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临川四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越剧,戏曲,单纯词,上海,邯郸,昆剧,剧种。
临川四梦论文文献综述
张恒正[1](2019)在《镜像书写与价值诉求的荒诞——汤显祖临川四梦的文化言说》一文中研究指出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不仅具有思想文化的逻辑背景,也融注了创作主体在生存困境中的探索与超越追求。《紫钗》《牡丹》二剧主张青春及生命的自主与尊严,以浪漫而激情的手段实现人生的超越与意志的抗争;《南柯》《邯郸》二记在极度张扬人生的尊宠华贵、气焰权势之后将仕禄宦途、家国命运都归结为幻化空像,以世界的虚无显示追求本身的荒诞。而且《牡丹亭》"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性至情,虽具惊天撼地之力,却无实现的依据,因此这种生命的意志与强力和《南柯》《邯郸》里的人生功业、家国命运都同属虚无荒诞的镜像世界。但透过剧情显像也不难发现,临川四梦深蕴着汤显祖执着而悲壮的生命情怀:以无情之否定确立生命固有之价值,因愤激于现实而彻底地否定之、毁灭之,四梦实为汤氏痛时悲世之情的宣泄之作。(本文来源于《枣庄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温湘频,吴立溪[2](2019)在《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汪榕培《临川四梦》英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汪榕培教授在翻译《临川四梦》的过程中,坚持典籍翻译的"传神达意",即传达原作字词的"真"和"实"。他在"临川四梦"英译中实践了传神达意理论,努力求达到原作意思之"真",务传播原作神韵之"实"。他的翻译有效地宣传了中国戏剧文学,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和西方了解中国戏剧文学、文化典籍提供了思路和渠道。(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33期)
申宁宁,熊俊敏[3](2019)在《“临川四梦”中梦境的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梦是人在睡眠过程中想象的感觉、思考以及影像等,属于一种特殊的被动体验。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对梦有一定研究,且分别对梦有不同描述。汤显祖是明代的文学家、戏剧家,着有"临川四梦",分别为《南柯梦记》《紫钗记》《邯郸记》以及《牡丹亭》。四部梦境剧作中,主要借助对人物心态以及情感的描写,寄托作者自身的情感,体现了人性不同层次的需要和追求。以梦为名则体现了作家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愿望,反映了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本文来源于《参花(上)》期刊2019年10期)
申宁宁,熊俊敏[4](2019)在《浅谈“临川四梦”其“因梦成戏”的美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临川四梦"的意象、结构、人物性格塑造叁个方面的美学特征进行总结,从中发现其"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美学特征。"情""梦""戏"作为"临川四梦"重要的组成部分,形成了亦真亦幻的戏剧效果,也形成了汤显祖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9年15期)
田贵春[5](2019)在《“临川四梦”形容词中的双音节单纯词构词情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川四梦"包括《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和《邯郸记》,又叫"玉茗堂四梦",是明末戏曲家汤显祖的力作,代表了明代戏曲创作的最高峰(1)。"四梦"语言雅俗兼容,文白夹杂,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当时的语言面貌,作为语料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汤显祖戏曲集》为语料,穷尽性地整理出"四梦"中的形容词,通过探索双音节单纯性形容词的构词情况,为语音构词法以及汉语词汇复音化研究添砖加瓦。(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1期)
黄启哲[6](2019)在《江南好戏随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一文中研究指出这个五一小长假,上海昆剧团为香港又添一处新的“人山人海”风景线。前晚,剧团创排的《临川四梦》在香港新建成的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大剧院圆满谢幕。这也标志着剧团今年的粤港澳巡演正式收官。过去文艺人的朋友圈热衷拍谢幕,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在(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9-05-07)
郑越[7](2019)在《“临川四梦”释梦》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川四梦”中涉及梦境的描写,一部较之一部篇幅长,且梦境时间跨度大。四梦立意虽然各有不同,但他们具有连贯性、统一性。都围绕“情”展开叙述。“情”是汤显祖文学观念的重要内涵,四梦通过“梦”表现“情”的发展、深化、升华。“临川四梦”浓墨重彩地描写人物的梦中之情。梦境与人生意识相勾连。梦境描写作为一种表达思想的审美手段,寄托了作家对人生的感悟和哲思。本文分叁章阐释。第一章展示四梦中的梦境描写,并比较各自的特色及异同。第二章“释梦”,以弗洛伊德、荣格等人的理论分析四梦中涉及到的梦境,并从入梦原因、释梦方法、叙梦场景的角度入手,解释四梦之“梦”;第叁章探讨四梦的共同主题,即“情”。第四章探析四梦的悲剧意蕴,主要从人物形象的悲剧意蕴和悲剧的表现形式入手,探寻自由生命意识与传统人性观的对立,以及整理理想的追求与黑暗现实的冲突。在方法论的使用上,主要涉及悲剧心理学、精神分析学说等,探寻梦境与意识的关系。梦中之“情”尽管分善恶,但他们无疑都是具有悲剧意义的。本文最终落脚点放在“梦”上,分析剧作所表现的“梦幻”和“梦想”色彩背后的深层含义。四梦是一个艺术整体,它从各个侧面反映了汤显祖思想发展的过程。(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杨媛媛[8](2019)在《明清“临川四梦”戏评审美特征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明到清,文人对"临川四梦"的评论非常丰富,涉及各个方面。从明清两代"临川四梦"戏评变化可窥见两代戏曲审美特征的变化。晚明文人对"临川四梦"的评论主要集中在文辞、音律和内容上,肯定其典雅性,是文人化的审美。清代文人对"临川四梦"的评论涉及宾白、排场、结构和演员等方面,更加突出"临川四梦"的表演性、通俗性,颠覆了明代文人化的戏曲审美倾向,使戏曲综合艺术的本质得以体现。晚明到清,戏剧演出逐渐兴盛,戏剧表演逐渐规范化,戏剧理论也由关注文辞转向关注表演。(本文来源于《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辛颖[9](2019)在《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情深——评首部原创戏曲舞蹈诗《临川四梦》》一文中研究指出戏曲舞蹈诗《临川四梦》取材于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同名作品,是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创作的中国首部原创戏曲舞蹈诗。笔者从其名着剧本的选取出发,对戏曲舞蹈诗《临川四梦》的舞蹈结构、音乐风格、舞美特效等进行了多角度评赏。(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06期)
高鹏[10](2019)在《“临川四梦”中的中国“梦”文化意蕴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点睛之笔,渗透在人们的生活点滴中,对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宗教活动等方面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对中国梦文化运用最为娴熟的,莫过于明代戏剧大家汤显祖,其代表作品"临川四梦",堪称为中国梦文化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基于中国梦文化的(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9年02期)
临川四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汪榕培教授在翻译《临川四梦》的过程中,坚持典籍翻译的"传神达意",即传达原作字词的"真"和"实"。他在"临川四梦"英译中实践了传神达意理论,努力求达到原作意思之"真",务传播原作神韵之"实"。他的翻译有效地宣传了中国戏剧文学,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和西方了解中国戏剧文学、文化典籍提供了思路和渠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临川四梦论文参考文献
[1].张恒正.镜像书写与价值诉求的荒诞——汤显祖临川四梦的文化言说[J].枣庄学院学报.2019
[2].温湘频,吴立溪.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汪榕培《临川四梦》英译研究[J].戏剧之家.2019
[3].申宁宁,熊俊敏.“临川四梦”中梦境的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J].参花(上).2019
[4].申宁宁,熊俊敏.浅谈“临川四梦”其“因梦成戏”的美学特征[J].明日风尚.2019
[5].田贵春.“临川四梦”形容词中的双音节单纯词构词情况研究[J].北方文学.2019
[6].黄启哲.江南好戏随春风吹遍大江南北[N].文汇报.2019
[7].郑越.“临川四梦”释梦[D].青海师范大学.2019
[8].杨媛媛.明清“临川四梦”戏评审美特征变化分析[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9].辛颖.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情深——评首部原创戏曲舞蹈诗《临川四梦》[J].戏剧之家.2019
[10].高鹏.“临川四梦”中的中国“梦”文化意蕴探究[J].牡丹.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