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物质对人增生性瘢痕中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的影响

P物质对人增生性瘢痕中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的影响

陈亮[1]2003年在《P物质对人增生性瘢痕中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瘢痕的形成是组织损伤修复的正常过程,然而瘢痕的过度增生,不仅会严重破坏患者容貌,导致全身各处功能障碍,其引起的疼痛、瘙痒和感觉异常也同样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其发病机制至今未明。有研究表明,P物质和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的组胺均可导致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并且二者可能是导致增生性瘢痕瘙痒、潮红症状的重要介质。但目前增生性瘢痕中P物质与肥大细胞的作用条件和机制还未见报道。本实验目的在于通过对增生性瘢痕中P物质促进肥大细胞脱颗粒组胺释放的定量研究,以及P物质神经纤维和肥大细胞的形态学观察,探讨在增生性瘢痕中P物质和肥大细胞的作用条件,P物质和肥大细胞对增生性瘢痕形成和产生瘙痒症状的作用机制,为增生性瘢痕防治拓展新的领域。为此,本实验应用不同时间和剂量的P物质及不同浓度的Ca2+作用于人增生性瘢痕中肥大细胞,用免疫荧光法测定组胺的释放率,免疫组化及甲苯胺蓝研究增生性瘢痕中P物质神经纤维和肥大细胞的改变和形态关联,光镜及电镜研究增生性瘢痕中肥大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改变。本实验取得了以下主要的结果和结论。1.增生性瘢痕中肥大细胞脱颗粒组胺释放存在P物质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作用时间15分钟内,瘢痕中的肥大细胞大约已有90%的组胺释放。并且增生性瘢痕中P物质对肥大细胞作用强于正常皮肤。2.增生性瘢痕中P物质对肥大细胞作用受钙离子浓度影响。3.增生性瘢痕中P物质与肥大细胞密切关联,呈“串珠”样形态。其联系程度显着高于正常皮肤。4.与正常皮肤相比,增生性瘢痕中的P物质和肥大细胞在数量、形态、相互的作用及联系等多个方面均存在显着差异,提示二者可能参与了瘢痕的瘙痒和增生过程。

陈亮, 流沙, 李世荣, 丛林, 毋巨龙[2]2006年在《P物质对人增生性瘢痕中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定量分析 SP 对人 HS 中 MC 组胺释放的影响,探讨 HS 中二者的相互作用及作用方式。方法人 HS 活体组织块切下后立即处理,修剪成0.5-1mm~3大小,测定在不同浓度的 SP、不同 SP 作用时间、不同浓度 Ca~(2+)作用条件下,MC 的脱颗粒情况。荧光法测定后用上清液中组胺含量,计算组胺释

陈亮, 李世荣, 丛林[3]2006年在《P物质对增生性瘢痕中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定量分析P物质(substanceP,SP)作用时间对人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scar,HS)中肥大细胞(mastcell,MC)组织胺释放的影响,探讨HS中二者的相互作用及作用的时间条件。方法人HS活体组织块切下后立即处理,修剪成0.5~1mm3大小,测定在相同浓度的SP、不同的SP作用时间下,MC的脱颗粒情况。荧光法测定作用后上清液中组胺含量,计算组胺释放率。结果在HS中,SP以时间依赖方式刺激MC组胺的释放,且HS中SP对MC作用强于正常皮肤。结论HS中的SP与MC的关系非常密切,存在作用时间依赖性,有利于研究SP作用与HS的相互作用及作用条件。

陈亮, 丛林, 李世荣[4]2005年在《SP对人增生性瘢痕中MC组织胺释放的定量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定量分析SP对人HS中MC组织胺释放的影响,探讨HS中二者的相互作用及作用条件。方法人HS活体组织块切下后立即处理,修剪成0.5-1mm3大小,测定在不同浓度的SP 作用条件下,肥大细胞的脱颗粒情况。荧光法测定作用后上清液中组胺含量,计算组胺释放率。结果在HS中,SP以剂量依赖方式刺激MC组胺的释放,并且HS中SP对MC作用强于正常皮肤。结论 HS中的SP与MC的关系非常密切,应用P物质及P物质受体拮抗剂阻断二者的作用,有望成为治疗HS的新方法,在临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赵李平, 利天增, 祁少海, 徐盈斌[5]2008年在《P物质对人增生性瘢痕肥大细胞中刺激性G蛋白α亚基mRNA表达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P物质(SP)与增生性瘢痕瘙痒发生的关系及可能的机制。方法Ⅰ型胶原酶和透明质酸酶消化分离肥大细胞,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G蛋白失活剂NEM对人增生性瘢痕、非增生性瘢痕以及皮肤中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影响;RT-PCR法分析SP对刺激性G蛋白(Gs)α亚基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SP均明显增强叁种组织中MCs分泌组胺的效应,而NEM对其效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对照组中,GsαmRNA在上述叁种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显着性;SP作用后,GsαmRNA在叁种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增强,增生性瘢痕组与正常皮肤组和非增生性瘢痕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结论SP通过上调GsαmRNA在肥大细胞中的表达促进组胺的释放,这可能是增生性瘢痕瘙痒发生的机制之一。

陈亮, 流沙, 李世荣, 丛林, 毋巨龙[6]2006年在《P物质对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块中组胺释放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P物质(SP)对人增生性瘢痕(HS)组胺释放的影响及两者相互作用的条件。方法人HS和正常皮肤(NS)的标本分别取自笔者单位行整形术的8例烧伤患者,切下后立即用等渗盐水清洗,并修剪成0.5~1.0 mm~3的组织块。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在不同浓度SP、不同SP作用时间、不同浓度Ca~(2+)的作用条件下,组织块中肥大细胞(MC)脱颗粒释放组胺的情况,并计算释放率。结果当SP浓度达到1×10~(-6)mol/L时,HS即有明显的组胺释放,释放率为(50.0±3.6)%,明显高于0 mol/L SP[(44.0±3.2)%,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5×10~(-5)mol/L SP作用15 min内,HS已有约90%的组胺释放,并呈时间依赖性。当Ca~(2+)浓度为5×10~(-3)mol/L时,HS组胺释放率最高,基本呈剂量依赖性,但在Ca~(2+)浓度为1×10~(-3)mol/L时,释放率却出现一过性下降。在上述3个条件下,HS中SP对MC脱颗粒释放组胺的作用均明显强于NS(P<0.01)。结论人HS中SP对MC的作用明显强于人NS,可能与瘢痕的增生和瘙痒有密切的关联。

陈亮, 丛林, 李世荣[7]2005年在《P物质作用时间与HS中MC组胺释放的关联》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定量分析SP作用时间对人增生性瘢痕中MC组织胺释放的影响,探讨增生性瘢痕中二者的相互作用及作用的时间条件。方法人增生性瘢痕活体组织块切下后立即处理,修剪成 0.5-1mm3大小,测定在相同浓度的SP、不同的SP作用时间下,肥大细胞的脱颗粒情况。荧光法测定作用后上清液中组胺含量,计算组胺释放率。结果在增生性瘢痕中,SP以时间依赖方式刺激 MC组胺的释放,且增生性瘢痕中SP对MC作用强于正常皮肤.结论增生性瘢痕中的SP与MC 的关系非常密切,存在作用时间依赖性,有利于研究SP作用与HS的相互作用及作用条件。

赵李平, 利天增, 祁少海, 徐盈斌[8]2007年在《Gi-2αmRNA在人增生性瘢痕肥大细胞中表达及对组胺释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G蛋白与增生性瘢痕瘙痒发生的关系及可能的机制。方法Ⅰ型胶原酶和透明质酸酶消化分离肥大细胞,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G蛋白失活剂NEM对人增生性瘢痕、非增生性瘢痕以及皮肤中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影响;RT-PCR法分析P物质(SP)对Gi-2α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SP均明显增强叁种组织中肥大细胞分泌组胺的效应,而NEM对其效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②对照组中,增生性瘢痕肥大细胞中Gi-2αmRNA的表达明显弱于非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P<0.01);SP作用后,Gi-2αmRNA在叁种组织中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结论G蛋白介导了SP刺激人皮肤和瘢痕组织中肥大细胞分泌组胺的效应;Gi-2αmRNA的弱表达可能在增生性瘢痕瘙痒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P物质对人增生性瘢痕中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的影响[D]. 陈亮. 第叁军医大学. 2003

[2]. P物质对人增生性瘢痕中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的影响[C]. 陈亮, 流沙, 李世荣, 丛林, 毋巨龙. 第四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烧伤感染救治新进展论文汇编. 2006

[3]. P物质对增生性瘢痕中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的影响[J]. 陈亮, 李世荣, 丛林. 第叁军医大学学报. 2006

[4]. SP对人增生性瘢痕中MC组织胺释放的定量检测[C]. 陈亮, 丛林, 李世荣. 中国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汇编. 2005

[5]. P物质对人增生性瘢痕肥大细胞中刺激性G蛋白α亚基mRNA表达的影响[J]. 赵李平, 利天增, 祁少海, 徐盈斌. 安徽医学. 2008

[6]. P物质对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块中组胺释放的影响[J]. 陈亮, 流沙, 李世荣, 丛林, 毋巨龙. 中华烧伤杂志. 2006

[7]. P物质作用时间与HS中MC组胺释放的关联[C]. 陈亮, 丛林, 李世荣. 中国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汇编. 2005

[8]. Gi-2αmRNA在人增生性瘢痕肥大细胞中表达及对组胺释放的影响[J]. 赵李平, 利天增, 祁少海, 徐盈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7

标签:;  ;  ;  ;  ;  

P物质对人增生性瘢痕中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