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瑞雷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散曲,层析,格林,速度,岩溶,蚱蜢,裂隙。
瑞雷波论文文献综述
陈支兴,张学强[1](2019)在《瑞雷波在地基承载力计算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基承载力是工程勘察中需要经常测算的力学参数,然而以平板载荷和动力触探为主的承载力测量方法无法获得地下连续的承载力分布,瑞雷波探测技术仪器轻便、效率高、数据连续,能够很好地满足承载力评估的工程勘察需求。首先应用遗传算法,以实测瑞雷波速度反演出地层的横波速度,然后拟合横波速度与标贯击数的关系公式,通过标贯击数与承载力的既有转换关系,最终建立起横波速度与地基承载力的经验公式。将求得的经验公式代入未拟合的钻孔数据中,经检验,相对误差不超过6.5%,从而验证了本方法的准确性,可以通过瑞雷波技术快速计算地基承载力的大小。(本文来源于《工程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俊峰,周安,朱小燕,洪小雁[2](2019)在《利用微动数据提取瑞雷波频散曲线》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常规的地震勘探中,常常使用激发主动源采集地震信号来提取频散曲线的方法进行地质勘察与分析。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要求勘探时不能对场地有破坏影响,即要求进行无损勘探,此时传统的地震勘探方法已无法满足勘察要求。因此采集自然界中随时随地存在的背景噪声信号(即微动),并采用格林函数理论方法处理微动数据得到一个虚拟共炮点记录,然后使用F—K变换提取频散曲线。最后利用实测的主动源数据和微动数据处理提取频散曲线,得到频散曲线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被动源勘探能够满足无损勘探的要求,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工程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周富彪,孙进忠,石金山,刘磊,李高[3](2019)在《桂林七星岩摩崖题刻渗水通道瑞雷波探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桂林七星岩景区摩崖题刻文物所赋存的山体里断裂带及岩溶洞穴等渗水通道的发育情况,采用考虑道间时差相位的多道瞬态瑞雷波探测方法,结合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揭示了山体里对摩崖题刻产生溶蚀病害的断裂带及岩溶裂隙等渗流通道的空间位置和规模,为石刻文物注浆保护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瑞雷波方法在相关工程的应用提供了经验和借鉴。(本文来源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奥村运明,陈宇源,王庆安,李梦杰[4](2019)在《瞬态瑞雷波法在地下管线探测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管线作为市政建设的重要配套项目,承担着供水、供气、排水、排污和电力通讯等诸多功能。在漫长的城市化发展中,地下管线的建设资料往往存在遗失、难找寻的问题,导致城市在改扩建过程中无法确定地下管线的位置,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误破坏已有管线,对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不便,所以对于地下管线的探测定位就显得极为迫切。针对地下管线探测,借助于虚拟仪器技术搭建了一套利用瑞雷波探测地下管线的探测系统,并在埋有地下管线的实验地点进行地下管线的探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地下管线探测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期刊2019年16期)
王常波,田坤,刘立彬,李国磊,张学涛[5](2019)在《黏弹性介质中瑞雷波有限差分数值模拟与波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瑞雷面波经常被用来反演地表浅层横波速度,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对瑞雷波的研究一般都基于完全弹性介质,而实际地层更接近黏弹性介质,对黏弹性介质中的瑞雷面波进行模拟更具实际意义。本文采用广义标准线性体模型来描述黏弹性介质,并采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对考虑水平自由表面的黏弹介质进行正演模拟,再与弹性介质中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首先采用非线性最优化算法根据期望常数品质因子直接求取松弛时间来拟合常Q模型,并给出广义标准线性固体的具体算例,实施自由表面条件时采用声学-弹性边界近似法,通过剪切模量不变来考虑自由表面上、下横向应力保持连续的条件。对于非自由表面,采用非分裂的多轴卷积完全匹配层来吸收波场。然后对几种典型的数值模型进行正演模拟计算,数值解与解析解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准确性与有效性,正演结果的对比表明波场尤其是面波频散会受黏弹性影响,因此有必要在面波勘探中考虑黏弹性因素。(本文来源于《CT理论与应用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田松伟,张军军,杨宾川,吴晓燕[6](2019)在《瞬态瑞雷波在储罐地基密实度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基基础检测是工程勘察中的重要环节,现场钻孔取样测试、标准贯入试验等传统检测方法一般成本高、工序繁琐,而瑞雷波测试技术具有经济、高效和简单的技术特点。本文以唐山LNG接受站应急调峰保障工程为例,开展了瑞雷波测试技术在储罐地基勘察中的应用,研究了传统标准贯入试验击数与瑞雷波测试波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瑞雷波检测与标准贯入试验结果吻合,满足工程应用要求,能有效地运用于工程实践中。(本文来源于《工程勘察》期刊2019年05期)
宁玲[7](2019)在《起伏地形瑞雷波频散能量和传播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瑞雷波(Rayleigh waves)是纵波(P-waves)和横波的垂直分量(SV-waves)相互干涉形成的一种沿着自由界面传播的地震面波。它具有能量强、频率低、速度低、沿水平方向衰减慢和在非均匀介质中频散等特点。利用这些特点发展出各种瑞雷波勘探方法。这些方法具有无损、环境友好、低成本和高效等优势,在工程地质和无损检测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大的作用。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瑞雷波勘探方法是面波多道分析(Multi-channel Analysis of Surface Waves,MASW)方法。该方法有效地填补了浅地表横波速度结构成像方法的空缺,在岩土工程和工程地质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水平层状介质模型的假设是MASW方法的应用前提,但实际地层极其复杂,地表并非完全水平。因此,起伏地形对瑞雷波传播的影响引起了浅地表地球物理学者的关注。先前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起伏自由界面上瑞雷波的传播,但尚未定量研究起伏地形的变化幅度对瑞雷波传播特性的影响。为了拓展瑞雷波勘探方法在起伏地形区域中的应用,研究起伏地形对瑞雷波传播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手段,研究二维起伏地形模型中瑞雷波的频散能量分布特性和传播特性,进一步完善瑞雷波在起伏地形上的传播理论。本文在调研总结瑞雷波波场理论、瑞雷波频散曲线正演算法、频散曲线提取方法、以及弹性波波场分离方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起伏地形瑞雷波传播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设计高斯凹陷和隆起地形半空间模型,研究了起伏地形瑞雷波频散能量和传播特性。本文在前人提出的起伏地表下瑞雷波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的基础上,加入波场分离技术,较为详细地研究了两类经典二维起伏地形上瑞雷波的传播特性。对于二维高斯起伏地形模型,研究对比了起伏地形上采取不同形式偏移距(水平偏移距和实际路径偏移距)的地震记录与瑞雷波频散能量成像的效果,并将瑞雷波频散能量与地表水平均匀半空间模型得到的理论频散曲线进行比较;分析了瑞雷波在P波和S波波场分离后的能量转换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起伏地形变化幅度的增加,瑞雷波频散能量出现断裂和分叉的现象愈严重;2、在数值模拟过程中,在凹陷地形上使用实际路径偏移距可以获得较好的瑞雷波频散能量成像效果,而对于隆起地形则应使用水平偏移距;3、当凹陷地形的深度与瑞雷波主波长的比值小于0.5且凹陷地形的水平跨度大于主波长时,瑞雷波相速度同水平地形的相速度的相对差异小于8%;当隆起地形的高度与瑞雷波主波长的比值小于0.5且隆起地形的水平跨度大于主波长时,瑞雷波相速度同水平地形的相速度的相对差异小于17%;4、对于水平和倾斜自由界面半空间模型,波场分离模拟结果表明,弹性波波场分离的模拟精度高。从结果分析可知,由瑞雷波转换成S波的能量强于由瑞雷波转换成P波的能量,参与转换的S波能量的比例大于参与转换的P波能量的比例。(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9-05-01)
于东凯,宋先海,张学强,赵素涛,蔡伟[8](2019)在《蚱蜢算法在瑞雷波频散曲线反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蚱蜢算法是一种新型的群智能优化算法,其灵感来源于蚱蜢在不同阶段表现出的独特觅食行为。该算法将蚱蜢算子的移动分为局部搜索与全局搜查两个阶段,算子每次移动均受其余所有算子的共同影响,以保证收敛到精确解。将蚱蜢算法引入面波频散曲线反演,以获得近地表横波速度。基于理论数据和实测瑞雷波数据,分析了利用蚱蜢算法计算近地表横波速度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目标函数解在反演迭代过程中能够快速收敛到全局最优;模型参数的分布概率高,即在寻找到全局最优解的同时,能够确保解中每个参数同时达到最优,保证了反演结果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2019年02期)
杨相如[9](2019)在《瑞雷波在台涵背填筑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瑞雷波法探测台涵背填筑质量,不仅操作快速简便,还能获取不同深度的数据。为提高探测结果精度,笔者结合公路工程桥台涵背工程特性,通过现场试验,分析激发条件、接收系统和采集参数等因素对瑞雷波信号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桥台背填筑质量检测中,根据探测深度,宜采用不同的锤重和垫板;道间距设置应合理,采用0.3~0.5 m的道间距检测效果较佳;在确保首道信号能量的前提下,偏移距应尽可能小,以1~4倍道间距为宜。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砂类土、砾类土、巨粒土等常见填料类型,在填料碾压过程中开展灌水试验、沉降观测、面波波速探测,建立了台涵背填筑质量瑞雷波法控制标准,并提出了不同填土类型的合理碾压工艺。(本文来源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惠少兴,吴建平,颜文华,范莉苹[10](2019)在《陕西及邻区瑞雷波相速度层析成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布设于陕西及其邻区的喜马拉雅二期流动地震台阵和区内的固定地震台网共计257个台站于2014—2015年记录到的连续波形资料,采用基于图像分析的相速度提取方法,得到了7 185条瑞雷波相速度频散曲线,反演获得了周期为5—40 s的瑞雷波相速度分布图像,其最小分辨率约为20 km。结果表明:各周期瑞雷波相速度图像具有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地壳及上地幔顶部的地质构造特征。周期为5—10 s的瑞雷波相速度分布与地表地质构造密切相关,且高低速异常的分界线与地块边界高度吻合;周期为15 s的瑞雷波相速度分布图像显示出,大部分断陷沉积盆地(渭河、天水等盆地)表现为低速异常,表明此区域的沉积层厚度较大;周期为20—40 s的相速度分布则受地壳厚度影响较大,青藏高原东北缘始终呈现出明显的低速异常,鄂尔多斯地块中、下地壳以高速异常为主,但周期为20—30 s的相速度低速异常区分布于青藏高原沿六盘山逆冲褶皱带并一直延伸至鄂尔多斯内部,由此推测该区域地下介质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物质交换和融合。(本文来源于《地震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瑞雷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常规的地震勘探中,常常使用激发主动源采集地震信号来提取频散曲线的方法进行地质勘察与分析。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要求勘探时不能对场地有破坏影响,即要求进行无损勘探,此时传统的地震勘探方法已无法满足勘察要求。因此采集自然界中随时随地存在的背景噪声信号(即微动),并采用格林函数理论方法处理微动数据得到一个虚拟共炮点记录,然后使用F—K变换提取频散曲线。最后利用实测的主动源数据和微动数据处理提取频散曲线,得到频散曲线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被动源勘探能够满足无损勘探的要求,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瑞雷波论文参考文献
[1].陈支兴,张学强.瑞雷波在地基承载力计算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9
[2].刘俊峰,周安,朱小燕,洪小雁.利用微动数据提取瑞雷波频散曲线[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9
[3].周富彪,孙进忠,石金山,刘磊,李高.桂林七星岩摩崖题刻渗水通道瑞雷波探测[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9
[4].奥村运明,陈宇源,王庆安,李梦杰.瞬态瑞雷波法在地下管线探测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科技.2019
[5].王常波,田坤,刘立彬,李国磊,张学涛.黏弹性介质中瑞雷波有限差分数值模拟与波场分析[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9
[6].田松伟,张军军,杨宾川,吴晓燕.瞬态瑞雷波在储罐地基密实度检测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2019
[7].宁玲.起伏地形瑞雷波频散能量和传播特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9
[8].于东凯,宋先海,张学强,赵素涛,蔡伟.蚱蜢算法在瑞雷波频散曲线反演中的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9
[9].杨相如.瑞雷波在台涵背填筑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9
[10].惠少兴,吴建平,颜文华,范莉苹.陕西及邻区瑞雷波相速度层析成像[J].地震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