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雌核发育单倍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西瓜(Citrullus,lanatus),单倍体,未授粉子房,植株再生
雌核发育单倍体论文文献综述
闵子扬,邹甜,阮万辉,孙小武[1](2019)在《西瓜离体雌核发育诱导单倍体植株再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建立完善的西瓜未授粉子房离体培养技术体系,本研究以西瓜未授粉子房为外植体,在离体条件下研究了激素种类、基因型、取样时间和热激处理时间对胚状体诱导效果的影响,并对再生植株倍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外植体在MS+3.0 mg/L 2,4-D+1.5 mg/L 6-BA+0.5 mg/L NAA或MS+0.04 mg/L TDZ两种培养基上,胚状体诱导率分别为23%和22.3%,二者之间差异不显着;不同西瓜品种胚状体诱导率差异显着,‘早佳’最高可达23.3%,‘QL-2’最低只有2.3%;开花前12 h取样接种,胚状体诱导率最高可达22.3%;在35℃黑暗条件下热激5 d有利于子房的膨大和出胚,平均每瓶出胚5.3个;流式细胞术是鉴定再生植株倍性快速准确的方法。本研究结果为西瓜单倍体育种技术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13期)
陈伟,孙杨,王清华,王海英,高莉敏[2](2018)在《大葱离体雌核发育诱导单倍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葱未开放花蕾为试材,研究花蕾大小、培养基、外源激素浓度配比不同对大葱离体雌核诱导单倍体的影响,旨在建立大葱离体雌核发育诱导单倍体技术体系。结果表明:直径为2. 0~2. 5 mm的未开放花蕾为最适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添加1. 0 mg·L-12,4-D和1. 5 mg·L-16-BA时,其雌核发育胚诱导率可达3. 5%;在B5培养基中添加1. 0 mg·L-12,4-D和1. 0 mg·L-16-BA时,其雌核发育胚诱导率可达2. 5%。将雌核发育胚转移至不含外源激素的1/2MS培养基中诱导生根,可发育成完整植株。通过根尖染色体计数分析,136株再生植株中有15株为单倍体,单倍率11%。由单倍体加倍获得的双单倍体是重要性状遗传分析、分子标记及数量性状研究的理想材料,此研究可为大葱遗传育种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2期)
柯思佳,钱春桃,包卫红,倪维晨,李瑞霞[3](2018)在《甜瓜离体雌核发育诱导单倍体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界中自发的单倍体发生概率极低,通过人工的单倍体诱导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单倍体发生概率。离体雌核发育诱导单倍体是植物单倍体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重点综述了近年来通过离体雌核发育途径诱导甜瓜单倍体的研究进展,包括未授粉子房离体培养途径和辐射花粉诱导单倍体培养途径,分别讨论了供体基因型、培养基、接种时胚珠的发育时期、预处理方式等因素对诱导甜瓜单倍体再生频率的影响,同时对甜瓜单倍体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对甜瓜单倍体培养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接下来甜瓜离体雌核发育诱导单倍体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瓜菜》期刊2018年09期)
姬璇[4](2018)在《基于体外雄核发育的穿心莲单倍体新种质创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穿心莲为闭花授粉植物,由于其品种单一、多样性低导致产量下降、有效成分含量降低等问题。开展高产、优质新种质的培育研究迫在眉睫。传统方法选育新品种一般要经过5~7年自交,才能育出稳定的品种。体外雄核发育是诱导游离小孢子(花粉)离开原来配子体的单细胞体外发育途径。单倍体育种可以极大缩短育种周期,有助于选育高产、质优、抗逆性好、抗病能力强的新品种,可以为穿心莲品质改良和种质创新提供新途径。本项目采用染色体倍性育种技术,培育穿心莲单倍体植株,重点考察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穿心莲小花花药小孢子的活力;供体植株生长状况、小孢子发育时期、预处理、激素对穿心莲单倍体植株诱导的影响;穿心莲单倍体、二倍体植株、同源四倍体的染色体倍性及穿心莲总内酯含量检测。本研究为基于染色体工程选育产量高、有效成份含量高、品质优良的穿心莲新种质提供技术支持,为穿心莲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产业化种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1)对穿心莲的花进行解剖学研究,通过穿心莲花序及小花形态结构观察、体视镜下解剖、显微鉴别等方法对穿心莲花的形态及显微结构进行探究。穿心莲的花序为总状花序,小花长度1.3~1.5cm,全花附腺毛和微毛;花萼5,披针形;唇形花冠,上唇瓣两瓣合生1浅裂,白色;下唇瓣叁瓣合生2深裂,有深紫色斑纹;雄蕊2,花药连生,花丝有白色绒毛;雌蕊1,柱头伸至两花药之间,子房上位,2心皮,2室,中轴胎座;花粉粒长椭圆形或圆球形,表面具浅纹,有纵沟,3个萌发孔;穿心莲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和绒毡层组成;花粉小孢子有单核期,双核期与成熟期,单核期的小孢子又分为单核居中期与单核靠边期。上述鉴别特征可用于确定穿心莲花粉发育时期与穿心莲小花之间的对应关系。(2)以穿心莲花粉为实验材料,明确穿心莲小花供体生长阶段、采集时间与穿心莲花粉活力之间的关系,建立穿心莲花粉体外萌发最适培养条件,比较I_2-KI染色法、TTC染色法染色效果。通过I_2-KI染色法、TTC染色法、离体萌发法测定不同时期和采集时间的穿心莲花粉活力;采用离体培养法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和预处理对花粉管萌发的影响。以碘-碘化钾染色法测定花粉活力,15:00采集的药丝比为1:4的花粉染色率最高;用TTC染色法测定花粉活力,15:00采集的药丝比为1:6的花粉染色率最高,TTC法测定的花粉活力趋势与花粉管萌发法测定的花粉活力趋势相同,均为花粉活力随着药丝比的减少而成增高趋势。穿心莲花粉离体萌发较为适宜的培养基组合为:10%蔗糖+0.3 g·L~(-1)氯化钙+1 g·L~(-1)硼酸+15%PEG,萌发率为82.5%。预处理条件对穿心莲花粉离体萌发有显着影响,4℃冷处理24 h能显着提高花粉萌发率(P<0.05)。4℃冷处理48 h与30℃热处理24 h的穿心莲花粉管萌发率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但30℃热处理48 h组可得出,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长,花粉管萌发率有下降趋势。(3)以穿心莲的小花为实验材料,明确穿心莲单倍体愈伤组织最优的诱导条件和分化条件。在无菌条件下以穿心莲花粉小孢子悬浮液和花药为实验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花粉小孢子悬浮液与花药均不能产生肉眼可见的愈伤组织。在以N6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的正交试验中,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12.96%。最优水平组合为A2B1C2D3,即1.0 mg·L~(-1)PP333、1.0 mg·L~(-1)KT、0.5 mg·L~(-1)2,4-D、0.5 mg·L~(-1)NAA。在Nistch培养基上的最高诱导率20.34%高于在N6培养基上的最高诱导率12.96%。但是在Nistch培养基上接种的花药诱导时间长,继代培养的过程中极易褐化,多次转瓶,添加活性炭均不能抑制褐化,不利于实验结果的统计,不不适宜用来诱导穿心莲单倍体。选择生活状态良好的深绿色愈伤组织,转入以下培养基中:N6+2.0 mg·L~(-1)6-BA+0.5 mg·L~-11 NAA+50 mL·L~(-1)椰汁,培养30d,愈伤组织分化出胚根,形态学上端深绿色呈心形。(4)采用染色体制片法和流式细胞术法鉴定诱导得到的胚性愈伤组织的染色体倍性,并且与正常倍性的穿心莲植株和实验室诱导的同源四倍体植株对比。最佳的染色体制片方法为:在2000 mg·L~(-1)秋水仙素溶液中处理2 h,冰箱4℃暗处理,蒸馏水漂洗5次,每次5 min;将预处理好的根尖材料转入卡诺氏固定液[无水乙醇:冰醋酸(3:1)]中迅速杀死细胞,固定24小时以上,放置于4℃冰箱中进行暗处理,蒸馏水漂洗5次,每次5 min;取固定好的根尖,转入1 mol·L~(-1)盐酸溶液中60℃恒温水浴解离,解离20 min,蒸馏水漂洗5次,每次5min;解离好的材料放在载玻片上,用刀片切去伸长区,只留下1~2 mm的分生组织,滴一滴改良石碳酸品红染色液染色5 min后,用稀醋酸洗去多余的改良石炭酸品红染色液,即可进行压片,显微镜检,拍照记录。穿心莲单倍体愈伤组织染色体X=12、二倍体染色体2X=24、同源四倍体染色体4X=48,经体外雄核发育的穿心莲愈伤组织染色体为原二倍体植株的1/2,鉴定为穿心莲单倍体愈伤组织,经染色体加倍后的植株染色体数目为原二倍体植株的2倍,即为同源四倍体。(5)采用高效液色谱法测定不同倍性穿心莲植株有效成分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明确穿心莲染色体不同倍性类型与药材产量及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的相关性。穿心莲单倍体胚性愈伤组织中心莲内酯含量(0.660 mg·g~(-1)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分别为8.836、7.299 mg·g~(-1),穿心莲四倍体的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2.893 mg·g~(-1))比二倍体(0.659 mg·g~(-1))高,是二倍体的439%,具有显着性意义。脱水穿心莲内酯主要来源于穿心莲植株的叶,穿心莲单倍体愈伤组织还未能分化出叶片,未能积累脱水穿心莲内酯。此方法可用于分化后穿心莲单倍体植株的品质评价。(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5-01)
周贺,张蕊,徐其征,麻天宇,江振华[5](2017)在《冷休克诱导红鳍东方鲀雄核发育单倍体的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无需卵子失活仅用冷休克方法诱导雄核发育单倍体,以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为研究对象,试验选用L9(34)设计,进行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处理温度设为0、2、4℃,处理持续时间设为30、45、60min,处理起始时间设为2、5、8 min,共9个试验组,并对其后代采用单个胚胎染色体计数法进行染色体数目统计及微卫星分。结果表明:冷休克诱导得到的单倍体率最高为第7试验组和第9试验组,分别为受精后8min在4℃下处理30 min和受精后5min在4℃下处理60min,单倍体率分别为86.7%和80.0%;根据正交试验直观分析结果,得出冷休克诱导红鳍东方鲀雄核发育单倍体的3因素最优组合为处理温度4℃、处理持续时间60min、处理起始时间8min;影响冷休克诱导单倍体的3因素主次顺序为处理温度>处理起始时间>处理持续时间;微卫星分析结果表明,单倍体携带的遗传基因全部为父本的遗传基因。研究表明,仅用冷休克方法可以成功诱导红鳍东方鲀雄核发育单倍体,雄核发育单倍体率高达86.7%,为进一步研究诱导红鳍东方鲀雄核发育二倍体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201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1-08)
刘冰江[6](2016)在《离体雌核发育诱导洋葱单倍体与分子标记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洋葱(Allium cepa L.,染色体数2n=2x=16)是百合科(Liliaceae)葱属(Allium)二年生蔬菜,在世界范围内栽培广泛,其年生产量和生产面积居于世界蔬菜生产的第叁位。我国种植洋葱的历史虽然较短,但是发展迅速,在全国各地广泛栽培,是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洋葱是典型的异花授粉蔬菜,自交衰退严重。传统育种方法育成优良的自交系需要6~10年的时间,而通过单倍体途径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选育出整齐一致的纯系,明显提高选择效率。此外,单倍体加倍获得的双单倍体可作为重要性状的遗传分析、分子标记及数量性状研究的理想材料。本研究以不同来源的中日照型洋葱自交系、常规种、杂交种为材料,通过离体雌核发育途径诱导培养洋葱花蕾,对适宜培养基的筛选、培养程序优化、植株再生、染色体倍性鉴定、染色体加倍技术、分子标记鉴定等进行了研究。利用获得的洋葱不育双单倍体、可育双单倍体以及二者杂交获得的F1,采用SLAF-seq技术进行测序,获得多态性SLAF标记,并开发出大量特异性SNP位点。主要结果如下:1.以引自日本的3个中日照型洋葱杂交种的花蕾为外植体材料,研究了2,4-D和6-BA浓度及配比对单倍体诱导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1.5 mg·L-1 2,4-D+1.5 mg·L-1 6-BA和2.0 mg·L-1 2,4-D+2.0 mg·L-1 6-BA的B5培养基适于胚的诱导,诱导率最高达到4.00%。2.对洋葱花蕾的诱导培养程序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花蕾大小对洋葱的离体雌核发育有很大影响。直径2.1~3.0 mm的花蕾离体诱导培养时成胚率明显低于其它直径的花蕾。直径3.1~4.0 mm的花蕾诱导成胚率最高。‘地球’的花蕾经低温预处理1 d后成胚率明显增高,预处理3 d后胚的诱导率开始明显下降。而‘大宝’的花蕾经低温预处理1 d后成胚率没有显着变化,预处理3 d后胚的诱导率明显下降。3.不同基因型洋葱雌核发育胚的诱导率存在很大差异。本试验供试的9个洋葱基因型中胚的诱导率最高的是杂交种‘地球’,诱导率为4.67%,其次为‘大宝’和‘阿盾’,诱导率分别为4.33%和4.00%,没有显着差异。2个常规种‘天正红玉’和‘天正黄金’分别诱导出了6枚和8枚胚,诱导率显着少于其他基因型。2个自交系503和217分别诱导出13枚和10枚胚,诱导率显着大于常规种,但显着少于5个杂交种。总的来说,杂交种的胚诱导率大于自交系,自交系的诱导率大于常规种。4.将所获得的雌核发育胚转移至含有30 g·L-1蔗糖的1/2B5+0.5mg·L-1NAA培养基中,5d后即可发育成正常植株。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所获得的再生植株进行dna相对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正常二倍体的样品分离峰出现在140相对荧光强度中,据此断定分离峰出现在70荧光强度的为单倍体材料。为进一步验证再生植株的倍性,对通过流式细胞仪鉴定过的植株再进行根尖染色体计数分析,结果表明经鉴定为二倍体的植株染色体数为2n=2x=16,鉴定为单倍体的染色体数为n=x=8,与流式细胞仪的鉴定结果完全吻合。5.研究了秋水仙素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对单倍体植株染色体加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处理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随着秋水仙素浓度升高,再生植株的存活率降低,但二倍体率增加;在相同秋水仙素浓度下,随处理时间延长,植株的成活率下降,但二倍体率增加。浓度为200mg·l-1的秋水仙素处理48h,对两个供试品种的染色体加倍效果最好,成活率分别为61.11%、50.00%,加倍率分别为44.44%、38.89%。6.利用dnf-566、rns-357和acskp1标记对部分再生植株进行了检测。‘阿盾’的11株再生植株均为纯合的msms或msms,‘地球’的15株再生植株中在ms位点的基因型均为纯合的。‘大宝’的16株再生植株中,有13株在ms位点的基因型均为纯合的,3株是杂合的。7.生根良好的再生植株经驯化、炼苗后,移栽到试验基地网棚,绝大多数再生植株成活,形态正常,生长发育良好。洋葱单倍体植株矮小、细弱,开花期与二倍体洋葱植株基本一致,但抽生花薹矮小。整个花序较小,花蕾数少而且小。花药小,没有花粉。双单倍体植株性状表现符合二倍体特征,能正常开花。经分子标记鉴定为msms基因型的双单倍体植株育性正常,而鉴定为msms基因型的双单倍体植株表现为雄性不育。育性正常的双单倍体植株开花后套袋,放入苍蝇授粉自交,获得了发育饱满、发芽力强的自交种子。对不育双单倍体植株,利用其作为母本与可育双单倍体杂交,获得了f1代种子。8.以获得的可育双单倍体dh-17、不育双单倍体dh-1及部分f1代单株为材料,利用基于简化基因组深度测序的slaf-seq技术,选择洋葱转录组作为参考进行电子酶切预测,最终确定使用pvuii+scai酶切。将南芥的测序读长与参考基因组的比对结果显示双端比对效率为80.60%,大部分测序读长的插入片段长度都在范围之内,表明建库质量良好。通过测序共获得125.98m读长,各样品所获读长数量在29736~30825419范围内。所有样品的测序质量值q30均大于80%,说明测序碱基错误率较低,所获数据合格。测序获得平均gc含量为35.77%,而且含量比较平均,说明达到了测序要求。对满足质量要求的测序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共开发出各类型标签294911个,其中多态性SLAF标签14776个,仅占SLAF标签总数的5%。根据基因型编码规则对筛选出的多态性标签进行基因型编码,共得到可编码8种基因型的标签6384个,其中5354个多态性标签符合aa×bb类型,占可编码标签的83.86%。利用多态性标签进一步进行SNP位点的开发,共得到36109个群体的SNP。样品亲缘关系鉴定结果表明异常标签数目所占比例均远远小于0.5%,由此可以判定样品F1-1、F1-2、F1-3、F1-4、F1-5均为DH-17和DH-1的子代。(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6-05-10)
张立杰,杨颖,沈文娟,王建设[7](2015)在《西瓜离体雌核发育诱导单倍体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西瓜杂交组合P_1/P_2的F_1为材料,开展未授粉胚珠离体培养研究,并运用流式细胞仪和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再生植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离体培养获得的4个胚状体中有3个诱导产生了丛生芽,分别命名为R_1、R_2和R_3,经伸长生长和生根培养产生了再生植株.DNA相对含量分析并结合SSR分子标记显示,R_2胚状体产生的再生植株为单倍体,R_1和R_3胚状体的再生植株为二倍体.通过未授粉胚珠离体培养获得西瓜单倍体的方法是可行的,为西瓜单倍体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来源于《农业科学研究》期刊2015年04期)
苏芃[8](2014)在《黄瓜雌核发育途径诱导单倍体及其再生植株》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界中自发的单倍体发生概率极低,且需要一个高效的筛选手段进行筛选。通过人工的单倍体诱导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单倍体发生概率。单倍体材料的应用能够大大缩短育种进程。黄瓜中如果能有一套高效的单倍体诱导技术势必能够改变现有的育种方式。本文从通过辐射花粉授粉诱导单倍体、对未授粉子房片进行培养诱导单倍体、以及通过远缘花粉授粉诱导单倍体的发生。尝试获得一个能够提高单倍体发生频率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具体试验结果如下:1.辐射花粉授粉诱导单倍体的研究通过辐射花粉诱导单倍体对所获得小植株进行生根培养驯化移栽,取根系进行染’色体制片倍性鉴定,鉴定发现获得的35株再生植株均为单倍体植株。驯化过程中发现,单倍体植株驯化易形成雌花丛,这个现象在转基因黄瓜移栽中同样发生,增加了移栽难度。基因型对单倍体诱导率影响较大,10个不同的基因型中只有4个基因型能培养出单倍体再生植株。单倍体诱导率最高的是宁佳7号,但在后期驯化过程中大多发生雌花丛生,不能正常生长,而12552、12553则表现较好,可用于下一轮实验。本实验验证了前期优化的实验条件150Gy、春季授粉适宜进行辐射花粉授粉诱导单倍体的研究,筛选出了两个较好的基因型12553、12552,所获得的单倍体植株可用于下一步加倍实验。2.通过未授粉子房离体培养获得黄瓜单倍体的研究通过未授粉子房诱导单倍体,在不同激素处理组合对诱导率影响研究中,处理13虽然有最高的诱导率,但在后面培养中胚珠容易愈伤,加入NAA的处理组合都有这种现象,最终确定最优培养处理组合为MS+0.02mg/LTDZ+0.2mg/L6-B A.对所获得的8个植株进行倍性鉴定发现都为二倍体。3.通过远缘杂交授粉处理获得黄瓜单倍体材料初探我们同样尝试了用葫芦科远缘花粉授粉诱导黄瓜单倍体发生,但由于样本数较小并未获得单倍体材料,还需扩大远缘花粉授粉的样本数,以及供粉的葫芦科品种数。(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4-04-01)
王玉生,李雅娟,于长宁,姜志强,李霞[9](2014)在《冷休克诱导大鳞副泥鳅雄核发育单倍体》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诱导鱼类雄核发育单倍体的新方法及形成机制,以大鳞副泥鳅为研究对象,无须卵子失活,仅用冷休克诱导雄核发育单倍体,并对其后代的早期胚胎发育、染色体数目、分裂胚细胞学观察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早期胚胎发育结果显示,0℃与3℃处理组的孵化率分别为0.83%和57.42%,二者之间孵化率差异显着(P<0.05),0℃和3℃处理组均表现出单倍体综合征。染色体倍性鉴定结果显示,0℃处理组染色体分布为18~27,单倍体率为81.40%,3℃处理组染色体分布为20~30,单倍体率为68.97%。分裂胚细胞学观察结果显示,3℃处理组受精后60 min,卵核和第二极体位于胚表面,有一同释放迹象。结果表明,对大鳞副泥鳅受精卵进行3℃冷休克处理60 min,可以成功诱导雄核发育单倍体,研究推测冷休克诱导大鳞副泥鳅雄核发育的细胞学机制是雌核和第二极体一同释放。(本文来源于《水产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王玉生,李雅娟,于长宁,姜志强,李霞[10](2013)在《冷休克诱导大鳞副泥鳅雄核发育单倍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诱导鱼类雄核发育单倍体的新方法及形成机制,以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为研究对象,无须卵子失活,仅用冷休克诱导雄核发育单倍体,并对其后代的早期胚胎发育、染色体数目、分裂胚细胞学观察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早期胚胎发育结果显示,0℃与3℃处理组的孵化率分别为0.83%和57.42%,二者之间孵化率差异显着(P<0.05),0℃和3℃处理组均表现出单倍体综合症。经染色体倍性鉴定结果表明,0℃处理组染色体分布在18~27范围内,单倍体率为81.40%,3℃处理组染色体分布在20~30范围内,单倍体率为68.97%。分裂胚细胞学观察结果显示,3℃处理组受精后60 min,卵核和第二极体位于胚表面,有一同释放迹象。研究结果表明,对大鳞副泥鳅受精卵进行3℃冷休克处理60 min,可以成功诱导雄核发育单倍体。并推测冷休克诱导大鳞副泥鳅雄核发育的细胞学机制可能是雌核和第二极体一同释放了。该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鱼类性别控制的理论,而且为全雄鱼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来源于《2013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10-22)
雌核发育单倍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大葱未开放花蕾为试材,研究花蕾大小、培养基、外源激素浓度配比不同对大葱离体雌核诱导单倍体的影响,旨在建立大葱离体雌核发育诱导单倍体技术体系。结果表明:直径为2. 0~2. 5 mm的未开放花蕾为最适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添加1. 0 mg·L-12,4-D和1. 5 mg·L-16-BA时,其雌核发育胚诱导率可达3. 5%;在B5培养基中添加1. 0 mg·L-12,4-D和1. 0 mg·L-16-BA时,其雌核发育胚诱导率可达2. 5%。将雌核发育胚转移至不含外源激素的1/2MS培养基中诱导生根,可发育成完整植株。通过根尖染色体计数分析,136株再生植株中有15株为单倍体,单倍率11%。由单倍体加倍获得的双单倍体是重要性状遗传分析、分子标记及数量性状研究的理想材料,此研究可为大葱遗传育种奠定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雌核发育单倍体论文参考文献
[1].闵子扬,邹甜,阮万辉,孙小武.西瓜离体雌核发育诱导单倍体植株再生[J].分子植物育种.2019
[2].陈伟,孙杨,王清华,王海英,高莉敏.大葱离体雌核发育诱导单倍体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8
[3].柯思佳,钱春桃,包卫红,倪维晨,李瑞霞.甜瓜离体雌核发育诱导单倍体研究进展[J].中国瓜菜.2018
[4].姬璇.基于体外雄核发育的穿心莲单倍体新种质创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
[5].周贺,张蕊,徐其征,麻天宇,江振华.冷休克诱导红鳍东方鲀雄核发育单倍体的条件优化[C].201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7
[6].刘冰江.离体雌核发育诱导洋葱单倍体与分子标记开发[D].山东农业大学.2016
[7].张立杰,杨颖,沈文娟,王建设.西瓜离体雌核发育诱导单倍体及鉴定[J].农业科学研究.2015
[8].苏芃.黄瓜雌核发育途径诱导单倍体及其再生植株[D].南京农业大学.2014
[9].王玉生,李雅娟,于长宁,姜志强,李霞.冷休克诱导大鳞副泥鳅雄核发育单倍体[J].水产学报.2014
[10].王玉生,李雅娟,于长宁,姜志强,李霞.冷休克诱导大鳞副泥鳅雄核发育单倍体的研究[C].2013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3
标签:西瓜(Citrullus; lanatus); 单倍体; 未授粉子房; 植株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