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酶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知母,生物酶解,抗真菌,最小抑菌浓度
生物酶解论文文献综述
张晟安,陶春晓,路璐,江旻,周国亮[1](2019)在《生物酶解技术对中药知母抗真菌作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知母乙醇提取物及其酶水解物对常见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采用回流提取法制备知母乙醇提取物,选用β-葡萄糖苷酶进行酶水解。采用抑菌圈法评价知母乙醇提取物及其酶水解物对白念珠菌的抑菌作用,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检测其对5种常见真菌(白念珠菌、新型隐球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_(80))。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知母皂苷BⅡ(TBⅡ)和知母皂苷AⅢ(TAⅢ)的含量。结果:①知母乙醇提取物在320 mg/ml时对白念珠菌SC5314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为6 mm;其酶水解物在27 mg/ml和13.5 mg/ml时对白念珠菌SC5314具有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6 mm和12 mm,抗真菌效果显着提高。②知母乙醇提取物对白念珠菌、新型隐球菌、须癣毛癣菌的MIC_(80)分别为32 mg/L、16 mg/L、32 mg/L,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无明显抑制作用。其酶水解物对5种真菌的MIC_(80)均低至4 mg/L,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的抑制活性甚至优于氟康唑;与知母乙醇提取物相比,酶水解物的抗真菌活性均显着增强(P<0.01)。TBⅡ对5种真菌的抑制作用均较弱,而TAⅢ对红色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的抑制作用较强,MIC_(80)达4 mg/L。③知母乙醇提取物中TBⅡ含量为(31.3±1.4)%,TAⅢ含量为(3.2±0.3)%;酶水解物中TAⅢ含量为(52.5±0.3)%,未检测到TBⅡ,TAⅢ的转化率为(82.6±1.7)%。结论:β-葡萄糖苷酶作用可促进知母乙醇提取物中TBⅡ转化为TAⅢ,显着提高其抗真菌活性,TAⅢ可能是知母抗真菌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本文来源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寇娟妮,辛寒晓,刘丽英,孙中涛[2](2019)在《牛蒡根酶解物对番茄生长、品质及土壤生物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将牛蒡根酶解物用作水溶性有机肥的可行性及其肥效,采用叶面喷施和灌根施肥两种方式,研究了其对番茄生长、品质及土壤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叶面喷施和灌施牛蒡根酶解物均可显着提高番茄的株高和茎粗,叶片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氧化酶的活力提高,丙二醛(MDA)含量降低;番茄中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含量提高,有机酸含量降低;根际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等酶活力显着提高。牛蒡根酶解物的肥效与其施用浓度有关,与低浓度牛蒡根酶解物叶面喷施和灌根施肥相比,高浓度牛蒡根酶解物叶面喷施和灌根施肥处理的株高增长量分别提高了17.06%和6.20%,茎粗增长量分别提高了12.20%和7.91%,叶片MDA含量分别降低了17.75%和17.79%,APX、CAT、POD、SOD等叶片抗氧化酶活力和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等土壤酶活力提高,根际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番茄品质提高。牛蒡根酶解物水溶性好,且具有普通有机肥的肥效特征,是一种优质的水溶性有机肥料。综合利用牛蒡根废弃物制备水溶性有机肥对解决因其废弃堆积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9年03期)
杨静明[3](2019)在《化学诱导海洋真菌及酶解海参来源的抗Alzheimer's症等生物活性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日积月累的研究中,研究者热衷从大自然中获得天然产物,其大多可作为治疗疾病的先导化合物或具有潜在药用价值。而作为生命的发源地,海洋因其所处环境的独特性,产生了丰富多样的物种,各类资源富足,故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海洋微生物因其特殊的生存环境而具有产生新型生物活性物质的巨大潜力和相对易于可持续利用的优势,从海洋微生物中筛选药用活性物质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研究者们从海洋真菌中分离鉴定出了大量结构新颖的次级代谢产物,部分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抗老年痴呆相关活性。本研究基于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机理中的胆碱能缺失假说、氧化应激假说、炎症假说等,从实验室纯化的菌株中筛选出活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抗氧化活性)较好的叁株菌,分别为: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C23-3,顶青霉(Penicillium corylophilum)TBG1-17,黑甲肉座菌(Hypocrea lixii)DLEN2008010。采用“OSMAC”策略,利用CuCl_2、丁酸钠、普鲁卡因、ZnCl_2、SAHA、5-azaC共6种诱导剂的5种不同浓度(1μmol/L、10μmol、100μmol/L、1 mmol/L、10mmol/L)在PSB、麦芽浸膏、糙米、大豆共4种培养基下进行化学诱导,以期激活其沉默的基因簇,从而使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的多样性及产量增加,利用抗氧化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双重生物活性作为活性追踪的依据,结合TLC指纹图谱、HPLC指纹图谱,筛选出10个效果较好的诱导组进行进一步小量发酵,最终挑选出C23-3-Soybean-5-azaC-10 mmol/L诱导组进行大量发酵,从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对8个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化合物(1、2、3、4、6、7、8)为已知化合物,化合物9为新的异黄酮类化合物6,7-Dimethoxyl-psoralenol。其中化合物(1、4、6、7、8、9)为同系列异黄酮类化合物。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测试、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测试、卤虫致死性和抗菌活性的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2(丁内酯Ⅰ)具有良好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化合物1具有中等强度的AChE抑制活性,化合物(1、2、5、7、8)均具有较高的卤虫致死性,化合物(2、4、7)具有广谱抗致病菌活性,化合物(5、6)显示出较好的抗真菌活性。其余化合物的结构和活性也正在进行进一步的解析。对海洋真菌顶青霉(Penicillium corylophilum)TBG1-17利用海盐马铃薯培养基进行大量发酵,从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鉴定出1个化合物结构,对其进行了活性测定,其具有较弱的抗氧化活性,具有良好的抗白色念珠菌活性和较弱的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将海参酶解原液用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进行提取,利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自显影的方法进行活性组分的追踪。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高效液相色谱逐步纯化,得到具有较高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组分;另外,采用MTT法考察海参酶解液总脂溶性组分对小胶质细胞(BV-2细胞)生长的影响;并利用LPS诱导细胞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分别采用Griess法和ELISA法检测其对LPS诱导的BV-2细胞中NO和IL-6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薄层层析斑点均无明显紫外与荧光吸收,其中活性最强组分C4-2-E在浓度为0.25μg/μL时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率为91.04%;海参酶解液总脂溶性组分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对BV-2细胞均无显着的抑制作用,并且能够显着的抑制LPS诱导的BV-2细胞所产生的NO和IL-6的分泌。故海参酶解液的脂溶性成分可能具有一定的抗神经炎症和老年痴呆作用,具体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还需进一步分析鉴定。本文的研究表明,通过“OSMAC”策略,利用表观遗传修饰的手段,可以有效激活海洋真菌沉默基因,这为抗AD活性物质的开发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海参提取物具有较好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且其小分子脂溶性组分具有神经保护的潜力,两者在抗AD药物的研究和开发中具有良好的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期刊2019-06-01)
江林[4](2019)在《池蝶蚌酶解产物和多糖生物活性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池蝶蚌(Hyriopsis schlegelii)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起源于日本,是优质的淡水育珠蚌。当取完珍珠后,其肉质往往被丢弃,未被利用。为了提高池蝶蚌资源利用率,本研究以成熟的池蝶蚌肉质为材料,对其基本营养物质进行分析:新鲜池蝶蚌全脏器含有水分89.68%、粗蛋白5.63%、灰分1.93%、总糖1.24%、粗脂肪0.96%、非蛋白氮0.56%组成。池蝶蚌肉质中糖类和蛋白含量较丰富,为此开展池蝶蚌多糖和酶解相关研究。研究首次选用叁种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动物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对池蝶蚌全脏器进行酶解,建立相关的工艺流程,获得上述叁种酶解产物。并对酶解产物的基本营养成分和18种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分析。设计体外抗氧化实验,探究其抗氧化能力。研究发现:叁种酶解产物均对DPPH(1,1-二苯基-2-叁硝基苯肼)、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具有清除能力,而且清除效果随着叁种酶解产物浓度增加而增强。其中,中性蛋白酶酶解产物对叁种指标清除率效果最好。以0.6 mg/mL为例,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以及超氧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23.8%、37.2%、19.6%,研究表明池蝶蚌酶解产物具有体外抗氧化的能力。实验设计体外乙醇脱氢酶(ADH)激活率、小鼠醉酒实验,探究池蝶蚌叁种酶解产物对解酒相关生物活性功能。体外ADH激活率结果表明,3.75-150 mg/mL浓度范围表现出正相关;醉酒实验结果显示:中性蛋白酶酶解产物与模型组相比能够延长耐受时间1.5小时,缩短醉酒时间3小时,以上两种时间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动物蛋白酶酶解产物与模型组相比延长耐受时间0.5小时和缩短醉酒时间2小时,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组耐受和醉酒时间与模型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动物、中性蛋白酶酶解产物对解酒有一定的功效。根据体外抗氧化实验、ADH激活率实验和醉酒实验结果,选用池蝶蚌中性蛋白酶酶解产物,设计抗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酶解产物,在150 mg/kg BW剂量下会显着提高肝脏匀浆中谷胱甘肽(GSH)的含量(p<0.01),降低甘油叁脂(TG)的含量(p<0.01);降低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p<0.05)。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虽不显着,但随着酶解产物浓度增加具有一定降低的趋势。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判定方法》,肝组织中TG、GSH、MDA任意两者具有阳性,则说明该物质具有辅助保护肝脏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池蝶蚌中性蛋白酶酶解产物对酒精诱导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具有一定的缓解保护作用。本实验通过热水乙醇提方式获得池蝶蚌多糖(HSP-1),设计池蝶蚌多糖(HSP-1)抗肿瘤和修复肝损伤实验。选用SMCC-7721和SGC-7901细胞株进行实验,发现池蝶蚌多糖(HSP-1)在低浓度下(100-200μg/m L)对两者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超过400μg/m L时出现抑制效果,随着HSP-1浓度增加,两种肿瘤抑制率逐步提高,当HSP-1浓度为1000μg/m L,对两种细胞抑制率仅为12%、11%,抑制效果不显着。探究HSP-1抗酒精诱导肝损伤时,HSP-1在250mg/kg BW可以显着降低血清中两种转氨酶的含量,在急性肝损伤和非急性肝损伤(4周)都能体现出很好降低两种转氨酶(p<0.01)。小鼠肝脏匀浆中的甘油叁酯(TG)含量显着降低(p<0.05),谷胱甘肽(GSH)的含量比模型组(只灌胃白酒组)显着升高(p<0.05);非急性(4周)肝损伤小鼠肝脏匀浆中MDA含量虽然未显着降低(p>0.05),但随着池蝶蚌多糖(HSP-1)浓度的增加,对降低MDA含量趋势月明显。综上述实验结果说明HSP-1对酒精诱导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26)
杨森,段旭磊,梁婷婷,陈想,宋安东[5](2019)在《同步酶解发酵瞬时弹射式蒸汽爆破玉米秸秆生产生物饲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优化瞬时弹射式蒸汽爆破(Instant Catapult Steam Explosion,ICSE)预处理玉米秸秆同步酶解发酵(Synchronous saccharification and fermentation,SSF)工艺,提高玉米秸秆转化生物饲料工艺的效率和可行性。使用合成培养基和秸秆酶解物培养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 BNCC 336517),比较不同温度条件下单纯酶解和同步酶解发酵对瞬时弹射式蒸汽爆破预处理秸秆的糖转化率影响;进一步设计正交试验获得玉米秸秆转化真蛋白最佳条件。结果显示,产朊假丝酵母能高效利用纤维二糖;37℃、单纯酶解100 g瞬时弹射式蒸汽爆破预处理玉米秸秆可产32.16 g总糖,同步酶解发酵后干物质降解率51.61%,总糖利用率为84.1%;相同温度条件下叁因素叁水平正交试验结果 :料水比1:7,纤维素酶复合物20 FPU,添加1%(NH_4)_2SO_4,发酵96 h后产品真蛋白质含量为14.66%。表明得到产朊假丝酵母最优同步酶解发酵条件,且该条件下转化玉米秸秆生产生物饲料具有经济可行性。(本文来源于《饲料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杨玉蓉[6](2019)在《西藏野桃仁酶解多肽的生物活性及其亚铁螯合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干燥桃仁有较高含量的蛋白质,蛋白质质量分数在25%~30%之间。我国西藏林芝地区的野桃资源非常丰富,但目前桃仁除部分用于中医药外,绝大部分被丢弃,造成蛋白质资源浪费。本研究以西藏野桃仁为原料,探讨了桃仁蛋白酶酶解制备桃仁多肽的最佳工艺、桃仁多肽的抗氧化性活性、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抑制活性,及其桃仁多肽亚铁离子螯合物的制备和生物活性,以期为桃仁多肽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1)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酶解桃仁多肽的制备条件和研究了酶解多肽各分子量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研究得到桃仁蛋白浓度为3.5%、pH 10.4、加酶量4200 U/g、酶解时间4.9 h条件下进行碱性蛋白酶酶解,可获得桃仁蛋白的最高水解度61.12%和多肽得率67.91%。桃仁蛋白及其酶解物的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图表明,酶解后的多肽分子量大部分小于12kDa。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亚硝酸根离子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4个体外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分子量组分间的抗氧化活性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分子质量越小,其抗氧活性越强。反相液相色谱(RP-HPLC)分析表明,抗氧化活性最强的PKH4组分(分子量<3 kDa)随有机相浓度升高,出峰时间集中在20~30 min区间内(2)不同分子量桃仁多肽组分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桃仁蛋白酶解物(PKH)以及各超滤组分均具有ACE抑制活性,且ACE抑制活性高低与桃仁多肽的分子量大小呈负相关。分子量最小组分PKH4(分子量<3 kDa)的ACE抑制活性最高,其IC50值为0.082 mg/mL。Lineweaver-Burk图分析可知PKH3(分子量3~5 kDa)和PKH4都是非竞争性ACE抑制剂。PKH4的抑制常数Ki为0.1089 mg/mL低于PKH3的Ki值(0.2160 mg/mL)。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PKH4组分的疏水性氨基酸(HAA)、支链氨基酸(BCAA)和芳香氨基酸(AAA)的含量显着高于其它组分(P<0.01)。西藏野生桃仁蛋白水解物具有ACE活性,且ACE抑制活性的大小与多肽分子量大小和氨基酸组成和含量有关。(3)以桃仁蛋白酶解多肽和氯化亚铁为原料制备桃仁多肽亚铁螯合物,分析了不同分子量多肽组分的螯合率,对小分子量桃仁多肽亚铁螯合物PKH-Ⅲ-Fe(PKH-Ⅲ多肽组分分子量<5 kDa)的结构进行表征和体外模拟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亚铁和小分子量桃仁多肽具有更高的螯合率。桃仁多肽与亚铁离子螯合后紫外吸收峰位置、峰值均发生迁移,内源荧光强度明显减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得亚铁离子与桃仁多肽中的-COO-、N-H、O-H形成配位键;扫描电镜图显示桃仁多肽螯合后微观结构发生明显改变,有光滑球状颗粒生成。在模拟胃部消化过程中,PKH-Ⅲ-Fe的铁离子释放率显着低于硫酸亚铁片和乳酸亚铁片(P<0.05),进入模拟肠液后,PKH-Ⅲ-Fe仍有相当部分成分在肠道中以离子态或者与多肽以螯合物的状态存在。(4)分别对亚铁离子与不同分子量桃仁多肽和不同植物多肽形成的螯合物,以及亚铁、锌、钙和镁等离子与桃仁多肽形成的螯合物的抑菌活性进行比较,并对螯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小分子量桃仁多肽PKH-Ⅲ组分与亚铁螯合后的抑菌活性强于分子量大的,桃仁多肽与亚铁离子和锌离子螯合后有较强抑菌活性;4种植物多肽与亚铁离子所形成的螯合物间的抑菌活性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桃仁多肽螯合亚铁和小麦多肽螯合亚铁的抑菌活性最强,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5.0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2.5和5.0 mg/mL;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图分析表明亚铁离子与4种植物多肽分子的-COO-、N-H、C-O形成配位键,多肽与亚铁离子能有效地螯合形成多肽螯合亚铁。(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王娜[7](2019)在《聚己内酯解聚酶PCLase对高分子聚酯生物酶解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塑料大量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可降解塑料的开发及生物降解机理研究受到广泛关注。目前的报道多集中于单一材料的酶解研究,关于同种酶降解不同材料的研究还鲜有报道。本实验室前期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对多种生物聚酯具有降解性能的菌株,并克隆表达了一种同时对聚己内酯(PCL)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具有降解能力的解聚酶PCLase,本论文比较了该酶降解PCL和PBS两种底物时的异同,并且通过定点突变技术突变了PCLase活性口袋周围的六个具有大的侧链基团的氨基酸,探讨了这些氨基酸在与两种底物作用时所发挥的不同功能。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PCLase对PCL和PBS底物降解特性的研究PCLase与PCL和PBS底物反应的最适反应温度均为50℃,在30℃~50℃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PCLase与两种底物反应的最适pH值均为9.0,缓冲体系为Gly-NaOH缓冲液,在pH 6-13之间均有良好的pH稳定性。金属离子Ca~(2+)、Mg~(2+)促进PCLase的酶活性,Zn~(2+)、Co~(2+)抑制PCLase的酶活性;EDTA、PMSF、Tween-80及Triton-X100均对PCLase酶活有明显抑制作用;以PBS为底物时,酶反应过程更易受到影响;相比于PBS材料,PCL是PCLase的更优底物。PCL底物的酶解产物为羟基己酸单体和二聚体;PBS的酶解产物为丁二酸-丁二醇单体、单体—1,4--丁二酸、二聚体、二聚体—1,4--丁二酸、叁聚体、叁聚体—1,4--丁二酸,显示出PCLase以外切型水解酶机制剪切PCL和PBS的分子链,但剪切位点存在明显差别。(2)PCLase对PCL和PBS固相底物的降解过程研究以固相薄膜材料为底物时,PCLase对PCL的降解能力明显高于对PBS的降解能力,其降解率是PBS降解率的15倍以上。动力学及过程分析显示PCLase对PCL分子链的结合能力及催化效率较PBS更强;同时PCLase对PCL薄膜具有更高的吸附能力;另外,PCL薄膜在结晶度上低于PBS,其分子链的解离相对于PBS更加容易,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PCL薄膜的酶解效率更高。(3)PCLase底物结合过程中关键氨基酸的功能研究根据PCLase的结构确定了6个可能与底物结合相关的氨基酸位点,构建了6个突变体Y172A、Y204A、Y225A、Y211A、F229A和P231A,检测了突变体酶对PBS和PCL的降解能力。结果显示Y211突变后对PBS、PCL乳化底物的结合能力及催化效率下降,F229、P231突变后对PBS乳化底物的结合能力变化不大,对PCL乳化底物的结合能力下降,催化效率均下降,说明这叁个氨基酸在分子链与酶的结合过程中起着辅助作用;而Y172、Y204和Y225叁个氨基酸突变后,酶对PCL乳化底物的结合能力和对PCL薄膜的降解率下降,但对PBS乳化底物的结合能力和对PBS薄膜的降解率上升,说明这叁个氨基酸在酶与PCL和PBS两种底物作用的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是有差异的。对于PCL底物,这些氨基酸起到辅助分子链与酶活性中心结合的作用,而对于PBS底物,这些氨基酸可能形成了空间位阻,阻碍了分子链向酶活性中心的靠近。(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魏松丽,张丽霞,芦鑫,孙强,孙晓静[8](2019)在《混料设计优化生物酶解提取花生油脂体复合酶配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花生粗油脂体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混料设计对生物酶法提取花生油脂体时植物水解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聚糖酶)的配比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花生粗油脂体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纤维素酶复合比例>果胶酶复合比例>木聚糖酶复合比例,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聚糖酶的最佳配比为0. 63∶0. 24∶0. 13,在此配比下花生粗油脂体的提取率为47. 08%±0. 13%。混料设计得到复合酶的最佳配比切实可行,重复性好,且所提取的花生油脂体纯度较高,色泽清浅,加工性能较佳,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油脂》期刊2019年03期)
李银停[9](2019)在《坛紫菜酶解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坛紫菜属红藻纲,红毛菜科,俗称紫菜、乌菜,主要在我国福建、浙江等南部沿海地区多有种植,富含蛋白质、多糖和维生素,是一种食用与药用价值很高的海藻植物,所以很受人们的欢迎。紫菜味美价廉,资源丰富,综合这些特性,紫菜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由于坛紫菜粗多糖的分子量较大,生物活性较低,为了提高坛紫菜多糖的利用价值,本文以坛紫菜粗多糖为原料,利用酶法降解粗多糖,然后将降解多糖用DEAE-52纤维素柱和SephadexG-100凝胶柱分离纯化,对各多糖组分的组成及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生物活性。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坛紫菜粗多糖(CPH)。用酶法降解粗多糖,以DPPH清除率为指标,对果胶酶、糖化酶、纤维素酶、淀粉酶、脂肪酶进行筛选,最后选择了 DPPH清除率较高的果胶酶。用响应面法对果胶酶水解条件进行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果胶酶浓度为50 U/mL,pH为5.0,温度为47.5 ℃,在此条件下反应2 h,得到降解多糖(DCPH)。2、DCPH胆汁酸结合能力和抗氧化活性都明显强于CPH。其中对牛磺胆酸钠和鹅去氧胆酸钠的结合能力较强,表现出潜在的降低胆固醇的功能。CPH和DCPH对DPPH清除率的IC50分别17.55mg/mL、7.26mg/mL。CPH和DCPH对羟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分别12.32 mg/mL、7.83 mg/mL。3、先用DEAE-52离子交换柱对DCPH进行分离纯化,收集0.3 M、0.5M、0.7M的NaCl洗脱出的多糖,然后用SephadexG-100进一步纯化,将纯化后的多糖分别命名为P1、P2、P3。4、对P1、P2、P3进行组成分析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与CPH和DCPH相比,P1、P2、P3的总糖含量以及硫酸根含量都得以增加,蛋白质含量则降低。紫外可见光谱图显示没有核酸、蛋白质的吸收峰。红外扫描光谱图显示经酶解和分离纯化后的多糖的主要结构和基团没发生变化;另外,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分析都表明P1、P2和P3都含有α型糖苷键和β型糖苷键。GC-MS分析结果表明:CPH、DCPH、P1、P2、P3均主要由半乳糖组成,还含有少量的葡萄糖、甘露糖、阿拉伯糖、岩藻糖、木糖、鼠李糖。高效凝胶渗透层析法(HPGPC)测得P1、P2、P3的分子量分别是300.3kDa、130.4kDa和115.1kDa,与未降解多糖CPH相比,分子量有了明显降低(CPH分子量为523kDa)。5、P1、P2、P3对DPPH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6.28 mg/mL、5.82 mg/mL、5.17 mg/mL;对羟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7.05 mg/mL、5.87 mg/mL、6.53 mg/mL。还原力大小 P3>P2>P1。6、本实验选择RAW264.7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1)MTT法检测细胞的增值能力:当浓度在12.5μg/mL-100μg/mL范围内,细胞增殖能力呈现上升的趋势,且刺激24h的效果优于48h。P2和P3能够较好的促进巨噬细胞的增殖,当浓度为100 μg/mL,P2和P3的细胞增值能力是空白组的5.6和4.8倍。(2)中性红法测细胞的吞噬能力: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I、P2、P3能显着提高细胞的吞噬能力,具有剂量依赖性。(3)Griess试剂法检测细胞NO释放能力的影响:当刺激时间为48 h时,空白组的NO释放量为14.6 μmol/L,在多糖浓度为400 μg/mL 时,CPH、DCPH、P1、P2、P3 的 NO 释放量分别为 98.46、127.06、110.28、140.71、146.28 μmol/L。(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9-01-01)
杨斯淇[10](2018)在《羊栖菜多糖酶解产物及其分离纯化组分的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羊栖菜,一种流行于亚洲的可食褐藻,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温带海岸线附近。除了食用价值,用价值,上千年来用来治疗淋巴结核、水肿、消化不良、气滞等疾病。以羊栖菜为代表的褐藻中含有各种具有健康益处的生物活性成分,尤其是其中的酸性多糖。由于羊栖菜价格低廉,分布广泛,因此将羊栖菜加工为功能性食品或开发成低副作用的药物具有良好的研究前景。羊栖菜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高,但其中的粗多糖可利用的生物活性相对偏低。为了对羊栖菜多糖进—步研究,提高生物活性,本文以羊栖菜粗多糖为原料,选取果胶酶和糖化酶复合的方案进行降解,并研究了酶解后多糖的生物活性。在此基础上继续对酶解后多糖进行分离与纯化,研究纯化组分的生物活性,为研发羊栖菜多糖功能性食品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羊栖菜粗多糖(SFP),采用果胶酶和糖化酶复合酶解法对其进行降解得到酶解羊栖菜多糖(ESFP)。根据单因素实验与响应面分析相结合得到酶解最优工艺方案:温度为54.2 ℃,酶浓度为68.4U/mL,酶比为3.3:1,反应时间为3 h。在此条件下,多糖的酶解率为18.57%。2.对SFP和ESFP的化学组分分析,结果表明降解前后的总糖、糖醛酸、硫酸根含量均有所增加,蛋白质含量变化不大。经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扫描结果分析可知样品的纯度良好,且酶解并没有破坏多糖分子结构和活性基团。SFP和ESFP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12.56万和8.68万,单糖组成分析表明SFP和ESFP主要是由Fuc、Gal、Man组成,还含有少量的Glu和Xyl。3.对SFP和ESFP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在还原力和自由基(.DPPH、.OH、O2)清除实验中ESFP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均显着高于SFP的活性;对SFP和ESFP的体外胆酸结合活性进行研究分析表明:SFP与ESFP与胆酸钠和鹅去氧胆酸钠均有较好的结合能力,但是ESFP活性明显优于SFP,相当于消胆胺的50%左右。4.酶解多糖经过纤维素DEAE-52柱与SephadexG-100柱分离纯化,得到均为酸性多糖的4个组分,分别为ESFP1、ESFP2、ESFP3、ESFP4。紫外扫描结果显示 ESFP1、ESFP2、ESFP3在260~280nm处都无明显吸收峰出现,说明这叁个组分中核酸和蛋白质等杂质含量很低,而ESFP4在280 nm有很低的吸收峰,说明该组分多糖分子上可能结合有少量糖蛋白;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分析结果显示ESFP1、ESFP2、ESFP3和ESFP4峰型为单一峰,说明他们纯度较好。对4个纯化组分化学组成分析结果表明:ESFP1、ESFP2、ESFP3、ESFP4糖醛酸含量分别为 10.12%、7.92%、6.72%、1.76%;蛋白质含量分别为0.96%、1.04%、1.10%、1.18%;硫酸根含量分别为8.76%、9.89%、10.03%、10.68%。测得 ESFP1、ESFP2、ESFP3、ESFP4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7.55万、8.63万、7.62万、8.65万。单糖组成主要是由Fuc、Gal、Man组成,还含有少量的Glu和Xyl。5.ESFP1、ESFP2、ESFP3与ESFP4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铁还原能力由大到小到小为ESFP4>ESFP3>ESFP2>ESFP1;对DPP H 的清除效果 ESFP1>ESFP2>ESFP3>ESFP4,且IC50分别是 0.071、0.228、0.375 和 0.703 mg/mL;.O2-自由基清除能力ESFP4<ESFP3<ESFP1<ESFP2,且 IC50值分别为 0.432、0.131、0.225、0.371 mg/mL;.OH 的清除能力 ESFP1>ESFP2>ES FP3>ESFP4,在5 mg/ml的样品浓度下,清除率分别为85.4%、78.8%、72.4%、20.7%。6对对RAW264.7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结果表明:(1)SFP、ESFP、ESFP1、ESFP2、ESFP3 与ESFP4 这 6 个样品对 RAW264.7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随着浓度增大呈先增加后减弱的趋势,且ESFP活性大于SFP活性,ESFP各纯化组分活性大小依次为ESF P3>ESFP2>ESFP1>ESFP4;(2)6 个样品对 RAW264.7 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均随着浓度增大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ESFP活性大于SFP活性,ESFP各纯化组分活性强弱依次为(按照峰值数值):ESFP2>ESFP1>ESFP3>ESFP4;(3)6 个样品促进细胞产生NO的活性均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且ESFP活性大于SFP活性,ESFP各纯化组分活性强弱依次为(按照峰值数值)ESFP2>ESFP1>ESFP3>ESFP4。细胞免疫调节活性最好的组分为ESFP2,而SFP的活性最差。(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8-12-01)
生物酶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明确将牛蒡根酶解物用作水溶性有机肥的可行性及其肥效,采用叶面喷施和灌根施肥两种方式,研究了其对番茄生长、品质及土壤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叶面喷施和灌施牛蒡根酶解物均可显着提高番茄的株高和茎粗,叶片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氧化酶的活力提高,丙二醛(MDA)含量降低;番茄中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含量提高,有机酸含量降低;根际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等酶活力显着提高。牛蒡根酶解物的肥效与其施用浓度有关,与低浓度牛蒡根酶解物叶面喷施和灌根施肥相比,高浓度牛蒡根酶解物叶面喷施和灌根施肥处理的株高增长量分别提高了17.06%和6.20%,茎粗增长量分别提高了12.20%和7.91%,叶片MDA含量分别降低了17.75%和17.79%,APX、CAT、POD、SOD等叶片抗氧化酶活力和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等土壤酶活力提高,根际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番茄品质提高。牛蒡根酶解物水溶性好,且具有普通有机肥的肥效特征,是一种优质的水溶性有机肥料。综合利用牛蒡根废弃物制备水溶性有机肥对解决因其废弃堆积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酶解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晟安,陶春晓,路璐,江旻,周国亮.生物酶解技术对中药知母抗真菌作用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2].寇娟妮,辛寒晓,刘丽英,孙中涛.牛蒡根酶解物对番茄生长、品质及土壤生物特性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9
[3].杨静明.化学诱导海洋真菌及酶解海参来源的抗Alzheimer's症等生物活性成分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9
[4].江林.池蝶蚌酶解产物和多糖生物活性功能分析[D].南昌大学.2019
[5].杨森,段旭磊,梁婷婷,陈想,宋安东.同步酶解发酵瞬时弹射式蒸汽爆破玉米秸秆生产生物饲料研究[J].饲料研究.2019
[6].杨玉蓉.西藏野桃仁酶解多肽的生物活性及其亚铁螯合物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
[7].王娜.聚己内酯解聚酶PCLase对高分子聚酯生物酶解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8].魏松丽,张丽霞,芦鑫,孙强,孙晓静.混料设计优化生物酶解提取花生油脂体复合酶配比[J].中国油脂.2019
[9].李银停.坛紫菜酶解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9
[10].杨斯淇.羊栖菜多糖酶解产物及其分离纯化组分的生物活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