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本土与异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异域,本土,文化,体育,老舍,媒介,民俗。
本土与异域论文文献综述
娄玉英[1](2019)在《从异域到本土——人工智能时代对职业教育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国际化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当前的紧迫任务之一。评析当前国外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和对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思考,希望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27期)
李莹[2](2018)在《从异域到本土: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的引入与改造》一文中研究指出媒介文化理论研究是推动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变迁和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的媒介文化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经典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的研究、媒介文化生产方面的理论研究、后现代主义对媒介文化理论的影响研究、新媒介文化理论研究以及批判性媒介文化理论研究等方面。媒介文化理论研究具有典型的西方话语色彩,应吸收其合理因素,立足于中国本土,不断丰富媒介文化理论研究的内容,开拓研究视角,创新研究方法,建构与中国本土相符合的话语体系,推动中国媒介文化研究的进步。(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雷军蓉,王世友[3](2018)在《本土异域间:我国民俗体育文化“本土化”研究的审视与论绎》一文中研究指出民俗体育文化"本土化"回归不仅是我国民俗体育国际化发展的时代诉求,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不可回避的话题,然而当前这种回归却陷入"土洋之争"的对峙困境中。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以我国民俗体育文化"本土化"研究为研究对象,以文化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期为背景,通过对当前我国民俗体育文化"本土化"研究的症结进行论析,旨在为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俗体育文化"本土化"研究提出新的建议。研究认为: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研究应立足于本土文化流失、传统理论根基缺失、研究范式生命力缺失、研究定位迷失的现实,剖析理论依附、文化失语、文化异化等问题;坚持学术批判与扬弃,构建自主学术理论;坚持整体思维的研究范式,促进研究范式多元互补;坚持研究内容的多元视角,加强民俗体育文化多元区域互动;坚持研究方法的交叉互补,拓展文化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坚持"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原则,促进民俗体育文化与时代衔接。(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秦姣娟[4](2018)在《花果非飘零,灵根在自植——论陈谦笔下本土和异域的置换及其意义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陈谦的跨域书写中,以本土和异域为文本背景,二者指涉已经发生置换;中国"本土"广西在作者的追忆和叙述中转为异域,而"异域"美国则成为小说世界里人物所努力生活的"本土";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花果非飘零,灵根在自植,每一个海外华人正努力为自我本体做出新的定义和判断。(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8年03期)
赵旭东,张洁[5](2017)在《从异域到本土:中国法律人类学本土研究的现状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律人类学就是运用人类学的视角去研究"他者"文化的法律规则的研究。本文通过梳理国外法律人类学的相关文献,认为法律人类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经历了学科互渗与发现的初始时期、法律民族志田野方法确立的奠基时期、以及经历四次范式转移的成熟发展时期,并呈现出法律人类学发展的趋势与特点。20世纪后期以来,中国的法律人类学经过几次研究范式的转移和议程的跳跃,逐步产生出一些具有独特视角和议题的法律人类学的民族志,这几个民族志分别从人情与互惠的视角、作为社会控制的视角、作为一种地方知识文化的法律逐步发展走向成熟。如今的法律人类学学科充满勃勃生机,并且有更多多学科融合发展的空间。(本文来源于《江苏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2期)
张旭鹏,张志贤[6](2017)在《本土与异域:哈尼族民俗体育活动社会化发展研究——以红河流域哈尼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人类学视角,审视哈尼族民俗体育活动的本土与异域发展,从多维度农耕生态系统以及多纵横信息系统阐释哈尼族民俗体育活动的积淀与嬗变。提出哈尼族民俗体育活动的应依循个体化社会发展、表演化发展、校本化建设,进而推广其大众体育发展、休闲体育发展、学校体育发展,以寻求其本土与异域的和谐发展之路。(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7年03期)
梁冬丽[7](2016)在《岭南本色:异域眼光与本土感受双重视角下的小说呈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非岭南籍或无岭南经历的小说,在使用陌生化、传奇化手法描写岭南奇异自然地理风光与人文环境,展现岭南烟瘴流行与迷信不化的同时,又反映了岭南特有的市井色彩和时代气息,在异域眼光与本土感受双重视角的交叉渲染中,小说完美地呈现了岭南的人文本色。(本文来源于《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期刊2016年00期)
石晓波,张威[8](2016)在《排除合理怀疑的异域嬗变与本土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排除合理怀疑产生于西方世界对宗教与知识的思考,是错误定罪的灵魂恐惧与认知局限的现实反思交互作用的结果。早期的排除合理怀疑作为一种非普遍性的规则在美国的各州渐进发展,陪审制度的现实需要催生了定义的兴起,"道德确信"的定义曾在19世纪备受推崇。伴随着定义的发展,排除合理怀疑最终成为联邦宪法的一部分。然而,经历了辉煌巅峰期的排除合理怀疑在定义之争的浪潮中逐渐走向衰落,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定义的否定性评价使其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以美国排除合理怀疑标准的发展趋势和学界回应为借鉴,我国排除合理怀疑标准的完善应率先在制度体系的视角下审视诸如无罪推定、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和传闻证据规则等配套制度的构建路径,同时对合理怀疑的特征、性质做出妥当的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合理怀疑的排除路径和裁判方式。(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娄晓凯[9](2015)在《论老舍小说的本土立场及其翻译的异域化倾向》一文中研究指出老舍极具东方风情与鲜明民族特色的叙事性书写,不仅在中国文坛独具一格,而且引起了西方译者的广泛关注和译介推广。但以伊文·金为代表的西方译者基于其本土的语言文化立场,对老舍的小说作品进行了一系列具有明显译入语文化烙印的译介与重构,并使其在跨语际的传播与旅行中满足了西方目标读者后殖民视域下的审美想象,及其对东方异质文化的阅读期待,而老舍作品中根深蒂固的民族意识和深层的文化批判精神却几乎完全被忽视、被边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2015年08期)
薛绪勒[10](2015)在《异域抑或本土——从梁启超“新史学”的演变看其特有的史学研究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梁启超的"新史学"经历了叁个演变阶段:早期以提倡进化史观,无条件地采用西方史学思想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中期则在坚持原有立场的前提下对传统史学择优采纳;最后却放弃西方史学思想和方法,重返本土史学固有的学术轨道。这种演变表明梁氏"新史学"在异域和本土之间的深度纠结,其演变的方向和轨迹构成了梁氏特有的史学研究路径。(本文来源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7期)
本土与异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媒介文化理论研究是推动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变迁和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的媒介文化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经典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的研究、媒介文化生产方面的理论研究、后现代主义对媒介文化理论的影响研究、新媒介文化理论研究以及批判性媒介文化理论研究等方面。媒介文化理论研究具有典型的西方话语色彩,应吸收其合理因素,立足于中国本土,不断丰富媒介文化理论研究的内容,开拓研究视角,创新研究方法,建构与中国本土相符合的话语体系,推动中国媒介文化研究的进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本土与异域论文参考文献
[1].娄玉英.从异域到本土——人工智能时代对职业教育的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9
[2].李莹.从异域到本土: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的引入与改造[J].山东社会科学.2018
[3].雷军蓉,王世友.本土异域间:我国民俗体育文化“本土化”研究的审视与论绎[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
[4].秦姣娟.花果非飘零,灵根在自植——论陈谦笔下本土和异域的置换及其意义生成[J].名作欣赏.2018
[5].赵旭东,张洁.从异域到本土:中国法律人类学本土研究的现状与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2017
[6].张旭鹏,张志贤.本土与异域:哈尼族民俗体育活动社会化发展研究——以红河流域哈尼族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7
[7].梁冬丽.岭南本色:异域眼光与本土感受双重视角下的小说呈现[J].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2016
[8].石晓波,张威.排除合理怀疑的异域嬗变与本土启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9].娄晓凯.论老舍小说的本土立场及其翻译的异域化倾向[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
[10].薛绪勒.异域抑或本土——从梁启超“新史学”的演变看其特有的史学研究路径[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