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次扭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扭矩,预应力,液压系统,效应,方法,论文,Ship。
次扭矩论文文献综述
袁建兵[1](2010)在《混凝土曲梁预应力次扭矩简化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首先针对两跨对称连续曲梁,推导了预应力次内力计算的理论公式,并进一步分析了弯扭耦合效应对次扭矩的影响,提出了预应力次扭矩的简化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其可靠性。将该简化计算方法进一步推广,提出了多跨预应力连续曲梁次扭矩的简化计算方法,并用实例验证了其实用性,最后提出了简化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本文来源于《城市道桥与防洪》期刊2010年02期)
王湘平[2](2007)在《大跨度次梁预应力次扭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应力次扭矩对结构受力的影响,存在于整个受力阶段,其对结构受力的反对称效应是比较明确的,尤其对边主梁的受扭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及工程模拟,指出预应力次扭矩是一个典型的协调扭矩。(本文来源于《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4期)
贾文沛[3](1996)在《二次扭矩调节系统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二次调节系统中液压马达的输出扭矩为控制对象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在恒压网络中实现恒排量控制,完成恒扭矩调节的最初模型.在这一基础上引入压力反馈信号,实现对扭矩更为精确的控制,从而消除了因负载变化及网络压力波动而造成的扭矩误差(本文来源于《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期刊1996年03期)
贾文沛[4](1996)在《二次扭矩调节系统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二次调节系统中液压马达的扭矩为控制对象进行了仿真研究.首先在恒压网络中实现恒排量控制,完成了恒扭矩调节的最初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压力反馈信号,实现对扭矩较恒排量更为精确的控制,从而消除了因负载变化而造成的扭矩误差(本文来源于《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期刊1996年02期)
胡毓仁[5](1985)在《船体薄壁梁的二次剪流和二次扭矩》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船体作为阶梯薄壁梁,用薄壁梁的约束扭转理论进行扭转强度分析的方法,是目前国内外造船界普遍使用的方法。 本文讨论了翘曲约束引起的二次剪流的计算问题,提出了一个适于用电子计算机计算的规格化的方法,并简单介绍了依据此方法编制的计算程序。 本文还通过对二次剪流直接积分,证明了二次扭矩和双力矩之间的微分关系式在具有闭室的薄壁梁的情形下同样成立。(本文来源于《中国造船》期刊1985年02期)
次扭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预应力次扭矩对结构受力的影响,存在于整个受力阶段,其对结构受力的反对称效应是比较明确的,尤其对边主梁的受扭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及工程模拟,指出预应力次扭矩是一个典型的协调扭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次扭矩论文参考文献
[1].袁建兵.混凝土曲梁预应力次扭矩简化计算方法[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
[2].王湘平.大跨度次梁预应力次扭矩分析[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3].贾文沛.二次扭矩调节系统的实验研究[J].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1996
[4].贾文沛.二次扭矩调节系统的仿真研究[J].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1996
[5].胡毓仁.船体薄壁梁的二次剪流和二次扭矩[J].中国造船.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