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氧气液相氧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硝基,氧气,甲苯,液相,苯甲酸,阴离子,动力学。
氧气液相氧化论文文献综述
张灿宇,胡松启,刘林林,钱建国,刘元敏[1](2019)在《氧化亚氮和氧气二元组分气-液相平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液体氧化亚氮的自增压性能,使用PR(Peng-Robinson)状态方程,求解不同百分含量、温度、压强条件下氧化亚氮和氧气的相平衡状态,得到-40~30℃下二元组分气-液相平衡数据,并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计算获得的相平衡数据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吻合程度较好,PR状态方程能较好地描述该二元组分气-液相状态;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随着压强的升高,气相密度增大,而由于氧气的溶解度增大导致液相密度逐渐减小,-40℃时压强从1MPa增大到15 MPa,气相密度提高了28倍,液相密度从1 126kg/m3减小到767kg/m3;在一定压强条件下,与气相密度相比,液相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更显着,8 MPa时气相密度从-40℃的200kg/m3升高到30℃的318kg/m3,液相密度从-40℃的1 035kg/m3减小到30℃的542kg/m3。(本文来源于《上海航天》期刊2019年S1期)
柏葳[2](2016)在《氧气液相氧化对硝基甲苯制备对硝基苯甲酸反应机理的验证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氧气液相氧化对硝基甲苯制取对硝基苯甲酸的实验研究,探索氧气液相氧化对硝基甲苯制取对硝基苯甲酸的反应过程、反应中间状态、产物及杂质的结构等相关内容,同时通过现代分析手段对副产品进行分析,对已提出的反应机理进行验证与研究,并结合其他实验结果间接地证实了对硝基苯甲基阴离子等重要中间体的存在,从而间接地证实了所提出的反应机理。(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6年14期)
谭平华,刘长军,唐盛伟,梁斌[3](2008)在《氧气分压对甲苯液相氧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直径为48 mm 的鼓泡塔反应器中,模拟工业条件研究了氧气分压对甲苯液相催化氧化生成苯甲酸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甲苯液相催化氧化反应在低氧气分压下对氧气是1级反应,随氧气分压增加,氧气的影响逐渐减弱,在高氧气分压区过渡为对氧气是0级反应.根据甲苯氧化的自由基链式反应机理,推导出了覆盖整个氧气浓度区的动力学方程,不仅可以很好地解释在不同氧气分压区氧气级数变化的现象,而且对反应过程的描述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在145℃和155℃反应温度下的计算误差小于4%。(本文来源于《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期刊2008年03期)
王洪艳,陈敏东,刘宝生,谢颖,纪红兵[4](2007)在《镁铝水滑石固载重铬酸钾液相活化氧气氧化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共沉淀法制得镁铝水滑石固载K2Cr2O7催化剂HT-Cr2O72-,将该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以分子氧为氧化剂用于催化醇的液相氧化反应,并以2-吡啶甲醇的氧化反应为模型探讨了温度、溶剂、催化剂量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苯、叁氟甲苯等溶剂更有利于反应进行,2-吡啶甲醇转化率随着温度上升明显提高,该催化剂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实现醇类化合物的高选择性氧化转化;和其他固体催化剂用于液相醇氧化相比,该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活性转化数(TON)。(本文来源于《茂名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贡卫涛[5](2006)在《氧气液相氧化取代环戊二烯合成吡喃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吡喃盐是一类含有正电荷的氧杂环化合物。作为非常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它可以合成许多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而它独特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能使之可以作为Q-开关材料、激光染料、传感器、敏化剂等等。最近两年报道的关于吡喃盐作为基因传输试剂以及与分子筛相结合作为光催化剂的研究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为吡喃盐研究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吡喃盐传统的合成路线是多个开链化合物复杂的环化反应,主要涉及缩合-脱氢机理。它的缺点是步骤多、产率低、而且很难合成α-位单取代(即α-位只有一个取代基)的吡喃盐。从环状化合物出发一步合成吡喃盐是一个新颖的过程。在以前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发现了高氯酸银可以氧化多苯基环戊二烯而生成吡喃盐,其中银离子既作为Lewis酸催化剂同时又作为反应的氧化剂。但是由于其昂贵的价格、吡喃盐较低的产率、以及对反应条件的苛刻要求限制了其作为这个反应的反应试剂的应用。近年来,使用环境友好的氧气作为氧化剂是研究者追求的目标。所以,我们试图使用质子酸加氧气代替高氯酸银来实现环戊二烯衍生物的氧化一步合成吡喃盐。经过实验证明是可行的,利用这个方法合成吡喃盐步骤少,产率高,选择性好,同时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本文主要从叁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底物环戊二烯衍生物的合成,见1;第二,氧气液相氧化环戊二烯衍生物合成吡喃盐的反应普遍性与机理讨论,见2-4;第叁,α-位单取代吡喃盐的反应活性与荧光性关联研究,见5,其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根据研究需要合成了具有不同取代基的环戊二烯衍生物,包括1,2,4-叁苯基环戊二烯、1,2,3,4-四苯基环戊二烯、1,2,3,4,5-五苯基环戊二烯、5-甲基-1,2,3,4-四苯基环戊二烯、5-乙基-1,2,3,4-四苯基环戊二烯、1,2,3,4,5-五甲基环戊二烯、1,2,3,4-四氯代环戊二烯、5-溴和5-氯-1,2,3,4-四苯基环戊二烯、1,2,3,4,5-五苯基环戊二烯甲醚以及1,2,3,4-四苯基环戊二烯醇。合成中对一些实验过程和操作做了部分改进。 2.研究了多个环戊二烯衍生物在高氯酸存在下被基态氧气氧化的反应,探讨了该反应的普遍性,并利用核磁共振、红外、紫外、质谱、元素分析和单晶衍射确定了产物吡喃盐的结构。结果表明,含有供电子取代基的环戊二烯衍生物可以顺利的生成吡喃盐,而含有吸电子取代基和在酸性条件下易聚合的环戊二烯衍生物则不能生成吡喃盐。通过对吡喃盐结构的分析,发现氧原子插入到环戊二烯环的烯丙位碳和双键碳之间。当这两个位置上没有取代基时,就可以轻易的合成α-位单取代基的吡喃盐,这利用常规方法很难实现。α-位单取代吡喃盐有很高的反应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其化学反应提供了可能。(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6-03-01)
姜韶堃[6](2005)在《苯甲醛液相氧气氧化制苯甲酸氧化与萃取集成过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多级卧式反应萃取塔内苯甲醛液相氧气氧化制苯甲酸氧化与萃取的集成过程。集成过程将苯甲醛的液相氧化和苯甲酸的液液化学萃取集中在一个反应器中进行。在该过程中,氧气通过塔内喷射装置喷射出来,具有双重作用,即是苯甲醛液相氧化的反应原料,又是促进塔内液相湍动的扰动源。首先研究了苯甲酸在液液两相中的分配比,研究发现在恒定的温度和表观气速条件下,苯甲酸在液液两相中的相平衡关系是线性的。重点研究了多级卧式反应萃取塔内苯甲醛液相氧气氧化制苯甲酸氧化与萃取的集成过程。本文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集成过程的实验,考察了水相苯甲酸浓度、出口液相苯甲酸浓度随反应条件的变化。结果表明,升高温度有利于集成过程的进行;氧气表观气速的增加,气泡逸出速度变大,减少了气液接触的时间,气泡的快速逸出也带出大量热量,使液相局部温度骤然降低,从而影响了反应速率;氧气表观气速增加,大大增加了塔内液相湍动程度,有利于萃取过程;有机相苯甲醛浓度的增大有利于提高氧化反应速率,但是增大到某一值后,对氧化速率的影响逐渐减小;随着水相体积表观流速的升高,水相在塔内停留时间减小,苯甲酸萃取效率降低。本文还重点在理论上研究了多级卧式反应萃取塔内的喷射反应萃取过程,建立了轴向浓度扩散数学模型,首次将氧气的有机相传质动力学引入到该模型中,使得模型包括了气液液叁相传质因素,通过模型计算得到水相苯甲酸浓度分布方程,模拟结果与实验值比较,平均误差为5.5%,这说明在轴向扩散模型中引入氧气的有机相传质,使得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果更加精确,与实际情况达到更好的吻合。本文成功的完成了苯甲醛的液相氧化和苯甲酸的液液化学萃取集成过程研究,这对工业上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法生产苯甲酸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5-01-01)
蔡敏敏,周济,魏运洋,吕春绪[7](2004)在《碱性条件下氧气液相氧化邻硝基甲苯的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了碱性条件下常压氧气液相氧化邻硝基甲苯的反应机理。结合强碱对反应的影响及邻硝基甲苯自身的结构特征 ,提出反应中邻硝基甲苯首先脱氢生成苄阴离子 ,而后直接与氧作用生成苄自由基 ,从而引发反应的历程。详细解析了反应在 2 -甲氧基乙胺中所得的 EPR谱图 ,证明了反应中确有自由基的存在 ,并发现反应还受到溶剂的影响 ,在带有醚键的有机胺溶剂中 ,反应更容易进行。(本文来源于《化学通报》期刊2004年03期)
蔡敏敏,周济,魏运洋,吕春绪[8](2003)在《低温常压氧气液相氧化邻硝基甲苯的表观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讨论了低温常压条件下氧气液相氧化邻硝基甲苯的表观动力学。在确定了邻硝基苯甲醛和邻硝基苯甲酸为主要产物的基础上,建立了连串反应模型,根据不同温度下的实验数据,确立了首步一级,第二步二分之一级的反应级数,进而求得了两步反应的速率参数k1、k2,并将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表明在较低温度(0℃以下)下,拟合的级数与使用符合较好。(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03年06期)
孟哲,张冬亭,王春平[9](2003)在《磁性纳米级Fe_3O_4的氧气诱导、空气氧化液相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氧气诱导、空气氧化液相合成出了粒径为 2 0 nm左右的磁性粉体 Fe3O4 。由 X- ray衍射 ,红外光谱(IR)、透射电镜 (TEM)及磁滞回线方法表征了粒子的结构组成(本文来源于《光谱实验室》期刊2003年04期)
高文涛[10](2002)在《氧气液相催化氧化4-硝基甲苯-2-磺酸制取4,4,'-二硝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反应机理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在温和条件下在碱的水溶液中氧气液相氧化 4-硝基甲苯 - 2 -磺酸制取 4,4'-二硝基二苯乙烯 - 2 ,2 '-二磺酸的反应机理 ,发现 4-硝基甲苯 - 2 -磺酸在碱作用下发生离子化生成 4-硝基 - 2 -磺酸基苄基阴离子 ,然后被活化的分子氧氧化成 4-硝基 - 2 -磺酸基苄基自由基是反应的关键步骤。金属酞菁催化剂的作用是活化分子氧并促使 4-硝基 - 2 -磺酸基苄基阴离子氧化成 4-硝基 - 2 -磺酸基苄基自由基和催化 4-硝基 - 2 -磺酸基苄基氢过氧化物分解生成 4-硝基 - 2 -磺酸基苄基自由基 ,最终生成 4,4'-二硝基二苯乙烯 - 2 ,2 '-二磺酸(本文来源于《锦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2年03期)
氧气液相氧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氧气液相氧化对硝基甲苯制取对硝基苯甲酸的实验研究,探索氧气液相氧化对硝基甲苯制取对硝基苯甲酸的反应过程、反应中间状态、产物及杂质的结构等相关内容,同时通过现代分析手段对副产品进行分析,对已提出的反应机理进行验证与研究,并结合其他实验结果间接地证实了对硝基苯甲基阴离子等重要中间体的存在,从而间接地证实了所提出的反应机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氧气液相氧化论文参考文献
[1].张灿宇,胡松启,刘林林,钱建国,刘元敏.氧化亚氮和氧气二元组分气-液相平衡研究[J].上海航天.2019
[2].柏葳.氧气液相氧化对硝基甲苯制备对硝基苯甲酸反应机理的验证与研究[J].山东化工.2016
[3].谭平华,刘长军,唐盛伟,梁斌.氧气分压对甲苯液相氧化的影响[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08
[4].王洪艳,陈敏东,刘宝生,谢颖,纪红兵.镁铝水滑石固载重铬酸钾液相活化氧气氧化醇[J].茂名学院学报.2007
[5].贡卫涛.氧气液相氧化取代环戊二烯合成吡喃盐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
[6].姜韶堃.苯甲醛液相氧气氧化制苯甲酸氧化与萃取集成过程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
[7].蔡敏敏,周济,魏运洋,吕春绪.碱性条件下氧气液相氧化邻硝基甲苯的机理分析[J].化学通报.2004
[8].蔡敏敏,周济,魏运洋,吕春绪.低温常压氧气液相氧化邻硝基甲苯的表观动力学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3
[9].孟哲,张冬亭,王春平.磁性纳米级Fe_3O_4的氧气诱导、空气氧化液相合成与表征[J].光谱实验室.2003
[10].高文涛.氧气液相催化氧化4-硝基甲苯-2-磺酸制取4,4,'-二硝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反应机理初探[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