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栓塞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栓塞,动脉,肝癌,子宫,平阳,乳剂,瘢痕。
栓塞剂论文文献综述
何阳,苑天文,孔鹏,王赛博,周兴[1](2019)在《兔VX2肝癌动物模型构建及载药温敏缓释栓塞剂介入干预的实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兔VX2肝癌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及载药温敏缓释栓塞剂介入干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实验室新西兰大白兔40只作为对象,随机取新西兰大白兔10只,设为空白对照组。剩余30只新西兰大白兔,将VX2肿瘤组织块移入肝脏左叶,建立VX2肝癌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将其分为模型对照组(n=10只)、碘油组(n=10只)及载药温敏缓释栓塞剂组(实验组,n=10只)。模型对照组建模成功后不采取任何措施治疗,碘油组建模成功后给予碘油介入干预,实验组采用载药温敏缓释栓塞剂介入干预,各组均进行15 d干预,完毕后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干预后7、15 d ALT、AST水平均低于碘油组、模型对照组(P <0. 05),高于空白对照组(P <0. 05);碘油组干预后7、15 d ALT、AST水平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 <0. 05),高于空白对照组(P <0. 05);实验组干预后5、10 d及15 d瘤体体积、瘤体重量小于碘油组(P <0. 05);碘油组干预后5、10 d及15 d瘤体体积、瘤体重量小于模型对照组(P <0. 05);空白对照组HE染色下肝脏组织正常;实验组HE染色下肿瘤组织紊乱,病灶较小,多数肿瘤细胞坏死、空泡样变;碘油组HE染色下肿瘤组织紊乱明显,病灶大小变化不明显,少许肿瘤组织坏死、空泡样变;模型对照组HE染色下病灶呈增大趋势,肿瘤组织未见坏死。结论利用肝脏左叶移植VX2肿瘤组织块能成功建立新西兰大白兔肝癌动物模型,给予载药温敏缓释栓塞剂介入干预有助于改善肝功能,抑制瘤体增长。(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师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许可,宁刚[2](2019)在《不同栓塞剂对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出血量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患者接受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ACE)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分别采用直径为560~710μm聚乙烯醇颗粒(PVA)与500~710μm明胶海绵颗粒(GP)为栓塞剂时,对患者清宫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择2015年7月1日至2019年3月1日,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放射科进行UACE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的142例CSP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Ⅱ、Ⅲ型CSP患者分别为102例、40例。按照CSP类型及UACE使用栓塞剂不同,将142例CSP患者分别纳入Ⅱ型PVA组(n=51,Ⅱ型CSP患者,PVA栓塞剂),Ⅱ型GP组(n=51,Ⅱ型CSP患者,GP栓塞剂),Ⅲ型PVA组(n=20,Ⅲ型CSP患者,PVA栓塞剂),Ⅲ型GP组(n=20,Ⅲ型CSP患者,GP栓塞剂)。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孕囊最大直径、入院时停经时间、孕次、剖宫产术分娩次数、术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住院时间、清宫术中出血量等。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或成组t检验,对Ⅱ型PVA组与Ⅱ型GP组,Ⅲ型PVA组与Ⅲ型GP组患者清宫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进行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Ⅱ型PAV组与Ⅱ型GP组、Ⅲ型PAV组与Ⅲ型GP组患者年龄、入院时停经时间、孕次、剖宫产术分娩次数、术前hCG水平等一般临床资料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Ⅱ型PAV组、Ⅲ型PAV组孕囊最大直径,分别长于Ⅱ型GP组、Ⅲ型GP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77、2.096,P=0.001、0.043)。对孕囊最大直径与清宫术中出血量进行秩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Ⅱ型CSP患者孕囊最大直径与清宫术中出血量呈弱相关关系(r_s=0.235,P=0.017),Ⅲ型CSP患者孕囊最大直径与清宫术中出血量相关性不显着(r_s=0.295,P=0.064)。③Ⅱ型PVA组、Ⅱ型GP组患者清宫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 mL(2~200 mL)与10 mL(2~100 mL),住院时间分别为(5.3±1.5) d与(5.2±1.7) d,2组清宫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PVA组、Ⅲ型GP组患者清宫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7±7.5)mL与(11.7±13.9)mL,住院时间分别为(5.5±1.1) d与(4.8±1.8) d,2组分别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CE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中,采用PVA与GP栓塞剂,对于减少清宫术中出血量的效果相似。(本文来源于《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5期)
杜玲然,严立标,黄剑文,余宗峻,杨海南[3](2019)在《基于GMO的立方晶前体溶液液体栓塞剂相态转变过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通过乙醇扩散、甘油单油酸酯(GMO)吸水动态研究3种前体溶液液体栓塞剂在过量水中从液体转化为凝胶的过程,在相图中绘制其变化趋势。采用偏光显微镜(PLM)、小角射线衍射(SAXS)和流变学方法鉴别各凝胶样品的相态。结果证实,基于GMO的立方晶前体溶液液体栓塞剂在过量水中均可以转化成Pn3m立方晶相凝胶。(本文来源于《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期刊2019年04期)
王晓雨,张磊,吴常生,闫瑞强,刘海艳[4](2019)在《大颗粒栓塞剂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大颗粒栓塞剂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2018年12月在我科使用大颗粒栓塞剂(710~1000μm)行UAE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42例。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观察患者栓塞反应情况。并在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治疗6个月复查妇科超声检查观察瘤体大小。结果术后仅有1例患者出现下腹部疼痛,术后3个月,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3%。彩超提示患者瘤体大小较术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87,P=0.00)。结论使用大颗粒栓塞剂行UAE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安全、有效、疼痛少。(本文来源于《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15期)
顾朋,叶尔麦克·阿哈提,樊喜文[5](2018)在《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栓塞剂对疗效和预后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栓塞剂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中阻塞肿瘤血供的主要物质,对于缩小肿瘤体积、降低复发和转移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中应用碘化油、碘化油联合明胶海绵以及海藻酸钠载药微球的疗效和预后差异。方法选择2014-01-03-2016-06-05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根据所用TACE栓塞剂类型分为碘化油组(30例)、明胶海绵组(30例)和载药微球组(30例),分别在TACE治疗中应用碘化油、碘化油联合明胶海绵以及海藻酸钠载药微球进行栓塞,比较3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水平,以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和远期预后。结果载药微球组、碘化油组和明胶海绵组的总有效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分别为66.7%(20/30)、33.3%(10/30)和46.7%(14/30),3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592,P=0.018。其中,载药微球组ORR明显高于碘化油组,χ~2=6.667,P=0.010;载药微球组和明胶海绵组O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43,P=0.118。术后3组患者的AFP水平均降低(P<0.05),其中治疗后各时间点载药微球组的AFP水平均低于碘化油组和明胶海绵组,P<0.05。碘化油组、明胶海绵组和载药微球组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10.5(6~15)、15.5(8~20)和17.5(8.5~23)个月,载药微球组的疾病进展风险低于碘化油组(HR=0.423,95%CI:0.239~0.748,P=0.001),而载药微球组与明胶海绵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717,95%CI:0.408~1.259,P=0.225)。碘化油组、明胶海绵组和载药微球组的中位总生存分别为14.5(8~21)、19(10~24)和22.5(15.5~24)个月,载药微球组的死亡进展风险明显低于碘化油组(HR=0.423,95%CI:0.239~0.748,P=0.001),但与明胶海绵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646,95%CI:0.332~1.255,P=0.18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栓塞剂类型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其中,与载药微球相比,应用碘化油的死亡风险显着增高(HR=2.547,95%CI:1.333~4.868,P=0.005),载药微球和明胶海绵的死亡风险差异间无统计学意义(HR=1.607,95%CI:0.805~3.207,P=0.179)。碘化油组、明胶海绵组和载药微球组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00%(9/30)、33.33%(10/30)和23.33%(7/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7,P=0.685。结论在TACE治疗中应用海藻酸钠载药微球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能够显着降低AFP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华肿瘤防治杂志》期刊2018年23期)
李旭丰,付纪军,严立标,余宗峻,黄剑文[6](2018)在《离子交换型微球栓塞剂的载药及可视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商业化离子交换型微球栓塞剂仅能负载荷正电的药物,且本身不能被X射线、CT或MRI检测,在现有的影像学设备下不可视,不利于栓塞术中监控和术后复查。该文总结了离子交换型微球栓塞剂载药及可视化方面的研究报道,介绍了前沿最新进展以及在临床研究与应用中的现状,最后提出离子交换型微球栓塞剂在载药及可视化方面将来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期刊2018年05期)
朱剑锋,徐小慧,施佳丽[7](2018)在《交联透明质酸血管栓塞剂的制备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经化学改性的透明质酸不仅保留了天然透明质酸原本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还赋予了独特的理化性质,如抗降解性、粘弹性等。利用这一特性,可将改性后的透明质酸用于血管栓塞治疗肿瘤疾病。本研究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交联透明质酸钠微球栓塞剂,考察了透明质酸钠起始反应浓度、乳化剪切速度及油水相比例各因素对微球成球性、粒径分布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球形态特征,并对微球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交联透明质酸钠微球表面光滑、球形态完整,具有良好的抗压缩形变能力,符合微球血管栓塞剂的基本要求,为体内实验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高分子通报》期刊2018年09期)
王金良[8](2018)在《经肝动脉不同栓塞剂治疗肝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肝细胞肝癌患者应用不同栓塞剂进行经动脉化疗栓塞后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方法:我们将106名患者分3为不同的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组,即可降解淀粉微球(DSM)TACE、药物缓释微球(DEB)TACE或碘化油TACE(c TACE)。分别于TACE治疗前、治疗24小时后以及治疗4周后,检测血清VEGF水平。还比较了叁组的治疗反应、肿瘤进展时间和总生存率。结果:每组治疗后的血清VEGF水平均治疗前显着提高。与c TACE组(166.21±46;147.5±42)相比,DEB-TACE和DSM-TACE组24小时(124.55±56;131.90±43)和4周后(110.25±51;114.43±41)VEGF水平的上升幅度小。DEB-TACE组的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分别为42.8%和22.9%;DSM-TACE组分别为35.7%和21.4%,与c TACE组(16.3%;27.9%)相比,显着升高。DEB-TACE组6、12、18和24个月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4.28%、88.57%、80.00%和65.71%,DSM-TACE组分别为92.85%、82.14%、71.42%和57.14%,与c TACE组(86.04%、69.76%、51.16%和41.86%)相比显着升高。结论:DEB-TACE组血清VEGF水平的升高幅度较低,与c TACE相比,该组的肿瘤缓解、肿瘤进展时间和总生存率较高。(本文来源于《现代医用影像学》期刊2018年04期)
陈建卫,宫卫东,吴智群,张鹏,卫飞鹏[9](2018)在《两种不同栓塞剂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和栓塞微粒球两种不同栓塞剂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经两种栓塞剂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的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作为栓塞剂(甲组)51例,采用栓塞微粒球作为栓塞剂(乙组)40例,依据RECIST疗效评估标准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同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肝血管瘤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个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栓塞治疗后6个月复查肝脏彩超或CT,两组总有效率为82.4%,甲组的有效率优于乙组(P<0.05)。两组栓塞后综合征多见但比较轻,经对症处理后均很快缓解,术后均未出现胆囊坏死、胆管狭窄和肝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两种栓塞剂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均为安全、有效的选择,而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较栓塞微粒球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近期疗效更确切。(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8年22期)
陈光忠,邓先明,彭超,丁晓雯,董孟琪[10](2018)在《基于单元结构的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内介入栓塞剂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基于不同单元结构的颅内动静脉畸形(AVMs)在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时栓塞剂的选择。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单纯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AVMs患者163例,根据使用栓塞材料的不同,将其分为3组,即Onyx组(79例),为单独使用Onyx胶;Glubran 2组(55例),为单独使用Glubran 2胶;联合组(29例),为联合使用Onyx胶+Glubran 2胶。分析3组单元结构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163例患者中男100例,女63例。AVMs的单元结构要素包括供血单元、引流单元和血管沟通。Onyx组、Glubran 2组及联合组栓塞治愈分别为33例(41.8%)、24例(43.6%)和10例(34.5%),栓塞治愈率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1,P=0.711)。总体栓塞治愈率41.1%(67/163),并发症发生率4.3%(7/163)。结论基于AVMs不同单元结构选择不同的栓塞剂均可获得较好的栓塞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栓塞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患者接受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ACE)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分别采用直径为560~710μm聚乙烯醇颗粒(PVA)与500~710μm明胶海绵颗粒(GP)为栓塞剂时,对患者清宫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择2015年7月1日至2019年3月1日,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放射科进行UACE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的142例CSP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Ⅱ、Ⅲ型CSP患者分别为102例、40例。按照CSP类型及UACE使用栓塞剂不同,将142例CSP患者分别纳入Ⅱ型PVA组(n=51,Ⅱ型CSP患者,PVA栓塞剂),Ⅱ型GP组(n=51,Ⅱ型CSP患者,GP栓塞剂),Ⅲ型PVA组(n=20,Ⅲ型CSP患者,PVA栓塞剂),Ⅲ型GP组(n=20,Ⅲ型CSP患者,GP栓塞剂)。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孕囊最大直径、入院时停经时间、孕次、剖宫产术分娩次数、术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住院时间、清宫术中出血量等。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或成组t检验,对Ⅱ型PVA组与Ⅱ型GP组,Ⅲ型PVA组与Ⅲ型GP组患者清宫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进行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Ⅱ型PAV组与Ⅱ型GP组、Ⅲ型PAV组与Ⅲ型GP组患者年龄、入院时停经时间、孕次、剖宫产术分娩次数、术前hCG水平等一般临床资料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Ⅱ型PAV组、Ⅲ型PAV组孕囊最大直径,分别长于Ⅱ型GP组、Ⅲ型GP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77、2.096,P=0.001、0.043)。对孕囊最大直径与清宫术中出血量进行秩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Ⅱ型CSP患者孕囊最大直径与清宫术中出血量呈弱相关关系(r_s=0.235,P=0.017),Ⅲ型CSP患者孕囊最大直径与清宫术中出血量相关性不显着(r_s=0.295,P=0.064)。③Ⅱ型PVA组、Ⅱ型GP组患者清宫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 mL(2~200 mL)与10 mL(2~100 mL),住院时间分别为(5.3±1.5) d与(5.2±1.7) d,2组清宫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PVA组、Ⅲ型GP组患者清宫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7±7.5)mL与(11.7±13.9)mL,住院时间分别为(5.5±1.1) d与(4.8±1.8) d,2组分别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CE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中,采用PVA与GP栓塞剂,对于减少清宫术中出血量的效果相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栓塞剂论文参考文献
[1].何阳,苑天文,孔鹏,王赛博,周兴.兔VX2肝癌动物模型构建及载药温敏缓释栓塞剂介入干预的实验性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9
[2].许可,宁刚.不同栓塞剂对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出血量影响[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
[3].杜玲然,严立标,黄剑文,余宗峻,杨海南.基于GMO的立方晶前体溶液液体栓塞剂相态转变过程的研究[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9
[4].王晓雨,张磊,吴常生,闫瑞强,刘海艳.大颗粒栓塞剂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
[5].顾朋,叶尔麦克·阿哈提,樊喜文.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栓塞剂对疗效和预后影响[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
[6].李旭丰,付纪军,严立标,余宗峻,黄剑文.离子交换型微球栓塞剂的载药及可视化研究[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8
[7].朱剑锋,徐小慧,施佳丽.交联透明质酸血管栓塞剂的制备及表征[J].高分子通报.2018
[8].王金良.经肝动脉不同栓塞剂治疗肝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
[9].陈建卫,宫卫东,吴智群,张鹏,卫飞鹏.两种不同栓塞剂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
[10].陈光忠,邓先明,彭超,丁晓雯,董孟琪.基于单元结构的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内介入栓塞剂的选择[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