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幼树论文_朴正吉

导读:本文包含了红松幼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红松,幼树,开花结实,磐石,赤霉素,幼林,油松。

红松幼树论文文献综述

朴正吉[1](2018)在《红松:为何幼树难觅?》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松要生长80年以上才能开花,球果要经过2年才能成熟——它们掉落后,只有埋在地被物下的极少数种子有机会逃离动物之口长成下一代幼苗。此后,它们每时每刻都要面对生死的瞬间……红松能提示重要的环境信息红松是珍贵而古老的活化石树种,主要分布于温带针阔混交林带。该区域物种丰富,是非常宝贵的自然基因库。但是,红松这一物种面临自然干扰和人类干扰,种群繁衍受到严重影响。从生态学的角度讲,红松要实现自我繁衍,种子扩散和个体定植阶段是决(本文来源于《森林与人类》期刊2018年08期)

徐广海,李文占,于小野[2](2018)在《红松幼树采挖移栽技术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吉林磐石市江南林场红松人工林为案例,从幼树采挖(采挖原则、采挖林分、采挖时间、采挖与包装、装车与运输)、幼树移栽(地类选择、整地挖坑、栽植、浇水、支架)、后期管理几个方面对过密红松人工幼林开展了移栽间疏抚育技术探讨,并对其效益进行了分析,为初植过密的红松人工林经营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8年05期)

张英明[3](2016)在《落叶松冠下造林密度对红松幼树生长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凤城宝山林场45年生日本落叶松冠下,研究营造红松果材兼用林的适宜密度,结果表明:以冠下4m×5m和带状5m×5m造林密度对树高生长量影响最大。适宜的造林密度有利于幼树的生长,防止由于过密而产生的偏冠现象,3年平均树高生长量较对照1.5m×1.5m提高21.8%~58.4.8%。(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6年07期)

张光美,李远[4](2014)在《修剪方式对油松嫁接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不同修剪方式对油松嫁接红松后母株侧枝修剪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修剪方式对嫁接幼树生长量有明显的影响,除嫁接后第1年差异较小外,随着树龄的增长,适度修枝后嫁接幼树的树高和直径连年生长量显着高于未修剪和全部修剪;适度修剪可比未修剪的树高和直径5 a定期生长量分别提高63%和56%,比全部修剪的树高和直径5 a定期生长量分别提高122%和97.5%。(本文来源于《辽宁林业科技》期刊2014年06期)

黄珍,唐景毅,柳静臣,陈贝贝,樊莹[5](2014)在《长白山天然更新红松幼树光合与光谱特性的季节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天然更新红松幼树不同叶龄针叶在不同季节光合能力的差异和光谱特性动态,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和Unispec-SC光谱仪分别在6月中旬、7月下旬和9月上旬3个阶段对红松各叶龄针叶进行光合和光谱指数的测定.结果表明:随季节变化,红松各叶龄针叶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和气孔导度(Cond)逐渐增大.但当年生针叶完全长出之后,1年生针叶最大净光合速率的增长幅度低于2年生针叶.除1年生针叶在9月上旬的蒸腾速率(Tr)处于6月中旬和7月下旬之间外,各叶龄针叶的蒸腾速率均随着叶龄增大而减小,同叶龄针叶随时间推移而增大.暗呼吸速率(Rd)的变化趋势并不稳定.在不同季节,3年生针叶的光合参数一直处在较低水平,且差异并不显着,而当年生、1年生和2年生针叶的光合参数随着季节推移存在显着变化.叶绿素归一化指数(ChlNDI)、光化学反射指数(PRI)随季节推移而增大,随叶龄增大而减小,结构不敏感植被光谱指数(SIPI)呈现出相反的规律.结果表明,叶龄和季节对红松幼树的生长均存在显着影响.1年生、2年生针叶的光合构件随季节变化表现出较强的可调整性,而3年生针叶可调整性较弱.红松针叶的生长周期中,前3年一直保持较强的初级生产能力,直到第4年才逐步衰老,生产能力显着降低,直至凋落.(本文来源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黄珍[6](2014)在《长白山红松幼树光合生理特征季节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林下天然更新红松幼树不同叶龄针叶的光合参数、光谱参数、色素含量及比叶重(LMA)随季节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探索红松针叶生长过程中生理状态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叶龄针叶在不同时期对红松幼树生长的重要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叶龄和时间对红松幼树的光合能力均存在显着影响。9月份红松的代谢活动依然强烈,有助于红松能量的储存和养分的吸收。1年生针叶的光合能力随时间推移有较大变化,表明其光合构件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可调整行较强。2年生和3年生针叶在不同季节光合参数变化幅度较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可调整性较弱。当年生针叶随生长季的进行光合能力和色素含量显着增加,随着当年生针叶的生长,其他叶龄针叶的光合参数、光谱参数、叶绿素含量及比叶重(LMA)均降低,表明当年生针叶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多年生针叶为其提供部分矿质元素和有机物质。不同叶龄针叶对当年生针叶的贡献不同。7月到9月,类胡萝卜素的增长幅度随叶龄增大而减小,表明叶龄越小,针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越敏感,能够更好地避免光氧化伤害。6月到9月,除当年生针叶外,随叶龄增大,红松的叶绿素归一化指数(Ch1NDI)、光化学反射指数(PRI)及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逐渐减小,1年生针叶各指数一直是最大值,表明1年生针叶在红松的整个生长周期中贡献最大;3年生针叶各项指数随季节推移无显着变化,表明3年生针叶逐渐衰老凋落。叶龄越大,有机物等物质的积累越多,比叶重(LMA)越大。光化学反射指数(PRI)和红松光合能力的相关性非常显着,叶绿素归一化指数(Ch1NDI)和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非常显着。因此,复杂情况下可以利用光谱反射指数客观反应红松光合能力和叶绿素含量的大小。结构不敏感指数(SIPI)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相关性并不显着,因此SIPI不适宜对红松的类胡萝卜含量进行分析比较。(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4-04-01)

焦晓明[7](2013)在《红松幼树移栽造林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红松苗木不足,促进红松人工林的迅速发展,我们于2005年春在草河口镇于西沟村,选择东南坡,坡度18°的地方,进行了13年生红松幼树移栽造林试验,共移栽1000多株。据2008年8月份调查,保存率85%,平均树高3.33m,直径3.9cm,各年平均树高生长:2008年为0.46m,2007年为0.48m,2006年0.50m,2005年(即栽植当年)(本文来源于《中国林副特产》期刊2013年06期)

李培利,赵常胜,王志力,李爽,尹东林[8](2013)在《樟子松幼树嫁接红松后的剪砧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樟子松幼树嫁接红松是快速培育红松果林的方式之一。本文介绍了樟子松嫁接红松后剪砧的时间和方法。(本文来源于《吉林林业科技》期刊2013年04期)

张成福[9](2013)在《红松幼树移栽更新试验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迅速发展红松果材经济林,尽快满足市场对红松产品的需求,开展了红松不同林龄移栽试验,结果表明:红松移栽成活率能达到80%以上,5年后保存率达到70%以上;红松移栽后2年内生长缓慢,以后生长逐渐加快,并能很快恢复到保留树的生长速度;红松移栽后林木分化遵从正态分布,优势木随年龄增大逐渐占30%左右,不良木在林分中占10%~20%。(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3年07期)

郭景瑞,周鑫[10](2013)在《赤霉素诱导对红松幼树开花结实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牡丹江青梅林场25年生红松人工幼龄林为研究对象,应用3种赤霉素(分别是GA3、GA4、GA7)分别采用3种不同剂量(0.25、50mg)处理红松母树。结果表明:(1)GA3能显着促进红松雌雄球花数量(P<0.05),并且在0~50mg的浓度范围,随着浓度的增加,雌雄球花数量显着增加(P<0.05);(2)GA4能显着促进红松雌球花数量(P<0.05),但对红松雄球花数量无明显影响(P>0.05);(3)GA7能显着促进红松雌球花数量(P<0.05),但未能对红松雄球花数量产生明显影响(P>0.05);(4)GA3雌雄球花数量均显着高于GA4、GA7处理的雌雄球花数量(P<0.05)。(本文来源于《林业勘查设计》期刊2013年02期)

红松幼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吉林磐石市江南林场红松人工林为案例,从幼树采挖(采挖原则、采挖林分、采挖时间、采挖与包装、装车与运输)、幼树移栽(地类选择、整地挖坑、栽植、浇水、支架)、后期管理几个方面对过密红松人工幼林开展了移栽间疏抚育技术探讨,并对其效益进行了分析,为初植过密的红松人工林经营提供了新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红松幼树论文参考文献

[1].朴正吉.红松:为何幼树难觅?[J].森林与人类.2018

[2].徐广海,李文占,于小野.红松幼树采挖移栽技术探讨[J].防护林科技.2018

[3].张英明.落叶松冠下造林密度对红松幼树生长量的影响[J].防护林科技.2016

[4].张光美,李远.修剪方式对油松嫁接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J].辽宁林业科技.2014

[5].黄珍,唐景毅,柳静臣,陈贝贝,樊莹.长白山天然更新红松幼树光合与光谱特性的季节动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4

[6].黄珍.长白山红松幼树光合生理特征季节动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

[7].焦晓明.红松幼树移栽造林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13

[8].李培利,赵常胜,王志力,李爽,尹东林.樟子松幼树嫁接红松后的剪砧技术[J].吉林林业科技.2013

[9].张成福.红松幼树移栽更新试验效果的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3

[10].郭景瑞,周鑫.赤霉素诱导对红松幼树开花结实的影响[J].林业勘查设计.2013

论文知识图

不同林窗光合有效辐射与红松幼树不同林窗各方位红松幼树的净光...各样地红松幼树数与种群数量的...红松幼树兔尺度分布图用非直角双曲线拟合红松幼树的...红松幼树7FM回归幼图

标签:;  ;  ;  ;  ;  ;  ;  

红松幼树论文_朴正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