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官制论文_盛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方官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官制,地方,清末,总督,新政,云梦,江北。

地方官制论文文献综述

盛波[1](2019)在《从明清“改土归流”看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官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官土司和流官制度提起明清时期的“改土归流”,很多人都不会陌生。作为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少数民族统治,维护边疆稳定的一项重要措施,它曾经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如果我们细究历史会发现,其实历朝历代对于少数民族的管理都有自己的一套政策和措施,比如辽代在(本文来源于《民主与法制时报》期刊2019-08-04)

李清[2](2016)在《浅论清末吉林地方官制改革——以吉林西路道的设置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日俄战争后,两国各自在东北划分了势力范围,吉林也面临对外开放的局面。清政府为加强和巩固其统治,1907年起在东北推行新政。客观上对外交涉的严峻局势及清政府主观上的改革自强,促使吉林在地方行政体制上进行改革,适应对外交交涉的形势需求,于是在地方设立了道,管理开办商埠、税关和兴修铁路等事务。道虽是临时性的机构,但它的设立对东北地方官制的变革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日俄战争后,两国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在此和约(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6年22期)

冯巧霞[3](2016)在《袁世凯与清末地方官制改革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地方官制陷入僵局,官制改革势在必行。1901年清廷颁布上谕实行新政,袁世凯抓住这一历史时机,针对地方官制的弊端,提出和试办了自己的地方官制改革方案。其地方官制改革方案主要为东叁省军府制改行省制、官制分司治事、基层地方自治等几个方面。袁世凯的清末地方官制改革适应了历史潮流,推动了中国地方官制的早期现代化。(本文来源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康冀楠[4](2016)在《地方官制稳定北宋江山》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宋建立于唐末以及五代藩镇长期割据混乱的历史条件下,之所以能够维持长期稳定,与其确立的地方官制有着很大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官制设计,北宋统治者将各府、州、县的行政、司法、财政、军事权全部集中到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这样,消除了唐末以及五代以来的藩(本文来源于《开封日报》期刊2016-03-04)

潘鸣[5](2011)在《1907年地方官制改革方案筹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从改定官制入手。两个月后,中央官制的改革方案颁布实施,但地方官制的改革方案却一再难产,迟迟不能颁布。在筹备地方官制改革的过程中,清政府中的各种势力围绕着应该即改还是缓改,应该大改还是小改爆发了激烈的争论,这其中既有对自身利益的维护,也包含了对改革方案可行性的考虑。直到次年7月,正式改革方案《各省官制通则》终于在折衷了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得以确定公布,然而正因为其在制订时有意规避了种种复杂的问题,故而在时人眼中只是一个过渡性的"试办方案"。(本文来源于《清史研究》期刊2011年02期)

周妤[6](2011)在《论清末督抚的地方官制改革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朝宣布预备立宪后,确定了行政改革为先、政治体制改革在后的基本思路,以叁权分立原则,对中央和地方官制进行了改革,以求以官制改革,为预备立宪奠定基础。地方则仿照中央,以省咨议局为立法机关,以总督、巡抚为地方行政机关,以高等审判厅为地方最高审判机关。各府、州、县的机关也按"叁权分立"的原则设立。从1906年11月至1907年2月,地方督抚根据中央提供的预案就地方官制改革问题的方方面面展开了激烈讨论,主要涉及省政府机关的设置、地方自治机关的设置、官吏的选拔标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国力乃其真精神,官制由如形式"的有益见解,为1907年7月7日正式出台的地方官制改革方案提供了决策基础。(本文来源于《前沿》期刊2011年06期)

冀满红,吕霞[7](2010)在《清末新政前期江北地方官制的变革与因袭(1901—1905)》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政是学术界对清中央政府在最后10年间所进行的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内改革的总称。一般而言,以光绪叁十一年(1905年)后预备立宪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国家变革的重心在于新军的编练与教育的倡导,而后期则主要致力于宪政改革。(本文来源于《历史档案》期刊2010年04期)

齐春晓[8](2008)在《从清末地方官制改革看黑龙江行政官制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东叁省秉承清政府实行"新政"的精神,开始官制改革,黑龙江省开始对行政官制、司法官制、地方官制进行改革。这次官制改革影响深远,特别是行政官制的改革不仅有利于对黑龙江的行政管理,而且揭开了黑龙江行政区域近代化的序幕。(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12期)

杨军[9](2005)在《高句丽地方官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世纪中叶至3世纪末,高句丽逐渐形成自己的地方官系统。在五部控制区以外,高句丽共设六太守,太守下辖城宰,城宰管理城与城周围的村。5世纪以后,在高句丽的地方官制中,城宰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最终形成大城辖小城的四级地方行政机构,其长官分别为:褥萨、处闾、可逻达、娄肖,各相当于唐朝的叁品、四品、五品、六品和七品官。但高句丽并不存在与中原类似的郡县制度及地方官制。(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辑刊》期刊2005年06期)

黄海烈[10](2005)在《里耶秦简与秦地方官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以来,新出土史料大量发现,特别是秦公牍文书的陆续出土,为秦地方官制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那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里耶秦简为中心,结合传统文献,对秦地方官吏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考察,分别从其名称、内涵、功用等不同方面进行考证和论述。补充和纠正了传统文献中有关秦地方官制的一些记载,可以进一步探寻到里耶秦简对于研究秦地方官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及其作用。(本文来源于《北方论丛》期刊2005年06期)

地方官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日俄战争后,两国各自在东北划分了势力范围,吉林也面临对外开放的局面。清政府为加强和巩固其统治,1907年起在东北推行新政。客观上对外交涉的严峻局势及清政府主观上的改革自强,促使吉林在地方行政体制上进行改革,适应对外交交涉的形势需求,于是在地方设立了道,管理开办商埠、税关和兴修铁路等事务。道虽是临时性的机构,但它的设立对东北地方官制的变革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日俄战争后,两国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在此和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方官制论文参考文献

[1].盛波.从明清“改土归流”看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官制[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9

[2].李清.浅论清末吉林地方官制改革——以吉林西路道的设置为例[J].知识文库.2016

[3].冯巧霞.袁世凯与清末地方官制改革初探[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4].康冀楠.地方官制稳定北宋江山[N].开封日报.2016

[5].潘鸣.1907年地方官制改革方案筹议研究[J].清史研究.2011

[6].周妤.论清末督抚的地方官制改革策略[J].前沿.2011

[7].冀满红,吕霞.清末新政前期江北地方官制的变革与因袭(1901—1905)[J].历史档案.2010

[8].齐春晓.从清末地方官制改革看黑龙江行政官制改革[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

[9].杨军.高句丽地方官制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05

[10].黄海烈.里耶秦简与秦地方官制[J].北方论丛.2005

论文知识图

世卿世禄及其在先秦的发展变化-师酉ᖡ...唐官制谨慎行动莫踩“虎尾”民国时期西藏地方官制-西藏地方政府...蒙古西藏地区职官分志-附: 叁大寺组织系统...宋代地方行政制度

标签:;  ;  ;  ;  ;  ;  ;  

地方官制论文_盛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