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正常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肠系膜,蛋白,细胞学,核苷酸,计算机,潜伏期,淋巴结。
正常组论文文献综述
王平,刘芳芳,李俊莲,马彦平,张晓薇[1](2016)在《正常组与人工模拟寒环境组大鼠肺组织蛋白组学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正常组与人工模拟寒环境组大鼠肺组织蛋白组学差异表达及质谱分析。方法:选取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寒环境组,每组10只。寒环境组模型复制使用人工气候箱:(T)=(6±2)℃,每天刺激4 h(其余时间为正常组温湿度);正常组(T)=(21±2)℃,每天持续24 h。造模7 d后,两组大鼠于麻醉前12 h禁食、禁水,称量体重。麻醉后开胸取出左肺组织10 mg/只,每组取3个样本进行样品蛋白质制备、双向电泳实验、图像分析、质谱检测。结果:对两组差异蛋白图谱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出9个蛋白在两组之间差异表达,寒环境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中4个表达上调、5个表达下调。结论: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出的蛋白与外寒环境有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王雯,李年丰[2](2015)在《视黄醇结合蛋白4在2型糖尿病组和血糖正常组胆囊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蛋白表达量及RBP4 m RNA表达量在胆囊结石合并2型糖尿病组和未合并糖尿病组的胆囊组织中的差异。方法首先应用免疫组化检测30例病例组与30例对照组胆囊组织上RBP4的表达情况,然后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胆囊黏膜组织上RBP4的表达量,并与相关临床资料结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检测到RBP4在病例组胆囊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女性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男性(P<0.001),腹型肥胖者表达强度明显高于非腹型肥胖者(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BP4在病例组的胆囊黏膜组织上的蛋白相对表达量为(2.91±0.86),对照组为(2.1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例组RBP4在胆囊黏膜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实验,在分子生物学的层面上证明了2型糖尿病组胆囊组织的RBP4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同时女性RBP4的表达强度高于男性,腹型肥胖者RBP4的表达强度高于非腹型肥胖者。(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期刊2015年19期)
吴允凯,曹洪,毛昌杰,顾志红,汪渊[3](2012)在《高脂组和正常组兔肝脏组织中Zn,Fe,Cu,Mn,Cr,Pb和Cd含量测定和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肝脏组织中Zn,Fe,Cu,Mn,Cr,Pb和Cd含量的变化。采用高脂饮食复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获取肝脏,用HNO3-H2O2混合液微波消解样品,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肝脏组织中Zn,Fe,Cu,Mn,Cr,Pb和Cd的含量。正常组肝脏组织Zn,Fe,Cu,Mn,Cr,Pb和Cd含量分别为137.6,362.3 14.39,9.599mg.kg-1和159.3,355.0,290.0μg.kg-1,高脂组肝脏组织Zn,Fe,Cu,Mn,Cr,Pb和Cd含量分别为86.09,277.1,11.07,5.366mg.kg-1和115.2,286.0,210.5μg.kg-1。高脂兔肝脏Zn,Fe,Cu,Mn,Cr,Pb和Cd含量降低,可能与食物摄取和脂蛋白代谢异常有关。(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2年11期)
郑伟华,黄秀琴,潘乐乐,林佩佩,陈晓飞[4](2011)在《宫颈炎症组与正常组高危型HPV感染情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妇科液基细胞学检查TBS报告系统所报告的宫颈炎症组与正常组高危型HPV感染率情况,为TBS报告系统所报告的宫颈炎症正常组是否应做HPV检查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在本院同时联合做妇科液基细胞学、HPV检测的153名妇女,按TBS诊断报告系统所报告的宫颈炎症等级分为无、少量、中等量、大量。因正常妇女宫颈可以存在少量炎细胞,因此把报告炎症细胞"无"、"少量"的归为宫颈炎症正常组(共70例),把报告炎症细胞"中等量"、"大量"的归为宫颈炎症组(共83例),统计两组高危型HPV感染率情况。结果正常组高危型HPV感染率为25.71%(18例/70例);宫颈炎症组高危型HPV感染率为26.51%(22例/83例);两组高危型HPV感染率相近。结论 TBS报告系统所报告的宫颈炎症正常组也有做HPV检查的必要。(本文来源于《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1-08-25)
朱本清,杨小玉,顾锐,邱宾涛[5](2010)在《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与正常组蛋白质组的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对照观察蛋白质的差异表达。方法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获取损伤和正常脊髓的蛋白质组双向电泳荧光图谱,观察差异蛋白的不同时间点的变化规律,建立缺血再灌注24 h与正常脊髓蛋白质组的匹配差异图谱,鉴定差异蛋白。结果成功建立损伤和正常的双向电泳荧光图谱和肽质量指纹图谱,比较再灌注损伤24 h组与正常组可检测到46个蛋白差异点,鉴定出10个差异蛋白。结论损伤24 h组较其他组变化明显,与正常脊髓的蛋白质组存在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诊断学》期刊2010年04期)
张伟,靳继德,张心月,邵雨萌[6](2006)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肺组织差异基因的表达:正常组、模型对照组及中药治疗组的比较(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许多疾病都伴有基因表达的改变,能够为认识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线索。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肺组织中差异基因的表达情况。设计:开放性实验。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山东中医药大学。材料:实验于2005-04/10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①选取SPF级健康雄性50d龄Wistar大鼠15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中药治疗组,5只/组。②基因芯片类型为大鼠BiostarR-40S(上海博星基因芯片有限公司,批号G050510010052)。方法:①模型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大鼠采用改良烟熏+气管滴加脂多糖的方法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气道病理改变,若出现气道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肺内支气管的管腔及周围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管壁周围平滑肌和纤维细胞增生;间隔变薄、断裂,肺泡扩大融合;小动脉血管壁增厚,管腔变小,周围炎性细胞浸润,说明造模成功。②造模成功后第30天,中药治疗组灌服浓度为0.65g/mL的自制中药合剂(麻黄,杏仁,黄芪等),2mL/次,1次/d,连续给药14d。模型对照组每天给予2mL生理盐水灌胃。正常组不做任何干预,相同室内环境下自由饮食饮水。③给药完毕后处死各组大鼠,进行总RNA提取、探针的标记与杂交、洗片,采用芯片图像分析软件分析芯片灰度扫描图,得到芯片上每个基因点的原始信号值(包括前景信号值和背景信号值),从而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的判定。检验水准是Ratio值大于2.0为上调基因,小于0.5为下调基因。为了提高检验的可靠性,本实验将检验水准设为Ratio值>2.5为上调基因,Ratio值<0.375为下调基因。主要观察指标: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差异表达基因。②与正常组比较中药治疗组的差异表达基因。③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组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15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模型对照组的基因表达情况较正常组有明显变化,差异表达基因达57个,涉及免疫、代谢、信号转导、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周期、细胞转运、细胞迁移及纤维化等。②中药治疗组的基因表达大多恢复到正常组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表达基因减少到11个,涉及应激反应、信号转导及细胞骨架等。③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组的差异表达基因有7个,涉及免疫及神经递质的分泌。结论:大量的基因表达改变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的原因之一,而经药物治疗后,大多数差异表达基因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有利于纠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改变。(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康复》期刊2006年43期)
刘晶哲,张晓鹏[7](2004)在《正常组与直肠癌组直肠系膜及筋膜的CT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正常组与直肠癌组直肠系膜及其筋膜的CT表现。方法 资料分为 2组 ,正常组 5 4例 ,无盆腔疾病病史 ,直肠癌组 5 1例分为外膜受侵组和外膜正常组。由两位放射科医生共同观察分析CT图像 ,详细记录 :①直肠系膜筋膜显示情况 ;②直肠系膜与盆壁脂肪的密度 ,并测量CT值 ;③对直肠外膜模糊者 ,分别测量病变侧、病变对侧系膜CT值。采用SPSS 10 .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 正常组前、后、左、右侧直肠系膜筋膜显示率分别为 6 .8%、15 .9%、81.8%、84 .1% ,直肠癌组前、后、左、右侧直肠系膜筋膜显示率分别为 1.8%、2 8.3%、81.1%、83.0 % ,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无论正常组或直肠癌组 ,直肠系膜CT值高于盆壁脂肪CT值 ,多数情况下这种差异肉眼可辨 ,直肠癌组直肠系膜CT值高于正常组 ,外膜受侵组病变侧系膜CT值高于外膜正常组 ,统计学有显着差异。外膜受侵组病变对侧系膜CT值与外膜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螺旋CT图像能够显示直肠系膜及筋膜 ,侧方筋膜显示率高于前、后方筋膜。直肠系膜CT值高于盆壁脂肪 ,其差异肉眼可辨。直肠癌组直肠系膜的密度高于正常组 ,直肠外膜受侵 ,病变侧直肠系膜密度显着增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2004年01期)
金玉华,王德明[8](2003)在《2型糖尿病血脂正常组与异常组血脂浓度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别对血脂异常组和正常组病人于入院次日行空腹血糖、血脂、生化等检查 ,比较两组血脂浓度。结果 :血脂正常组TC 4 4 8± 0 86mmol/L ,TG 1 4 6± 0 4 6mmol/L ,HDL C 1 2 0± 0 2 5mmol/L ,LDL C 2 4 0± 0 75mmol/L ,载脂蛋白B 0 87± 0 2 3g/L ;血脂异常组分别为 4 86± 1 2 8、2 5 5± 1 2 8、1 0 0± 0 2 8、2 98± 1 19mmol/L和 1 0 3± 0 2 8g/L。两组比较差异显着 (P <0 0 5 )或非常显着 (P <0 0 1)。结论 :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很常见 ,应积极防治(本文来源于《人民军医》期刊2003年08期)
张晓鹏,徐刚,孙应实,徐舟[9](2002)在《胃癌组与正常组螺旋CT淋巴结检出率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分析螺旋CT对正常人与胃癌患者淋巴结检出情况。方法 对 88例正常人和 10 6例胃癌患者进行上腹部螺旋CT扫描 ,比较淋巴结检出情况。结果 正常组与胃癌组间淋巴结检出情况有显着差异。螺旋CT对淋巴结总检出率为 3 9.7% ,转移阳性淋巴结检出率达 69.2 %。结论 淋巴结密度增高对CT淋巴结检出率有重要影响 ,淋巴结CT检出率与胃癌具有明显相关性 ,对胃癌淋巴引流区域检出的淋巴结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本文来源于《实用放射学杂志》期刊2002年10期)
陈林义,胡兵,盛焕远,周逸峰,开远忠[10](1999)在《正常组儿童(4岁-8岁)多导程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MVTIII型16 导视觉诱发电位仪和相应的软件包,全视野检测了100 名年龄在4 岁~8 岁之间视功能正常儿童5 个空间频率下单眼,以及3 个空间频率下双眼的14 导PVEP,得到该年龄段视功能正常儿童后八导PVEP的N1、P1、N2 的潜伏期随空间频率增加而增加.左右眼PVEP的有关参数值无显着区别;女性儿童PVEP的振幅略高于男性,潜伏期略短于男性.PVEP电位地形图基本呈左右对称分布.(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期刊1999年05期)
正常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蛋白表达量及RBP4 m RNA表达量在胆囊结石合并2型糖尿病组和未合并糖尿病组的胆囊组织中的差异。方法首先应用免疫组化检测30例病例组与30例对照组胆囊组织上RBP4的表达情况,然后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胆囊黏膜组织上RBP4的表达量,并与相关临床资料结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检测到RBP4在病例组胆囊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女性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男性(P<0.001),腹型肥胖者表达强度明显高于非腹型肥胖者(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BP4在病例组的胆囊黏膜组织上的蛋白相对表达量为(2.91±0.86),对照组为(2.1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例组RBP4在胆囊黏膜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实验,在分子生物学的层面上证明了2型糖尿病组胆囊组织的RBP4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同时女性RBP4的表达强度高于男性,腹型肥胖者RBP4的表达强度高于非腹型肥胖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正常组论文参考文献
[1].王平,刘芳芳,李俊莲,马彦平,张晓薇.正常组与人工模拟寒环境组大鼠肺组织蛋白组学差异分析[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6
[2].王雯,李年丰.视黄醇结合蛋白4在2型糖尿病组和血糖正常组胆囊组织中的表达差异[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
[3].吴允凯,曹洪,毛昌杰,顾志红,汪渊.高脂组和正常组兔肝脏组织中Zn,Fe,Cu,Mn,Cr,Pb和Cd含量测定和对比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
[4].郑伟华,黄秀琴,潘乐乐,林佩佩,陈晓飞.宫颈炎症组与正常组高危型HPV感染情况分析[C].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1
[5].朱本清,杨小玉,顾锐,邱宾涛.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与正常组蛋白质组的差异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
[6].张伟,靳继德,张心月,邵雨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肺组织差异基因的表达:正常组、模型对照组及中药治疗组的比较(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6
[7].刘晶哲,张晓鹏.正常组与直肠癌组直肠系膜及筋膜的CT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
[8].金玉华,王德明.2型糖尿病血脂正常组与异常组血脂浓度比较[J].人民军医.2003
[9].张晓鹏,徐刚,孙应实,徐舟.胃癌组与正常组螺旋CT淋巴结检出率比较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
[10].陈林义,胡兵,盛焕远,周逸峰,开远忠.正常组儿童(4岁-8岁)多导程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