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朗仲嘎扎西普尺(西藏自治区第一人民医院西藏拉萨850000)
【摘要】目的探索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以及团体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4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为期10周的结构化、封闭式团体心理护理,在基线和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QLQ-C30、SAS、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评估。结果团体心理护理后患者抑郁、焦虑、疲乏、疼痛、气促、食欲丧失、失眠、便秘及腹泻评分显著降低(t=2.907~6.314,P=0.000~0.006);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积极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在小组干预后则显著增强(t=-5.476~-2.237,P=0.000~0.032)。结论团体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情绪状态、社会支持以及应对方式。
【关键词】乳腺癌团体心理护理生存质量社会支持特质应对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4-0065-02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impactofstructuredgroup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onthesurvivalquality,emotion,socialsupportandcopinginbreastcancerpatientsafterchemotherapy.MethodsAtotalof46patientswithbreastcancerafterchemotherapyweresubjectedinthisstudy.Theythenreceiveda10-weekstructuredgroupinterview.Beforeandin4weeksaftertheinterview,allpatientswereinvestigatedbythescaleofQLQ-C30,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socialsupportratingscale(SSRS)andtraitcopingstylequestionnaire.ResultsThescoresofSDS,SAS,pain,fatigue,anhelation,lossofappetite,insomnia,constipationanddiarrheaweredroppeddown(t=2.907~6.314,P=0.000~0.006),andthescoresofsocialfunction,emotionalfunction,rolefunction,positivecopingstyleandSSRSwereincreased(t=-5.476~-2.237,P=0.000~0.032)significantlyin4weeksaftertheendofinterviewthanthosebefore.Conclusionstructuredgroup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hassignificantimpactonthesurvivalquality,emotionalstatus,copingstylesandsocialsupportofthebreastcancerpatientsafterchemotherapy.
【Keywords】breastcancerpatientsafterchemotherapygroup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survivalqualitysocialsupporttraitcopingstyle
恶性肿瘤如乳腺癌患者普遍存在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体现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多个方面[1]。一方面,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功能的缺失等因素是患者感知生活质量下降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生活质量的下降也会加重患者的心理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本研究拟从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及生活质量状况,并采用团体心理护理手段进行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变化,提出规范化的可供临床使用的乳腺癌术后团体心理护理方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术后患者46名;平均年龄47.11±9.36岁;小学以上文化程度;手术时间1~97月;手术方式:根治和扩大根治术20例,改良根治术26例;既往和目前无精神疾病和意识障碍;符合条件且同意参与本研究。
1.2测评工具
1.2.1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AS、SDS)[2]:该量表是标准化的心理量表,分别含20个反映焦虑/抑郁主观感受的项目,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在国内各人群中应用的信效度均较高。
1.2.2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姜乾金编制)[3]:该问卷共20个题目,采用1~5五级计分。分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两个因子。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92,分半信度为0.7751,表明该问卷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1.2.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肖水源,1986年编制)[2]:共10个项目,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信度系数0.825~0.896,效度系数0.724~0.835。
1.2.4生活质量评定量表采用万崇华等根据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开发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量表体系中的核心量表编译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中文版][4]。共30个条目,其中1~28条目为1~4四级评分制,分别代表“从来没有,有一点,较多,很多”,29和30条目为1~7七级评分制,1代表非常差,7代表非常好,这些条目分为15个领域,有5个功能领域(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9个症状领域(包括疲劳、疼痛、恶心与呕吐、气促、失眠、食欲丧失、便秘、腹泻、经济困难)以及1个总体健康状况领域。
1.2.5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采用自制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调查受试者的年龄、受教育年限、患病时间、手术时间、手术方式等资料。
1.3团体心理护理流程
1.3.1采用基于认知行为理论设计的同质性、结构式、封闭式团体,每组6-8人,每次1-1.5小时,每周一次,共10次,心理护理过程由有经验的心理治疗师进行,并设助理一名。主题包括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压力管理、放松训练等。所有入组患者均在入组前接受一般疾病知识宣教。
1.3.2团体心理护理实施过程。第1次:建立关系,营造气氛,团体形成。治疗师简单的介绍团体心理治疗,团体成员相互介绍,每个人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姓名、爱好、参加团体心理治疗的目的等。让团体成员共同订立团体规范、设计团体名称,通过“滚雪球”等活动进一步加强成员之间的认识和沟通,逐步建立安全、信任的关系。
第2-3次:情绪宣泄与管理。通过“解开千千结”等活动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建立信任感的环境。让每位成员大致讲解自己所患疾病,使其潜意识里接受自己患病的事实。通过讲解,团体成员能了解其相互间疾病的相似性,引起感情共鸣,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同时引导成员给他人以反馈,逐步建立团体凝聚力。其间,领导者对及时觉察出的团体动力的负性变化给予及时处理。鼓励成员主动描述自己患病后的情绪体验,其他成员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鼓励从正反两个反面进行讨论;介绍情绪的ABC理论,鼓励成员自由的描述情感与认知的关系,布置家庭作业,要求成员积极寻找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并改正之,为下一阶段做准备。
第4-5次:认知重建。继续鼓励成员介绍自己生活中的案例,提取其中的不合理认知,用新的认知对抗原有的认知。使用想象技术练习将新的认知模式用到社会情境之中,取代原有的认知模式,要求成员重新评价自我效能以及自我在处理认识和情境中的作用。布置家庭作业并反馈自身感受。
第6-7次:放松训练。指导的方式教会成员放松训练的方法,选用适当的增氧运动减轻疲劳;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学会自如地放松全身肌肉;指导患者练习慢节律呼吸技术,减轻因疾病产生的焦虑。
第8-9次:人际关系及社会支持系统重建。鼓励学员了解自身的人系状况,讨论人际关系的意义以及对自身疾病康复的作用;讲述自己在生活中得到的社会支持,重新寻找可能的社会支持。
第10次:结束。成员分享参加本次团体心理治疗的感受,解答疑问,引导成员回顾自己患病依赖的情绪变化过程和相关的躯体症状,鼓励他们将在团体治疗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的行为泛化至团体外,寻求更多的社会支持。
1.4统计方法数据采用EpiData3.2软件录入,计数资料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所有统计过程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P<0.05被定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小组成员间年龄、手术方式、患病时间的差异分析
46名患者共分6个治疗小组,各小组成员的年龄构成(F=1.083,P=0.358)、平均患病时间(F=0.462,P=0.709)、手术方式(χ2=0.581,P=0.750)均无统计学差异。
2.2心理护理前后患者情绪状态、生存质量、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比较团体心理护理后,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明显降低;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角色功能明显增强;疲乏、疼痛、气促、失眠、食欲丧失、便秘、腹泻等症状的评分也显著降低;社会支持总分和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明显增强;积极应对方式也有显著地提高。
表1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AS、SDS)评分(x-±s)
3讨论
心理因素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且其直接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相关,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患者的心理障碍一方面产生于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如疾病带来的焦虑,治疗措施带来的痛苦,对死亡恐惧,对家庭的顾虑等;另一方面产生于角色转换的不适应性。社会心理学家对此的解释是:人在患病后,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住院后由于环境改变都会产生病人特有的心理需求和反应[5]。研究证明,癌症患者接受心理干预并不能影响其对治疗的反应及缓解率,但可以明显减轻其心理问题[6,7]。
本研究表明,接受团体心理护理的患者,其抑郁、焦虑显著的改善,减轻了负性情绪对躯体症状的影响,对病理生理的进展起到抑制作用,重新恢复内环境稳态,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经干预后能采取更加积极应对方式来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主观体验到的社会支持明显增加,对支持的利用度显著改善,这些都有利用患者重新理解患病后的角色转变,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升生活的信心,保障生活的质量。
关注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治疗疗效及预后,是心理-生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要求。团体心理治疗作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心理治疗方法,效果肯定,且相对于个别心理治疗,可显著节省治疗时间与人力,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上普遍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RowlandJH,DesmondKA,MeyerowitzBE,etal.Roleofbreastreconstructivesurgeryinphysicalandemotionaloutcomesamongbreastcancersurvivors[J].JNatlCancerInst,2000,92:1422-1429.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3]姜乾金.特质应对问卷[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特刊):36-37.
[4]万崇华,陈明清,张灿珍,等.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中文版评介[J].实用肿瘤杂志,2005,20(4):353-355.
[5]许华山,许霞.癌症发病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的比较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9,24(6):18-19.
[6]沙立民,胡秀娟,陈小梅,等.社会支持对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5):793-794.
[7]JonesG.Supportingcancerpatientsandtheircarers:thecontributionofarttherapyandclinicalpsychology[J].IntJPalliatNurs,2009,15(12):609-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