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tuftensis 染色体通过硬粒小麦-T 雄性和雌性配子传递的研究。 tuftensis 二倍体与普通小麦杂交种 F_1(英文)

T. tuftensis 染色体通过硬粒小麦-T 雄性和雌性配子传递的研究。 tuftensis 二倍体与普通小麦杂交种 F_1(英文)

一、簇毛麦染色体通过硬粒小麦 -簇毛麦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杂种F_1 的雌雄配子传递的研究(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李家创[1](2021)在《5份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及重要农艺性状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 Keng;2n=2x=14,Ns Ns)是来自禾本科(Poaceae)、新麦草属(Psathyrostachys Necski)的一种多年生二倍体异花授粉植物,因其具有早熟、抗多种小麦病害(锈病、白粉、赤霉、全蚀)、耐寒抗旱、耐盐碱、矮秆、分蘖多等优良特性,被认为是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改良的宝贵遗传资源。通过远缘杂交技术和染色体工程的方法创制而成的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系则是快速有效利用华山新麦草Ns基因组最重要的中间材料。本研究利用七倍体杂种H8911(2n=49,AABBDDNs)和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Trs-372(2n=28,AABB)杂交后产生的子代,经连续自交6-7代后从中筛选出5个衍生后代:DH5、DH88、DH66、TR77、DH109,综合采用细胞学观察、原位杂交技术(GISH和Mc-FISH)、分子标记技术(EST-STS、SSR、SCAR和SNP芯片)等方法,结合田间性状调查,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华山新麦草染色体核型的初步分析:对研究材料的外源亲本—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组进行了初步的核型分析,推测其核型公式为2n=2x=14=12m(4sat)+2sm,Stebbins核型为2A型,平均臂比为1.4,在属内居于较高的水平,但其在植物界进化水平偏低。(2)细胞学观察表明DH5的染色体组型为2n=42+Ti=21Ⅱ+Ti(Ti指小片段染色体);GISH分析显示DH5含有一个小的华山新麦草染色体片段,该片段无法在减数分裂阶段与小麦染色体配对,只能从父本传递给子代,传递率约为1/2;FISH实验表明DH5是一个2A缺体2B四体;分子标记结果表明DH5中附加的外源小片段来自华山新麦草5Ns染色体的短臂;利用标记转化法开发了8对可以用于检测华山新麦草5Ns染色体的SCAR标记。农艺性状调查表明DH5株高较低,对条锈病有较高抗性,外源染色体小片段的有无对农艺性状影响不大。(3)细胞学观察表明DH88的染色体组型为2n=44=22Ⅱ;GISH分析显示其含有一对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片段,这对外源染色体片段可以正常配对并传递给子代。EST-STS分子标记表明DH88所附加的一对染色体片段来自华山新麦草6Ns染色体。DH88对条锈病表现为高抗,可能是由于华山新麦草6Ns染色体的抗病基因进入导致。(4)细胞学观察DH66的染色体组型为2n=42=21Ⅱ;GISH实验显示DH66中有一对小麦染色体被华山新麦草染色体所替代,这对外源染色体可以正常联会配对并传递到子代中;Mc-FISH实验结果表明DH66缺失了其一对5D染色体。分子标记表明DH66获得了华山新麦草5Ns染色体而失去了小麦5D染色体;DH66的小麦15K SNP芯片结果也在5D染色体的位置上出现了和华山新麦草相似度高和小麦亲本7182相似度低的交叉峰,综合分子标记的结果可以得知DH66中一对5D染色体被华山新麦草5Ns染色体所代换。DH66株高较低,在成株期对条锈病表现为高抗,籽粒品质较好,可以作为抗条锈病和优质小麦育种的重要材料。(5)有丝分裂分析表明TR77的染色体组型为2n=42=21Ⅱ,其中有一对染色体超过1/2的部分被外源染色体所替代。减数分裂过程中外源染色体可以正常配对并传递给子代,表明TR77是一个细胞遗传学稳定的小麦—华山新麦草易位系。分子标记和Mc-FISH分析显示在TR77中形成了5DL-3DS·3DL染色体和3DS-Ns L·Ns S染色体,因此TR77是一个包含了双重易位的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材料。对TR77的小麦15K SNP芯片分析推断出易位发生在5D染色体物理位置的202.3Mb和213.1Mb处,靠近着丝粒。TR77具有圆锥状的穗型且无芒,其穗子较长,穗粒数多,株高较高,在全生育期对白粉病表现高抗,可作为研究小麦和其近缘属种间多重易位和抗白粉病育种的优异种质资源。(6)衍生系DH109和衍生系DM131的异同性分析:DH109从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中筛选而来,DM131从小麦—滨麦衍生后代中筛选获得。通过分子细胞遗传鉴定确认两个衍生系都为3Ns(3D)二体异代换系材料,但是DH109为小麦—华山新麦草3Ns(3D)二体异代换系,DM131为小麦—滨麦3Ns(3D)二体异代换系。两个材料的细胞学观察和GISH结果较为相似,均是稳定的衍生系材料。但是,两者的STS和SCAR标记共用性不高,外源染色体的FISH核型图完全不同。农艺性状上,两者都轻微感条锈病,苗期都高抗白粉病;对于赤霉病,DH109表现为高抗而DM131表现为高感。形态学特征上,DH109的籽粒较大,而DM131的穗子更长、穗粒数和分蘖数较多;两个材料的籽粒品质特征介于两个小麦亲本之间。综上,华山新麦草3Ns染色体和滨麦3Ns染色体对小麦的性状改变差异明显。这两个衍生系可以用于小麦抗白粉、抗赤霉病育种以及新麦草属和赖草属中Ns染色体的差异化比较。华山新麦草核型图的绘制为进一步了解这一外缘种提供了理论基础;五个衍生后代的鉴定丰富了小麦的遗传种质库,对于抗病、高产和优质小麦育种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不同属Ns染色体在小麦背景中的差异比较对研究小麦近缘属种的亲缘和进化关系提供了依据。

王艳珍[2](2021)在《普通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及特异标记开发》文中认为小麦远缘杂交是通过导入外源物质来增加小麦的遗传多样性,从而达到定向遗传改良的目的。本研究对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部分衍生后代进行了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筛选出了一系列稳定遗传、综合农艺性状突出的衍生材料,以期为小麦遗传育种工作提供重要中间材料与遗传资源。其次,本研究开发了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特异分子标记,加快对十倍体长穗偃麦草遗传物质的检测,同时为挖掘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优异基因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核型及与其他种属的亲缘关系做了初步分析。利用传统的细胞学方法,通过计算十倍体长穗偃麦草70条染色体各自的相对长度系数、着丝粒指数、臂比等指标可得出结论,本试验中的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共包含35对染色体,其中,亚中间着丝粒染色体7对(7sm),中间着丝粒染色体28对(28m),有6对染色体具随体(6sat)。因此,可推测出本研究中所用的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0x=70=56m(8sat)+14sm(4sat),属于“2B”类型。同时,利用本实验室现有的879对SSR引物和EST引物扩增筛选到了156个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基因组特异分子标记,其中包括42个SSR标记,114个EST标记,这些分子标记为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后代中外源遗传物质的鉴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分子标记结果表明,有249对引物可在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中间偃麦草和拟鹅观草中都扩增出相同大小的条带,有52对引物可在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华山新麦草和滨麦中扩增出相同条带。故推测,本试验中的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与拟鹅观草和中间偃麦草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华山新麦草和滨麦的亲缘关系较远。(2)采用经典的细胞遗传学方法,从228个衍生后代中筛选鉴定出9个稳定的十倍体长穗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并将其命名为CA51、CA52、CA53、CA61、CA62、CA63、CA64、CB14和CB16。细胞学结果表明,9个部分双二倍体都含有56条染色体且在减数分裂第一次中期形成28个二价体,表明它们在细胞学上具有高度稳定性。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结果表明,CA51、CA52、CA53和CA63中包含40条普通小麦染色体和16条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CA61、CA62、CA64和CB14中含有42条普通小麦的染色体和14条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而CB16携带了12条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同时,在CA61和CB16中发现了来自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小片段易位染色体。基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构建了9个部分双二倍体的FISH核型,并发现普通小麦1B、4B、6B和5A染色体上有明显的信号变异。分子标记的多态性结果表明,这些部分双二倍体不同于已报道的八倍体小偃麦。抗病性鉴定表明,9个部分双二倍体中有8个在成株期对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都有较强的抗性。此外,9个部分双二倍体在籽粒大小、品质等方面均不同于普通小麦亲本,为小麦远缘杂交提供了优质的桥梁材料。(3)本试验鉴定了7个稳定的异代换系,其中包括3个二体异代换系(CH10A5,CH114-B4,CH18122)和4个双重异代换系(CH18035,CH18050,CH18113,CH18130)。7个异代换系的根尖染色体数目均为42条,花粉母细胞构型均为2n=21II,田间表型偏向与普通小麦。其中CH10A5为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1JS(1D)二体异代换系,田间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和赤霉病;CH114-B4是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7J(7B)二体异代换系,成株期对条锈病和赤霉病表现为高抗,对白粉病表现为中抗;CH18122是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4JS(4D)二体异代换系,表现为高抗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4个双重异代换系中,CH18035可能的染色体组成为2n=42=38T.a+2T.p(1JS)+2T.p(6JS)(T.a代表普通小麦染色体,T.p代表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成株期高感条锈病和白粉病;CH18050可能的染色体组成为2n=42=38T.a+2T.p(2J)+2T.p(7J),成株期高抗条锈病和白粉病;CH18113可能的染色体组成为2n=42=38T.a+2T.p(1JS)+2T.p(6J),高抗条锈病,高感白粉病;CH18130可能的染色体组成为2n=42=38T.a+2T.p(2J)+2T.p(4JS),对条锈病和白粉病表现为高抗。此外,7个异代换系在籽粒粗蛋白含量、面筋含量及淀粉含量方面均比普通小麦亲本7182有所提高,可用作小麦遗传改良的中间材料。(4)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SLAF-seq),从二体异代换系CH10A5、普通小麦7182和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中分别获得11,931,086、10,383,011和9,871,061条reads,平均Q30为90.34%,平均GC含量为46.55%,最终得到的SLAF标签数分别为467,788、157,996、500,27。基于有参部分,通过BWA比对,共得到十倍体长穗偃麦草564,364个多态性SNP位点,注释到25903个差异基因,并通过在功能数据库比对,挖掘了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响应逆境胁迫和籽粒相关的候选基因。基于无参序列分析,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18,971条unmapped SLAFs中挑选1,096条序列设计引物,经过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共得到了859个特异标记,其开发效率达到78.38%。为开发部分同源群特异标记,针对1JS染色体上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相似度≥95%的序列设计引物,从957对引物中筛选到507个可作为1JS染色体特异的STS标记。为进一步检测这些标记的多态性和实用性,同时对多个小麦近缘种属了进行了扩增检测。结果表明,这些标记在十倍体长穗偃麦草(49个)、百萨偃麦草(38个)、二倍体长穗偃麦草(45个)、拟鹅观草(89个)、中间偃麦草(57个)均产生多态性;此外,在滨麦、华山新麦草、黑麦、卵穗山羊草、乌拉尔图小麦和粗山羊草中分别筛选出70个、51个、67个、54个、17个和43个特异分子标记。根据小麦及其近缘种特异分子标记的数目,初步推测出麦类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本研究也得到了部分基因组特异性标记,其中包括St基因组特异标记21个,E基因组特异标记21个,Ee基因组特异标记15个和Eb基因组特异标记6个,为后续十倍体长穗偃麦草遗传物质的检测及染色体重排奠定理论基础。

李建波[3](2020)在《小麦-茸毛偃麦草新型渐渗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解析》文中研究指明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2n=6x=42,JJJsJsStSt)属于小麦野生近缘植物,多年生、异花授粉,具有耐盐、耐旱、抗寒等抗逆性以及抗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赤霉病等抗病性,是小麦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工程育种的重要基因资源。茸毛偃麦草(Th.intermedium ssp.trichophorum,2n=6x=42,JJJsJs StSt)是中间偃麦草的一个亚种,与中间偃麦草一样具有抗逆、抗病等优良特性,区别在于其穗部和叶片上覆盖有茸毛,是小麦抗性改良的重要供体之一。TE1508是本实验室选育的小麦-茸毛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成株期免疫或高抗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等;小麦-中间偃麦草7J异体代换系源于八倍体小偃麦TAF46与普通小麦Vilmorin27杂交、回交后代,具有抗秆锈病(Ug99)与紫色胚芽鞘等性状。为了将TE1508与TAF46携带的优异农艺性状导入栽培小麦,本文实施了以下研究工作:(1)分别利用六倍体小黑麦和普通小麦与TE1508进行杂交、回交,在后代中选育了一批新型小偃麦衍生系,采用非变性荧光原位杂交(non-denaturing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ND-FISH)、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分子标记、抗性鉴定、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等方法,评估了这些材料在小麦遗传多样性改良方面的潜在价值,并初步定位了一些源于偃麦草的优异基因;(2)利用ND-FISH、分子标记等分子细胞遗传学方法,鉴定了多份小麦-中间偃麦草7J染色体易位系,并初步定位了一个苗期胚芽鞘紫色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Oligo-pSc119.2、Oligo-pTa535、Oligo-pSt122、Oligo-(GAA)7、Oligo-(CAA)7、Oligo-3A1、Oligo-5SrDNA、Oligo-6H-2-100、Oligo-pTa71九种寡聚核苷酸探针组成的连续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ulticolo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mc-FISH)与拟鹅观草总基因组DNA为探针的GISH,详细鉴定了TE1508(2n=56)的体细胞染色体核型结构,其染色体组为40W+6St+4J+6Js,具体核型为:20对小麦染色体(缺失1对4B染色体)+3对St基因组染色体(1对1St、1对6St与1对7St)+3对Js基因组染色体(1对2Js、1对4Js与1对5Js)+2对J基因组染色体(1对3J与1对4J)。在TE1508与六倍体小黑麦Currency三属杂种自交后代,发现:(1)茸毛偃麦草染色体比黑麦染色体更容易在小麦背景中传递下去;(2)茸毛偃麦草Js基因组染色体比J、St基因组染色体传递率更高。2、利用Oligo-pSc119.2、Oligo-pTa535等探针组成的mc-FISH与中间偃麦草总基因组DNA为探针的GISH,分析了本研究选育的新型小偃麦衍生系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得到以下结果:(1)品系X24C-10是一个细胞学稳定的小麦-茸毛偃麦草4J(4B)代换系;(2)品系X24C-5是一个细胞学稳定的小麦-茸毛偃麦草4Js(4B)代换系;(3)品系X24C-14是一个细胞学稳定的小麦-茸毛偃麦草2Js附加系;(4)品系A1082是一个细胞学稳定的小麦-茸毛偃麦草3J附加系;(5)品系X24C-1-1是一个细胞学稳定的小麦-茸毛偃麦草T4BS·4JL易位系;(6)品系A5-5是一个细胞学稳定的小麦-茸毛偃麦草T4BS·5JsL罗宾逊易位系。3、利用澳大利亚的条锈菌小种(239 E237 A-17+33+与108 E205 A+)、叶锈菌小种(104-1,3,5,7,9,10,12,13+Lr37)、秆锈菌小种(34-1,2,3,4,5,6,7与98-1,2,(3),(5),6)以及我国当下流行的CYR32、CYR33与CYR34(或v26)的混合小种,对本研究选育的小偃麦衍生系进行了抗性评估,得到以下结果:(1)X24C-10(4J/4B代换系)在苗期与成株期均高抗条锈病,苗期高抗秆锈病;(2)X24C-5(4Js/4B代换系)在苗期中抗秆锈病,成株期高抗条锈病;(3)X24C-14(2Js附加系)在苗期与成株期近免疫或高抗条锈病,苗期中抗叶锈病与秆锈病;(4)A1082(3J附加系)在苗期近免疫叶锈病与秆锈病,成株期近免疫条锈病;(5)X24C-1-1(T4BS·4JL易位系)在苗期与成株期均高抗条锈病;(6)A5-5(T4BS·5JsL罗宾逊易位系)在苗期对澳大利亚毒性极强的条锈菌小种239 E237 A-17+33+表现为免疫,而对毒性较低的条锈菌小种108 E205 A+表现为高感,成株期中抗条锈病。4、利用PCR-based landmark unique gene(PLUG)与intron targeting(IT)两种分子标记,对本研究选育的小偃麦衍生系进行分子标记检测,得到以下结果:(1)获得81个4J染色体特异标记,包括38个PLUG标记与43个IT标记;(2)筛选到97个4Js染色体特异标记,包括20个PLUG标记与77个IT标记;(3)筛选到174个2Js染色体特异标记,包括41个PLUG标记与133个IT标记;(4)筛选到71个3J染色体特异标记,包括29个PLUG标记与42个IT标记;(5)筛选到106个5JsL染色体特异标记,包括32个PLUG标记与74个IT标记。5、通过比较X24C-10(4J/4B代换系)与X24C-1-1(T4BS·4JL易位系)在抗性、田间农艺性状、染色体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在4JL染色体0.60-1.00区段初步定位了一个蓝粒基因与一个抗条锈病基因,在4JS染色体或4JL染色体0.00-0.60区段初步定位了一个苗期抗秆锈病基因;通过同源基因克隆测序、分析,在4JL染色体0.60-1.00区段克隆到一个R2R3-MYB类型转录因子ThMYB4J,推测与该区段的蓝粒基因有关。6、利用ND-FISH、分子标记分析等方法,明确了7J染色体的核型结构,筛选到88个7J染色体特异标记,详细鉴定出12种小麦-中间偃麦草7J染色体易位系的核型结构,构建了7J染色体的分子标记图谱,初步定位了一个苗期胚芽鞘紫色基因(位于7JS染色体0.35-0.62区段),并开发设计出两个新的7J染色体特异EST-PCR标记。综上所述,本研究选育了一系列携带优异农艺性状的新型小偃麦衍生系,并初步定位了1个抗条锈病基因、1个抗秆锈病基因、1个蓝粒基因、1个苗期胚芽鞘紫色基因,并克隆了1个可能与蓝粒基因有关的R2R3-MYB-like转录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小麦优异基因数目少的问题,为小麦品种改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罗贤磊[4](2019)在《长穗偃麦草染色体导入小麦背景的研究》文中认为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elongatum)是小麦重要的野生近缘种,属于小麦三级基因源,具有大穗多花、耐旱、抗寒、耐盐、生长势强等诸多小麦不具备的优良性状,是小麦遗传改良中最有价值的优异外源基因供体之一。通过小麦与长穗偃麦草远缘杂交培育附加系、代换系及易位系是利用长穗偃麦草优良特性的重要途径。目前,在普通小麦背景下,已经创建出整套的普通小麦-长穗偃麦草附加系及代换系,但还未有全套的硬粒小麦-长穗偃麦草附加系和代换系。本研究旨在将长穗偃麦草染色体导入小麦背景,培育硬粒小麦-长穗偃麦草附加系和普通小麦-长穗偃麦草易位系,具体结果如下:(1)利用多种鉴定方法从硬粒小麦Langdon(AABB)与小偃麦8801(AABBEE)杂交后代群体中选育出硬粒小麦-长穗偃麦草2E、4E单体附加系,两个附加系连续三年自交后代中均未发现纯合的双体附加系。两个附加系中阳性单株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存在染色体分离落后和微核现象,发生在后期Ⅰ、Ⅱ和末期Ⅱ及四分体时期。(2)两个附加系分别与硬粒小麦进行正反杂交,以2E、4E染色体分子标记对杂交后代进行PCR扩增,硬粒小麦背景中长穗偃麦草2E、4E染色体经雄配子的传递率分别为4.41%、2.17%,但未见2E、4E染色体通过雌配子传递。(3)60Co-γ射线辐射易位系TW7BS·7EL的花粉后与扬麦158杂交获得M,从M1与扬麦158回交后代BC1F2中通过长穗偃麦草7EL特异分子标记及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鉴定出7种类型的携带长穗偃麦草7EL染色体片段的易位。根据7EL染色体易位片段不同的断点,将48个分子标记定位在长穗偃麦草7EL染色体的不同区间。对7种类型的易位进行两年的赤霉病抗性鉴定表明,TL1、TL2和TL5具有类似于苏麦3号的较高赤霉病抗性水平,初步认为这三个易位的片段中含有抗赤霉病基因,而TL3、TL4和TL6表现为中感,说明这三个易位片段中没有抗赤霉病基因。

孔令娜[5](2017)在《一整套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二体异附加系的选育与鉴定》文中研究指明不断加强小麦种质创新,丰富小麦基因资源,对于小麦的遗传改良和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纤毛鹅观草[Roegneria ciliaris(Trin.)Nevski,2n=4x=28,ScScYcYc]是小麦的一种野生四倍体近缘植物,具有抗赤霉病、抗条纹花叶病、抗大麦黄矮病、耐寒耐旱、多花多粒性等优良特性,是小麦种质改良的重要遗传资源。培育小麦-纤毛鹅观草异附加系是进行小麦育种改良的重要中间环节,对这些异附加系进行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以及性状评价,有利于充分挖掘、转移和定位纤毛鹅观草的有益基因,同时可以开展纤毛鹅观草与小麦之间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普通小麦中国春与Inayamakomugi-纤毛鹅观草双二倍体的回交自交群体,通过细胞学观察、原位杂交(GISH、FISH)、分子标记等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技术,选育一整套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二体异附加系,开发纤毛鹅观草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对异附加系进行农艺性状和抗病性状调查,筛选携带纤毛鹅观草优异基因的小麦新种质。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一套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二体异附加系的配套选育在前人已选育的7个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二体异附加系的基础上,利用新构建的普通小麦Ik-纤毛鹅观草双二倍体和中国春的回交自交后代群体,通过分子标记PCR鉴定和顺次GISH/FISH分析,选育并鉴定出其余7个涉及纤毛鹅观草不同染色体的二体异附加系(DA2Yc、DA3Yc、DA4Sc、DA4Yc、DA5Sc、DA6Sc、DA6Yc),首次获得了 一整套(14个)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二体异附加系。2、纤毛鹅观草染色体基于DNA重复序列的FISH分析依次利用纤毛鹅观草基因组DNA为探针,中国春基因组DNA做封阻进行GISH(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利用重复序列pAs1、pSc119.2 和45S rDNA作探针进行FISH(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对纤毛鹅观草染色体以及一套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异附加系中外源染色体进行顺次GISH/FISH分析。结果显示pAs1在纤毛鹅观草1Sc、2Sc、3Sc、4Sc、6Sc、7Sc 以及 1Yc、2Yc、4Yc、7Yc等 10 对染色体上检测到杂交信号,且信号位点较为丰富,主要分布于染色体的末端、亚末端和中部,其中2Sc、7Sc和4Yc只在长臂上有信号,其余染色体的长、短臂均有信号分布。pSc119.2在一套异附加系中的纤毛鹅观草染色体上均未检测到明显的杂交信号。45S rDNA在纤毛鹅观草1Sc和5Sc染色体的短臂上检测到杂交信号,可以分别作为1Sc和5Sc特异的细胞学标记。由于纤毛鹅观草3Yc、5Yc和6Yc染色体上均未检测到pAs1、pSc119.2和45S rDNA的杂交信号,还需要利用更多的细胞学标记加以区分。3、筛选和开发纤毛鹅观草各条染色体的特异分子标记为了快速且准确地鉴定小麦背景中的纤毛鹅观草染色体或片段,本研究选取定位于小麦七个部分同源群染色体上的1845对EST标记,在亲本普通小麦中国春、Inayama komugi、普通小麦Ik-纤毛鹅观草双二倍体和纤毛鹅观草之间进行扩增,筛选可以特异追踪纤毛鹅观草各条染色体的分子标记。共筛选到纤毛鹅观草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557个,从中选取每一部分同源群上分布均匀、扩增稳定的特异分子标记在亲本和一套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二体异附加系中进行扩增,结果筛选到纤毛鹅观草各条染色体的专化分子标记107个,其中1Sc专化标记22个,1Yc专化标记3个;2Sc专化标记3个,2Yc专化标记7个;3Sc专化标记2个,3Yc专化标记6个;4Sc专化标记12个,4Yc专化标记7个;5Sc专化标记6个,5Yc专化标记12个;6Sc专化标记9个,6Yc专化标记9个;7Sc专化标记1个、7Yc专化标记8个。此外,还开发了纤毛鹅观草每个部分同源群上可同时区分Sc和Yc染色体的特殊专化标记54个,各个部分同源群筛选到的特殊专化标记数量分别为2个、8个、10个、13个、3个、17个和1个。利用这些专化标记对前人所选育的异附加系材料进行准确鉴定,明确了其中外源染色体的具体身份。4、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二体异附加系的性状鉴定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纤毛鹅观草更多的有益基因,本研究在2012-2016年度间对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双二倍体及一套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二体异附加系进行了赤霉病、白粉病、黄花叶病和锈病等小麦几个主要病害的抗病性鉴定以及农艺性状调查。四年赤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双二倍体对赤霉病表现出稳定抗性,二体异附加系DAISc(3 年鉴定结果)、DA1Yc、DA2Yc、DA3Sc(高抗)(3 年鉴定结果)、DA4Sc、DA5Yc和DA6Sc对赤霉病表现出较好的抗性;四年白粉病田间成株期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双二倍体表现稳定抗性,DA1Sc(3年鉴定结果)、DA2Sc、DA2Yc、DA3Yc(3年鉴定结果)、DA5Sc、DA5Yc和DA6Sc均表现出中等抗性;三年田间抗黄花叶病鉴定结果表明,双二倍体和Inayamakomugi均表现高抗,DA5Sc(1年鉴定结果)和DA6Sc对黄花叶病的抗性表现与双二倍体相近;两年叶锈病田间成株期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双二倍体表现抗病,DA5Yc和DA6Sc对叶锈病也表现中抗。综合以上结果发现,二体异附加系DA1Sc、DA5Sc、DA5Yc和DA6Sc兼抗2种以上小麦病害,可以作为小麦抗病育种的优异种质资源。通过田间观察和农艺性状调查,涉及不同纤毛鹅观草染色体的二体异附加系其表型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一些表型特征可以作为形态学标记对纤毛鹅观草异附加系材料进行初步鉴定。

陈加晋[6](2015)在《刘大钧与小麦育种科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刘大钧是我国着名的小麦育种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南京农业大学校长、细胞遗传研究所所长。他学习、工作在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最为频繁巨大的年代,自小家境优越,但求学经历坎坷,曾先后辗转于多所学校,最后终在金陵大学成才。刘大钧于1949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到退休,他见证了南京农业大学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尤其在1983-1991年担任学校校长期间,他为南农大全面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刘大钧一生从事小麦育种研究,在很多细分领域都颇有建树,较为突出的是小麦辐射育种、小麦抗白粉病、小麦外源种质、我国特有小麦种质这四个方面。60年代初开始,他带领团队逐步攻克小麦辐射育种的一系列技术难题,成功选育出高产优质小麦"宁麦3号",为长江中下游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70年代中期开始,他带领团队开创国内簇毛麦研究先河,于国际上首次鉴定出其高抗白粉病,运用染色体工程先后培育多个抗白粉病优质材料,尤其是普通小麦—簇毛麦易位系,对提高小麦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以及改善其他农艺性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巨大的经济意义;后利用细胞遗传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将新抗白粉病基因Pm21定位于簇毛麦染色体6V短臂,并成功将其转入小麦。为解决我国小麦赤霉病难题,他带领团队从80年代初开始,对小麦亲缘植物大赖草、鹅观草和纤毛鹅观草进行了大量基础性研究工作,攻克多种新技术并创制出了一批有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的基础材料,为后人的研究打下了夯实的基础。从80年代中期开始,他又带领团队抓住机遇和挑战,专攻我国特有种质西藏小麦、新疆小麦和云南小麦,对其起源、进化方式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对弄清世界小麦起源中心的东界和中国小麦进化起源的方式和途径有着重要意义。科技思想史是连接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桥梁。刘大钧的贡献其实已经超出了小麦育种学的范围,在其一生的小麦育种科研活动中,蕴藏有丰富的育种思想。他坚持依生产急需定育种目标、坚持以技术创新为育种核心,坚持立足实践的育种策略、坚守始终如一的育种原则。这些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同时还具有特定的历史渊源,它的形成和发展是跟时代的造就、启蒙教育的奠基、名师的耳濡目染以及刘大钓个人的积累等因素分不开的。

王海燕,赵仁慧,袁春霞,张守忠,肖进,王秀娥[7](2013)在《小麦-簇毛麦T4DL·4VS易位染色体在不同背景中的遗传稳定性及其在配子中的传递》文中研究指明为了给小麦-簇毛麦T4DL·4VS易位系在小麦育种中的利用提供依据,用T4DL.4VS易位系与来源于不同生态区的5个小麦品种郑麦9023、周9823、绵阳26、石4185、扬麦15进行杂交,杂种F1再分别与上述品种进行正反回交,研究小麦-簇毛麦T4DL·4VS易位染色体在不同小麦背景中的遗传稳定性及其在配子中的传递。原位杂交结果表明,在杂种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T4DL·4VS易位染色体通常可以与4D染色体配对形成棒状二价体。在不同组合的F2分离群体中,T4DL·4VS易位染色体在不同小麦遗传背景中的遗传方式不相同,T4DL·4VS易位染色体的传递受到小麦遗传背景的影响。测交结果表明,T4DL·4VS易位染色体通过雌配子和雄配子的传递率分别为50.59%(46.15%~59.1%)和24.02%(16.67%~37.75%),T4DL·4VS易位染色体通过雌配子的传递率显着高于通过雄配子的传递率。

赵万春[8](2010)在《普通小麦—簇毛麦整臂互补易位系T1DS·1VL和T1DL·1VS的创制、鉴定和性状评估》文中研究表明簇毛麦为异株授粉一年生或多年生二倍体牧草,主要分布于地中海东北部地区,它抗小麦多种主要病害,而且具有耐寒,分蘖力强,生长繁茂,多小花,籽粒蛋白质含量高,耐盐抗旱等特性。位于簇毛麦的1V染色体上的高分子量谷蛋白基因(Glu-V1)、贫硫(ω-型)和富硫(γ-型)醇溶蛋白基因(Gli-V1)和低分子量醇溶蛋白基因(Glu-V3)是改良小麦品质的宝贵基因资源。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和细胞学技术创制、筛选和鉴定了2个新的小麦-簇毛麦整臂互补易位系T1DS?1VL和T1DL?1VS,并评估了其对小麦抗病性和籽粒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小麦改良提供新的种质资源。结果如下:1、在小麦第1部分同源群染色体的短臂(1DS)和长臂(1BL)的端部和近着丝粒区域选择设计了96对EST-STS引物,成功开发出了可以检测小麦背景中簇毛麦1V染色体臂的4个EST-STS分子标记。位于1DS上的2个标记BE499250-STS和BE591682-STS/RSAⅠ为共显性标记,可以扩增出1条1VS的特异片段,同时可以扩增出1条1DS特异片段,能将1DS和1AS、1BS区分开来,因此用这2个标记不仅可以检测小麦背景中簇毛麦1V染色体的短臂,还可以检测小麦1D染色体的短臂。而位于1BL上的2个标记BE518358-STS/HAEⅢ和BE585781-STS/RSAⅠ是显性标记,分别扩增出2条1VL和1条1VL的特异片段,但扩增的小麦染色体片段不能区分1DL与1A和1B。2、以中国春的1D单体为母本与中国春-簇毛麦1V染色体的二体附加系(DA1V)杂交。F1植株的根尖制片,计数并选择有42条染色体的植株(为1D和1V的双单体)自交形成F2群体,用我们开发的可追踪1VS和1VL的EST-STS标记筛选282株F2个体,并经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鉴定出了5个杂合互补的Robertsonian易位株和1个非Robertsonian易位株。通过将易位染色体的C带和GISH形态与根尖细胞有色分裂中期1D和1V染色体的C带和GISH形态比较,确认在5个杂合互补的Robertsonian易位株中,3株为杂合互补的T1DS?1VL易位系(08-46-7、08-46-123和08-46-208),2株为杂合互补的T1DL?1VS易位系(08-46-56和08-46-83)。从52株来源于杂合易位株T1DL?1VS83的F3植株中鉴定获得2株纯合互补的T1DL?1VS易位系;从68株来源于杂合易位株T1DS·1VL208的F3植株获得4株纯合互补的T1DS?1VL易位系。3、中国春-簇毛麦的T1DS?1VL和T1DL?1VS易位系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2个新易位系对白粉病的抗性水平和中国春的抗白粉病水平相同,都属于中抗。但2个易位系对4个条锈病小种(条中31号、条中32号、条中33号和水源11致病类型4)的抗性与中国春的不同。易位系T1DL?1VS对4个条锈病小种均为中感或高感,发病程度较中国春严重;而易位系T1DS?1VL对条中31号中抗、对条中32号中感、对条中33号和水源11-4免疫,发病程度较中国春轻。因此,在簇毛麦1VL上可能含有抗条锈病基因。4、中国春-簇毛麦T1DS?1VL和T1DL?1VS易位系的籽粒蛋白质含量与中国春小麦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差异并不显着;但是易位系T1DS?1VL的Zeleny沉淀值(10.0 ml)极显着低于中国春的Zeleny沉淀值(30.7 ml),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为1.5 min和1.2 min,分别比中国春形成时间(4.2 min)和稳定时间(4.2 min)减少了2.7 min和3.0 min,其面团弱化度和粉质质量指数为199 FU和19,分别比中国春的弱化度(98 FU)和粉质质量指数(64)增加了101 FU和减少了45;而易位系T1DL?1VS的Zeleny沉淀值(37.4 ml)极显着高于中国春,形成时间为5.0 min,稳定时间为5.9 min,比中国春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分别增加了0.8 min和1.7 min,其面团弱化度和粉质质量指数分别为47 FU和86,分别比中国春的弱化度和粉质质量指数降低了51 FU和增加了22。结果说明T1DS?1VL易位降低小麦面筋强度和品质;而T1DL?1VS易位增强面筋强度,改善小麦品质。推测簇毛麦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Glu-V1可能位于1VS。

王林生[9](2009)在《簇毛麦的遗传学研究及其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簇毛麦作为小麦的重要基因资源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介绍了簇毛麦的种类及优良性状,探讨了簇毛麦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及与小麦及其近缘物种的亲缘关系,分析了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的选育,阐述了簇毛麦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作用及潜在价值。

曹亚萍[10](2008)在《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花粉辐射高效诱导属间染色体易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簇毛麦是小麦的一个野生近缘种,抗白粉病、锈病、全蚀病、眼斑病及梭条花叶病毒病等多种病害,还兼有抗寒耐旱、分蘖力强、密穗多花、籽粒蛋白质含量高等特性,是小麦遗传改良的优良基因源。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抗梭条花叶病基因Wss1已分别以整臂易位6VS·6AL和4VS·4DL的形式被成功转移到普通小麦背景中。为了定位、转移和利用簇毛麦其它有益基因,本研究以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为基础材料,用花粉辐射诱导小麦-簇毛麦属间染色体易位,研究辐射诱导效应和易位染色体的传递行为,并用筛选的EST-STS分子标记对普通小麦背景中的簇毛麦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的身份进行鉴定。1小麦-簇毛麦染色体易位的高效诱导与传递为了诱导更多小麦-簇毛麦属间染色体易位,采用60Co-γ射线800 rad、1200 rad、1600 rad三种剂量照射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即将成熟的花粉,分别在照射后第1、2、3天从辐射处理过的麦穗上取新鲜花粉给已去雄的普通小麦中国春授粉。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方法,在M1代检测小麦-簇毛麦属间染色体易位,分别在BC1、BC2、BC3代考查易位染色体的传递行为。结果表明:这3种辐射剂量都可以高效诱导小麦-簇毛麦染色体易位,并且M1代种子发芽正常。在800~1600rad剂量范围内,随着辐射剂量的提高,易位诱导频率和染色体臂内断裂融合频率增加。辐射处理后第1天采集的花粉,授粉后产生的M1植株易位诱导频率较高。M1代检测到的小麦-簇毛麦易位染色体有70%以上可通过雌配子传递给BC1代,在BC1代重现的易位染色体在随后的世代中绝大多数都能检测到。各种类型易位染色体在不同遗传背景中的传递率具有相对稳定性,通过雌、雄配子的传递率均为整臂易位染色体>外源小片段易位染色体>外源大片段易位染色体。易位染色体通过雌配子的传递率通常高于通过雄配子的传递率。2基于EST-PCR的簇毛麦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筛选及应用通过用普通小麦中国春对易位诱导群体连续回交,已得到普通小麦背景中只包含单条簇毛麦染色体或单条小麦-簇毛麦易位染色体的一些单株。为了鉴定这批材料中的簇毛麦染色体身份,根据小麦、水稻的EST序列合成了240对STS引物,其中34对引物在普通小麦中国春与簇毛麦间存在多态性;进一步对亲本及簇毛麦二体异附加系进行PCR扩增分析,标记CINAU32-300可追踪簇毛麦1V染色体,标记CINAU33-280 CINAU34-510、CINAU35-1100和CINAU37-400可追踪簇毛麦2V染色体,标记CINAU38-250可追踪簇毛麦3V染色体,标记CINAU39-950和CINAU40-800可追踪簇毛麦4V染色体,标记CINAU41-745、CINAU42.1050和CINAU43-245可追踪簇毛麦5V染色体,标记CINAU44-765和CINAU45-495可追踪簇毛麦7V染色体。加上本研究室已开发的2个6V染色体特异标记,用这些簇毛麦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鉴定辐射诱导材料的部分回交后代,选育出小麦背景中只包含单条簇毛麦染色体的整套1V~7V染色体系,同时有18条易位染色体的簇毛麦身份得到确定,表明这些标记可以用来快速检测普通小麦背景中的簇毛麦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3普通小麦-簇毛麦1V染色体系的选育与鉴定簇毛麦1V染色体长臂具有编码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位点Glu-V1,短臂具有编码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位点Glu-V3和ω、γ醇溶蛋白位点Gli-V1,小麦-簇毛麦1V附加系和代换系的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均高,将簇毛麦1V染色体的优质基因导入普通小麦,进一步创造小麦-簇毛麦1V染色体易位系是小麦品质改良的有效途径。为转移和利用簇毛麦1V染色体上的优质基因,在(中国春/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60Co-γ射线照射花粉)//中国春)回交后代中,综合运用染色体C-分带、荧光原位杂交、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分析和分子标记分析,从BC1F1-BC1F3代中检测到1V染色体系,在BC1F3、BC2F1代中选育出分别涉及簇毛麦1V染色体长臂和短臂的四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系,包括1VS·W易位系、W·1VL易位系、1VS单端体系和1VL端二体系,为小麦育种创造了新的种质资源。

二、簇毛麦染色体通过硬粒小麦 -簇毛麦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杂种F_1 的雌雄配子传递的研究(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簇毛麦染色体通过硬粒小麦 -簇毛麦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杂种F_1 的雌雄配子传递的研究(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5份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及重要农艺性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中国的小麦育种
        1.1.1 小麦育种历程
        1.1.2 育种取得的主要进展
        1.1.3 我国小麦育种面临的问题
    1.2 小麦远缘杂交进展
        1.2.1 小麦的近缘属种
        1.2.2 小麦远缘杂交的亲和性
        1.2.3 外源物质向小麦中的转移方式
        1.2.4 小麦中外源物质的检测
        1.2.5 远缘杂交在小麦改良中的作用
    1.3 华山新麦草研究进展
        1.3.1 新麦草属介绍
        1.3.2 华山新麦草的利用价值
        1.3.3 华山新麦草的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4.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华山新麦草染色体核型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根尖材料的获得与处理
        2.1.3 根尖染色体制片
        2.1.4 核型分析及染色体模式图的绘制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图分析
        2.2.2 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核型模式图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小麦-华山新麦草后代DH5和DH88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细胞学观察
        3.1.3 植物基因组总DNA的获得
        3.1.4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分析
        3.1.5 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c-FISH)分析
        3.1.6 分子标记分析
        3.1.7 来自华山新麦草基因组特异条带的分析和SCAR标记开发
        3.1.8 田间农艺性状调查
    3.2 结果与分析
        3.2.1 DH5和DH88的细胞学观察
        3.2.2 DH5和DH88的GISH鉴定
        3.2.3 DH5和DH88的FISH鉴定
        3.2.4 DH5和DH88的EST-STS分子标记分析
        3.2.5 华山新麦草基因组特异SCAR标记开发与验证
        3.2.6 DH5和DH88的农艺性状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小麦-华山新麦草后代DH66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细胞学观察
        4.1.3 顺序FISH/GISH技术
        4.1.4 小麦15K SNP芯片分析
        4.1.5 分子标记(EST-STS、SSR和 SCAR)分析
        4.1.6 农艺性状调查
    4.2 结果与分析
        4.2.1 DH66的细胞学观察
        4.2.2 DH66的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c-FISH)分析
        4.2.3 DH66的15K SNP芯片分析
        4.2.4 DH66的分子标记分析
        4.2.5 DH66的农艺性状评价
    4.3 讨论
第五章 小麦-华山新麦草后代TR77分子细胞遗传学的鉴定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细胞学观察
        5.1.3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
        5.1.4 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c-FISH)分析
        5.1.5 小麦15K SNP育种芯片
        5.1.6 分子标记分析
        5.1.7 农艺性状调查
    5.2 结果与分析
        5.2.1 TR77的细胞学观察
        5.2.2 TR77的分子标记分析
        5.2.3 TR77的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c-FISH)分析
        5.2.4 TR77的SNP芯片分析
        5.2.5 TR77的田间表型和白粉病抗性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小麦—华山新麦草后代DH109和小麦—滨麦后代DM131 之间的异同性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材料
        6.1.2 细胞学观察
        6.1.3 分子标记分析
        6.1.4 顺序FISH/GISH分析
        6.1.5 小麦55K SNP育种芯片
        6.1.6 抗病性及农艺性状调查
    6.2 结果与分析
        6.2.1 DH109和DM131的细胞学观察
        6.2.2 DH109和DM131的GISH分析
        6.2.3 DH109和DM131的分子标记分析
        6.2.5 DH109和DM131的55K SNP芯片分析
        6.2.6 DH109和DM131的抗病性分析和农艺性状差异
    6.3 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2)普通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及特异标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的起源和进化
        1.1.1 小麦族分类
        1.1.2 小麦的起源和进化
    1.2 小麦远缘杂交研究
        1.2.1 小麦远缘杂交特性
        1.2.2 外源遗传物质的转移
        1.2.3 外源染色质的检测
        1.2.4 染色体工程育种进展
    1.3 偃麦草属研究进展
        1.3.1 偃麦草属系统分类研究
        1.3.2 偃麦草属染色体组成及同源性分析
        1.3.3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1.4 外源遗传物质导入对小麦的影响
        1.4.1 染色体结构变异
        1.4.2 基因表达变化
    1.5 基于测序技术的染色体研究进展
        1.5.1 基因组
        1.5.2 转录组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核型及亲缘关系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和处理
        2.1.2 染色体组型计算及判定原则
        2.1.3 多态性检测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组型分析
        2.2.2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亲缘关系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9个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的分子细胞学鉴定
    3.1 材料及方法
        3.1.1 实验材料和处理
        3.1.2 细胞统计学分析
        3.1.3 原位杂交鉴定
        3.1.4 农艺性状调查及谷物含量分析
        3.1.5 抗病性评估
        3.1.6 分子标记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部分双二倍体的形态学和细胞学观察
        3.2.2 部分双二倍体的原位杂交鉴定
        3.2.3 部分双二倍体的分子标记鉴定
        3.2.4 部分双二倍体的抗病性调查
        3.2.5 部分双二倍体的谷物相关品质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7个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异代换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4.1 材料及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细胞统计学分析
        4.1.3 原位杂交鉴定
        4.1.4 农艺性状调查及谷物含量分析
        4.1.5 抗病性评估
        4.1.6 分子标记鉴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3个二体异代换系的鉴定
        4.2.2 4个双重异代换系的鉴定
    4.3 讨论
第五章 基于SLAF-seq的十倍长穗偃麦草特异分子标记开发
    5.1 材料及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流程
        5.1.3 分析方案
        5.1.4 特异分子标记检测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生物信息学结果展示
        5.2.2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基因注释分析
        5.2.3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特异标记开发及应用
        5.2.4 1J~S染色体标记开发和应用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小麦-茸毛偃麦草新型渐渗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小麦远缘杂交概述
        1.1.1 远缘杂交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1.1.2 三属杂种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1.1.3 小麦近缘物种抗锈病基因研究进展
    1.2 小麦染色体工程概述
        1.2.1 小麦-近缘物种中间材料的创制
        1.2.2 小麦-外源染色体易位系的创制
    1.3 远缘杂交后代的鉴定
        1.3.1 形态学标记鉴定
        1.3.2 细胞学标记识别
        1.3.3 原位杂交识别
        1.3.4 分子标记检测
    1.4 中间偃麦草应用价值
        1.4.1 中间偃麦草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1.4.2 茸毛偃麦草研究进展
        1.4.3 中间偃麦草抗病基因的挖掘
    1.5 色素相关基因应用价值
        1.5.1 花青素重要功能
        1.5.2 小麦近缘物种色素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1.6 论文设计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小麦-黑麦-茸毛偃麦草三属杂种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植株材料
        2.2.2 研究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小麦-茸毛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TE1508 的细胞学分析
        2.3.2 六倍体小黑麦Currency的细胞学分析
        2.3.3 外源染色体在三属杂种自交后代的传递率
    2.4 讨论
        2.4.1 三属杂种后代外源染色体传递行为
        2.4.2 偃麦草Js-2 染色体与小麦4B染色体亲缘关系的推测
        2.4.3 多寡聚核苷酸探针在原位杂交分析中的重要性
        2.4.4 小麦三属杂种应用价值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麦-茸毛偃麦草代换系4J(4B)和4J~s(4B)的鉴定及抗性评估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植株材料
        3.2.2 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小偃麦衍生系X24C-10与X24C-5 的细胞学鉴定
        3.3.2 小偃麦衍生系X24C-10与X24C-5 的分子标记分析
        3.3.3 小偃麦衍生系X24C-10与X24C-5 的抗病性分析
        3.3.4 小偃麦衍生系X24C-10与X24C-5 的农艺性状调查
    3.4 讨论
        3.4.1 茸毛偃麦草染色体4J与4J~s的应用价值
        3.4.2 4J~s染色体对小麦品种改良的优势评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麦-茸毛偃麦草附加系2J~s和3J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植株材料
        4.2.2 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小偃麦衍生系X24C-14与A1082 的细胞学鉴定
        4.3.2 小偃麦衍生系X24C-14与A1082 的分子标记分析
        4.3.3 小偃麦衍生系X24C-14与A1082 的抗病性分析
        4.3.4 小偃麦衍生系X24C-14与A1082 的农艺性状调查
    4.4 讨论
        4.4.1 茸毛偃麦草2J~s染色体的应用价值
        4.4.2 茸毛偃麦草3J染色体的应用价值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麦-茸毛偃麦草异源易位系的鉴定及优异基因挖掘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植株材料
        5.2.2 研究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小麦-茸毛偃麦草T4BS·4JL易位系的鉴定
        5.3.2 小麦-茸毛偃麦草T4BS·5J~sL易位系的鉴定
    5.4 讨论
        5.4.1 ThMYB4J转录因子的研究价值
        5.4.2 茸毛偃麦草5J~s染色体的应用价值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偃麦草7J染色体苗期胚芽鞘紫色基因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定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植株材料
        6.2.2 研究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八倍体小偃麦TAF46与7J(7A)代换系的细胞学鉴定
        6.3.2 7J染色体不同变异类型的细胞学鉴定
        6.3.3 7J染色体不同变异类型的的分子标记分析
        6.3.4 7J染色体苗期胚芽鞘紫色基因的定位
        6.3.5 7J染色体特定区段分子标记开发
    6.4 讨论
        6.4.1 胚芽鞘色素基因研究价值
        6.4.2 胚芽鞘色素基因与籽粒色素基因之间的关系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4)长穗偃麦草染色体导入小麦背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小麦常见野生近缘种
        2.1 长穗偃麦草的优良特性及其基因定位
        2.2 长穗偃麦草在小麦抗赤霉病中的研究
    3 小麦野生近缘种在其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3.1 部分双二倍体或双二倍体
        3.2 异附加系
        3.3 异代换系
        3.4 异源易位系
    4 小麦中外源遗传物质的检测
        4.1 细胞学鉴定
        4.2 分子标记检测
        4.3 原位杂交
    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5.1 硬粒小麦-长穗偃麦草单体附加系的选育及其染色体传递特性的研究
        5.2 普通小麦-长穗偃麦草7EL抗赤霉病小片段易位系创建
第二章 硬粒小麦-长穗偃麦草2E、4E单体附加系及其E染色体传递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植物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染色体分子标记鉴定外源染色体
        3.2 原位杂交分析
        3.3 正反杂交分析
        3.4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分离和原位杂交分析
    4 讨论
        4.1 外源染色体简便快捷的鉴定方法
        4.2 长穗偃麦草外源染色体在小麦背景中的传递
第三章 普通小麦-长穗偃麦草7EL抗赤霉病小片段易位系创建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植物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原位杂交分析
        3.2 7EL染色体的特异分子标记的物理定位
        3.3 赤霉病鉴定结果
    4 讨论
        4.1 电离辐射在创建小片段易位系中的应用
        4.2 染色体7EL分子标记物理图谱与赤霉病抗性基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5)一整套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二体异附加系的选育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小麦族植物及其染色体组分类
    2 小麦的近缘植物及其利用
        2.1 小麦的基因源
        2.2 近缘植物有益基因向普通小麦的转移
        2.3 小麦近缘植物在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3 普通小麦背景中外源染色体(质)的鉴定标记
        3.1 形态学标记
        3.2 生化标记
        3.3 细胞遗传学标记
        3.4 DNA分子标记
        3.4.1 RFLP标记
        3.4.2 SSR标记
        3.4.3 EST标记
        3.4.4 STS标记
        3.4.5 SLAF-seq标记
    4 纤毛鹅观草的利用价值及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技术路线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植物材料
        1.1.2 原位杂交探针
        1.2 细胞遗传学实验方法
        1.2.1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制片
        1.2.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制片
        1.2.3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1.3 分子标记实验方法
        1.3.1 植物总基因组DNA的提取(SDS法)
        1.3.2 PCR反应
        1.4 抗病性鉴定方法
        1.4.1 赤霉病抗性鉴定
        1.4.2 白粉病抗性鉴定
        1.4.3 黄花叶病抗性鉴定
        1.4.4 叶锈病抗性鉴定
        1.5 农艺性状调查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套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二体异附加系的配套选育
        2.1.1 涉及纤毛鹅观草2Y~c染色体二体异附加系的选育和鉴定
        2.1.2 涉及纤毛鹅观草3Y~c染色体二体异附加系的选育和鉴定
        2.1.3 涉及纤毛鹅观草4S~c和4Y~c染色体二体异附加系的选育和鉴定
        2.1.4 涉及纤毛鹅观草5S~c染色体二体异附加系的选育和鉴定
        2.1.5 涉及纤毛鹅观草6S~c和6Y~c染色体二体异附加系的选育和鉴定
        2.1.6 一套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异附加系的GISH/FISH分析
        2.2 纤毛鹅观草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的筛选及利用
        2.2.1 纤毛鹅观草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的筛选
        2.2.2 纤毛鹅观草各条染色体专化标记的筛选和利用
        2.3 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二体异附加系的性状鉴定
        2.3.1 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异附加系的赤霉病抗性鉴定
        2.3.2 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异附加系的白粉病抗性鉴定
        2.3.3 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异附加系的黄花叶病抗性鉴定
        2.3.4 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异附加系的锈病抗性鉴定
        2.3.5 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异染色体系的农艺性状调查
    3 讨论
        3.1 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二体异附加系的配套选育及其意义
        3.2 建立快速、准确识别纤毛鹅观草染色体或片段的方法
        3.2.1 利用顺次GISH-FISH技术识别纤毛鹅观草染色体
        3.2.2 筛选纤毛鹅观草各条染色体的专化分子标记
        3.3 纤毛鹅观草有益基因的进一步挖掘和利用
全文结论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刘大钧与小麦育种科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 刘大钧生平活动
    第一节 出生与求学经历
    第二节 主要工作经历
第二章 小麦辐射育种研究
    第一节 中国小麦辐射育种研究概况
    第二节 小麦辐射育种初步研究
    第三节 小麦辐射育种突破性研究
第三章 小麦抗白粉病研究
    第一节 优质抗源簇毛麦的发现和远缘杂交研究
    第二节 优质抗病材料的创制
    第三节 抗病基因的定位、命名、分离和克隆
第四章 小麦外源种质研究
    第一节 大赖草研究
    第二节 鹅观草属研究
第五章 中国特有小麦种质研究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工作准备
    第二节 染色体组成和形态特征研究
    第三节 起源和进化方式的推论
第六章 刘大钧小麦育种思想及其渊源
    第一节 刘大钧小麦育种思想
    第二节 刘大钧小麦育种思想渊源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普通小麦—簇毛麦整臂互补易位系T1DS·1VL和T1DL·1VS的创制、鉴定和性状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普通小麦的演生进化概况
    2.1 外源有益基因导入普通小麦的研究
        2.1.1 普通小麦的基因资源
        2.1.2 外源基因导入普通小麦研究进展
    3.1 创造与选育易位系的方法
        3.1.1 利用电离辐射诱发易位
        3.1.2 利用组织培养诱发易位
        3.1.3 利用杀配子染色体诱发易位
        3.1.4 利用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控制体系诱发易位
    4.1 簇毛麦在小麦改良中的利用研究进展
        4.1.1 簇毛麦染色体组型和带型
        4.1.2 簇毛麦与小麦属的关系
        4.1.3 簇毛麦与小麦属的杂交
        4.1.4 六倍体小麦的簇毛麦异源附加系、代换系和易位系的创制
        4.1.5 普通小麦遗传背景下簇毛麦染色体(质)的鉴定
        4.1.6 潜在有用的簇毛麦性状及在普通小麦改良中的利用
    5.1 选题依据与研究目标
第二章 利用小麦EST 引物开发簇毛麦1V 染色体臂的STS 标记
    1.1 前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植物材料
        2.1.2 DNA 的分离和提取
        2.1.3 EST 引物设计
        2.1.4 PCR 分析
        2.1.5 电泳
    3.1 结果分析
    4.1 讨论
第三章 普通小麦-簇毛麦整臂互补易位系T1DL?1VS 和 T1DS?1VL 的创制与鉴定
    1.1 前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植物材料和杂交
        2.1.2 DNA 的分离和提取
        2.1.3 PCR 分析
        2.1.4 电泳
        2.1.5 分子和细胞学鉴定
    3.1 结果分析
        3.1.1 杂合互补易位系T1DL?1VS 和 T1DS?1VL 的筛选与鉴定
        3.1.2 纯合互补易位系T1DL?1VS 和 T1DS?1VL 的筛选与鉴定
    4.1 讨论
第四章 普通小麦-簇毛麦整臂互补易位系T1DL?1VS 和 T1DS?1VL 的特性评估
    1.1 前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抗病性鉴定
        2.1.3 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评估
    3.1 结果分析
        3.1.1 抗病性鉴定结果
        3.1.2 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评估结果
    4.1 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9)簇毛麦的遗传学研究及其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簇毛麦的种类及其优良性状
2 簇毛麦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3 簇毛麦染色体导入小麦的研究
    3.1 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的创造
    3.2 小麦-簇毛麦异附加系、代换系的选育
    3.3 小麦-簇毛麦易位系的选育
4 簇毛麦基因的初步定位
5 簇毛麦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10)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花粉辐射高效诱导属间染色体易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一、小麦的基因源及其利用
        1 小麦基因源
        2 小麦基因源的利用
    二、簇毛麦有益基因的转移和利用
        1 簇毛麦的利用价值
        2 簇毛麦染色体的命名及与小麦的同源性
        3 簇毛麦有益基因导入小麦研究进展
    三、小麦-外源易位染色体的诱导
        1 着丝点断裂-融合诱导易位
        2 细胞培养诱导易位
        3 Ph基因调控诱导易位
        4 杀配子基因诱导易位
        5 辐射诱导易位
    四、普通小麦背景中簇毛麦染色质的鉴定
        1 形态标记
        2 细胞学标记
        3 生化标记
        4 分子标记
第二部分:研究报告
    第一章 小麦-簇毛麦染色体易位的高效诱导与传递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辐射杂交方法
        1.3 易位染色体传递
        1.4 根尖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制片
        1.5 簇毛麦基因组DNA提取
        1.6 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
        1.7 易位染色体分类
        2 结果与分析
        2.1 辐射剂量和授粉时期对杂交结实率和杂种生活力的影响
        2.2 辐射剂量和授粉时期对易位染色体的诱导效应
        2.3 辐射剂量对易位染色体类型的诱导效应
        2.4 小麦-簇毛麦易位染色体的重现率
        2.5 不同类型易位染色体在BC_(1:2)代的传递
        2.6 不同类型易位染色体在BC_(2:3)代的传递率
        3 讨论
    第二章 基于EST-PCR的簇毛麦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筛选及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引物
        1.3 基因组DNA提取
        1.4 PCR反应
        1.5 酶切反应
        2 结果与分析
        2.1 簇毛麦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的筛选
        2.2 用簇毛麦特异分子标记鉴定普通小麦-簇毛麦异染色体系
        2.3 用簇毛麦特异分子标记鉴定小麦-簇毛麦易位染色体
        3 讨论
    第三章 普通小麦-簇毛麦1V染色体系的选育与鉴定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制片
        1.3 染色体C-分带
        1.4 荧光原位杂交
        1.5 高分子量谷蛋白鉴定
        1.6 分子标记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簇毛麦1V染色体系的选育
        2.2 簇毛麦1V端体的选育
        2.3 簇毛麦1V易位系的选育
        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簇毛麦染色体通过硬粒小麦 -簇毛麦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杂种F_1 的雌雄配子传递的研究(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5份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及重要农艺性状评价[D]. 李家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普通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及特异标记开发[D]. 王艳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小麦-茸毛偃麦草新型渐渗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解析[D]. 李建波.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4]长穗偃麦草染色体导入小麦背景的研究[D]. 罗贤磊. 扬州大学, 2019
  • [5]一整套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二体异附加系的选育与鉴定[D]. 孔令娜.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6]刘大钧与小麦育种科学研究[D]. 陈加晋.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7]小麦-簇毛麦T4DL·4VS易位染色体在不同背景中的遗传稳定性及其在配子中的传递[J]. 王海燕,赵仁慧,袁春霞,张守忠,肖进,王秀娥. 麦类作物学报, 2013(01)
  • [8]普通小麦—簇毛麦整臂互补易位系T1DS·1VL和T1DL·1VS的创制、鉴定和性状评估[D]. 赵万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0)
  • [9]簇毛麦的遗传学研究及其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J]. 王林生. 生物学通报, 2009(11)
  • [10]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花粉辐射高效诱导属间染色体易位[D]. 曹亚萍.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标签:;  ;  ;  ;  ;  

T. tuftensis 染色体通过硬粒小麦-T 雄性和雌性配子传递的研究。 tuftensis 二倍体与普通小麦杂交种 F_1(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