯及体育锻炼)、排便情况(主要包括排便频率、大便形状)、个人史(主要是肛门坠胀史、血糖控制情况)、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肛窦炎、肛周脓肿、肛瘘)健康知识知晓等内容。将问卷调查表进行整理后,用SPSS22.0软件分析资料,计数资料采用样本频数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卡方检验或配对卡方检验,并计算比值比(OR)及OR的95%可信区间(95%CI),检验水准α为0.05,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本次研究共得到有效调查问卷192对(384份),经统计分析后发现:调查对象“一般情况”中文化程度及肥胖(OR=2.491)、职业与工作姿势、“生活情况”中蔬菜、水果及辛辣饮食摄入、吸烟(OR=1.384)、饮酒(OR=1.663)和较少体育锻炼(OR=1.5)、“排便因素”中排便频次及大便形状、大便异常、精神心理因素、“个人史”中肛门坠胀(OR=2.391)、血糖水平控制差(OR=2.866)与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研究结论:肥胖(BMI≥25kg/m2)、文化程度、工作姿势、生活习惯、大便情况、精神心理因素、个人史等多种因素可影响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中肥胖、文化程度低、长时间坐姿及站姿的单一工作方式、不良生活习惯(辛辣饮食、吸烟、饮酒、少量锻炼)、大便异常(主要是大便次数或形状改变)、高度精神心理压力、个人血糖控制差、长期肛门坠胀等可能是其危险因素;而适度坚持体育锻炼、保持良好蔬菜水果摄入等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心情舒畅、控制好血糖水平、及时治疗肛门坠胀则可能是成人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发生发展的保护因素;对于性激素,则可能影响肛腺的生理功能而导致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发生发展。目前居民对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肛窦炎、肛周脓肿、肛瘘)认识较差,未来可通过媒体等措施加强对肛肠疾病的相关知识科普力度,提升居民预防疾病和就医意识;与此同时,加强医生对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知识的掌握,及时诊治,以期干预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发生发展。

二、以化脓性感染就诊的艾滋病一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化脓性感染就诊的艾滋病一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江西地区皮肤软组织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夫西地酸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
    2.1 病例收集标准
    2.2 病例来源
    2.3 质控菌株
    2.4 主要实验试剂
    2.5 主要试剂配制
    2.6 主要仪器设备
第3章 方法
    3.1 MRSA的鉴定
        3.1.1 生化鉴定
        3.1.2 分子生物学鉴定
    3.2 夫西地酸耐药MRSA的筛选及MIC测定
    3.3 夫西地酸耐药基因检测
第4章 结果
    4.1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结果
    4.2 夫西地酸耐药菌株筛
    4.3 夫西地酸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4.3.1 FusB基因电泳图
        4.3.2 FusA基因测序结果
第5章 讨论
    5.1 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流行情况
    5.2 夫西地酸在全球的耐药情况分析
    5.3 夫西地酸耐药机制的分析
第6章 全文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皮肤科疾病及其耐药性的分析
    参考文献

(2)云南省部分地区淋病患者性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现场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内容及工具
    3.5 伦理学
    3.6 质量控制
    3.7 资料整理分析
    3.8 技术路线
4 结果
5 讨论
6 结论
7 建议
8 研究创新性
9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健康问卷调查表
    附录3: 个人深入访谈提纲(新发淋病患者)
综述 云南省淋病患者性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现况研究
    办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化脓性脊柱炎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化脓性脊柱炎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的对比研究
    1.1 资料与方法
        1.1.1 一般病例资料
        1.1.2 研究方法
        1.1.3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一般病例资料
        1.2.2 化脓性脊柱炎、脊柱结核、脊柱布氏菌感染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比
        1.2.3 化脓性脊柱炎、脊柱结核、脊柱布氏菌感染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比
        1.2.4 典型病例
    1.3 讨论
        1.3.1 脊柱结核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
        1.3.2 脊柱布氏菌感染的诊断及治疗
        1.3.3 梅毒性脊柱炎的诊断及治疗
        1.3.4 真菌性脊柱炎的诊断及治疗
第二章 化脓性脊柱炎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及诊断模型的建立
    2.1 资料与方法
        2.1.1 一般病例资料
        2.1.2 研究方法
        2.1.3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一般病例资料
        2.2.2 化脓性脊柱炎组病原学资料
        2.2.3 各项指标诊断化脓性脊柱炎的统计学指标对比
        2.2.4 各项指标与化脓性脊柱炎诊断的关系
        2.2.5 原发性脊柱感染中诊断化脓性脊柱炎的评分系统
    2.3 讨论
        2.3.1 化脓性脊柱炎的诊断
        2.3.2 化脓性脊柱炎与脊柱结核、脊柱布氏菌的鉴别诊断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2. 成年人实验室检查结果正常值参考范围
致谢

(4)以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症状的神经梅毒细胞因子检测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以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症状的HIV阴性神经梅毒患者67例回顾性分析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不同阶段神经梅毒与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TH1、TH2和TH17相关细胞因子分析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固有淋巴样细胞在炎症性皮肤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病例报告 TNF-α拮抗剂治疗复发性疱疹样脓疱病一例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MMSE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附录二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5)颈部坏死性筋膜炎特征与临床处置分析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结果
        2.2 统计结果
        2.3 随访结果
        2.4 治疗结果
        2.4.1 抗生素治疗
        2.4.2 手术治疗
    3 讨论
        3.1 证据概要
        3.2 局限性
    4 结论
第二部分 经典案例
    1 临床资料
        1.1 现病史
        1.2 体征
        1.3 辅助检查
    2 治疗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6)同种异体髂骨块与自体髂骨块移植治疗颈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临床资料
    2.手术方法
    3.随访及临床疗效评价
    4.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7)中药仙方活命饮治疗艾滋病并发肛周脓肿的疗效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1.3.2 观察组:
    1.4 观察指标
    1.5 疗效评价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2.2 创面恢复情况与疼痛评分
3 讨论

(8)性病患者无保护性交与自杀意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上海某专科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立题依据
    1.2 全球和我国STI流行现状
        1.2.1 STI种类及其流行现况
        1.2.2 STI是全球及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1.2.3 上海STI的流行趋势
    1.3 STI患者特征
        1.3.1 STI患者的行为特征
        1.3.2 STI患者的社会心理特征
    1.4 无保护性交相关理论模型
        1.4.1 知信行理论
        1.4.2 健康信念模式
        1.4.3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1.4.4 本课题拟采用模型
    1.5 自杀意念相关理论模型
        1.5.1 痛苦哭喊自杀模型
        1.5.2 人际关系理论
        1.5.3 综合动机-意志模型
        1.5.4 本课题拟采用模型
    1.6 相关政策理论研究
        1.6.1 冰山现象
        1.6.2 四级预防体系
        1.6.3 政策传导理论
    1.7 本研究创新点
        1.7.1 统筹考虑被忽视的STI患者群体身心健康情况
        1.7.2 国内首次在STI患者中进行无保护性交的IMB模型拟合
        1.7.3 国内首次进行自杀意念IMV模型的修正
    1.8 研究假设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及伦理
    2.2 研究对象的选取
        2.2.1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2.2.2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2.3 样本量计算
    2.4 质量控制
        2.4.1 研究过程及信息收集的质量控制
        2.4.2 技术路线图
    2.5 研究工具
        2.5.1 研究对象人口学信息
        2.5.2 无保护性交
        2.5.3 自杀意念
        2.5.4 无保护性交的信息
        2.5.5 无保护性交的动机
        2.5.6 无保护性交的技巧
        2.5.7 社会心理问题
    2.6 统计方法
        2.6.1 统计软件
        2.6.2 数据分析
        2.6.3 评价指标
第三章 结果分析
    3.1 STI患者人口学信息与人群特征
        3.1.1 STI患者人口学基本信息
        3.1.2 STI患者的信息-动机-行为
        3.1.3 STI患者社会心理问题
    3.2 无保护性交的影响因素
        3.2.1 人口学与无保护性交的相关性
        3.2.2 信息-动机-行为与无保护性交的相关性
        3.2.3 无保护性交影响因素模型
    3.3 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
        3.3.1 人口学与自杀意念的相关分析
        3.3.2 社会心理问题与自杀意念的相关性
        3.3.3 社会心理问题的共疫情况
        3.3.4 自杀意念影响因素模型
第四章 本次研究讨论与总结
    4.1 STI患者基本信息
        4.1.1 人口学基本信息
        4.1.2 无保护性交情况
        4.1.3 社会心理学问题情况及共疫现象
        4.1.4 自杀意念情况
    4.2 STI患者无保护性交的影响因素
        4.2.1 人口学因素
        4.2.2 信息-动机-行为影响因素
        4.2.3 STI患者无保护性交影响因素模型
    4.3 STI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
        4.3.1 人口学因素
        4.3.2 社会心理学因素
        4.3.3 STI患者自杀意念模型影响因素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研究核心发现
        6.2.1 在STI患者中,HIV状态对UI和 SI影响不大
        6.2.2 国内首次在STI患者中进行无保护性交的IMB模型拟合、修正
        6.2.3 国内首次进行自杀意念IMV模型的拟合
        6.2.4 需要统筹考虑STI患者生殖健康和心理健康
    6.3 政策建议
        6.3.1 完善STI患者的医疗体系和管理机制,减少健康损失
        6.3.2 关注全人群心理健康和生殖健康,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6.3.3 关注影响健康效果全方面因素,注重传导作用
    6.4 课题研究方法上存在不足
        6.4.1 横断面调查难以确定因果关系
        6.4.2 样本量代表性有局限性
        6.4.3 自我报告和回忆的偏倚不可避免
        6.4.4 关注自杀意念而非自杀行为或实际自杀
    6.5 后续研究展望——对不同人群拓展性进行针对性研究
        6.5.1 性取向少数人群
        6.5.2 女性
        6.5.3 青少年
        6.5.4 老年人
    6.6 后续研究展望——继续挖掘UI和SI影响因素的协同和共疫作用
        6.6.1 共疫在对无保护性交的影响作用
        6.6.2 共疫在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作用
        6.6.3 探索STI患者的行为和心理的交互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9)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前言
2 资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诊疗现状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危险因素的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2.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来源
        2.1.2 样本量确定
        2.1.3 诊断标准
        2.1.4 纳入及排除标准
        2.1.5 对照组选择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内容
        2.3.1 调查内容
        2.3.2 部分指标标准
    2.4 统计分析
    2.5 研究质量把控
        2.5.1 研究方式偏倚控制
        2.5.2 调查人员质量控制
        2.5.3 调查问卷质量控制
        2.5.4 数据质量控制
        2.5.5 本研究技术路线
3.结果
    3.1 研究对象数量
    3.2 研究对象性别
    3.3 研究对象年龄
    3.4 研究对象具体病种
    3.5 基础情况单因素结果及分析
        3.5.1 肥胖
        3.5.2 文化程度
        3.5.3 工作姿势
    3.6 生活情况单因素分析
        3.6.1 .吸烟史
        3.6.2 饮酒史
        3.6.3 蔬菜水果摄入情况
        3.6.4 辛辣饮食情况
        3.6.5 体育锻炼
    3.7 排便因素
        3.7.1 排便频率
        3.7.2 大便形状
        3.7.3 排便情况
    3.8 精神心理压力
    3.9 个人史
        3.9.1 血糖控制情况
        3.9.2 肛门坠胀
4.讨论
    4.1 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4.1.1 基础特征
        4.1.2 生活方面
        4.1.3 排便因素
        4.1.4 心理精神因素
        4.1.5 个人史
        4.1.6 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了解情况
    4.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4.2.1 不足
        4.2.2 展望
5.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发生发展机理研究
    1.概述
    2.相关生理及其作用过程
        2.1 肛腺生理结构及功能
        2.2 肛腺感染学说
        2.3 影响肛腺发育的因素
        2.4 影响肛管功能因素
    3.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中西医研究进展
        3.1 疾病初期—肛窦炎
        3.2 发展期—肛周脓肿
        3.3 终末期—肛瘘
    4.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四、以化脓性感染就诊的艾滋病一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西地区皮肤软组织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夫西地酸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研究[D]. 郑晓草. 南昌大学, 2021(01)
  • [2]云南省部分地区淋病患者性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楠.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3]化脓性脊柱炎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D]. 杨航.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2)
  • [4]以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症状的神经梅毒细胞因子检测和分析[D]. 王娟娟. 苏州大学, 2020(02)
  • [5]颈部坏死性筋膜炎特征与临床处置分析探讨[D]. 王家晨.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2)
  • [6]同种异体髂骨块与自体髂骨块移植治疗颈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对比[D]. 邓晓楠.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7]中药仙方活命饮治疗艾滋病并发肛周脓肿的疗效探讨[J]. 傅斌红,顾杨,黄金花. 海峡药学, 2019(11)
  • [8]性病患者无保护性交与自杀意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上海某专科医院为例[D]. 王苏平.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1)
  • [9]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临床应用[D]. 李春梅. 郑州大学, 2019(08)
  • [10]肛门腺源性感染性疾病危险因素的研究初探[D]. 赵安琪.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标签:;  ;  ;  

化脓性感染治疗艾滋病一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