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问题的对策和模式选择

解决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问题的对策和模式选择

于明源[1]2003年在《解决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问题的对策和模式选择》文中研究表明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流动性对股票市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对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在国内,这种研究正呈方兴未艾之势。近两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股票市场也正逐步同国际市场接轨。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然而,由于我国股票市场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新兴的、转轨的市场”。这个市场,一开始就包含着各种各样的不合理因素和矛盾,这些因素和矛盾,随着这个市场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突出地暴露出来。特别是大量的国有股、法人股不能在二级市场上流通,形成了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一股独大”的现象,并由此造成了我国股票市场上的各种弊端。这些都成为股票市场进一步发展和对外开放、乃至国民经济良性发展的阻碍因素。因些,理顺一个思想或现念,寻求一种方式或方法,探寻一条解决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问题的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是从这一思考出发,就我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现况作了详细的研究,分析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试图找出一条解决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问题的途径。这是写作本文的目的。文章主要由下面叁个部分组成: 一、股票市场流动性问题。在这一部分,从流动性的一般定义出发,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股票市场流动性的一般看法。认为Kyle用以衡量市场流动性的四个度量指标:市场深度(Depth)、市场宽度(Width)、市场弹性(Resiliency)与市场及时性(Immediacy),也基本可用于我国的股票市场流动性的研究,但同时指出,由于我国特殊的股权特点、市场结构等原因,在应用以上指标进行我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研究时,还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以上问题加以考虑。在这一部分,文章还就流动性对股票市场的重要性作了论述,指出流动性是金融商品的固有属性,特别对于股票这种特殊的金融商品,流动性更是其灵魂和基石,一个没有流动性或流动性差的市场将是一个没有生命力的市场。 二、我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问题。在这一部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以<WP=3>大量的统计数字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概况作了介绍,明确了我国股票市场自成立至今,成绩是巨大的,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企业制度的改革等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其次,从股权特点、换手率、波动幅度等叁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认为虽然我国股票市场的换手率很高,但于由我国独特的股权结构,使得我国的股票市场存在市场过于狭窄,供求不平衡现象;加之整个股票市场波动幅度惊人,因此,仅凭高换手率并不能得出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很高的的结论。相反,这种流动性的存在为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带来很大的系统性风险。再次,文章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了造成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现状的原因。认为“叁怕”思想导致了市场上近2/3非流通股份,产生了有股无市的现象,这也是造成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差的主要原因。此外,中国目前的微观市场因素也在客观上影响了我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投资者行为;2.交易成本和信息披露,这也就影响投资者行为的主要原因;3.交易制度,主要是“指令驱动交易”与“做市商制度”的区别以及信用交易等;4.股票衍生品,认为单一的缺乏股票衍生品的市场体系流动性大为减弱。最后,文章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指出由于缺乏流动性,不但影响了我国股票市场配置资的效率,使市场功能难以有效地发挥,而且也使股票市场蕴集了很大的系统风险。 叁、对策和模式。文章在第叁部分就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流动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认为要想使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得以改善,就必须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解放非流通股,使沉淀的国有股、法人股在二级市场上流通。二是加强市场自身的建设,为股票流动提供一个便捷、顺畅、安全、高效的交易环境。对于第一个问题,本文给出了叁个原则:历史辩证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两个必须考虑的问题:非流通股流通的方式和合理的定价机制;六个解决方案:配售方案、股权调整方案、预设未来流通权方案、权证方案、基金类方案、开辟第二市场方案。文章认为只有有力地坚持叁个原则,认真地考虑两个问题,才能寻找出符合市场各方面意志的解决办法。对六种方案,文章对其基本思路、操作要点及其优劣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作者本人对股权调整方案情有独钟。对于第二个问题,文章主要对照发达国家股票市场中交易制度,信用交易、股票衍生品、交易成本、投资理念等几个方面对股票市场流动性的作用,提出了增强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的看法和建议。认为一个制度建全、信用可靠、成本低廉、理念<WP=4>成熟、品种广泛的市场其流动性必会大为改观。

牟昱洁[2]2017年在《我国新叁板市场流动性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被誉为"中国版纳斯达克"的新叁板市场,一直以来肩负着扶持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重担,更是在2016年年底跻身万家时代,成为全国最大的场外市场。然而,其备受诟病的流动性问题依然严峻,如何有效地盘活新叁板市场的流动性,俨然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步发展的重中之重。文章从分析我国新叁板市场流动性的现状着笔,深入探讨造成现阶段流动性困境的各方面原因,进而提出再分精选层﹑建立转板机制﹑股权众筹﹑限售股解禁等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和对策。

朱小斌[3]2003年在《连续竞价市场中的流动性——基于中国沪深股市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流动性是证券市场的重要属性,是由于某种原因交易者买或卖股票的意愿。当市场参与者对金融产品进行估价和管理其投资组合,或者证券监管部门执行其相关政策时,市场流动性通常被假设充分地存在。然而,不幸的是,流动性脆弱的本质却常常以剧变的形态展现在人们面前。例如,在1987年10月席卷全球的股灾以及前几年亚洲和俄罗斯的金融危机中,流动性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上突然消失,给整个金融体系乃至全球经济的平稳运行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对连续竞价市场的流动性展开理论研究,并且利用中国沪深股市的交易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将该问题的理论与实证结合在一起,对其进行了比较完整的阐述。全文共分为五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流动性问题概述。首先论述了流动性问题的研究背景、一般意义下的概念与内涵和该问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然后对国内外流动性问题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综述性回顾。最后从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出发,指出了国内外流动性研究的一些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对股票流动性的形成和提供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建模分析。首先对流动性的共性与特性、流动性的价值、流动性风险以及市场信息结构等概念进行了阐述。然后从价格形成机制研究的发展历程出发,认为市场微观结构是影响价格形成的重要因素,证券市场的价格形成是市场参与者在非对称信息下的博弈活动决定的,并建立了一个连续竞价市场的价格确定模型。在此基础上,本章最后建立了一个连续竞价市场流动性供给与需求的理论模型。 第叁章主要是对流动性的多重属性和度量方法进行探讨。提出流动性是一个多重的概念,将其在横向上划分为市场流动性、组合流动性与个股流动性叁个层次,在纵向上划分为长期流动性、中期流动性和短期流动性叁种类型;并且认为流动性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接下来对国内外流动性度量指标进行了综述,提出必须建立流动性统一测度指标。最后利用流动性的叁维度量尺度和蒙特卡洛方法构建了自己的流动性统一测度指标Lz和叁个辅助指标。 第四章对我国沪深股票市场整体层面的流动性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利用月度交易数据对市场长期流动性指标进行了度量与分析,发现沪深A股市场流动性则显着强于沪深B股市场;B股向境内投资者开放后其流动性显着增强;沪深股票市场流动性没有显着的“月度效应”。然后利用日交易数据对市场中期流动性指标进行了度量与分析,发现沪深A股市场具有周二流动性显着下降的“周内效应”:前一期交易变量对当期流动性的影响比当期交易变量更强。最后利用日内五分钟交易数据对市场短期流动性指标进行了度量与分析,发现沪深A股市场日内流动性呈现出倒L型,日内价差呈现出正L型,收益率的日内波动也呈现出正L型,日内交易量则呈现出U型。 第五章对我国沪深股市个股和投资组合层面的流动性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利用日交易数据对个股中期流动性指标进行了度量与横截面分析,发现个股日流动性在地区之间不存在显着的差异,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之间也不存在显着差异,但行业和规模的交互因素对流动性的影响比较显着。然后利用日内五分钟交易数据对个股短期流动性指标进行了度量与横截面分析,发现小盘股样本的流动性最强,大盘股样本其次,中盘股样本最差。最后对股票投资组合的流动性和流动性风险的度量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借鉴投资组合与风险管理理论中的有关方法,发现分散化不仅可以降低价格波动的风险,还可以降低流动性风险。

洪慧河[4]2006年在《我国中小企业板块流动性问题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证券市场成立至今只有短短十几年的历史,证券市场的发育尚未成熟,功能也未完全实现。而近年来,商业银行出于谨慎性经营的考虑,对中小企业基本上是“惜贷”。我国证券市场过高的门槛,又使得市场参与者,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就不能得到满足。另外,我国的风险投资还没有一个完善的退出机制,直接导致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缓慢,许多科技创新无法转化为生产力。管理当局出于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和扶持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考虑,中小企业板块的设立才“姗姗来迟”。中小企业从设立之后,经历过两年的市场历练,已经蓬勃发展,无论是规模还是盈利能力,都取得显着的成绩。不过,学者们普遍认为我国证券市场存在诸多问题和制度等缺陷,比如市场上交易品种少、产品创新能力弱等,中小企业板块虽是其一个创新,但问题也不少。另外许多学者对我国股市的流动性进行研究之后还发现,我国股市的流动性异常之高。一般而言,主板市场的流动性问题会传染给二板市场(或创业板市场),流动性问题将直接影响我国中小企业板块的发展,因而该板块的流动性问题就很值得去研究。 虽然国外针对股票的流动性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目前,国外对于股票流动性的研究大部分局限于运用指标和模型来分析大盘流动性,特别是提出在理论指导下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方面比较缺乏。由于中小企业板块设立时间短,目前针对该板块的流动性研究还很少。因此,很有必要研究该板块的流动性现状及相关市场表现,并且就存在问题提出具有理论高度的针对性政策建议。那么,本文对该问题的研究就需要解决叁个问题:第一、该板块的流动性现状,第二、流动性问题产生的原因,第叁、改善不良状况的解决方案。 本文第叁部分指标分析结果显示:中小企业板块的流动性较主板市场高,还远远高于国外同类股票市场,中小企业板块的波动性较大。改造后的Hui-Heubel模型对中小企业板块和深圳成份股检验值比较后发现:该板块个股的整体流动性要高于深圳成份股。重建模型对中小企业板和深圳股市做整体性比较,结果发现:该板块的独立性较差,流动性不但受到主板市场的传染,而且还大大高于主板市场。另外,即时交易成本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该板块的有效性很弱,该模型由此还指出流动性差的结论。根据本文中对两个关系的讨论:流动性与有效性并非总是成比例。因此,本文对板块的流动性问题研究最终定论是:流动性高、独立性差、有效性低,该板块的波动性显着,存在着一定的市场风险。本文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和投资者行为的理论角度,分析了该板块的流动性问题的产生原因,结论归纳为:制度的缺陷为先天的制约因素,而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梁珊(Moka, Shan, Liang)[5]2014年在《影子银行对我国宏观流动性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本文要研究的是以广义影子银行(含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冲击下的流动性问题与应对措施。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影子银行在危机的扩散和增强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以当前中国金融体系历史阶段性深刻变化为背景,系统分析了中国影子银行(尤其是广义影子银行的互联网金融)冲击可能引起的流动性问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由于国内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地方债和与房地产相关的信托产品迅速膨胀。此外,从2010年开始,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社会资金开始转向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原有金融系统产生了巨大冲击。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传统金融系统产生的最直接的影响是中国式的“金融脱媒”问题,即资金从传统商业银行系统流向互联网金融领域,导致信用体系流动性短缺,甚至引起信用危机;第二,地方债和房地产信托等成为银行影子银行业务的主要内容。以上两种趋势对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了重大冲击,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造成宏观流动性的大幅波动。首先,本文借鉴Gertler、Karadi (2011)和Kiyotaki、Moore (2012)等对流动性冲击数理模型的研究,对影子银行在当代宏观经济中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运用动态数理模型分析了影子银行对宏观流动性影响的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模型的政策含义。其次,本文采用2004年1月至2014年9月的有关我国影子银行、货币流动性、银行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等的实际数据,进行了经验分析。本文基于Johansen协整检验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影子银行、货币流动性、银行系统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本文还建立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和基于该模型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技术,探讨了影子银行发展对于我国宏观流动性的影响。再次,论文特别分析近年来发展迅猛的广义影子银行中的互联网金融对流动性的影响,尝试建立流动性流量矩阵来考察互联网金融对宏观流动性的影响。最后,本文着重探讨了如何推动金融系统出现广泛流动性问题时的治理方法和原则,即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研究。在分析宏观审慎监管原则时,从多个维度总结和归纳了可采纳和使用的宏观审慎工具。

童元松[6]2016年在《机构投资者行为对股市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股市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为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而言波动性很大,流动性风险时有爆发。与此同时,我国机构投资者也一步步走向壮大,成为股市投资的主力军。它们既可能增加股市的广度和深度,又可能对股市产生不良冲击。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包括持股、增仓与减仓以及买空卖空等对股市有多大程度的影响值得研究,这有利于机构投资者调整其行为模式,也有利于国家更有效地加强监管使之与股市良性互动、共同发展。论文首先系统地梳理了中外的相关文献,提炼出核心观点和研究方法,并从正反角度、中外角度加以比较分析。相对而言,我国文献更能结合沪深股市与具体机构投资者展开研究,但时间跨度较短,实证方法创新较少。然后,去粗取精地介绍了传统与现代的相关经济理论,包括股票供求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行为金融理论、股市脆弱性理论和流动性风险理论,并且运用它们解释机构投资者行为如何影响我国的股票市场。为了使研究符合我国实际情况,文章再以时间为线索分别论述了我国机构投资者和股市的发展历程,归纳出机构投资者受政策和股市的影响较大,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机构之间竞争与合作并存,进而在剖析目前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机构投资者和股市优化发展的具体策略。接下来,规范性地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影响股市的途径,既包括持股、增减仓等直接路径,又包括通过影响上市公司治理、股指期货交易等间接途径。在此基础上,论文展开了机构投资者行为影响股市的实证研究。先是研究机构投资者对股市的整体性影响,选取2009-2013年末沪市A股样本4328个,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一方面研究机构持股对股市波动性和流动性的直接影响,并观察在不同市道下的差异;另一方面研究机构持股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与治理结构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到股价变化。后是研究机构投资者对股市的差异性影响,一是比较分析证券投资基金、券商、QFII、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信托公司持股对股市质量的影响大小;二是采用事件研究法,在沪深股市中选取508个样本,研究2014年末不同机构投资者大幅增减仓对股价的差异性影响;叁是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研究机构投资者资金规模变动对股市的差异性影响,选取2004-2015季度数据,通过对时间序列变量进行平稳性、协整、格兰杰因果和模型稳定性等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成功构建了SVAR模型,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研究,从而比较了证券投资基金、券商、保险的资金规模对股市波动率的差异性影响。最后,论文给出了主要结论,包括机构投资者持股显着降低了股市波动性,但是对流动性有负面冲击,在牛市中更为明显。不同机构持股、大幅增减仓对股价的影响有较大差异,社保基金、QFII与证券投资基金对股市积极影响较多等等。因此,我国不但要继续扩大机构投资者队伍,而且要优化结构,注重发展长期机构投资者,并实施分类监管、权变管理策略;机构自身要注重内部治理、理性投资和业务创新,发行的产品须逐步实现基金化、差异化与规模化。

封丹华[7]2009年在《从流动性过剩到流动性紧缩》文中认为流动性问题是近几年经济学界一直探讨的热点问题,此次金融危机前后的流动性特征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流动性过剩与流动性紧缩可以迅速相互逆转,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间扩散,也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资产价格等渠道进行国际传导和扩散,给各国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冲击。因此,本文在对流动性内涵概念、相关理论、度量方法和影响效应等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的基础上,从美国、全球、中国叁个视角,对流动性从过剩到紧缩的逆转机制和全球间的传导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将金融危机下的流动性特征作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例角度,系统分析了流动性的概念、理论、度量、效应、逆转、传导和风险防范。第二、叁章为理论分析部分,分析了流动性的内涵剖析、供求理论和度量方法,以及流动性的经济效应;第四、五、六章为实例部分,以美国、中国,部分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金融危机下流动性特征为案例,层层剖析了流动性变化的具体表现和原因,流动性变化的度量,以及流动性逆转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中的扩散,在不同国家间的传导;第七章提出防范流动性逆转危机的具体措施。流动性的内涵可从宏观、微观和广义、狭义两个方面,以及货币流动性、银行和金融市场流动性叁个层次上来理解。流动性的供给与需求可结合传统经济学中关于货币供给和需求理论展开,但金融创新给流动性供给和需求带来了新的变化。流动性的测度方法主要包括:基于流动性供求理论的测度方法,马歇尔K值与超额货币增长率,货币主义流动性测度方法等,在微观层面的市场流动性则主要通过短期货币市场利率、股票市场指数收益率方差等指标来反映。本文在实例分析部分,分别用以上测度方法,对美国、中国和部分发达经济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的流动性情况进行了度量。在流动性对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效应方面,流动性过剩或紧缩可通过包含资产交易的扩展货币数量论渠道、信用渠道、利率渠道和货币政策预期渠道等,对金融机构、资产和房地产市场、企业主体等微观经济进行影响。通过财富效应、托宾Q效应、信用等渠道等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紧缩)、国际收支等宏观经济运行产生效应。每一次金融危机、经济危机都伴随着流动性从过剩到紧缩,而流动性逆转也成为周期性规律。以此次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美国为研究视角,分析了流动性从过剩到紧缩逆转的具体表现和原因,以及流动性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扩散过程。流动性救助措施使得美国的货币流动性呈现出大幅上升的势头,在此之前并未大幅波动,但是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逆转表现的极为突出。流动性逆转的原因包括大幅波动的货币政策等宏观方面因素,也包括金融机构的高杠杆率的迅速扩张和收缩等微观方面的原因。危机中的流动性逆转通过金融机构去杠杆机制,资产价格和金融市场联动机制,风险重新评估和市场预期,金融机构流动性囤积,流动性紧缩蔓延机制在金融机构、不同金融市场间扩散。从微观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分析可以看出,2007年7月末各市场流动性变量的相关性结构突然出现明显变化,危机期间,市场和银行融资流动性不足衡量指标紧紧缠绕在一起。其具体扩散过程是:抵押债券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信贷市场→实体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美国的流动性过剩和逆转,通过金融资产、对外贸易、资本流动和心理预期等渠道,从美国向其他国家传导,流动性的国际传导刻画了当前中心-外围国际货币体系的特征。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对美国流动性变化向欧元区、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和俄罗斯、巴西、墨西哥等新兴经济体国家的传导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美国流动性变化不仅给这些国家微观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流动性带来较大冲击,而且也对这些国家的部分宏观经济指标带来一定影响。从美国信贷和资本市场的流动性紧缩对欧洲、亚洲和其他国家的影响的具体表现来看,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货币市场、股票市场的流动性都呈现不同程度的紧缩;一些新兴经济体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受到一定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外债依赖度较高的中东欧国家,但相对弱于发达国家,实体经济因发达国家经济衰退而受到较大冲击,通货膨胀压力减退,经济增速明显趋缓。以中国为视角,重点分析了全球和美国流动性及实体经济变化给我国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中国的货币流动性、银行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也经历了从过剩到紧缩的过程,货币流动性紧缩更多是由货币政策所致,银行系统和金融市场流动性受冲击但影响不大,但全球和美国流动性及实体经济变化给我国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通过VAR冲击模型实证分析了全球和美国流动性变化、产出变化和物价水平变化,对我国经济运行中GDP指标、物价水平、广义超额货币、实际有效汇率、贸易收支和股价指数的影响和传导。美国、欧洲等国家消费需求下降,出口增长放缓;导致国内资产价格下滑,外贸增速大幅下降,制造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将沿着产业链进行传导,加重了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通过对以美、英和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对流动性逆转采取的有关措施进行具体分析,详细阐述应对流动性逆转风险的有效措施,以及下一步针对流动性管理的主要启示和方法。

杨艳军[8]2006年在《期货市场流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流动性是决定期货合约生存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期货市场基本功能得以实现的保证。“市场缺乏流动性”被理论界和实务界公认为当前我国期货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对流动性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期货市场的运行效率,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已有的文献表明,国外理论界对于流动性问题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交易商报价驱动机制和传统的交易池市场进行的,而对于指令驱动交易机制和电子化交易市场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针对买卖价差的研究较多,而对市场流动性其他方面的研究及系统论述较少。进入新世纪后,发达国家市场的微观基础正发生深刻变化,关于金融市场流动性的研究也随之进入新的阶段,这使得针对中国期货市场的研究具有了世界性的意义。本文的目的就是研究以中国期货市场为代表的基于电子化指令驱动机制的期货市场的流动性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本文将期货市场流动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类分析,指出市场微观结构、期货合约设计、交易者特征、宏观环境因素是影响期货市场流动性的四大因素,分析了这四大因素产生影响的传导路径。本文的研究思路也以此展开。首先探讨了期货流动性的概念与内涵,依据期货市场及其合约、品种的流动性特点,对期货合约流动性、期货品种流动性和期货市场流动性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了一种新的流动性度量方法,构建了流动性的微观、中观和宏观度量尺度框架。对期货市场流动性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利用序贯交易模型重点研究了指令驱动的连续竞价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形成机理。探讨了期货合约流动性的一般规律,提出了期货合约流动性周期理论,并利用国内商品期货的数据检验了期货合约的月度效应、周内

虞红霞[9]2009年在《中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开放式基金资产占证券市场市值的比重越来越大,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也成为基金管理机构和专家学者不断探索的课题。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是一种系统性风险,表现形式多样,影响因素众多,如何识别、分辨并加以准确的度量,如何在资产配置过程和基金日常管理过程中控制和管理流动性风险一直都是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中亟待解决与完善的问题。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现实情况,从流动性风险识别与分类、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赎回风险、流动性风险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叁个方面对我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为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提供一些具有理论与应用价值的观点与建议。本文的研究思路就是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相关理论与文献的基础上,遵循“风险识别-风险分类-风险分析-风险控制-危机防范”的逻辑思路,首先界定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定义和分类,然后对开放式基金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赎回风险分别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可能引发的流动性危机的形成机制和我国开放式基金发展潜在的流动性问题,以期为基金管理公司与基金监管机构流动性风险管理提供参考。本文的主要贡献包括:第一,在分析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来源与形成机制时,将这些风险分类为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赎回风险,并以此为中轴建立起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框架,展开对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论述,深入研究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第二,在分析我国开放式基金投资者赎回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对基金的委托代理关系、基金营销策略、基金费率结构与赎回风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基金委托代理关系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从而失去投资者对基金产品的信任,基金费率结构和基金营销策略的不完善都是导致基金赎回风险的重要原因。第叁,在借鉴基金流量理论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现实情况,对实证方法加以修正,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开放式基金赎回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利用行为金融学和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实证结果进行解释,为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风险的管理提供依据。第四,为了实现基金资产流动性风险的最优控制,根据Hamilton函数方程和常微分方程求解最小执行成本的变现策略,并加以实证检验。第五,对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分析开放式基金流动性危机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开放式基金存在的潜在流动性问题和危机传导机制,并提出防范流动性危机的政策措施。第六,根据研究结论从基金管理公司和政府监管部门两个层面,提出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措施。

李坤颖[10]2017年在《新叁板分层后的流动性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又称为新叁板,是由国务院批准,依据证券法设立的第叁家全国性证券交易所,也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新叁板设立的目标是为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2016年,新叁板市场进入快速成长期,挂牌公司家数从年初的5129家猛增至年底的10163家,一举成为世界上挂牌公司数量最多的证券交易所。与快速增长的市场规模相对的,却是新叁板日益严重的流行性问题。以2016年为例,创业板和上证A股的日均成交额分别为894亿和2040亿,同期新叁板的日均成交额仅为8亿左右,差距十分明显。严重的流动性问题使新叁板市场的估值定价、资金融通、信息披露以及扶持中小微企业的市场功能无从发挥。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监管机构也进行了多次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2014年8月,新叁板启动做市商制度,引入88家证券公司作为做市商,为买卖双方提供双边报价、撮合交易的服务。2016年6月,新叁板为了对庞大的市场群体进行差异化管理,建立了以创新层为核心的分层制度。但是,由于监管不严格、配套政策缺失等诸多原因,两种制度仅仅在短期对市场起到提振作用,却无法根本解决新叁板的流动性难题。本文从新叁板流动性问题出发,系统介绍新叁板从诞生至今四次重大制度改革,并针对分层之后新叁板二级市场交易迟迟不能改善的困境,从市场定位、投资者单一、制度缺陷等多个角度深入分析新叁板流动性问题的内在原因。结合美国NASDAQ市场和中国台湾柜买市场,两大海外市场的发展历程,通过比较分析的手段,去研究NASDAQ市场和中国台湾柜买市场是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和思路调整去解决各自历史上的流动性问题。将海外市场的先进经验同新叁板的现实情况结合,从市场定位、融资体系、交易制度叁大层面提出适合的对策建议。帮助新叁板真正发展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解决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问题的对策和模式选择[D]. 于明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3

[2]. 我国新叁板市场流动性问题研究[J]. 牟昱洁. 中国市场. 2017

[3]. 连续竞价市场中的流动性——基于中国沪深股市的实证研究[D]. 朱小斌. 厦门大学. 2003

[4]. 我国中小企业板块流动性问题的实证研究[D]. 洪慧河. 江西财经大学. 2006

[5]. 影子银行对我国宏观流动性的影响研究[D]. 梁珊(Moka, Shan, Liang). 南开大学. 2014

[6]. 机构投资者行为对股市的影响研究[D]. 童元松. 苏州大学. 2016

[7]. 从流动性过剩到流动性紧缩[D]. 封丹华.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9

[8]. 期货市场流动性研究[D]. 杨艳军. 中南大学. 2006

[9]. 中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研究[D]. 虞红霞. 厦门大学. 2009

[10]. 新叁板分层后的流动性问题研究[D]. 李坤颖. 外交学院. 2017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解决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问题的对策和模式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