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花[1]2008年在《法国公民教育研究》文中提出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公民教育与之相协调,加强公民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公民教育的形成与发展有其历史的过程。法国具有良好的公民教育传统,其公民教育起源最早,发展至今也比较完善,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对今天法国经济的发展仍有重要意义。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之中,目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现状急需公民教育。公民教育培养智慧和美感和谐发展、人格独立,具有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和法制意识的现代视野的公民,因而对促进社会进步、个人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源起对我国目前和谐社会构建的迫切性与我国现状的内在矛盾的思考,由此关注并反思到中法两国的公民教育比较。本文从中法文化的不同着手来分析公民教育实施的不同。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公民教育文献资料的分析,同时收集整理法国教育研究机构和相关网站关于法国公民教育的动态,主要以历史文化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法、逻辑推理法,从文化传统角度出发研究法国公民教育由古至今的发展脉络和实施方面所体现出的民主、平等、自由的理念。以期对我国从根本上提高公民教育实施效果能有一定帮助。本文介绍和分析法国公民教育历史演变、中法公民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密切关注法国公民教育的最新动向,把公民教育纳入到整个法国文化历史的视野中,溯流进而探源并分析当前其特点和积累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文化传统为更好地深入我国公民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富有启迪的想法,并期望能微缓我国目前和谐社会构建的迫切性与我国现状的内在矛盾。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本部分概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界定了主要概念。第二部分法国公民教育的历史发展进程。本部分以历史为线索,根据法国公民教育发展阶段的不同把法国公民教育历史发展进程分形成期、初步发展期和稳定发展期叁个时期。第叁部分法国公民教育发展的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支持。本部分主要强调了启蒙思想和教育民主思想对法国公民教育发展的支持。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法国公民教育的实施途径和特点分析,这部分介绍了法国公民教育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公民教育的特点。第六部分关于我国公民教育的思考。本部分根据我国公民教育现状的分析,借鉴法国公民教育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如何更好的实施公民教育提出了一些思考想法。
金晶[2]2009年在《公民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家间的交往日益加深,世界范围内对公民素质的要求逐步增强,公民教育逐渐被各国接受和认同,并受到更多国家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同国外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交往的不断加深,公民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得到政府、社会及专家学者的认可,加强公民教育对个人、对社会都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对公民、公民教育概念及其特征等相关问题的梳理,选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进行比较,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力图通过借鉴国外公民教育开展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探讨符合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教育发展方向及可行的途径。文章从四个方面对公民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做了分析、研究和探讨:阐释公民、公民教育概念的内涵及公民教育特征等相关问题,并对公民教育在我国的历史演进作简要的回顾。阐述公民教育在我国发展的现状,提出当前公民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同时,将公民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关系比较;在比较分析专家学者对于公民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观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将公民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及必要性;通过对国外公民教育内容和经验的借鉴,基于我国的实际需求,提出我国公民教育的价值定位取向,积极探索公民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何平[3]2009年在《论我国小学阶段的公民参与教育》文中认为本研究从培养未来中国公民的参与能力的目的出发,论证我国在小学阶段开展公民参与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探寻小学阶段促进儿童参与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本研究的重点是探讨适合我国小学社会科公民参与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导论,介绍研究思路,综述公民教育和公民参与教育的研究现状,并对公民参与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章从理论和现实两个角度,论证我国小学阶段推进公民参与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方面,从西方社会的历史经验和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在我国推进公民参与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但目前我国的公民参与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为此我们有必要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未来公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公民参与已经初步具有法律、制度保障和实践经验,公民的参与环境日趋改善,而且我国的学校教育已经对公民参与教育有了初步探索,国外公民参与教育的成功经验也有可供借鉴之处,因此在我国小学阶段推进公民参与教育具有可行性。第叁章探讨我国小学阶段促进参与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首先论述我国小学生可以参与的范围(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区事务)与程度;然后论述如何加强小学社会科公民参与教育方面的课程目标和教材内容的合理设计、通过全面而系统的学科教学推进学生参与能力的发展:最后建议通过校内的课外活动、社区学习和社会教育等多种课外活动促进小学生参与能力的发展。第四章探讨我国小学阶段促进学生参与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首先分析我国小学课堂教学中在公民参与教育方面的经验和问题,然后介绍美国社会科中几种比较典型的课堂教学方法,最后提出适合我国小学实际的教学策略,并通过改进一则现有的教案来具体说明促进参与的教学设计方法。
俞冰[4]2016年在《高校公民身份教育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公民身份教育是教导高校学生落实自身公民身份,为高校学生承担公民角色做好准备的一切教育活动。它包括教导高校学生如何实现自身权利、增进社会责任,并懂得如何突破狭隘的民族与种族边界、尊重差异与多元文化,最终在追求善好世界的过程中,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高校作为专家文化与大众文化秉持交往理性交流、对话的场所,能够利用其批判的职能制衡政治体系以及经济体系对公共空间的吞噬,是实施公民身份教育最关键、最重要的场所,具有天然的合法性。一般说来,主要发达国家在实施高校公民身份教育的过程中都倾向于民主主义的公民身份价值取向,在教导学生落实公民身份的过程中,强调自身利益的实现、社会责任的履行,并十分注重学生全球公民身份的培养。因此,发达国家在考察或评测学生公民身份的落实情况时,都是围绕上述公民身份的理念,从学生的知识、态度与价值观、行为叁个维度展开的。主要发达国家的公民身份教育指标体系,包括了学生对人类普遍价值的理解与他们所持有的态度;学生对各类社会、政治知识的掌握以及他们对社会事件、政治事件的态度;学生对参与社会事务、政治生活所必须的各项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他们参与社会事务、政治生活的实际情况。主要发达国家的高校在施行公民身份教育的路径上,存在一个主流的趋势——通过参与型高校的构建进行公民身份教育、落实高校学生的公民身份。将高校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职能充分地与更广泛的社会进行融合,在服务型学习、参与式研究以及学术知识转移的过程中贯彻公民身份教育,实现高校与社会的互动、合作、共赢。在发达国家公民身份教育基本精神的启发下,对高校实施公民身份教育的基本精神、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研究采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编制问卷的基本流程,依据访谈与相关理论构建指标体系、编制题项,形成《高校公民身份教育问卷》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从问卷所呈现出的各项指标来看,研究最终确定的调查问卷均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可以用于广泛性的问卷施测。通过问卷数据分析,得知高校公民身份教育呈现出以下总体特点:1、高校学生实际掌握的公民知识以及公民参与能力相对欠缺,与他们对自己的期待不符。2、女性学生对成为一个好的公民的意愿更高,男性学生则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到公共事务与政治生活中去。3、理科生的公民参与能力强于文科生。4、大一年级学生接受公民身份教育的效果最好,大叁年级学生的效果最差。5、政治面貌为共产党员的学生接受公民身份教育的效果最好。6、专业排名靠前的学生接受公民身份教育的效果优于专业排名靠后的学生。7、家庭收入水平较高的学生接受公民身份教育的效果优于家庭收入水平较低的学生。8、在公民知识的储备与公民行为的表现上,学生干部并不比非学生干部存在优势。9、总体而言,父亲的学历越高,学生接受公民身份教育的效果就越好,但在硕士这一水平上出现了“倒挂”现象。10、父母职业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的学生接受公民身份教育的效果好于父亲职业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其他劳动者以及无业的学生。11、学生自身与母亲无宗教信仰的学生在接受公民身份教育的效果上比有宗教信仰的学生更好。个人经历、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均会对高校学生的公民知识、公民意识、公民行为、接受公民身份教育的总体效果产生显着的影响。但是当综合所有影响因素时,有些因素的影响被削弱了。最终结果表明:1、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高校学生接受公民身份教育的重要因素,但是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被教育抵消了。2、高校参与公共事务的程度越高、对自身权利实现得越好、校内同伴关系越融洽、师生关系越好、教师教学与科研水平越高、学生对学校的投入程度越高,高校学生接受公民身份教育的效果越好。3、学生对政府越信赖其接受公民身份教育的效果越好。4、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越强、国家认同感越高,其接受公民身份教育的效果越好。依托发达国家公民身份教育的基本精神,结合我国高校公民身份教育的现状,构建出高校公民身份教育的五条实施路径。第一,重视对高校学生公民知识与公民行为的培养;第二,讲究因材施教,针对不同高校学生的不同特点实施公民身份教育;第叁,结合高校学生家庭的力量开展公民身份教育;第四,提升校园环境与氛围,打造“参与型高校”;第五,培养高校学生理性批判能力,塑造全球公民身份。
梁静[5]2014年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公民教育的缺失及其实施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对于教育要培养国民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学校教育的所有学科中,最具公民教育意义的当属历史教育。但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公民教育的缺失是十分严重的。本文主要包括叁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从理论上介绍公民的涵义、公民教育的涵义和发展情况,以及中学历史教学在公民教育方面所起的作用。公民这一概念,从古至今,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着不同的意义。对公民的理解是理解公民教育的基础,公民教育,主要是进行合格公民的教育,放在学校教育中,主要是“为了未来而进行的合格的公民的教育”。中学历史教学由于其特殊的学科属性,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重要使命,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启迪学生的智慧以及养成健全人格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部分介绍我国当前学校公民教育缺失的原因及表现,以及西方国家在这一方面对我们的启示。对公民教育重要性的重视程度不够,有限的环境资源束缚了公民教育的实施等原因造成了学校中公民教育的缺失。这种缺失具体表现为:应试教育导致过分注重分数提高而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针对中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资源较少;学生公民素养评价制度流于表面化。相对于我国而言,西方国家的一些做法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第叁部分介绍中学历史教育中实施公民教育的策略。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这一方面的知识,首先要重新定位师生关系,制造一个微型的“公民社会”,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切教育教学的基础与前提。接下来可以通过制定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及选用新型的教学评价模式几方面的的综合改进来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而努力。文章最后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来展现如何综合运用这几个策略,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吴智灵[6]2009年在《论我国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自从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大战略任务以来,公民意识教育再次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兴趣和热点问题。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需要。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效果,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人的全面发展。解决问题的一项基础工作就是相关概念的厘清。本文从历史发展的维度考察了公民概念的发展脉络,认为公民不仅意味着一种身份、一种资格,更意味着一种资质,一种意识。我国公民意识包含了叁个层次的内容,即由国家意识、道德意识、法律意识构成的基础层次,由权利义务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构成的核心层次,以及社会主义意识的延伸层次。对公民意识教育与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问题也进行了认真的梳理,认为公民意识教育是公民教育的核心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关起门来搞公民意识教育是不可行的。因此,需要对古今中外的教育经验进行总结。美国、德国和新加坡是世界公民意识教育较具代表性的国家,它们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在于:创造良好的公民意识教育环境;培育我国的公民文化;拓宽教育渠道,注重隐性教育;弘扬传统文化,结合国情开展教育。中国古代的道德教育、近代以来的公民意识教育,尤其是建国后的公民意识教育的开展,为我国现阶段的公民意识教育提供了重大的参考意义。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在环境建设、目标与内容、原则与途径、评估等方面亟须调整与创新。这种调整与创新的思路在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我国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构建。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阐明了构建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从环境、目标与内容、原则与途径以及评估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构建科学合理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问题。环境,通过宏观和微观两大层面来讨论公民意识教育环境建设问题。目标与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好公民和积极的公民展开论述,注意到社会主义意识教育的内容和世界公民养成的目标。原则与途径,提出了方向性、人本性和生活适应性的原则,阐明了将公民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等途径。评估,则着重论述了评估原则、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叁方面,初步建构了关于公民知识、公民能力、公民态度的评估指标体系。
孙可敬[7]2016年在《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的叁农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现代化不仅是城市的现代化,它更是农村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能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农村现代化不仅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其核心在于农民的现代化。我国的城镇化也不仅仅是物的城镇化,它正在向以人为本的人的城镇化转型。作为我国农村社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转型的主体,农民已然或主动或被动的卷入城镇化和现代化之中。农业、农村、农民的叁农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解决的前提和基础在于扭转农民传统的思维方式,使其传统的臣民意识、乡土意识逐渐向公民意识转型。农村的发展、农业的转型以及农民幸福梦想的实现,均与农民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培育有极大的关联性。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不仅具有农民内在需求的人本意蕴:它有利于我国惠农社会工程的成功实施、我国农民社会权益诉求的合理表达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培育:同时它也具有社会发展的时代价值:它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章以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研究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研究背景,以马克思主义公民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指导,以公民身份理论和公共领域理论为知识借鉴,以农民公民意识形成的历史梳理为基础,从我国改革开放后农民公民意识形成的“实然”现状为研究起点,以农民公民意识培育模式的建构为目标,沿着“理论基础-知识借鉴--历史梳理-现状剖析-制约因素探究-培育体系建构”的逻辑思路而展开,研究内容概括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的理论基础和历史前提。在界定农民、公民、公民意识、农民公民意识等相关概念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的价值,通过对其价值诉求和价值目标的探求以明晰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以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为主体、以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对立统一为前提、以权利和义务的辩证统一为核心和以人的解放为目标的公民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公民国家价值观、公民社会价值观和公民道德价值观等研究作为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梳理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的历史演变,即1840-1949年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萌生期所形成的农民民族意识、自强意识、革命意识、自由民主意识和爱国意识,1949-1978年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迂回期所形成的国家认同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以及1978年以后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发展期所形成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和自由意识等叁个阶段,作为新时期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形成和培育研究的历史和现实的借鉴。第二部分为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实证分析内容,它主要研究城镇化过程中我国农民公民意识的现状、问题及制约因素。通过对河南省部分农村进行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等形式以把握农民公民意识形成与培育现状。通过对调查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发现我国农民公民意识现状呈现不平衡性:即农民爱国意识较强但基层公正意识偏低、农民自由意识逐渐增强但家庭责任意识相对较弱、农民民主意识渐增但法治意识较低、农民平等意识提升但自强意识呈现分化、农民友善意识提升但公共意识淡薄、农民文明意识增强但诚信意识欠缺的现象;同时,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在培育过程中存在培育内容片面、培育方法单一、培育环境失衡、培育路径受阻、培育主体模糊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剖析得出,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形成和培育受到国家层面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户籍制度以及我国叁农领域法治建设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约,同时它也受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健全、乡村治理结构不合理、农村公民社会的不完善以及农村公民文化结构失衡等社会层面因素的制约;另外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农民组织能力较弱以及农民家庭社会化功能弱化等个人层面的因素的制约,这部分研究为进一步建构我国公民意识培育体系奠定实证基础。第叁部分为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体系的思考,它主要包括我国农民公民意识的培育原则、培育内容、培育方法、培育路径、培育环境和培育主体等研究内容。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体系在培育原则上坚持价值利益诉求、优秀传统文化积淀、时代精神培育与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相结合;在培育内容上不仅包含公共层面的民主意识、公正意识、自由意识、平等意识、法治意识和公共意识,同时也涵盖了个人层面的爱国意识、责任意识、文明意识、友善意识、诚信意识和自强意识等内容;在培育方法上,将社会活动育人法、社会组织育人法、大众传媒育人法、学校育人法和家庭育人法相结合;在培育环境上,将现代地方环境的建设和历史环境的传承、生活环境的投入和工作环境的付出、经济环境的追求和文化教育环境的塑造以及现实环境的可视性和虚拟环境的接受性相结合;在培育路径上,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参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完善、农村公民文化和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来为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奠定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基础;在培育主体上,从农民内在自觉生成、社会组织内外沟通以及国家宏观顶层设计的微观、中观、宏观的多向路径来探求农民公民意识培育主体的叁位一体模式。我国农民公民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多方合作的过程,具有培育时间的长期性和培育过程的艰巨性特点,由此,通过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模式的建构和实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将会从肯定阶段、否定阶段而过渡到新的肯定阶段,在培育内容上做到开拓创新,在培育方法上做到与时俱进,进而实现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的质的飞跃。
蒋舒颖[8]2018年在《民国时期中小学公民教育的本土意识研究》文中认为民国时期,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协作推动下,公民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这一时期,公民教育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同时公民教育实践也展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然而,民国时期的公民教育并不是照搬西方教育思想的产物,而是深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本土意识。但是,在西方公民思想的影响下,民国公民教育如何能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在多大程度上传承,以及如何将这一传统资源融入到“公民教育”这个全新的概念体系中,这一系列问题是研究的核心。中小学是公民教育思想传播的主要阵地,民国时期的公民教育在中小学经历了从修身科到公民科的发展。中小学的公民课程纲要、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是这一时期公民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通过对教科书、课程标准等史料的分析可以发现,民国时期的公民教育具有较强的本土意识,突出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它涵盖了中华民族固有的道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它注重公民德性的训练,这其中包括礼义廉耻的观念和亲爱精诚的德性的养成。公民科虽然对修身科的德性培养有所改善,但是却没有减少。小学仍侧重道德教育,而中学则强化了对法律、国家组织和政治制度等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从国家视野看待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此外,民国时期的公民教育还表现出重私德而轻公德,重义务而轻权利,重集体而轻个人等特征。研究民国时期的公民教育,可以为我们当前的公民教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如何碰撞与融合,也给了我们在对待外来文化或思潮时应具备的态度:立足本土,淬厉本有,采补本无。
陈焕新[9]2008年在《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实施路径探讨》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社会不断进步,经济飞速发展,国家间的交往日益加深,由此,世界对公民身份的认同和公民素质的要求逐步增强,公民地位也随之上升。公民教育逐渐被各国所接受和认同,并受到更多国家的重视。相应的,公民教育的发展也受到越来越多国家政府的支持。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法治、和谐社会的建立,同国外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交往的不断加深,我国学者们也认识到公民教育的重要作用,在理论和实践上开展了研究工作。主要表现为:展开了对公民、公民教育内涵和外延的探讨;对我国学校开展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已取得了共识;涌现了大量介绍国外实施公民教育成功经验的着述。但是,在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以及我国学校如何实施公民教育这两个问题上研究还不够。因此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形成对其本质的清晰认识就十分必要了。本文从对公民、公民教育概念的梳理和理解入手,通过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反思,指出学校公民教育是学校德育转型的指向,力图借鉴国外公民教育开展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探讨符合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本国特色的学校公民教育内容体系以及实施路径和方法等。本文除了引言和结语之外分为叁个部分阐述了……第一部分从界定公民、公民教育的内涵着手,对公民概念和公民教育的发展做了历史梳理,区分了与公民概念相关的臣民、国民、人民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校公民教育与广狭义学校德育的异同,对当代西方有代表性的公民教育理论进行了评述。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发展和现状——我国的学校公民教育并未真正发展起来,并对我国学校公民教育未真正发展起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而且对我国学校德育进行了反思,我国的学校德育实效性低,正面临着自身的困境,进而指出学校公民教育是我国学校德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指向,这种转型的标志在于:公民教育是主体性教育、是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第叁部分介绍了国外尤其是美国实施学校公民教育的成功经验,构建了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内容体系,阐述了自己对我国实施学校公民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的建议:开设系统的公民教育课程;借鉴国外经验必须切合中国实际;公民教育应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创设有利于开展公民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进行公民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教师质量是公民教育的关键等。本文试图对我国学校公民教育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归纳,并在实施途径上做出有针对性和独到性的思考。尽管笔者的研究未免稚嫩,但笔者愿意竭尽全力尝试。
于辉[10]2010年在《论我国学校公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认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贯穿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这就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公民教育中德育内容的制定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国公民教育的指导思想,就要求用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受教育者,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同时让青年学生在公民教育中受到熏陶。但整体而言,目前我国学校强调的公民教育以个人修身养性为主,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公民参与意识的培养弱化。为此,必须深入探讨当前学校公民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并研究解决思路。
参考文献:
[1]. 法国公民教育研究[D]. 龙花. 西南大学. 2008
[2]. 公民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金晶. 南京农业大学. 2009
[3]. 论我国小学阶段的公民参与教育[D]. 何平.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4]. 高校公民身份教育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D]. 俞冰. 苏州大学. 2016
[5]. 中学历史教学中公民教育的缺失及其实施策略研究[D]. 梁静. 渤海大学. 2014
[6]. 论我国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构建[D]. 吴智灵. 福州大学. 2009
[7]. 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研究[D]. 孙可敬. 郑州大学. 2016
[8]. 民国时期中小学公民教育的本土意识研究[D]. 蒋舒颖. 扬州大学. 2018
[9]. 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实施路径探讨[D]. 陈焕新. 陕西师范大学. 2008
[10]. 论我国学校公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于辉.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0
标签: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公民教育论文; 公民意识论文; 公民权利论文; 法国文化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培养理论论文; 法国历史论文; 社会现状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高校学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