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科541001
【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窒息引起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时间段在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40例窒息引起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观察新生儿临床表现、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方法等,对新生儿窒息引起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治疗6个月及1年之后,相较于治疗前,患儿的GMFM的评分情况均显著性上升,且相较于治疗6个月时间,治疗1年之后的上升程度更为显著,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在治疗之后,NBNA评分小于37分的患儿占据35.00%,但是在治疗之前患儿这一评分均小于37分,因此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为了及时的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需要在确诊新生儿窒息后,积极的采取治疗干预的措施,一旦确诊则需改善患儿运动及神经功能,尽早实施功能锻炼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保障患儿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一种较严重性的神经系统疾病,为围产期缺氧引起,有10%~20%的新生儿窒息逐渐发展成为HIE,有极高的死亡率,会严重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1]。此次研究为了及时的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需要在确诊新生儿窒息后,采取必要性治疗手段,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40例窒息引起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观察新生儿临床表现、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方法等,对新生儿窒息引起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总结。胎龄为(33~38)周之间,男22例,女18例,日龄为(0.5~2)天之间,Apgar评分为0~7分。纳入标准:无肾脏、心脏、肝脏等机体严重器质性病变;通过窒息引起缺氧缺血性脑病;无中断治疗情况,可坚持完成此次治疗;无严重性感染疾病;无先天畸形情况。且此次研究所有患儿家属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1.2临床表现
1)重度:患儿的肌张力极度降低,昏迷且频繁惊厥,瞳孔扩大,对光反应迟钝甚至消失,拥抱反射及吸吮反射消失,呼吸无规律或暂停,前卤隆起,且一些患儿出现了呼吸衰竭的状况,有极高的病死率,他们在成活之后大多具有后遗症;2)中度:拥抱反射、吸允反射减弱,肌张力减低,处于浅昏迷及嗜睡的状态,一些患者发生呼吸暂停及惊厥;轻度:患儿过度兴奋,表现出抖动、震颤,易激惹,呼吸平稳,无惊厥表现,肌张力及吸允反射正常,但是拥抱反射稍活跃[2]。
1.3方法
1.3.1功能锻炼:可采用叩击法,矫正姿势,进行关键点的调节,进行水中运动等。
1.3.2治疗原则:需将患儿脑细胞代谢情况改善,保暖、降低颅内压,给予能量物质,纠正机体酸中毒现象,吸氧、抗感染,维持良好体内循环等。除此之外,还需每天给予1次20mg的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治疗10d时间,采取的便是神经节苷脂+纳洛酮联合治疗的方式。
1.4效果判断:1)预后判断:对新生儿运动能力的判断,采用的是粗大运动评定(GMFM),共88项且一共260多分,其中爬位与跪位14项,卧位于翻身17项,走跑跳24项,坐位20项,站位13项,当表现出患儿运动能力越强,则分数就会越高;2)疗效判断:对新生儿窒息引起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判断,采用的是NBNA的评分标准:当评分大于等于37分变为正常,当评分小于37分便是异常。
1.5统计学处理:Epidata数据处理,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新生儿护理治疗观察以及研究所用到的全部数据进行分析,检验的标准是0.05,组间比较采用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对比治疗前后新生儿GMFM评分变化情况:在治疗6个月及1年之后,相较于治疗前,患儿的GMFM的评分情况均显著性上升,且相较于治疗6个月时间,治疗1年之后的上升程度更为显著,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针对新生儿窒息引起缺氧缺血性脑病,假设对新生儿进行综合治疗措施及有效的早期干预,将可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及预后,以及将患儿的致死率及致残率降低[3-4]。纳洛酮可有效增加脑部的供氧、供血量,可将患儿全身血液循环及呼吸状态改善,可改善脑部坏死及减轻脑部水肿程度,其可预防且可治疗此种病症。神经节苷脂可保护脑细胞、细胞膜等,属于神经细胞膜有效组成部分,可达到修复神经元的目的,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发育及分化[5]。而给予新生儿窒息引起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节苷脂+纳洛酮联合治疗,加上功能锻炼,能够将患儿的运动功能及神经行为有效提升。文章选取时间段在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40例窒息引起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观察新生儿临床表现、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方法等,对新生儿窒息引起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总结。在治疗6个月及1年之后,相较于治疗前,患儿的GMFM的评分情况均显著性上升,且相较于治疗6个月时间,治疗1年之后的上升程度更为显著,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在治疗之后,NBNA评分小于37分的患儿占据35.00%,但是在治疗之前患儿这一评分均小于37分,因此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为了及时的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需要在确诊新生儿窒息后,积极的采取治疗干预的措施[6],一旦确诊则需改善患儿运动及神经功能,尽早实施功能锻炼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保障患儿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程凡英,李建西,赵平.纳洛酮治疗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及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相关性临床护理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09):139-141.
[2]吴彦改.新生儿窒息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关系及临床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8):284-285.
[3]逯军,许茜,刘延霞,等.脐血8-异前列腺素与新生儿窒息及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关系[J].中国热带医学,2012,12(07):834-836.
[4]刘玉美,孙玉环,刘勇.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血清CK-BB动态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3):103-104.
[5]陈群,周长怀,朱海燕,等.新生儿窒息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关系与随访[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5):6100-6101.[
[6]孔祥之,赵顺锋,李富强,等.IGF-1、S-100B蛋白在新生儿窒息和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01):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