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实性假乳头状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非典型,影像学
实性假乳头状瘤论文文献综述
李梅莲,温凤玲,陈国亨,许春媚[1](2019)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非典型影像学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P)的非典型影像学表现。方法于2015年10月—2018年10月共方便选取研究对象11例,均为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SPTP的患者,开展回顾性分析,分别将进行多排螺旋CT和MRI分为A、B组,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纳入该次研究的11例患者,其中年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21、4.665,P<0.05)。年轻组囊性退变发生率72.73%高于老龄组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4,P<0.05);大肿瘤实质内囊变63.64%、出血63.64%和假包膜72.73%发生率明显高于小肿瘤9.09%、18.18%、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于肿瘤包膜、囊变以及增强模式的能力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显示瘤内钙化9例优于B组1例,B组显示瘤内出血10优于A组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TP好发于年轻女性,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其中年龄超过40岁以上的女性会男性SPTP的影像学表现多为实性肿瘤,临床需结合多种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9年31期)
任永梅[2](2019)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磁共振诊断及鉴别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核磁共振(MRI)表现。方法 12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均行MRI检查,分析肿瘤的位置、大小、边缘、信号及增强特征。结果 12例患者中5例肿瘤内有出血, 7例患者内有钙化成分。均为囊实性相间肿块,且边缘清晰,包膜完整,体积较大,直径约5~12 cm。4例位于胰头, 1例位于胰颈, 7例位于胰腺体尾部。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 T2WI高信号影,增强后,病变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实性部分常位于病变周边部位,囊性部分常位于病灶的中心区。本组12例患者,波形蛋白(Vimentin)8例阳性、4例阴性,CD10 5例阳性、7例阴性;突触素(SYN)7例阳性、5例阴性, CD56 10例阳性、2例阴性,β连环素(β-catenin)(核+)9例, PR 7例阳性、5例阴性。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通过影像学及临床特征可在术前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9年20期)
伏晨卉,张彤迪,王一,王乐乐,王文刚[3](2019)在《小儿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超声表现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儿男,10岁,发现腹部包块半年入院。体格检查:右上腹饱满,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墨菲征阴性。右上腹可触及一包块,大小约10.0 cm×8.0 cm×7.0 cm,边界清晰,表面光滑,可推动,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叩诊呈鼓音,移动浊音阴性;可闻及肠鸣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全项、肿瘤四项均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检查:胰头区显示不清,(本文来源于《临床超声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詹茜,王铁功,黄挺[4](2019)在《高龄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及MRI误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龄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及MRI表现特征,提高对高龄人群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影像学误诊高龄组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包括CT和MRI)。结果 CT组:共5例。病灶形态大小不一,其中2例病灶最长径>10cm,内部密度不均匀,可见囊性坏死成分、出血及钙化,3例病灶最长径<5cm,内部密度较均匀,具体成分分辨欠佳。5例病灶边界显示欠清晰。病灶增强后与正常胰腺组织相比:(1)强化程度较低;(2)强化峰值出现较晚。MRI组:共4例。病灶信号呈囊实性改变,其中3例病灶囊性成分可见分隔影,部分囊腔内信号不均匀,可见斑片状T2WI低信号;1例病灶囊性成分较均匀,无明显分隔或异常信号。4例病灶边界均可辨。增强后病灶实性成分渐进性强化。结论胰腺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可以对高龄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做出术前诊断。(本文来源于《中国CT和MRI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郭洋洋,李琰,郭春亮,姜红涛,段国徽[5](2019)在《腹腔内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是一种罕见的具有交界性恶性潜能的胰腺外分泌性肿瘤,可发生于胰腺任何部位,以体尾部多见,较少发生于腹腔及腹膜后。该文报告了腹腔内SPTP 1例。患者因体检发现左腹部肿物8天就诊。CT平扫显示左侧腹腔内一椭圆形囊实性肿块影,密度不均匀,CT值21~40 Hu,似可见部分片状实性部分飘浮在低密度的囊性部分中,呈"浮云征",病变右下缘可见多发点状钙化,与上方空肠分界不清;增强扫描显示肿块边界较清楚,周围实性部分呈持续性中度强化,CT值60~85 Hu,囊性病变未见强化,周围组织呈受压表现。完善术前检查和准备后行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报告肿瘤由实性区、假乳头状区及囊性区组成,呈片状或散在分布,瘤体大小相等,假乳头状区瘤细胞围绕血管生长,囊性区可见黏液变性或出血,符合胰腺外SPTP诊断。本例提示,胰腺外SPTP是临床罕见的一种肿瘤,其在影像学表现上无特异性,与SPTP的典型表现基本一致。考虑到多数患者发病时无明显症状,临床医师应给予足够重视,提高对SPTP及胰腺外SPTP的认识水平,结合临床及CT检查等影像学特征,及早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本文来源于《人民军医》期刊2019年07期)
王月波,陈光文,蒲红[6](2019)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及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CT及MRI特点。结果:10例仅接受CT检查,4例仅接受MRI检查,4例同时接受CT及MRI检查。18例中胰头颈部5例,胰体尾部13例。13例肿瘤边缘规则,5例不规则。14例行CT平扫与增强扫描,均表现为囊实混合型肿块,平扫呈等或低密度,动脉期呈轻至中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增加并呈持续渐进性强化,囊性部分均未见强化;5例肿瘤局部包膜不完整;5例出现颗粒状、点条状或蛋壳状钙化。8例行MRI平扫及增强,表现为囊实混合型肿块,其中4例肿瘤内可见出血,3例包膜不完整,1例压迫胆总管致肝内外胆管及胰管明显扩张。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影像学有助于SPTP的术前诊断。(本文来源于《CT理论与应用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陈海飞,钱旭,张易,张蓬波,张秀忠[7](2019)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35例临床诊疗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诊断与治疗的方法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胰腺SPT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胰腺SP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肿瘤标志物水平、影像学特征、手术相关情况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随访情况,探讨临床对胰腺SPT的诊治特点和体会。结果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显示,有8例胰腺SPT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升高,10例胰腺SPT患者的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升高。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结果显示,所有病例均为单发。35例胰腺SPT患者中,共13例胰腺SPT患者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其中,8例患者被诊断为胰腺SPT。35例胰腺SPT患者中,囊实性胰腺SPT患者10例,囊性胰腺SPT患者15例,实性胰腺SPT患者10例。术后出现胰瘘11例,出血1例,胸腔积液1例,切口感染2例,胃排空障碍1例,其他19例患者未出现术后并发症。以上术后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患者均痊愈,无死亡患者。随访期间,1例患者于术后2年出现了肝转移,行肝转移灶切除术后好转;1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出现了高血糖,经相关治疗后情况稳定。结论胰腺SPT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CT和MRI是其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手术是其有效的治疗手段,预后良好。在临床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诊疗手段。(本文来源于《癌症进展》期刊2019年11期)
曾玉蓉,刘庆余,周泉波,陈汝福,申忱[8](2019)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诊断与良恶性预测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P)的影像和临床表现,探讨CT和MRI对SPNP的诊断以及良恶性SPN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经病理证实的SPNP 6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临床、影像学特征与良恶性SPNP的相关性。结果 SPNP好发于年青女性(85.0%,51/60),中位发病年龄34.5岁,33例(55.0%)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54例(90.0%)肿瘤特异性指标阴性。CT及MRI显示包膜缺损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4.1%,15/34)高于包膜完整的患者(19.2%,5/26),经腹腔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5%,2/19)低于经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9%,18/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06、5.508,P=0.043、0.011)。SPNP肿瘤好发于胰体尾部(60.0%),形态多规则(61.7%),平均直径达5.7 cm。肿瘤具有包膜,增强扫描明显强化,MRI呈环形低信号;瘤内以囊实性为主(56.7%),密度及信号多不均匀(83.3%),可伴有钙化(21.7%)、出血(30.0%),钙化多呈环形位于边缘,增强扫描瘤内表现为渐进性中度强化(100.0%)。良、恶性SPNP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形态以及包膜是否缺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0.029、0.049、<0.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上述因素均不是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SPNP好发于年轻女性,无特异性临床表现。SPNP的CT、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对肿瘤的术前诊断和良恶性的评估具有一定价值。手术是SPNP有效的治疗方法,腹腔镜手术可作为首选手术方式,预后效果好。(本文来源于《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期刊2019年03期)
杨帆,马荣,龚建平[9](2019)在《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DT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多学科协作团队(MDT)讨论提高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认识和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8年5月收治的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在术前进行的MDT讨论进行总结并随访患者的短期预后。结果该病例为一26岁的女性患者,患者术前CT扫描检查发现胰腺体尾部占位并提示肿瘤性病变,经MDT讨论后术前诊断尚未完全明确,但决定行胰腺体尾部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提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出院后随访半年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术前诊断困难,特别是对于不典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通过MDT多学科讨论可降低其误诊率及制定最优的外科治疗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王成,崔文静,王建华,刘永康,周浩[10](2019)在《MS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与乏血供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鉴别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MS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与胰腺乏血供神经内分泌肿瘤(hypoPNE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6例SPN与14例hypo-PNE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灶大小、部位、形态、边界、密度、各期增强扫描CT值、特征性征象(如"浮云征"、钙化、胰胆管扩张等)的显示率、邻近组织受侵或远处转移情况等。结果:SPN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6.2岁,hypo-PNET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2岁,两组患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N组患者出现"浮云征"(42.3%)及钙化(42.3%)的概率均高于hypo-PNET组患者(7.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ypo-PNET组患者发生转移或局部侵犯的概率(28.6%)高于SPN组患者(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胰胆管扩张、病灶各期CT值在两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年龄、"浮云征"、钙化、转移等多因素进行ROC曲线分析,其ROC图的曲线下面积为0.854,对于鉴别两种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9%、65.4%。结论:SPN组患者较hypo-PNET组患者更年轻;两组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影像征象重迭,容易误诊;"浮云征"、钙化、转移等征象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本文来源于《放射学实践》期刊2019年05期)
实性假乳头状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核磁共振(MRI)表现。方法 12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均行MRI检查,分析肿瘤的位置、大小、边缘、信号及增强特征。结果 12例患者中5例肿瘤内有出血, 7例患者内有钙化成分。均为囊实性相间肿块,且边缘清晰,包膜完整,体积较大,直径约5~12 cm。4例位于胰头, 1例位于胰颈, 7例位于胰腺体尾部。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 T2WI高信号影,增强后,病变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实性部分常位于病变周边部位,囊性部分常位于病灶的中心区。本组12例患者,波形蛋白(Vimentin)8例阳性、4例阴性,CD10 5例阳性、7例阴性;突触素(SYN)7例阳性、5例阴性, CD56 10例阳性、2例阴性,β连环素(β-catenin)(核+)9例, PR 7例阳性、5例阴性。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通过影像学及临床特征可在术前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实性假乳头状瘤论文参考文献
[1].李梅莲,温凤玲,陈国亨,许春媚.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非典型影像学表现[J].中外医疗.2019
[2].任永梅.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磁共振诊断及鉴别诊断[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
[3].伏晨卉,张彤迪,王一,王乐乐,王文刚.小儿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超声表现1例[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9
[4].詹茜,王铁功,黄挺.高龄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及MRI误诊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
[5].郭洋洋,李琰,郭春亮,姜红涛,段国徽.腹腔内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J].人民军医.2019
[6].王月波,陈光文,蒲红.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分析[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9
[7].陈海飞,钱旭,张易,张蓬波,张秀忠.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35例临床诊疗体会[J].癌症进展.2019
[8].曾玉蓉,刘庆余,周泉波,陈汝福,申忱.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诊断与良恶性预测因素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9
[9].杨帆,马荣,龚建平.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DT讨论[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9
[10].王成,崔文静,王建华,刘永康,周浩.MS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与乏血供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鉴别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