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实验教学仿真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实验教学,系统,解剖学,生理学,教学改革,导弹,用户界面。
实验教学仿真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郑坤,陈诚信,杨家豪[1](2019)在《现代能源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多能源网络互联已成为现代能源系统的发展趋势。针对传统能源类专业教学仅局限于单一能源网络的问题,学生缺乏对其他存在交叉耦合的能源网络的认知,与能源转型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求不匹配。基于MATLAB图形用户界面GUI,设计并开发了一种面向能源类专业的现代能源系统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利用此平台,师生能以交互式的方式通过计算机进行现代能源系统运行分析与调整的相关实验,界面友好、操作便捷,方便本科教学使用,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多能源网络相互作用机理的理解,有助于开放式实验教学以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来源于《能源与节能》期刊2019年11期)
陈曦[2](2019)在《眼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分析了眼科学的教学现状,阐述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内涵及项目建设原则,从系统架构、结构组成、开发平台及系统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虚拟仿真将成为眼科教学改革的新方向之一。(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47期)
陈奇俤,吕秋丰[3](2019)在《扫描电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扫描电镜是材料类专业一种重要的分析与表征工具。扫描电镜实验教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传统扫描电镜实验教学存在教学设备紧缺、授课方式单调、教学效果差等现象和问题。建立扫描电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可弥补实际扫描电镜实验教学的不足,切实提升扫描电镜实验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期刊2019年21期)
于秀萍,吕淑平,刘涛[4](2019)在《基于VC++和Simulink的制导与控制实验教学仿真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发的实验教学仿真系统充分融合了Simulink和VC++的优点,实现高度可视化和高效率的仿真,给出了仿真系统设计流程。学生可通过该仿真系统人机交互界面操作完成虚拟导弹、目标运动参数的输入、测试、显示、存储、分析,完成导弹制导控制系统控制规律与比例导引规律的优化设计仿真验证。实践教学表明,开发的仿真系统运行稳定,操作方便直观,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虚拟仿真平台, Simulink与VC++混合编程的方法行之有效,对软件开发者有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实验室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白雪,扈瑞平,张海峰[5](2019)在《生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的构建及过程性评价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理学实验是生理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效果容易受到实验动物、学时、经费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引入生理学实验教学中,构建"实验课前—实验课中—实验课后—课程考核"四阶段教学流程,同时设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过程性评价指标,从而更好地提升生理学实验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20期)
肖莉,石清明,魏小于,李健[6](2019)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在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拟仿真基于互联网技术平台,以虚拟为手段,仿真为表现形式,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具有交互性、真实性以及多感知性等特点~([1-2]),通过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学生进行虚拟仿真实验能够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效果~([3-6]),已逐渐成为世界教学发展的一种趋势。2013年8月13日,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下文在全国构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从国家(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曹静,于岩,李凌云,王晨[7](2019)在《“材料分析方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建设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通过建设材料分析方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充分利用其安全、高效、绿色环保等特点,为学生提供反复学习、多次练习、接近真实的操作体验。在虚拟实验项目的设计中,合理设计交互操作动作,嵌入多样化数据及夸张的动画效果,科学设置评价方式及实验要求,并采用"虚实结合"的教学方法,使材料分析方法实验教学质量显着提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做出重要贡献。(本文来源于《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2019年10期)
张雁鹏,陈永刚,胥亚丽[8](2019)在《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CBTC系统实验教学创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托兰州交通大学轨道交通信息与控制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遵循最新行业技术标准,研发了结构完整、功能全面、与实际运营场景保持一致、能够展现列车运行控制全过程的城市轨道交通CBTC系统虚拟仿真实验创新平台。该平台强化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培养铁路信号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学需求,提升新工科建设的专业竞争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结合兰州交通大学网络教学平台,深入研究在线实验教学方法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旨在为素质教育背景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期刊2019年19期)
张鸣号,马婷,高俊辉,林茂辉,王梦琪[9](2019)在《ESP虚拟病人系统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预防医学专业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虚拟仿真实验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首先分析了预防医学专业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虚拟仿真实验的教学目的,其次对ESP虚拟病人系统直行了概述,并阐述了ESP虚拟病人系统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创新性,再次论述了ESP虚拟病人系统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ESP虚拟病人系统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本文来源于《西部素质教育》期刊2019年19期)
肖莉,石清明,魏小于,李健[10](2019)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改进解剖学教学方法,探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在系统解剖学中的应用。方法利用腾讯问卷平台开展"关于如何学习系统解剖学的调查问卷"。以某校2017级临床、护理、全科、影像4个专业各2个班共400人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对照研究,试验组在实验教学中采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辅助教学,对照组未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教学效果采用理论、实验考试和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问卷调查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的理论成绩、实验成绩和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各组对应的班级看,相同专业试验组的理论成绩、实验成绩和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班理论成绩和实验成绩之间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线性关系(R~2=0.97,P<0.05)。试验组对教学效果各项指标的满意度在81.00%~93.00%之间,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系统解剖学教学质量。(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实验教学仿真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分析了眼科学的教学现状,阐述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内涵及项目建设原则,从系统架构、结构组成、开发平台及系统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虚拟仿真将成为眼科教学改革的新方向之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实验教学仿真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郑坤,陈诚信,杨家豪.现代能源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设计[J].能源与节能.2019
[2].陈曦.眼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9
[3].陈奇俤,吕秋丰.扫描电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
[4].于秀萍,吕淑平,刘涛.基于VC++和Simulink的制导与控制实验教学仿真系统设计[J].实验室科学.2019
[5].白雪,扈瑞平,张海峰.生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的构建及过程性评价的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
[6].肖莉,石清明,魏小于,李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在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杂志.2019
[7].曹静,于岩,李凌云,王晨.“材料分析方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建设及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
[8].张雁鹏,陈永刚,胥亚丽.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CBTC系统实验教学创新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
[9].张鸣号,马婷,高俊辉,林茂辉,王梦琪.ESP虚拟病人系统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预防医学专业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虚拟仿真实验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
[10].肖莉,石清明,魏小于,李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