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华娟(兴化市复员军人疗养院225700)
【摘要】阐述老年病人的特点,提出心理护理对策。应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的培训,加强对老年病人的健康教育,宣传社会及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发展老年心理护理教育。
【关键词】老年病人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7-0248-02
我国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做好老年人的身体及心理护理对每一个家庭、社区、医院乃至整个社会都非常重要。下面根据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谈谈对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1、老年患者的特点
1.1孤独老年病人由于机体各器官均趋于衰退和功能下降阶段,处处感到力不从心,再加上老年丧偶、独居、离退休、人际交往少、社会地位变化及对医院环境陌生等多种原因导致心理上产生老而无用、孤独寂寞,认为周围的人都不再重视自己、关心自己,常担心亲人远离自己,怕病友、医护人员冷落自己,希望得到亲人和朋友的关心、看望和陪伴,进而感到烦躁、焦虑。
1.2恐惧这是老年人进入病人角色的初始反应[1]。害怕医院陌生环境,过分担心自己的病情,怕连累家庭,怕别人厌烦,怕医务人员态度不好,怕发生意外等产生恐惧感。有些老年人躯体并无重要疾病,但总害怕得了不治之症,往往对疾病转归失去信心,这种心理负担往往诱发或加重疾病。
1.3焦虑与忧虑忧虑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表现。既往身体好,突然患病,正常生活被打乱,无足够的思想准备,对未来不知所措,产生焦虑心理。病人患病不能照顾家庭,长年治疗花费又大,造成家庭经济拮据而感到自责内疚,认为自己成了家庭的累赘。
1.4绝望抗拒心理患病时间长,并发症多且重,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对治疗产生对立情绪,认为无药可医,迟早都是死,自暴自弃,不配合治疗。对医护人员不信任,表现出冷漠、无动于衷的态度。甚至不接受治疗。有些病人长期打针、吃药,感到厌烦,对药物疗效产生怀疑,有的甚至将药扔掉。
1.5由于衰老病痛及生活和社交能力的减退,老年人的自信心也随之丧失,从而导致老年人易产生自卑和不受尊重的感觉。他们更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关怀。
2、心理护理
2.1关心和尊重老年病人
要细致观察,了解老年人的性格、爱好、病情变化和家庭环境等情况,收集病人的心理信息,掌握其心理活动,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个体化心理护理。在日常治疗中,老年人的反应一般比较慢,思维和表达能力也不连贯和流畅,作为和病人密切接触的护士,首先要尊重、关心、爱护他们。工作中除了要认真细致外,说话时态度和蔼、语言清晰缓慢、反复解释,直到对方听懂为止。要耐心听取他们的主诉,对老人的健忘和啰唆给予谅解,对老人的合理要求尽量满足[2]。面对其陈述应认真听取,不要打断话题,更不能有不耐烦的表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和病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2主动交谈,帮助老年病人解决困难
通过交谈常可交流感情,协调关系,满足需要,消除孤独与寂寞。老年病人一般都有情绪稳定性降低,暗示感受性增高,对自身情感、行为控制力减弱的倾向,容易出现消极的情绪反应和恐惧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通过诚挚而富有同情心和具有说服力的语言进行疏导、解释、安慰、暗示,以消除其心理反应[3]。老年病人大都是慢性病,由于疾病的长期折磨,大多力不从心,自己料理生活的能力较差,子女也大多不在身边,这使得他们除了遭受疾病折磨外,精神上也倍感孤独,这时就需要护士认真细致的做好心理疏导,为他们解决困难,减少痛苦,使病人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安慰,增加一份对护士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4]。
2.3维护最佳心理状态
积极维护老年病人的最佳心理状态,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条件。由于老年病人的生理功能与性格出现明显变化,应时时处处、事事给予理解、尊重、同情、体贴,以维护老年病人的最佳心理状态。护理上做到:有情,有情才能亲切感人;有礼,有礼才能体现尊重;有心,有心才能做到体贴入微,关怀备至;要言而有信,这样才能取得信赖和配合;老年病人有自己的爱好,要求在工作中认真观察,做到心中有数。可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以便创造一个有利于康复的愉快环境,如看书、读报、下棋、听音乐等,可帮助他们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下接受药物治疗,尽早康复。同时,加强卫生宣讲,提高认识,戒烟酒,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善于稳定病人的情绪,老年病人住院期间考虑的问题很多,最担忧的是自己的疾病能否治好,留心观察家属及医护人员对其疾病的态度,怀疑对他隐瞒病情,或担心医护人员能否给予精心的治疗等。对此类病人,必须注意要态度和蔼,有问必答,耐心解释和安慰,使其解除顾虑,配合治疗。对于患不治之症的病人要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的执行,让其能在愉快的环境中安度余生。部分病人由于病情较重而情绪低落,会产生拒绝治疗或轻生的念头,护理人员必须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5]。护理人员要真诚尊重病人,以取得信任,并通过良好的语言表情和行为影响他们,避免不良情绪和心理状态对病人病情的影响,使其舒心、安心,促进康复。
3、体会
通过对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及时调整病人角色,稳定情绪,使其增强适应能力,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达到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加速身心康复的目的。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任务,要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
参考文献
[1]刘纯艳.社区护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42149.
[2]李秀莲.医护心理学[M].太原:山西科学出版社,1997:153.
[3]刘宝爱.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J].护理研究,2007,21(Suppl.1):153.
[4]沈传华.奥瑞父母自护模式在老年病人护理中的运用[J].护理研究,2000,22(6C):1618-1619.
[5]贾红芳,邓原琴,李荷玲.老年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J].家庭护士,2006,4(10C):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