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雨水集蓄利用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雨水,技术,甘肃,工程,发展历程,甘肃省,模式。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斌,胡晋茹[1](2019)在《干旱区路面雨水集流与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公路雨水利用的相关文献,依据水文资料和路面特性,分析了干旱区公路路面收集雨水的可能性和产流规律,在满足公路路基的设计规范要求的前提下,采用蒸发、渗透、径流、利用、排放等多种方式来完成对雨水的管理,提出了一套干旱区公路雨水综合利用体系,包含集雨子系统、蓄水子系统、下凹形土壤持水子系统和路域植被子系统等4个子系统。(本文来源于《公路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唐小娟[2](2016)在《浅谈中国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发展历程》一文中研究指出雨水利用是一项十分古老的技术,在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针对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分别从古代、近现代以及当代叁个阶段概述了雨水集蓄利用的发展历程,以期对中国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学会2016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16-10-19)
王耀磊[3](2016)在《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城市在汛期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内涝,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房地产开发建设活动对原有自然地表的改造降低了其渗透、吸纳雨水的能力,成为城市内涝频繁发生的一大诱因。重视城市水土保持的快速发展,既保证了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安全,又对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中雨水径流的集蓄利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在很多开发建设项目中,雨水集蓄利用措施正在得到良好的开发利用。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为这些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促进了这些技术的推广。本文将对这些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对其实施要点、适用条件进行分类概括。为促进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实际应用,针对朝阳区崔各庄乡大望京村2号地区一期新城中心商务区房地产开发项目,在项目区内分别设计了不同的雨水集蓄利用措施,包括国际会展中心和艺术中心的屋顶集雨利用系统、中央公园及大型公共下沉式绿地以及半透水式环湖广场、停车场及透水路面。然后,分别计算了各种措施实施之后在项目区内滞蓄、下渗的水量,利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规定的相关指标对项目区低影响开发技术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进一步分析了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措施给房地产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从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理念的角度出发,对项目区雨水资源利用效果进行评价,得到如下结论:通过屋顶绿化、屋顶集雨设施、区域绿地下沉式改造、广场、停车场、人行空间透水性改造、增设集雨池等雨水调蓄设施,在房地产项目区集雨面源头减少产流,汇流中途下渗、滞蓄、分流,汇流末端收集径流,层层控制,形成了从项目区产流到汇流中途再到末端控制完整的雨水资源集蓄利用技术措施体系,最大限度地就地消纳雨水径流,使房地产项目区雨水径流外排总量近似于开发建设之前,有关雨水控制利用指标达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的要求,实现了维持项目区开发前后水文特性基本不变的低影响开发目标,将项目建设对区域水文特性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措施体系将为房地产项目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由点到面,促进城市范围内海绵城市体系的发展,为整座城市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房地产项目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措施的应用和落实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6-05-01)
唐小娟,金彦兆[4](2016)在《甘肃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发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雨水利用是一项十分古老的技术,在甘肃也有着悠久的历史。针对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从技术形成、示范应用、推广利用、完善发展以及拓展提升5个阶段概述了甘肃雨水集蓄利用的发展历程,以期对甘肃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文来源于《甘肃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6年03期)
汪跃宏[5](2016)在《新型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旱地改水田灌排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丘陵缓坡地农田改造工程是解决我国耕地资源紧缺以及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的重要手段。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雨水集蓄循环利用技术的旱地改水田灌排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田埂围成的耕作层和位于耕作层下方的蓄水池组成,两者通过管路系统实现循环供水。试验结果表明,与丘陵区常规水稻田相比,其水稻蒸发蒸腾量基本一致,由于该系统几乎没有稻田渗漏量,因此灌溉定额减少约100m3/亩,降雨利用率提高30%,达到95.4%,节水性能优越。通过该系统改造的水田能达到与平原区成熟水稻田相同的粮食生产能力,远优于一般梯田工程,且排水量和面源污染排放量都远小于常规水稻田,节肥减排综合效益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6年01期)
闫晓玲,孙耀胜,李垚林,贺文科,范小刚[6](2015)在《高塬沟壑区雨水集蓄高效利用技术及发展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处黄土高塬沟壑区的甘肃庆阳水资源缺乏,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雨水集蓄利用是觖决农田灌溉和边远山区人畜用水的主要途径,修建雨水集流工程,采取多种形式,蓄存降水,发展窖灌等节水农业,解决好农村饮水和基本农田的补水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雨水集蓄高效利用技术是黄土高塬沟壑区解决干旱缺水、促进雨水资源化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本文来源于《2015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期刊2015-09-01)
陆增利[7](2015)在《清水河县雨水集蓄太阳能滴灌高效农业利用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山丘区水资源短缺的实际,利用水窖、旱井等蓄水,太阳能提水滴灌,促进该县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林牧各业协调发展。(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期刊2015年03期)
[8](2013)在《2013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国际培训班在兰州开班》一文中研究指出6月17日上午,由科技部主办,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国际培训班"在兰开班,栾维功副厅长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栾维功副厅长代表承办单位对远道而来的学员表示欢迎,感谢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和甘肃省科技厅为举办本期培训班给予的大力支持。他指出,雨水利用是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人畜饮水、发展旱作农业的有效途径,是帮助人民群众摆脱贫困、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保障。甘肃省在雨水利用、水资源综合管理等领域进行的探索和创新,对面临同样缺水问题的世界其他地区也有借鉴意义,希望学员在兰州期间多交流、多看看,相信通过共同努力,培训班必将取得圆满成功。(本文来源于《甘肃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3年06期)
李雪平[9](2012)在《浅议干旱地区如何更好利用雨水集蓄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雨水集蓄技术,充分发挥雨水在干旱地区的作用是解决干旱缺水地区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重要途径。分析当前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效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为该工程的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期刊2012年12期)
乔光建,冯智学[10](2012)在《前南峪生态示范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前南峪生态示范区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深山区的前南峪东沟,面积为376hm2,该区大气降水是唯一的供水来源。为保证水源供给,在前南峪生态示范区建成水窖、塘坝、扬水站等水源配套工程,采用微喷、滴灌、管灌等节水设施,实现旱能灌、涝能排的防汛抗旱体系。形成了"拦、蓄、缓、排"综合防护工程和"材林头、干果腰、水果脚、米粮川"的生态治理模式,使前南峪生态示范区内的耕地灌溉率达到91.7%。雨水资源利用与水土保持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来源于《水文》期刊2012年03期)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雨水利用是一项十分古老的技术,在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针对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分别从古代、近现代以及当代叁个阶段概述了雨水集蓄利用的发展历程,以期对中国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张斌,胡晋茹.干旱区路面雨水集流与综合利用技术研究[J].公路工程.2019
[2].唐小娟.浅谈中国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发展历程[C].中国水利学会2016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16
[3].王耀磊.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
[4].唐小娟,金彦兆.甘肃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发展综述[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6
[5].汪跃宏.新型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旱地改水田灌排系统[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6
[6].闫晓玲,孙耀胜,李垚林,贺文科,范小刚.高塬沟壑区雨水集蓄高效利用技术及发展对策[C].2015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2015
[7].陆增利.清水河县雨水集蓄太阳能滴灌高效农业利用技术[J].现代农业.2015
[8]..2013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国际培训班在兰州开班[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3
[9].李雪平.浅议干旱地区如何更好利用雨水集蓄技术[J].甘肃农业.2012
[10].乔光建,冯智学.前南峪生态示范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研究[J].水文.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