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与课程——关于人与文化的思考

地域文化与课程——关于人与文化的思考

王海燕[1]2003年在《地域文化与课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当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课程结构的改革作为突破口,要求课程结构在统一性的基础上,加强课程的选择性,以使课程适应地方、学校和学生的差异,从而使得地域文化在课程实践领域的地位进一步合法化,并对地域文化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从课程实践领域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乡土教育的推广和实施为地域文化进入课程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对地域文化的课程问题缺乏深入而系统的探讨。与课程领域相反,近年来我国文化研究领域在地域文化的研究中取得了长足进展,从而为深入探讨地域文化的课程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本文尝试综合运用文化研究领域的成果,着重对地域文化的课程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文着重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在当代我国文化现状背景之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的基本精神问题。本文提出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文化应体现多元共存、反思、创造的精神。 二是地域文化的课程理论和实践问题。理论问题部分着重分析了与地域文化的概念、特征和作用,并提出建构地域文化的课程体系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本文认为,地域文化的课程体系之建构需以现实生活世界为中心,注重价值反思、注重生活情境的运用,注意地域文化的完整性和独特性,并着力于培养学生合理的文化观,以便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的教育价值。 本文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下述特点: 第一.以文化、人及其关系作为分析的视角。本文以问题为中心,吸收文化哲学、文化社会学、地域文化研究等有关文化、人及其关系问题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作为探讨地域文化之课程问题的主要变量。 第二.方法的开放性。由于文化成为各个学科研究的热点,在知识领域形成了以文化为问题中心的知识整合现象,这就为我们对文化进行全面的考察提供了基础。本文充分运用哲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关于文化问题的研究成果,试图对文化、人及其关系作较为深入而全面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地域文化的课程问题进行论述。 第叁.注重从我国文化现状出发,以我国特殊的文化情境作为背景,探讨地域文化的诸问题。本文以我国新时期的文化现状为背景探讨课程文化问题,而以吴文化的个性为背景进行个案研究。 在具体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比较法和个案研究法。 本文的研究框架,包括叁个部分:地域文化与课程一关于人与文化的思考论文摘要 “导论”部分,说明了本课题提出的问题背景、本课题的方法论取向。其中,在课程研究和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论取向问题上,本文强调,课程研究可以从文化哲学的方法论转向得到重要的启示,这一启示,就是课程研究需要把“文化”作为课程研究的主题之一,并把人、文化及其关系作为研究各种课程问题的重要变量。 正文部分包括五章: 第一章:“文化.课程.课程文化”。本章就“文化”、“课程”、“课程文化”的概念进行辨析。 第二章:“全球化与课程文化”。本章探讨了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我国文化的现状和未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新时期课程文化的基本精神。本文指出我国新时期的课程文化需强调多元共存、反思和创造的基本精神。 第叁章:“地域文化的课程理论问题”。本章探讨地域文化的几个课程理论问题。其中分析了地域文化的概念、特征、作用,并对课程体系的建构原则作了探讨。本章指出课程体系的建构要以现实生活世界为中心,坚持价值反思的原则,充分利用生活情境,注意地域文化的整体性和独特性,并在地域文化的教育中着力培养合理的文化观。 第四章:“地域文化的课程实践述论”。本章依据课程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构建地域文化课程体系的原则,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吴文化地区的个案研究,本文指出地域文化的课程实践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仍然需要依据新时期的要求进行改进。 第五章:“地域文化的课程研究与实践之展望”。本章就地域文化如何同当前的课程改革相结合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结语部分,就本文的研究结果和本课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作一总结。

陈树鹏[2]2016年在《地域文化视域下的高中德育研究》文中认为地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下,其所具有的独特意义与价值日益受到重视。地域文化蕴含丰富的德育资源,在培养学生增强对本地文化认知、提升道德情感认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依托地域文化对当前高中德育进行解读,有助于发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提升高中德育成效提供新的思考和实践路径。本文在把握地域文化和高中德育内涵、特点与功能的基础上,探究了地域文化与高中德育的逻辑关联,并对地域文化视域下高中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旨在提出地域文化视域下提升高中德育成效的原则、思路以及实践路径。本文除前言和结语外,主要包括叁个部分的内容:第一章:地域文化与高中德育的内涵、特点、功能及逻辑关联。这一部分是本文的逻辑起点,在把握地域文化与高中德育内涵、特点、功能的基础上对二者的逻辑关联进行探讨,指出地域文化符合高中德育的理论诉求、现实诉求、发展诉求,地域文化对提升高中德育成效具有重要价值。第二章:地域文化视域下高中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这一部分主要以潮汕地区高中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从地域文化视域考察,发现当前高中德育存在着教育目标上对地域传统观念突破不够、教育内容上对地域文化内容发掘不深、教育方法上对地域特色资源运用不足等问题。经过研究分析,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个人自由发展与地域传统观念的冲突、多元文化并存与地域文化认同的冲突、先进文化内容与落后表现形式的冲突。第叁章:地域文化视域下高中德育的原则、思路和实践路径。这一部分是本文的逻辑终点。针对第二章所提出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提出在地域文化视域下提升高中德育成效,需要坚持德育过程与传承地域文化相统一、道德养成与践行地域文化相统一、德育理念与发展地域文化相统一的基本原则,需要明确丰富高中德育的地域文化内容、突出高中德育的文化育人方式、彰显高中德育的文化行为评价的基本思路,需要进一步强化积极发掘优秀地域文化资源、自觉运用独特地域文化符号、不断扩展道德实践空间与时间、主动构建“家庭—学校—社区”德育系统等实践路径。

李飞飞[3]2011年在《基于地方文化传承的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文中提出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忠实记录着某一地方人民的生活。曾伴随着我们先辈的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伴随着他们的送往迎来,春种秋收,表达了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它们是具有鲜活艺术灵性的生命释放,是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心灵记录,具有独立认知价值的历史传承,也是地方文化特质的重要体现。地方文化也因其独特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本文认为人是文化的存在,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与文化有着天然的亲密关系。要培养人,促进人的社会化,就不能离开文化。这也意味着课程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就历史发展而言,课程缘起于文化承传的需要,没有文化便没有课程。课程不仅是文化的有效载体,而且是进行文化传递的重要手段。地方音乐与地方文化具有密切的关系,地方文化是课程生活化的重要载体,地方文化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本文以天津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为个案,分析了把天津地方曲艺作为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天津地方文化的亲缘性,文化的可接受性,课程资源选择和编排的便利性。把天津曲艺作为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的实验表明,学生对天津地方音乐在教学前后的态度偏好存在显着差异,学生在学习地方音乐之后产生了积极态度。基于地方文化传承的需要和小学音乐教学的特点,本文认为基于地方文化传承的小学校本课程的目标应着眼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小学音乐校本课程资源的选择应遵循主体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过程性与合作性相统一的原则,开放性与融合性相统一的原则,教育性与娱乐性相结合原则;课程内容编排要做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相融合,趣味性与知识性相融合,传统与时代相融合,可读性与欣赏性相融合,操作性与提示性相融合;在课程评价方面,要突显地方文化特色,指向地方文化传承,注重个性发展,鼓励地方音乐的开发与创作。为了保证小学音乐校本课程既能达到对地方文化传承的功能又能促进学生的音乐能力的发展,本文认为在课程观念上应该重新审视音乐的价值,重新审视音乐课程的价值,重新审视方言在音乐课程中的价值;要挖掘地方文化课程资源并在音乐教学模式上实现创新。

张莫[4]2016年在《地域文化补给:艺术院校课程资源统整研究》文中指出艺术教育承担着两种使命,不仅需要受教育者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还要积极地学习地域优秀文化,担负起对地域文化传播及传承的责任,促使地域文化发扬光大。那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才能将地域文化资源有机融入到艺术院校课程资源之中,既让地域文化精髓得到传递和发展,又使学生接受多种类型的课程知识。在提高艺术院校课程资源质量的同时传承地域文化、丰富课程资源、提高课程内涵、突显教学特色,是本研究的关注点。齐鲁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流传几千年至今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鲜活的精神特质,成为中华文化沃野中的一颗巨树。齐鲁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核外,更具鲜明的山东特色,且有较高的研究和学习价值。本文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展开对齐鲁传统艺术的传承现状作深入探讨,其研究方式以查阅相关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为主;对艺术院校传承齐鲁传统艺术的课程资源开发以及在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符合课程资源统整规律的建议,帮助艺术院校解决实际问题。统整地域文化课程资源,需要发掘长时间被遗忘的地域文化,并将这些地域文化以更加丰富的姿态展现在当代人面前,体现出该文化具有的应用价值。本论文在对地域文化与课程资源统整进行相关理论阐述的基础上,将地域文化与艺术院校课程资源统整的价值表现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细致梳理二者的互动表征,归纳地域文化与艺术院校课程资源统整之间的补给性、传承性及互动性,从而证明其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特点。从两条途径——定量的整体性调查研究与定性的个案性研究,对艺术院校地域文化课程资源统整的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对齐鲁传统艺术的生存现状进行整体深入的田野调查。分析课程资源统整所面临的问题及成因,由此发展出课程资源统整的系统构成。并以前期理论研究为依据,将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作为实践对象,通过对地域文化补给下艺术院校课程资源统整的背景分析、设计程序、过程控制、结果展示、结论反思进行论述。对山东艺术学院课程资源统整中所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进而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提出对艺术院校地域文化课程资源统整的建议。全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现状堪忧的状况和艺术院校课程资源文化内涵缺失的显要问题,从地域文化课程资源统整的原因及功能着笔,论述本研究所达到的预期效果。同时阐述了地域文化、齐鲁文化、文化补给、地域文化补给、课程资源和课程资源统整的概念,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关文献的综述则从前人研究的理论基础上为本研究指明了方向,并由此开展研究的设想,展示了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与思路。第二部分,地域文化与艺术院校课程资源统整的价值表现。从地域文化课程资源统整全面提升艺术院校内涵、全面凸显艺术院校特色、全面扩展地域文化发展平台叁个方面阐述了将地域文化内化为艺术院校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地域文化对课程资源统整价值引导的实质。艺术院校课程资源统整不但是传承地域文化的依托,更是对地域文化的倡导及践行。第叁部分,地域文化与艺术院校课程资源统整的互动表征。艺术院校课程资源统整与地域文化传承在目标、任务、途径等方面存在着密切的互动性,本章主要论述了地域文化与艺术院校课程资源统整在内涵补给与文化传承方面的相互作用,并就二者的互动性进行探讨。第四部分,艺术院校课程资源统整的现实困境。以山东省内的艺术院校作为研究对象,对地域文化在艺术院校的传承现状做详细的问卷调查;对齐鲁传统艺术的生存现状做深入的田野考察。综合分析,发现地域文化课程资源统整存在教师教研能力受限、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条件不足、学校与社会分离等问题,并找出问题的成因。第五部分,艺术院校地域文化课程资源统整的系统构成。本章从知识、经验、价值叁个方面构成了课程资源统整的维度,列举了课程资源统整的基本规律,构建了课程资源统整的机制,形成了课程资源统整的策略,延伸出课程资源统整的模式及实施步骤。从六个方面构成了地域文化课程资源统整的整体系统。第六部分,基于齐鲁传统艺术传承的课程资源统整实践探索。将山东艺术学院作为研究对象,从课程资源统整的背景分析入手,将舞蹈学院的山东民间舞课程资源整统及开发作为实践案例,以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实证研究获得的数据和经验为依据,把齐鲁传统艺术中的山东叁大秧歌整合为课程资源,对课程资源的统整过程、统整结果、课程实施效果及反思逐步解析。第七部分,基于地域文化补给的艺术院校课程资源统整建议。本章从树立课程资源统整的地域文化自觉、构建艺术院校地域文化课程资源统整的保障体系、建设地域文化课程资源统整的多主体支持系统几个方面来完善地域文化补给下的艺术院校课程资源统整。第八部分,结语。回顾研究过程,给出研究结论,同时总结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下一步的研究进行展望。地域文化补给下的课程资源统整,是艺术院校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重要课题;是有着历史意义与现实关怀的命题;也是有着众多理论难点与言说障碍的艰难话题。本论文将地域文化中能成为课程资源的元素,择取并整合,使二者相辅相成。在课程资源传承及发展地域文化的同时,提升艺术院校课程资源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领悟该区域的文化特色,找到自身文化的归属感,从而拓宽艺术视野、提高专业能力、增加文化内涵、丰富人文素养、激发爱国热情。为艺术院校的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精神支柱。

郭寿良[5]2008年在《地方课程的文化选择:审视与展望》文中提出伴随走向共同参与决策的国际课程改革趋势,我国新课程改革重建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框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叁级课程管理。这给我国的课程工作者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即如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与教育传统的叁级课程管理框架,明确国家、地方与学校叁级权利主体的权利分配等。自叁级课程管理实施以来,与校本课程研究的热潮相比,介于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之间的地方课程却存在着生存困境。如何凸显地方课程的特色与地位,发挥其对保持课程特色、增强不同地区的学生对课程的适应性等重要作用,便成为研究的着力点。研究从地域文化与课程的视角就我国课程发展从国家课程一统到叁级课程确立的历史及缘由作一梳理,确立研究成立的基本假设为地方课程的文化选择应锁定在地域文化上,并通过地方课程的价值取向及对社会、学生的价值功能等方面进行论证。在此前提立论基础上,较多关注重庆地方课程《重庆生活(社会)》在对地域文化选择上所做出的努力,结合对巴渝文化的梳理,通过教材分析,指出该地方课程在在引导学习者思考地域文化的价值方面、把握文化的整体性以及展现巴渝文化深层内涵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在这个基础上,结合课程理论的研究成果,借助罗通(Lawton)的“文化分析模式”,结合“泰勒模式”及劳顿的课程文化研究理论,指出地方课程的文化选择应该努力的几个方向,关键尝试回答地方课程的文化选择该如何选的问题。

温润芳[6]2011年在《社会变迁中山西乡土教材的编纂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百年来山西乡土教材的编纂与应用为个案,以结构化理论为主要理论范式,采用历史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主要考察了近百年来山西编纂与应用乡土教材的基本情况,并对搜集到的乡土教材进行文本分析,研究乡土教材的相关政策、具体内容以及社会各界对乡土教材的态度,通过描述和解释山西乡土教材的产生和演变来探讨乡土教材的基本理论问题,以期充实和丰富乡土教材的理论研究。本研究对笔者搜集到的乡土教材进行分析,简要介绍了从清末至今各个时期山西乡土教材的编纂概况;并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乡土教材进行文本分析,例如清末的《保德州乡土志》、《平陆县图志歌略》,民国时期的《通俗国文课本》、《农业课本》、《商业课本》、《蚕桑浅说》、《大同县乡土教科书》、《民族革命读本》等乡土教材,新中国的《昔阳县农民识字课本》、《山西省地理》、《吕梁历史》、《吕梁地理》、《吕梁实用技术》、《金太谷》等乡土教材。主要是结合相关史料以及实地考察的资料,将乡土教材的编纂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解读,分析其内容、语言、体例等方面的风格特点,及其乡土教材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和产生的社会效应,以及社会各界对于乡土教材的态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历史时期山西乡土教材风格各异,使用对象也不尽相同,这是国家政策、地域文化与乡土教材编写者互动所产生的结果。在研究山西乡土教材产生和演变之历史轨迹的基础上,笔者探讨了如何认识乡土教材的内涵与外延、影响和制约乡土教材编纂的因素、乡土教材的功能等基本理论问题。对于乡土教材的内涵与外延,虽然有多种认识。但是乡土教材的编纂伴随着乡土教育的实施,引导学生爱乡爱国是乡土教材一直以来不变的基调。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政策的变化、以及编写人员的变化,乡土教材不断被注入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这一概念的复杂性,认识到每一种乡土教材定义都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出现的,与当时的教育政策及需要解决的教育问题相联系,而且每一种乡土教材定义背后都隐藏着某些认识论假设。对于乡土教材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和文化整合功能。正因为这些功能的存在,乡土教材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结合历史研究与理论研究,笔者分析了当今乡土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乡土教材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首先,应该正确认识乡土教材与国民教育的关系;乡土教材的教学方法应该多种多样,注意综合利用乡土中的课程资源。其次,乡土教材的编纂应该体现基础教育的宗旨,传承乡土知识,尊重多元文化。再次,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乡土教材的价值,应该注重乡土教育师资的培养,将乡土教育和师范教育联系起来,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整合中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

申晓辉[7]2013年在《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文中提出地方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炽热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人文情结,也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其很高的现代价值。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提,是要充分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是要对我国丰厚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科学梳理,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在实践中大力发展。地方高校是区域文化中心,也是地方教育机构。地方高校不仅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更要承担起引领地方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任,这是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新的历史使命。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地方高校聚集了地方大批的知识精英和文化精英,在对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既传承和创新弘扬传统文化,又加强了地方高等学校自身的文化建设,从而更好发挥地方高校的文化功能;既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又有在文化强国战略中的文化担当。开展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既是国际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又是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发挥文化功能的主观诉求。本研究以文化强国战略为研究背景,以高等教育功能理论、高等学校职能理论以及文化强国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选取河南省处于叁个不同地方传统文化类型的叁所地方高校,洛阳师院与河洛文化、安阳师院与殷墟文化和焦作师专与覃怀文化为研究对象,以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效和策略为导向,通过对案例学校整体基本情况和所在地区传统文化资源情况的概述,考量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为我们分析评价其弘扬的策略、路径和成效、困境提供了基本参照。本研究从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叁个维度进行分析,总结案例学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经验,探寻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面临的共同困境,探索解决困境的对策,以期实现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地方传统文化是形成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文化资源,也是地方高校自身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地方高校要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绝对不能功利化地按需研究,这样会破坏地方传统文化的有机整体性,也不能一味迎合某些企业或地方一时的经济利益而精华糟粕照单全收,而应有所选择,有所批判。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文化引领优势,给予社会对待传统文化认识和继承的正能量,能够树立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的正识见,造福一方百姓,惠泽当代文化建设。因此,本课题要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叁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的理论问题;二是有关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的现实问题;叁是有关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优化和策略保障问题。本研究以洛阳师院与河洛文化、安阳师院与殷墟文化以及焦作师专与覃怀文化为例,从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路径、成效和困境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求演绎出规律性的经验和普遍性的策略思考。本文论述了正确处理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的关系、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现代文化的关系、地方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地方传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关系、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高校课程文化的关系,然后从理论认识缺乏高度、实践操作存在难度和配套政策缺少力度叁个方面,探究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共同瓶颈,并对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进行前瞻性思考并提出策略措施。通过研究,我们认为非省会、非中心城市的地方高校是所在地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策源地,它肩负着知识传播、文化引领和科技创新,推动地区的经济文化转型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要肩负起引领地方文化的责任,从客观上讲,地方高校还面临着许多不足,担负起这个神圣而光荣的使命仍心有余而力不及。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地方高校立足自身,苦练内功,充分结合地方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提炼自己的文化精神;融入地方传统文化的先进元素,规范自己的行为文化;改善自己的环境文化,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其次,地方高校必须找到与地方社会的最佳结合点。搞好供需对接,引领地方传统文化就有可能,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才能可持续性发展。古往今来、古今中外,阐释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成功路径既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性,也有带来启迪的规律性。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一个最高原则就是因地制宜,办出特色。因此如何走出自己的路子,也是我们评价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成效的一个主要指标。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共同困境首先是理论认识的欠缺,主要反映在文化引领的自觉意识淡薄和服务地方的理念滞后两个层面。其次是实践操作的困难,主要体现为难以形成普遍的价值认同、难以制定可行的建设目标、难以构建有序的运行机制和难以凝聚强劲的文化动力等四个方面。第叁是配套政策的不足,主要包括地方高校办学经费保障不到位、地方高校人事政策和人事制度尚不完善两大亟待解决的问题。地方高校必须站在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高度,深刻认识地方高校对地方文化的引领作用,更新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理念。在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操作策略上,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双管齐下,增强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初步实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形成以地方政府保护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制度保障体系,使保护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地方各级政府和地方高校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在多元和谐互促的健康文化环境里,吸取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实现文化强市、文化强省、文化强国的中国梦。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是一个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需要地方政府、社会、地方高校师生等多主体的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来完成。

李广[8]2008年在《中日小学语文课程价值取向跨文化研究》文中提出语文课程不仅在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形成语文素养、了解一般科学文化、提高智力、丰富情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语文课程中蕴含的价值取向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也同样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本研究以中日小学语文课程为研究对象,以课程价值取向为研究主题,以跨文化研究为基本视角,通过对中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及教科书内容的文本解读、中日小学生语文阅读反应及主题作文倾向性的调查与测试分析,揭示了中日小学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的异同及其深层文化原因。全文由导言、结语及正文六章共八部分组成,各部分概要如下:导言:研究的逻辑起点与意义追寻。本部分主要陈述了本研究缘起的个体诱因及国内外背景。阐述了本研究的对象、主题、方法、目的与意义,论证了本研究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并勾勒出本研究的基本框架与主体结构。第一章:课程价值取向的文化阐释。本章主要对文化、价值、课程、课程价值取向等关键词进行了理论探讨与分析,对其本质涵义进行了揭示。尤其是对文化与课程的关系、价值与课程价值取向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本章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章: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历史流变的文化反思。本章对我国古代、近现代及新中国成立后的课程价值取向特征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并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历史流变进行了文化反思。本章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为本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历史与现实依据。第叁章:中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价值取向比较研究。本章对中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历史演变、内容结构、目标维度,以及“口语交际”、“阅读”、“写作”等学习领域的价值取向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课程文件的角度解读了中日两国小学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的异同及其原因。第四章: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类型与频度分析。本章对中国“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日本“光村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课文内容价值取向类型与频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的异同进行了文化学的阐释。第五章:中日小学生语文阅读反应调查研究。本章以中国“人教版”教科书小学五年级上册中的课文《落花生》、日本“东京版”教科书小学叁年级上册中的课文《小狐狸买手套》两篇课文为调查文本,对中日小学四、五级的学生进行了阅读反应调查研究,并对中日小学生阅读反应的异同进行了跨文化分析。第六章:中日小学生主题作文测试分析。本章以中国“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科书中的作文主题“二十年后回故乡”、日本“光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教科书中的作文主题“令我感动的一件事情”为测试主题,对中日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结果从多个维度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语:研究的基本结论与后续研究展望。本研究得出如下基本结论:1.课程价值取向具有“人为性”与“为人性”;2.现代性是我国小学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的百年诉求;3.语文课程与民族文化具有相互建构性;4.语文课程价值取向影响个体(民族)精神世界建构;5.中日小学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的异同为中日课程文化交流奠定基础;6.跨文化研究旨在增强课程文化话语权。在本研究基础上,以下问题领域具有后续研究价值:1.中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跨文化研究;2.中日小学语文教师关于语文课程文本解读价值取向的调查研究;3.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纵向比较研究。就本研究主题的探索而产生了对更多问题的思考,后续研究任重道远。

马志颖[9]2014年在《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的文化选择研究》文中提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新兴内容,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而且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是新课程改革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主旨,即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要以“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对于文化选择研究的价值,不仅仅限于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本身,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探讨我们的课程在学校实践中如何真正树立起“基于学生发展”为本的教与学的资源开发理念与行动。民族中小学由于其所处民族地区的特殊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使得这些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必然地、先天地面临着丰富多元的文化对象,如何在这些文化中选择那些学生成长真正需要的内容就成为了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文化选择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大西北,是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之一,是一个以回族为主要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区。因此,宁夏从自然地理环境到少数民族文化都体现出了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本研究就是寄希望于通过对宁夏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文化选择现状的审视与反思基础上,思考民族地区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文化选择的应然走向,发挥课程在育人与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使得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在民族地区走向一种智慧的文化选择。本研究以教育社会学、教育文化学、教育哲学以及心理学相关理论做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调查法和观察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变迁、民族教育发展现状为现实背景,以宁夏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文化选择为研究对象,对宁夏民族中小学已开发出的相关校本课程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和文本分析,对相关人员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内容涉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五个市区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文化选择的实然状态、涉及包括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在内的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文化选择主体在意识与行为、内容与结果方面的态度和现状、涉及包括国家文化、地域文化和学校文化在内的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对象在文化选择中的样态。研究通过对宁夏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文化选择的现实性与特殊性的展示,发现影响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文化选择的主要因素是:文化选择主体的文化选择意识与行为、对文化选择内容与结果的认识;民族地区自身的文化特点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本身的特点。在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之下,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文化选择体现出对学生发展和文化发展的价值、对校本课程自身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对社会发展和民族学校文化特色建设的价值。所以,本研究认为,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文化选择是一个多元参与的动态过程,要按照一定的过程和步骤来展开。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好:文化选择主体主导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文化选择内容民族性与特色化的关系、文化选择结构平衡性与现实性的关系、文化选择过程标准化与操作性的关系、文化选择结果继承性与发展性的关系,以指导未来新的文化选择实践。在此研究基础上,本研究认为在后续的相关研究中要努力使研究在进一步深化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使研究走向反思性的实践。

周智慧[10]2013年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幼儿园课程文化无法脱离其现有的文化语境,民族文化中所蕴藏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已作为民族精神融入到民族的血液之中,一个有智慧的民族在其现代化的进程中不会以牺牲传统文化为代价。接纳主流文化,认同民族文化,同时包容外来文化,这是多元文化背景下学前教育课程文化保持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明智选择。现代课程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本土民族文化的沃土。民族文化中那些独具特色的文化因子,不仅使幼儿园课程文化更具有民族特色,更具生命力,更能走向世界,同时也是课程文化“我之所以为我”的先决条件,是其能与主流文化对话的资本,也是其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坚实后盾。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种以所谓“正确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最好的教育方式。课程如果一味追求无差别去对待所有的儿童,不仅不会对学前教育不公平现象产生削弱作用,反而会使学前教育的不公平继续扩大。因此,课程文化的差别对待是我们所倡导的,只有发展适宜不同民族和地区的幼儿园课程文化,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学前教育公平。本研究正是以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为研究领域,探讨其价值追求和理论基础,并在对其要素进行诠释的基础上,通过进行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的行动研究,进一步建构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的支持系统,以期能够有效实现幼儿园课程的文化适宜性。本研究的基本内容如下:导论从问题缘起出发,指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是学前教育中应该受到关注的问题。在全面收集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分别对“文化及文化适宜性”、“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课程”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为本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启示。在导论部分,还就研究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并阐明了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的研究意义。第一章探讨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的价值追求。理解与把握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的价值追求是本研究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主要从文化适宜性的基本观点出发,对其价值追求进行探索性分析和阐释。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的价值追求包括彰显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尊重、实现儿童生命的回归以及体现课程一元化与多元化的辩证统一叁个方面。第二章是关于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理论基础的研究。在诸多学科中,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后现代主义思想、还有文化生态学、建构主义心理学、教育人类学中关于文化、儿童与教育关系的探讨,对于课程的“文化适宜性”研究具有理论借鉴价值,这些观点构成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叁章是对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要素的诠释,分别从课程目标文化适宜性、课程内容文化适宜性、课程实施文化适宜性和课程评价文化适宜性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深入阐释了幼儿园课程各要素的特征,以及幼儿园课程各要素文化适宜性的具体体现,通过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的要素诠释,目的在于分析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的真正内涵。第四章是在对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价值追求、理论基础和要素诠释的研究基础上,进行的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行动研究。通过在内蒙古包头市某幼儿园进行为期半年的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实践方面的行动研究,旨在验证理论研究的合理性,并对研究过程进行了深入反思。第五章是在理论研究和行动研究的基础上,建构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的支持系统。其支持系统主要从四个层面进行建构,包括理念的树立层面、国家政策的保障层面、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优化层面和幼儿教师素养的提升层面。

参考文献:

[1]. 地域文化与课程[D]. 王海燕. 华东师范大学. 2003

[2]. 地域文化视域下的高中德育研究[D]. 陈树鹏. 西南大学. 2016

[3]. 基于地方文化传承的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 李飞飞.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4]. 地域文化补给:艺术院校课程资源统整研究[D]. 张莫. 西南大学. 2016

[5]. 地方课程的文化选择:审视与展望[D]. 郭寿良. 西南大学. 2008

[6]. 社会变迁中山西乡土教材的编纂与应用研究[D]. 温润芳. 中央民族大学. 2011

[7]. 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D]. 申晓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8]. 中日小学语文课程价值取向跨文化研究[D]. 李广.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9]. 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的文化选择研究[D]. 马志颖. 陕西师范大学. 2014

[10]. 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研究[D]. 周智慧. 东北师范大学. 2013

标签:;  ;  ;  ;  ;  

地域文化与课程——关于人与文化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