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环境论文_李性苑

导读:本文包含了异质环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异质,环境,平衡点,尼罗河,箬竹,稳定性,生物量。

异质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李性苑[1](2019)在《异质环境条件下秃杉幼苗生物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系列的方法,对不同环境条件下雷公山格头秃杉幼苗生物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秃杉幼苗总的生物量为连续带>火烧地>林缘>林窗,其中火烧地和林缘内秃杉幼苗各器官的生物量是叶>茎>根>枝,连续带和林窗内秃杉幼苗各器官的生物量是茎>叶>根>枝.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秃杉幼苗各器官的生物量与株高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在4种环境条件下除秃杉幼苗枝的生物量外,其它构件的生物量与株高具有显着相关性(P<0.05).在连续带内秃杉幼苗各器官生物量所积累较多,火烧地有利于秃杉的伸长生长.(本文来源于《凯里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贵斌威[2](2019)在《监管制度与异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的微观作用机制,通过区分直接变量和间接变量,辨析了污染决定模型和EKC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异质EKC理论,指出收入水平的增加虽然可以给环境改善带来正面效应,但是收入水平本身并不足以完成环境污染倒U型的转换。因此,在改善环境的过程中,除了要努力发展经济之外,还需要不断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完善制度框架和监管质量。(本文来源于《山西农经》期刊2019年11期)

曲岐光[3](2019)在《一个空间异质环境中的反应扩散型捕食-食饵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了一个空间异质环境中反应扩散型捕食-食饵模型.扩散和空间异质环境会影响种群的稳定性.文章通过对模型进行线性化,研究特征值问题的主特征值符号,得到了在不同条件下,半平凡解的稳定性.最后,通过对半平凡稳态解进行先验估计,得到了稳态系统发生分歧的分歧值,分歧的方向和分歧值的唯一性,以及分歧解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王洋[4](2019)在《异构异质环境中校园无线网络布设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无线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多,对无线网络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无线网络布设过程中的基础环节,无线接入点布设效果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使用效果。在无线网络布设过程中,工作人员往往根据工作经验对无线AP进行选点布设,而忽略了异质隔离介质无线信号衰减以及异构空间中相邻AP间的干扰,浪费了网络资源的同时导致网络体验效果欠佳。针对无线网络布设存在的问题,论文应用无线智能管理平台模拟了无线AP的信号强度,建立了无线信号衰减模型以及干扰模型,根据空间结构不同提出了相应的布设方案。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包括:(1)异质隔离介质无线信号衰减模型研究。应用无线智能管理平台模拟测试了不同功率下以及不同厚度隔离介质下的信号强度-距离公式,建立了无线信号衰减模型,并将模拟模型与构建的实测模型进行对比,发现结果相近,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分析功率对无线信号衰减模型的影响规律,发现功率对信号强度-距离公式的常数项有影响,且随着功率的变化,常数值接近于线性变化。构建了四类隔离介质下的无线信号衰减模型,发现隔离介质对信号强度-距离公式的影响为常数项的影响。(2)异构空间中多AP干扰模型研究。测试了不同功率下相邻AP之间不同距离时的信号强度值,研究了相邻AP信号干扰最弱时的距离最优值,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随着相邻AP之间距离的增加,测试AP信号强度有先减小后增加又减小的规律。当AP功率为5dBm时,AP之间最优距离为15m,AP功率为10dBm时,AP之间最优距离为18m,AP功率为15dBm时,AP之间最优距离为24m,AP功率为20dBm时,AP之间最优距离为27m。根据研究结果建立了相邻AP之间的干扰模型。(3)异质异构环境中无线网络综合布设及分析。根据无线信号衰减模型以及相邻AP间干扰模型,通过在异质隔离介质异构空间中布设多个无线AP,并应用无线智能管理平台进行模拟,发现AP布设在房间门口等异质隔离介质衰减度小的上方,信号传播效果最好,实现了无线AP的最优布设。通过实时监测丢包率、网络速率、信号强度以及覆盖范围,并对无线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上网效果良好,用户体验较好。(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梅波[5](2019)在《异质环境下研发费用投入的价值效应差异分析——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创新与战略管理理论、国家多种重要文件或会议表明研发费用投入预期能够使主体更具竞争力,对于宏观经济、中观行业和微观企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主体在异质环境下研发费用投入的价值效应存在较大差异。文章解释研发投入的价值效应差异时的基本思路为,首先严格区分短期业绩和长期价值,并嵌入异质产权和市场化进程等制度环境分类探讨,再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对多行业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用最近邻匹配、半径匹配、核匹配等叁种匹配方式发现:研发费用投入的短期业绩更小,而长期价值更大;相比于国有企业,在非国有企业中研发费用投入的长期价值更大;相比于中央控制国企,非中央控制国企的研发费用投入的长期价值效应更明显,同时其短期业绩下滑不明显,提供证据支持适当引入竞争机制有助于强化动力;相比于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市场化程度高地区的企业研发费用投入的短期业绩下降不明显,其长期价值更大,提供证据支持了Stiglitz(2015)理论阐述研发技术创新需要付出高额的代价,相对落后地区,学习可以作为替代机制。剖析了研发的价值效应差异,提出差异化引入激励或竞争机制及权衡短期业绩和长期价值等。(本文来源于《华东经济管理》期刊2019年01期)

徐茜[6](2018)在《空间异质环境下带交错扩散项的Lotka-Volterra模型分岔解的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研究空间异质环境下带交错扩散项的Lotka-Volterra方程组分岔解的局部渐近稳定性.由分岔方向及细致的谱分析,证明了分岔平衡解是局部渐近稳定的.(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11期)

马会雷,张婷凤,周瑞莲,张玥[7](2018)在《海岸不同坡向滨麦光合特性与风速异质环境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自然条件下,测定分析了夏季和秋季静风天及秋季大风天,海岸沙丘不同坡向环境因子及滨麦株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土壤含水量和光合日变化特性,以期明晰滨麦响应不同风速环境的生理调控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坡向环境异质性明显,滨麦形态可塑性强。海岸迎风坡风大、温度低、湿度大,滨麦植株低矮、叶绿素含量较高;背风坡温度高、土壤干旱、空气流动差,滨麦植株高大,叶绿素含量低。在夏秋季静风天,迎风坡和背风坡滨麦叶片Pn出现光合"午休"现象,但迎风坡滨麦日均Gs、Tr、Pn均显着高于背风坡;而在秋季大风天,迎风坡和背风坡滨麦叶片Pn"午休"现象消失,并且背风坡滨麦日均Pn、Tr、Gs均显着高于迎风坡滨麦。同坡向相比,秋季大风天迎风坡滨麦日均Pn、Tr、Gs明显较秋季静风天低,而背风坡滨麦日均叶片Pn、Tr、Gs却较静风天分别增高126%、66.3%、134%。强海风吹袭引发迎风坡温度降低、滨麦叶片摇摆、气孔导度降低导致Pn下降,而强海风使背风坡空气流动加快、温度降低、气孔导度增大、"午休"消失使Pn增高。不同坡向滨麦对不同海风风速的适应表现出明显的光合生理可塑性,它在滨麦适应不同风力、提高其光合速率和增加物质积累上具有重要作用。而滨麦的形态和光合生理可塑性可能是其在不同海风强度下生存、生长、实现种群扩张的重要生理调控机理,这一特性在未来作物、牧草和树木抗风、抗盐育种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李天洋[8](2018)在《空间异质环境下的一类非局部SIS模型的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染病模型是生物数学中受到广泛关注与研究的一类模型,对传染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加以研究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不仅可以为传染病学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还可以帮助制定遏制传染病发展流行的具体措施。在反应扩散方程中,线性扩散项只能描述物体在空间相邻的区域中的运动,而非局部扩散则可以描述物体在空间不相邻区域中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因此,使用非局部微分积分方程建立传染病模型,往往能够更精确地反映实际情况。本文研究了一类空间异质环境中Neumann边界条件下的非局部易感者-染病者-易感者(SIS)传染病模型。模型中的总人口数假定为常数,疾病的传播率和恢复率均具有空间异质性。论文首先介绍了系统所对应的基本再生数_0R的定义、性质及表达式,然后讨论了该系统的平衡解的存在性、唯一性和稳定性。论文中证明了当基本再生数小于1时,无病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传染病最终会消亡。讨论了地方病平衡点存在和不存在的条件。证明了当基本再生数大于1且易感者与染病者扩散系数相等时,如果地方病平衡点存在,则它是全局渐近稳定的。所得的理论成果,有助于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该类传染病的传播机制。(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8-01-01)

葛静[9](2017)在《异质环境中西尼罗河病毒稳态问题解的存在唯一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最大模原理、上下解方法以及乘乘减积技巧探讨了异质环境中一类西尼罗河病毒稳态问题解的存在唯一性.(本文来源于《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高贵宾,钟浩,吴志庄,潘雁红,田新立[10](2017)在《美丽箬竹光合和荧光特性对异质环境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美丽箬竹是优良观赏经济竹种,对环境生态因子变化具有很高的敏感性。设置种群密度、光照、施肥、水分等几种关键生态因子的不同处理,比较其在异质性环境条件下光合、荧光特征差异,以主成分分析法评价竹子对各生态因子的响应情况,为竹子良种选育及高效培育技术研究提供依据。结果发现:(1)在不同生态因子的各处理条件下,美丽箬竹光合生产能力、光合作用效率、光保护能力各有差异和优劣势,有的处理光合生产力很高,但光合作用效率却相对较低,有的处理光保护能力很强,但光合生产力却相对较低;(2)采用2鞭段上盆、不加遮阳网、基质肥料配比为8:1、隔6天定量浇1次水等处理条件下,美丽箬竹光合、荧光生理表现最好。结论认为:(1)环境异质性可能是造成同一竹种的光合生产能力、光合作用效率以及光保护等生理过程发生复杂变化的重要原因;(2)美丽箬竹是一种喜光、喜肥、耐旱,同时需要在适宜种群密度下才能良好生长的竹种;(3)竹种对环境因子的光合生理响应差异,还可能与竹种长期环境选择和遗传进化有关,其详细机制仍需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7年03期)

异质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的微观作用机制,通过区分直接变量和间接变量,辨析了污染决定模型和EKC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异质EKC理论,指出收入水平的增加虽然可以给环境改善带来正面效应,但是收入水平本身并不足以完成环境污染倒U型的转换。因此,在改善环境的过程中,除了要努力发展经济之外,还需要不断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完善制度框架和监管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异质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1].李性苑.异质环境条件下秃杉幼苗生物量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9

[2].贵斌威.监管制度与异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J].山西农经.2019

[3].曲岐光.一个空间异质环境中的反应扩散型捕食-食饵系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4].王洋.异构异质环境中校园无线网络布设方案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5].梅波.异质环境下研发费用投入的价值效应差异分析——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的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9

[6].徐茜.空间异质环境下带交错扩散项的Lotka-Volterra模型分岔解的稳定性[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7].马会雷,张婷凤,周瑞莲,张玥.海岸不同坡向滨麦光合特性与风速异质环境的关系[J].生态学报.2018

[8].李天洋.空间异质环境下的一类非局部SIS模型的动力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

[9].葛静.异质环境中西尼罗河病毒稳态问题解的存在唯一性[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10].高贵宾,钟浩,吴志庄,潘雁红,田新立.美丽箬竹光合和荧光特性对异质环境的响应[J].生态科学.2017

论文知识图

保障房补贴对商品住宅市场的影响研究技术路线基于地形生成的模拟土壤湿度数据物种丰富度和功能群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1 同质及异质环境设置示意图

标签:;  ;  ;  ;  ;  ;  ;  

异质环境论文_李性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