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支出论文-卢大芳

法定支出论文-卢大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法定支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法定支出,二次分配,预算法,财政支出

法定支出论文文献综述

卢大芳[1](2016)在《法定支出下县级财政之困及纾困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逐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这对缓解县级财政困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之而来的是各项法定支出政策的出台,这些政策虽保障了特定部门和领域的支出需求,却导致县级财政负重不堪。虽然党的十八届叁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规定"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支出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一般不采用挂钩形式",新《预算法》中也删除了(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参考》期刊2016年23期)

陶勇[2](2014)在《“法定支出”脱钩后何去何从》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届叁中全会《决定》中提出: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一般不采取挂钩方式。这项举措可以说是我国预算管理的重大突破。    为什么要推行此项举措?重点支出或法定支出脱钩后,又何去何从呢?    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本文来源于《第一财经日报》期刊2014-06-12)

闫海[3](2014)在《论法定支出的中国特色及其治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预算不抵触法律",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所确定的支出项目形成法定支出。在西方国家,法定支出表现为公民权利性支出。在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定支出是由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指定某项预算支出不低于一定比例或增长幅度。二者差异的根源是我国立法侧重政策性和宜粗不宜细的特色。法定支出具有破坏预算竞争、导致预算碎片化、降低预算执行效率、限制预算自主权及造成财政规模、赤字膨胀的负效应,因此是我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我国应从设立的项目限制、额度控制、退出机制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强对法定支出的治理。(本文来源于《地方财政研究》期刊2014年01期)

王云[4](2013)在《法定支出困境及改进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财政投入指标占财政支出的地位日益突出,对协调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整个财政机制也出现了不协调和不平衡,法定支出与现行的财政体制、预算制度之间的矛盾使其陷入现实的困境。本文从明确法定支出的范围和时效性、推行预算改革提高财政效率、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系以及加强绩效评价问责机制四个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阐述。(本文来源于《区域金融研究》期刊2013年09期)

罗春梅[5](2013)在《中美法定支出政策的比较与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定支出政策是指法律对某些特定领域的预算安排所作的硬性规定。虽然中美两国的政策宗旨都是为了优先保障这些项目有充足的财政经费,但其内涵意义、立法理念与预算操作过程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在所涉及具体领域的特征属性、预算审议的侧重点以及政策实施效应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得差异。对法定支出政策进行反思,需在权力与财政效率之间进行权衡,兼顾预算的全面性原则与例外规则以及对政府财政职能范围的清晰界定。(本文来源于《经济问题探索》期刊2013年09期)

王伶雅,华露艳,张晨曦,王喆,余书婷[6](2013)在《确保法定支出和民生支出增长需要》一文中研究指出昨日《关于四川省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提交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去年全省各级财政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继续优化支出结构,统筹安排公共财政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推进重点项目实施,努力提高支(本文来源于《成都日报》期刊2013-01-26)

罗春梅[7](2012)在《法定支出政策下教育经费预算软约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领域内的法定支出政策是对教育经费预算所作的硬性规定。对教育投入总量和增量的考察都表明,我国目前的教育经费呈现出预算软约束问题。法定支出政策本身模糊,"缩水式"的估算策略,过分强调投入而忽视绩效的管理模式,部门法规与《预算法》之间不协调都使得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在承认法定支出政策现实性的前提下需重新加以规范,并应建立绩效导向的教育经费预算管理模式,逐步拓宽教育资金的来源渠道。(本文来源于《当代财经》期刊2012年05期)

栗玉香,王雍君[8](2011)在《教育法定支出的执行情况、制度困境及预算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教育法定支出的执行情况不容乐观。进一步讲,即使各地均完成教育法定支出,区域间生均教育经费也并不能实现均衡,教育法定支出增长并不能实现教育财政效率的同比改善,教育法定支出面临现实的困境。同时,教育法定支出制度与现行财政体制、预算制度之间的矛盾,又使其陷入制度的困境。教育法定支出改革有两种思路,近期改革是细化教育法定支出的具体操作,提高制度的可执行性;中长期的改革是预算改革,即逐步取消教育法定支出,以完善的预算代替教育法定支出。(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6期)

[9](2009)在《以法定支出为主明确界定政府间支出责任》一文中研究指出张小平、廖世忠在《发展研究》2009年第3期载文《论以法定支出为主明确界定政府间支出责任》。分税制改革后,公共财政制度改革中出现了许多难题。一是政府间支出责任模糊是财力与事权不匹配的根源。我国法律只有政府间财权事权划分的一般性规定,并没有相关的完整立法。实际工作中,一般是由上级政府顺次决定其下级政(本文来源于《人民政坛》期刊2009年05期)

张小平,廖世忠[10](2009)在《论以法定支出为主明确界定政府间支出责任》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科学界定政府间支出责任,提高公共财政体制运行效率,不但是财政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公共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立足我国实际,提出以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职能定位为依据,从法定支出入手划分政府间事权,实现各级政府支出责任的明确界定,循序渐进地推进各级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公共财政体制具体设想。(本文来源于《发展研究》期刊2009年03期)

法定支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党的十八届叁中全会《决定》中提出: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一般不采取挂钩方式。这项举措可以说是我国预算管理的重大突破。    为什么要推行此项举措?重点支出或法定支出脱钩后,又何去何从呢?    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法定支出论文参考文献

[1].卢大芳.法定支出下县级财政之困及纾困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6

[2].陶勇.“法定支出”脱钩后何去何从[N].第一财经日报.2014

[3].闫海.论法定支出的中国特色及其治理[J].地方财政研究.2014

[4].王云.法定支出困境及改进建议[J].区域金融研究.2013

[5].罗春梅.中美法定支出政策的比较与反思[J].经济问题探索.2013

[6].王伶雅,华露艳,张晨曦,王喆,余书婷.确保法定支出和民生支出增长需要[N].成都日报.2013

[7].罗春梅.法定支出政策下教育经费预算软约束分析[J].当代财经.2012

[8].栗玉香,王雍君.教育法定支出的执行情况、制度困境及预算改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9]..以法定支出为主明确界定政府间支出责任[J].人民政坛.2009

[10].张小平,廖世忠.论以法定支出为主明确界定政府间支出责任[J].发展研究.2009

标签:;  ;  ;  ;  

法定支出论文-卢大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