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培养论文_赵德锟

导读:本文包含了厌氧培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微生物,沉积物,胶皮,有机酸,仔猪,新疆,肠道。

厌氧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赵德锟[1](2019)在《智能厌氧培养系统在食用益生菌领域的应用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一种创新的智能厌氧培养系统——以数字化精确控制厌氧培养气体环境的生成,并且具备对多种创新的培养环境进行平行研究(同时生成:多种气体、多种浓度、多种温度可选)的能力。此外,还展望了该系统在食用益生菌相关研究领域包括益生菌制品活菌计数、耐氧益生菌菌株驯化、益生菌生产工艺质控、微生物培养组学(culturomics)、中药类保健食品成分的肠内生物转化、肠道微生物体外模型这6大细分领域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导刊》期刊2019年22期)

易佳璐,弓晓峰,袁少芬,江良,申钊颖[2](2018)在《Cu~(2+)在厌氧培养过程中对异化铁(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Cu~(2+)对异化铁还原的抑制程度,以鄱阳湖沉积物浸提液作微生物接种液,人工合成的Fe(OH)3为唯一电子受体,研究测定了厌氧培养过程中Fe(Ⅱ)浓度的变化,探讨了添加不同浓度Cu~(2+)对异化铁还原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培养过程中不同浓度Cu~(2+)对异化铁还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随着Cu~(2+)浓度的增加,异化铁还原开始所需的时间增长,当Cu~(2+)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几乎不发生异化铁还原。异化铁还原的速率越慢,铁还原量越小,铁还原量抑制量越大。(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期刊2018年05期)

索慧慧,曲东[3](2017)在《生物炭对水稻土厌氧培养过程中DOC及铁还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炭是由生物残体在缺氧情况下经高温热解产生的一类富含芳香性和醌类结构的物质,不仅在改善土壤质量及修复污染环境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还兼具电子转移功能,可调控环境中的氧化还原过程。木醋液作为生物炭制备过程的副产物之一,其环境行为也引起广泛关注。然而随着生物炭及木醋液施入稻田,其对水稻土淹水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碳(DOC)及铁还原过程的影响却尚不明确。同时,腐殖酸(黄腐酸)结构中含有丰富的具有电子传递功能的官能团,因此可以作为模版电子穿梭体参照物研究生物炭对铁还原过程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向不同水稻土(碱性、中性、酸性)中添加生物炭、木醋液及黄腐酸进行厌氧泥浆培养试验,探讨了生物炭对水稻土厌氧培养过程中Fe(Ⅲ)还原、pH、DOC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土淹水后,Fe(Ⅱ)的累积量基本上随淹水时间呈"S"型曲线增长。添加生物炭、木醋液和黄腐酸均可显着促进Fe(Ⅱ)的累积,Fe(Ⅲ)还原潜势显着提高8.48%-17.31%,其中木醋液和黄腐酸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按照Fe(Ⅱ)随培养时间的累积速率,将厌氧培养过程分为初期(0-1d)、中期(3-8d)及末期(8-35d)叁个阶段。在厌氧培养初期,添加木醋液和黄腐酸均可降低叁种土壤初始pH,而添加生物炭使湖南和天津土壤初始pH升高,吉林土壤初始pH降低,pH的不同是铁还原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生物炭、木醋液和黄腐酸对土壤中DOC含量的影响因土壤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吉林水稻土中,添加生物炭和木醋液使培养末期土壤DOC含量显着增加;而湖南水稻土培养中期,生物炭和木醋液显着降低了DOC含量;在天津水稻土厌氧培养过程中,DOC含量对黄腐酸的响应最为显着。在供试的叁种水稻土中共鉴定得到高分子量腐殖酸、低分子量腐殖酸、土壤富里酸及类酪氨酸四个共有的重要组分。而在吉林和天津水稻土厌氧培养过程中还检测到海洋腐殖酸的存在。添加生物炭、木醋液和黄腐酸使DOC中高分子量腐殖酸、低分子量腐殖酸和土壤富里酸3种组分的含量显着增加或保持不变,其电子转移能力是促进铁还原的主要原因。培养过程中pH及DOC含量对生物炭、木醋液及黄腐酸的响应也与Fe(Ⅲ)还原过程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暨“农田土壤污染与修复研讨会”第二届山东省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7-08-18)

欧英秋,赵文静,刘晓星[4](2016)在《改造厌氧培养系统,降低检验成本》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背景啤酒有害菌的代谢产物能够导致啤酒具有异味、使其口味劣化、粘度提高、出现生物混浊等。鉴于啤酒有害菌对啤酒造成的危害,我公司在十几年前就开展了啤酒有害菌的检测。最初,我们采用厌氧罐和厌氧塑料袋为啤酒有害菌检测提供厌氧环境。其原理是:在厌氧罐和厌氧塑料袋里面加入对应体积的厌氧产气袋,用来消耗罐和袋内的氧气,使罐和袋内形成厌氧环境,达到检测条件;罐和袋内放入氧气指示剂,用来验证罐和袋内是否达到厌氧状态。由于厌氧产气袋和氧气指示剂是一次性的消耗(本文来源于《中外酒业·啤酒科技》期刊2016年01期)

王丽娜,高飞,朱晓彤,高萍,王松波[5](2015)在《不同有机酸对断奶仔猪肠道厌氧培养微生物菌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仔猪肠道微生物菌群调控的离体模型,并研究有机酸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方法】每次试验选取2头40日龄杜×(长×大)仔猪,屠宰后取其空肠和回肠混合食糜,按照每管300μL分装于2 m L离心管,分别添加30 mmol·L-1不同有机酸(甲酸、乙酸、丙酸、丁酸、乳酸、富马酸、柠檬酸、苯甲酸、苹果酸和山梨酸),置于厌氧工作站中,厌氧培养4 h后提取食糜中基因组DNA,应用绝对定量PCR技术测定食糜中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沙门菌属Salmonella和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的数量变化.随后进一步选择抑菌活性较强的甲酸、乙酸、丁酸、乳酸、柠檬酸研究其抑菌活性的浓度梯度效应.【结果和结论】成功建立了体外全食糜厌氧培养体系,研究结果发现,甲酸、丁酸和柠檬酸能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细菌增殖,而乙酸对总菌数量影响不大;对益生菌而言,柠檬酸能显着抑制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的增殖,但低剂量的乳酸(10 mmol·L-1)能显着促进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的增殖,且低剂量的乙酸(15 mmol·L-1)也能促进双歧杆菌属的增殖;所选择的有机酸在浓度达到10~15 mmol·L-1时,均能有效抑制病原菌(沙门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增殖.(本文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段骏,贾蓉,曲东[6](2014)在《厌氧培养体系中V(V)与Fe(Ⅲ)还原之间的电子竞争》一文中研究指出以4种不同来源的水稻土为材料,采用接种水稻土浸提液的厌氧培养试验,设置添加不同偏钒酸盐浓度和无定形氧化铁处理,测定培养过程中V(V)和Fe(Ⅱ)浓度的变化,探讨厌氧培养过程中V(V)和Fe(Ⅲ)还原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厌氧环境下土壤微生物能够以V(V)作为电子受体,将其还原为低价态的钒,V(V)浓度随着培养时间增加呈降低趋势。以V(V)为唯一电子受体时,还原起始时间大体在2~15d之间;4种水稻土中的微生物群落对于V(V)的还原能力具有差异,V(V)还原率在汉中(HZ)和安康(AK)水稻土样品中分别达到92.82%~95.63%和81.15%~81.97%,而在邛崃(QL)和永吉(YJ)水稻土样品中分别为60.64%~62.19%和51.38%~53.41%,2种钒添加浓度处理间无明显差异。V(V)和Fe(Ⅲ)共同作为电子受体时,Fe(Ⅲ)可导致V(V)还原过程明显滞后15~20d,并且使还原率降低,分别为66.50%~75.26%(HZ),67.15%~69.22%(AK),48.14%~48.72%(YJ)及0~11.80%(QL)。不同处理的铁还原率均可达到100%,铁还原最大反应速率(Vmax)总体表现为:AK>HZ>QL>YJ样品;添加不同浓度V(V)后AK、HZ和YJ样品中出现明显促进铁还原过程的"协同效应",表现为Vmax增大,且最大还原速率对应的时间(TVmax)相应减小,但在QL样品中出现抑制铁还原的"拮抗效应",表现为随着V(V)浓度增加Vmax减小,且TVmax增大。推测的"协同效应"机理为:以发酵微生物的兼性还原为主导,V(V)还原产物强化了铁还原过程;而"拮抗效应"可能由于专性铁还原微生物的群落演替以及钒的毒性对发酵微生物产生抑制所致。(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赵金香,赵义龙,姚冰冰,矫继峰,陶大勇[7](2014)在《厌氧培养箱法对新疆驴盲肠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初步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寻新疆驴盲肠中的优势纤维素分解菌,笔者以可培养法对驴盲肠中菌群进行富集培养、分离纯化、刚果红识别(初筛)、形态学观察、滤纸酶活力测定、复筛以及生化鉴定得到1株酶活性较高的菌株;根据与《伯杰细菌系统鉴定手册》和《细菌编码鉴定表》比对,确定该菌株是编码为AG632的埃希大肠杆菌。(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4年10期)

段骏[8](2014)在《厌氧培养体系中V(V)与Fe(Ⅲ)还原之间的电子竞争》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生物Fe(III)还原过程能够通过影响电子流向促使变价重金属钒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其被还原为低化合价态的形式,从而降低它的毒性和生物活性。因此,深入研究水稻土厌氧体系中共存的微生物Fe(III)还原和V(V)还原过程,确定两个过程之间的电子流竞争关系,进而探讨自然环境中微生物V(V)污染治理的机理,对于进行污染土壤的防治与修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本研究选择了采自江西南昌的水稻土、吉林松原苏打碱土(稻作)、宁夏中卫的水稻土和浙江宁海的水稻土,采用土壤厌氧泥浆培养和土壤浸提液混合培养两种培养体系,向泥浆培养体系中添加了外源氧化铁和V(V),探讨外源氧化铁和V(V)对于微生物Fe(III)还原和V(V)还原的影响;向土壤浸提液混合培养体系中分别添加了葡萄糖、氧化铁和不同浓度梯度的V(V),探讨了电子受体竞争条件下土壤微生物还原Fe(III)与V(V)的能力及其可能的竞争机制。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添加氧化铁可以促进厌氧泥浆培养体系中的Fe(III)还原速率,明显促进体系中Fe(III)的还原潜势,同时缩短最大反应速率对应时间;添加V(V)处理可以促进土壤中Fe(III)的还原速率和体系中Fe(II)的最终浓度,同时减少最大反应速率所对应的时间,但其促进效果有限。(2)厌氧泥浆培养体系中添加外源的氧化铁,可以对V(V)还原产生明显的影响,使得V(V)还原趋势对比未添加外源氧化铁的处理相对滞后,并且最终V(V)还原量也相应的减少。(3)在土壤浸提液混合培养体系中,添加钒能够促进Fe(III)还原速率,低浓度的V(V)促进效果不明显,随着添加V(V)浓度的提高,Fe(III)还原速率被显着提高。最终各处理Fe(II)生成量基本一致,表明添加的氧化铁量是决定最终Fe(II)生成量的因素。(4)Fe(III)还原与V(V)还原之间的竞争关系可以分为加和型和协同型还原两类,反映着铁环原微生物种群的差异。前者属于微生物对电子受体Fe(III)与V(V)还原之间没有明显的选择性,还原顺序可由氧化还原电位控制;而后者是VO2+的还原产物将Fe(III)化学还原为Fe(II),产生微生物还原与化学还原的协同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4-05-01)

夏中元,王宇,刘菊英[9](2013)在《厌氧培养箱法建立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建立大鼠心肌细胞H9c2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模型的一种新方法。方法实验使用大鼠心肌细胞H9c2,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常规培养不做处理,实验组分为缺氧2、4、8、12 h及缺氧后复氧2 h组。缺氧时换不含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再置入85%N2、10%H2、5%CO2缺氧环境。缺氧后,加入新鲜DMEM培养基,置入二氧化碳培养箱中继续培养2 h。苔盼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 V/PI染色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分光光度法检测培养基中的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果大鼠心肌细胞经过H/R处理后,与对照组比,细胞存活率显着下降,LDH含量升高,细胞凋亡率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厌氧培养箱法建立大鼠心肌细胞H/R损伤模型简单易行,重复性好。(本文来源于《临床误诊误治》期刊2013年10期)

邱善敏,张险峰,沈春明[10](2012)在《厌氧培养和需氧培养在血培养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厌氧培养和需氧培养在血培养中分离菌阳性率的差异。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液培养仪(BacT/ALERT 3D)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并分离菌株。厌氧培养分离的菌株均做耐氧试验。结果 2010年2~5月591份标本共检出81株细菌,阳性率13.71%(81/591),其中需氧培养检测出的细菌为58份,阳性检出率为9.81%(58/591),厌氧培养检测出74株细菌,阳性检出率为12.52%;细菌检出最早时间为2h。81株细菌中24h内检出58株(71.60%),24~48h检出17株(20.99%),48h以后检出6株(7.40%)。结论对于血(体)液标本应同时做需氧和厌氧培养,以提高临床细菌的阳性检出率。(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2年10期)

厌氧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究Cu~(2+)对异化铁还原的抑制程度,以鄱阳湖沉积物浸提液作微生物接种液,人工合成的Fe(OH)3为唯一电子受体,研究测定了厌氧培养过程中Fe(Ⅱ)浓度的变化,探讨了添加不同浓度Cu~(2+)对异化铁还原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培养过程中不同浓度Cu~(2+)对异化铁还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随着Cu~(2+)浓度的增加,异化铁还原开始所需的时间增长,当Cu~(2+)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几乎不发生异化铁还原。异化铁还原的速率越慢,铁还原量越小,铁还原量抑制量越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厌氧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1].赵德锟.智能厌氧培养系统在食用益生菌领域的应用展望[J].食品安全导刊.2019

[2].易佳璐,弓晓峰,袁少芬,江良,申钊颖.Cu~(2+)在厌氧培养过程中对异化铁(Ⅲ)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18

[3].索慧慧,曲东.生物炭对水稻土厌氧培养过程中DOC及铁还原的影响[C].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暨“农田土壤污染与修复研讨会”第二届山东省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研讨会摘要集.2017

[4].欧英秋,赵文静,刘晓星.改造厌氧培养系统,降低检验成本[J].中外酒业·啤酒科技.2016

[5].王丽娜,高飞,朱晓彤,高萍,王松波.不同有机酸对断奶仔猪肠道厌氧培养微生物菌群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

[6].段骏,贾蓉,曲东.厌氧培养体系中V(V)与Fe(Ⅲ)还原之间的电子竞争[J].水土保持学报.2014

[7].赵金香,赵义龙,姚冰冰,矫继峰,陶大勇.厌氧培养箱法对新疆驴盲肠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初步分离与鉴定[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

[8].段骏.厌氧培养体系中V(V)与Fe(Ⅲ)还原之间的电子竞争[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9].夏中元,王宇,刘菊英.厌氧培养箱法建立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J].临床误诊误治.2013

[10].邱善敏,张险峰,沈春明.厌氧培养和需氧培养在血培养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

论文知识图

短链脂肪酸标样气相色谱图(a:甲酸;...反硝化细菌厌氧培养装置示意图...乳酸杆菌培养上清的抑菌试验(n=3)一2厌氧培养菌体的电镜照片(xl00...2-9厌氧培养后,菌落形态观察...固体厌氧培养装置

标签:;  ;  ;  ;  ;  ;  ;  

厌氧培养论文_赵德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