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模糊现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模糊,现象,语言学,语言,边界,教师,金融。
模糊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李飞弋[1](2019)在《对比语言学视角下英语语言模糊现象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的模糊性是现代语言的重要特征,合理地运用模糊性语言能够客观地反映世界,对语言准确表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语言模糊性的不足,也给语言研究带来了障碍。本文以对比语言学的角度为出发点,阐述了对比语言学基本理论,重点利用对比分析的思想剖析英语语言的词汇、语句等语言特征,促进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交流,为英语语言模糊现象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从而在实际运用中更好地发挥出语言模糊的积极性。(本文来源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海若[2](2019)在《高阶模糊性现象的一种证实主义刻画——论确定性算子在模糊性研究中的角色》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模糊性现象的研究中,以往的模糊性研究者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确定性算子这个工具。一方面,不管是超赋值主义、多值主义、认知主义还是语境主义,在对边界情形和模糊边界的刻画中,都使用了确定性算子。另一方面,模糊性现象有两个重要特征:容忍直觉和高阶模糊性现象。这两个特征直接导致了模糊性研究中最为棘手的两个问题:基于容忍直觉的连锁悖论和高阶模糊性问题。由于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对边界情形和模糊边界的刻画,因此,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确定性算子。一旦我们对确定性算子D赋予了有认知内涵的证实角色,模糊性最棘手的两个问题——容忍悖论和高阶模糊性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唐建福[3](2019)在《幽默笑话中的语用模糊现象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幽默笑话的模糊是多方面的,因为其内容与语境交织在一起往往会使观众感到迷惑。就许多口口相传的话语来说,在人们所讲述的幽默笑话中,通常一定会在其语言形式方面找到模糊的根源。我们将探索模糊这一元素,因其关系到作为言语行为的幽默笑话的处理。具体来说,我们将关注,当幽默话语在口口相传时,模糊对其内容,语境和形式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19期)
于婉莹[4](2019)在《从语言的模糊性看英语中名词动用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名词动用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英语中常把这种现象归因于构词法。语言是精确与模糊的结合体,而语言的模糊属性有时会引起词性的变化或者语义的拓展。本文试图从语言的模糊性出发,并将其与认知中的隐喻与转喻相结合来探讨英语中名词动用的内外因及其语用效果。(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05期)
吕美佳[5](2018)在《《智慧化新网络,融合化新媒体》汉英模拟同传实践报告:汉英同传中模糊信息现象及其应对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次口译实践的源语材料来自选取第二十五届媒体融合技术研讨会(ICTC2017)上华数传媒的常务副总裁乔小燕主题演讲《智慧化新网络,融合化新媒体》。在本主题演讲中,由于口语交际的特征较明显,产生了许多模糊信息,给译员造成理解分析的负担,从而影响译文的产出,所以本报告拟解决模糊信息现象造成的口译困难。源语的模糊信息现象主要有以下叁种类型:1.逻辑不清导致模糊信息:讲话人演讲的风格偏口语化,信息分散,源语中逻辑不清造成模糊信息,易造成逐字逐词翻译的现象,也会出现译语逻辑不清的现象;2.句子残缺导致模糊信息:由于发言人思维的跳跃性,再加上口语的瞬时性,因此经常出现未完成上句就进入下一句的现象,即句子残缺导致模糊信息,译语也会出现未完成的句子;3.笼统概括造成模糊信息:发言人经常引用行业中案例,其中不乏即兴的举例,一些例子过于笼统,也造成了模糊信息,在口译过程中,很难恰当概括。通过实践和反思,在释意理论的指导下,译者针对不同类型的模糊信息引起的口译困难,分别提出了应对策略:第一、采取逻辑显化的策略,适当添加词语与连接词,以及进行信息重组;第二、采取译模糊为具体的翻译策略,根据语境和背景知识进行合理推测,来补充完整句子意义和篇章意义,以及调整语序结构等;第叁、采取概括及省略的翻译策略。译者通过脱离语言外壳,分析理解词句意义,以达到准确完整地传递信息的交际目的。(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8-12-01)
杜威望,肖曙光[6](2018)在《我国基金投资潮涌现象研究——基于模糊断点回归设计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行为金融、投资潮涌和物理共振的相关理论,本文对基金投资潮涌导致我国个股股价暴涨暴跌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引入基金经理整体的价值认同感和个股股价客观波动变量,理论分析发现当两者的趋同值超过某一值时,将发生共振效应,对个股股价产生巨大的正(负)向冲击。利用模糊断点回归设计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基金投资潮涌中,当基金经理整体的价值认同感和个股股价的客观波动的趋同值超过0.90或-0.89时会发生共振效应,导致个股股价上涨48.4970%或下跌55.7674%。(本文来源于《证券市场导报》期刊2018年11期)
毕争[7](2018)在《认知对比视阈下的模糊语言现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认知对比语言学的视角分析不同语言中的模糊语言现象,能够揭示不同语言中相同词语概念范畴的外延、原型和意象图式可能存在不一致的现象,以及不同语言中的词语概念的范畴不对现象等。从模糊语言产生的根源来看,这些不一致现象体现的是语言与文化、思维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认知对比分析从语言的概念层面丰富了"萨丕尔—沃尔夫假设",有望为其解释注入新的活力。(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凌春英[8](2018)在《“现象教学”模式下金融实训课程学生综合成绩的模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依据模糊综合评价的思想,结合"现象教学"模式下金融实训课程的教学特点,提出了评价学生成绩的一种算法。(本文来源于《知识经济》期刊2018年18期)
邓晨,吴黛舒[9](2018)在《教师道德边界模糊化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道德边界模糊化是指教师私人、职业与公共道德之间的边界,以及理想道德和底线道德界限的不确定状态。究其根源,道德传统的影响、教师的职业特性和教师实践的特殊性是造成教师道德边界模糊化的重要原因。应该指出,某些教师道德边界模糊化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有些模糊化则会诱发教师实践和评价上的相关问题,如教师道德评价原则混淆问题、责任空洞问题和教师"道德高标"问题。因此,面对教师道德边界模糊化现象,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文来源于《教育发展研究》期刊2018年10期)
李杰[10](2018)在《模糊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语言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新时代,无数个新兴的媒体、自媒体、社交平台和网站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衍生。随着全球网民的不断增加,网络生活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由网络衍生出的特殊语言——网络语言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它带着不同于自然语言的特征,逐渐被语言学家们所接受。理论语言学、历时和共时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各个流派都对其有所涉及。各个语言流派对于网络语言的研究工作的展开,使其成为一个新兴的热门课题。其中一些课题对于研究自然语言的演变也很有意义,比如网络词汇的变异、网络词的变异规律、网络语法的变异等等。本文主要抓住近些年来,相关人士对网络当中各种语言现象所做的各种调查与研究,得出的相关结论,通过模糊语言学这一新的理论体系来对其进行解读。相比较于结构主义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等语言学派,模糊语言学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才出现的一个新的语言学派。它带着鲜活的生命力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通过各国语言学家们的努力,这一新的语言学理论体系不断地被完善,也更加具有科学性。因此,若是能够运用模糊语言理论来解读网络语言现象,势必会带来一些全新的视角和观念。本文基于此,对网络语言现象作了相关调查研究,就其中的词义扩大、词义变异、语用的模糊性等现象通过模糊语言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概括和总结,借用模糊语言学的理论体系,对网络语言未来的现状作出一些展望,并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模糊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对模糊性现象的研究中,以往的模糊性研究者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确定性算子这个工具。一方面,不管是超赋值主义、多值主义、认知主义还是语境主义,在对边界情形和模糊边界的刻画中,都使用了确定性算子。另一方面,模糊性现象有两个重要特征:容忍直觉和高阶模糊性现象。这两个特征直接导致了模糊性研究中最为棘手的两个问题:基于容忍直觉的连锁悖论和高阶模糊性问题。由于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对边界情形和模糊边界的刻画,因此,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确定性算子。一旦我们对确定性算子D赋予了有认知内涵的证实角色,模糊性最棘手的两个问题——容忍悖论和高阶模糊性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模糊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1].李飞弋.对比语言学视角下英语语言模糊现象的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
[2].王海若.高阶模糊性现象的一种证实主义刻画——论确定性算子在模糊性研究中的角色[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唐建福.幽默笑话中的语用模糊现象探究[J].智库时代.2019
[4].于婉莹.从语言的模糊性看英语中名词动用现象[J].青年文学家.2019
[5].吕美佳.《智慧化新网络,融合化新媒体》汉英模拟同传实践报告:汉英同传中模糊信息现象及其应对策略[D].浙江工商大学.2018
[6].杜威望,肖曙光.我国基金投资潮涌现象研究——基于模糊断点回归设计的实证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18
[7].毕争.认知对比视阈下的模糊语言现象分析[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8].凌春英.“现象教学”模式下金融实训课程学生综合成绩的模糊分析[J].知识经济.2018
[9].邓晨,吴黛舒.教师道德边界模糊化现象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8
[10].李杰.模糊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语言现象[D].陕西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