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轨迹曲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曲线,轨迹,圆锥曲线,蛇形,表征,算法,气象局。
轨迹曲线论文文献综述
谷留明[1](2019)在《圆锥曲线两垂直切线的交点轨迹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在研究圆锥曲线准线上一点向该圆锥曲线引两条切线的过程中,得到结论:该点与相应焦点的连线垂直切点弦于相应焦点.与此同时注意到,对于抛物线,这两条切线恒垂直;而对于其他圆锥曲线,这两条切线不一定垂直.本文探讨对于圆锥曲线,能向该圆锥曲线引两条相互垂直的切线的动点(本文来源于《中学数学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周炜,王小平,孙浩水,陈勇[2](2019)在《基于贝赛尔曲线的四旋翼无人机轨迹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四旋翼无人机路径规划中生成的轨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函数都存在大量不可导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塞尔曲线的最小高阶位移导数轨迹的优化方法。首先,通过最小位移导数的方法对快速行进算法生成轨迹进行优化,给四旋翼位置环控制器提供输入;进而,给最小位移导数法引入了贝塞尔曲线再优化,通过讨论四旋翼无人机飞行的约束条件,将其转化为凸二次规划问题并使用内点法完成求解;最后,在ROS下的Rviz叁维可视化界面对优化前后轨迹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经贝赛尔曲线优化后的轨迹都是连续可导的,解决了四旋翼无人机飞行过程中能量损失等问题。(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于洋,周佳伟,冯迎宾,谭岩[3](2019)在《基于叁次B样条曲线的无人车轨迹优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无人车轨迹平滑方案控制点选取困难、计算复杂、曲率不连续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叁次B样条曲线的无人车轨迹优化方法。该方法相对于螺旋曲线等其它平滑方案,具有车辆局部控制点的改变不影响全局轨迹、优化的曲线阶数与车辆的控制点不相关、轨迹曲率在拼接处连续等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无人车在切换任务层规划时仍保持速度与加速度的连续性,有利于车辆的平稳控制。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能够在控制点较少的情况下,大幅提升无人车轨迹的平滑度,为无人车控制的平稳性创造有利条件。(本文来源于《沈阳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吕鑫,王硕桂[4](2019)在《等离子弧表面处理中的NURBS曲线拟合及轨迹点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等离子弧表面处理技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NURBS曲线对复杂工件表面曲线进行拟合,进而利用拟合曲线选取合适轨迹点的算法。根据等离子弧发生器行走轨迹精度的要求,改进反求控制点,在NURBS曲线最大误差处增加型值点,且利用曲率积分找到曲线上的关键点,再将这些点作适当平移作为等离子弧发生器运行的轨迹点,提高等离子弧表面处理异形工件的质量。该算法能有效简化曲线拟合和求等离子弧发生器轨迹点的计算过程。(本文来源于《工业控制计算机》期刊2019年08期)
刘昱东[5](2019)在《利用TI-Nspire图形计算器探究平面曲线——以“平面内一类动点轨迹问题”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从一道上海二模题引入,在解决卡西尼卵形线相关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使用TI图形计算器进行拓展探究,期望学生在应用技术工具的过程中,从原先的通过教材学数学走向现在的应用技术工具学数学.(本文来源于《上海中学数学》期刊2019年Z2期)
王亮[6](2019)在《绘出“大气曲线”优美轨迹》一文中研究指出前不久,科技部相继印发《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方案(2019-2025)》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优化调整名单》,对布局完善陆地和海洋的大气本底国家野外站提出新要求,将原有105个国家野外站优化调整为97个。其中,气象部门主管的青海瓦里(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报》期刊2019-08-12)
李东方,邓宏彬,潘振华,彭腾,王超[7](2019)在《基于改进蛇形曲线的蛇形机器人在流场中避障的轨迹跟踪控制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蛇形机器人在流场中各关节之间的轨迹跟踪问题,研究一种基于改进蛇形曲线的蛇形机器人在流场中避障的轨迹跟踪控制律.首先,考虑流体环境可能施加在蛇形机器人系统上的外部干扰,采用浸入边界-格子Boltzmann方法(IB-LBM)在流场中建立障碍通道和蛇形机器人的流固耦合模型.然后,对蛇形机器人加入势函数,使其可以避开障碍;并采用改进的蛇形曲线方程使机器人尾部各关节跟踪头部的运动轨迹.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和实验,研究不同流场密度、机器人尾部摆动频率以及流场雷诺数等参数对蛇形机器人轨迹跟踪的影响.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表明,所设计的轨迹跟踪控制律不仅可以使蛇形机器人在遇到障碍时各关节跟踪前一关节的运动轨迹,而且还能使横向距离、纵向距离及方向角趋于稳定,达到有效避障的目的.此外,蛇形机器人在离开障碍通道后,各关节可以恢复蛇形曲线的运动形式,为蛇形机器人提供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轨迹跟踪控制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机器人》期刊2019年04期)
郭彤颖,刘雍,王海忱,李峰[8](2019)在《粒子群算法在机械手臂B样条曲线轨迹规划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机械手臂的运行效率,使机械手臂运行轨迹平滑连续,增强机械手臂的实用性,在以时间最优为目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运用粒子群算法以B样条曲线对机械手臂进行轨迹规划,对各段样条曲线时间间隔进行优化,考虑速度、加速度及其变化率叁个约束条件。仿真研究表明,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B样条曲线产生的轨迹,能够缩短各段曲线的时间间隔,提高机械手臂的运行效率。(本文来源于《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杜泽西[9](2019)在《曲线运动轨迹对表征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物体运动轨迹是人类表征物体运动的有意义且信息丰富的线索,建立有效的内部轨迹表征模型是非常重要的。现实生活中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不同的运动具有自己独特的运动轨迹。现有对运动轨迹的研究仍只局限于原始的轨迹信息数据,缺乏有效的轨迹描述,缺少对整体轨迹模型的认知和构建。同时对运动轨迹的物理表达并不能完全反映人对轨迹运动的感知,并且物理变量对内部轨迹模型存在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还没有得到系统性的探究。因此对于内部轨迹模型的研究可以更好的探讨对现实物理变量的感知规律,对于构建完整的轨迹表征模型和理解变量的内化特点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表征动量的研究范式对内部轨迹模型构建进行了初步探讨。复杂轨迹的公式化和表征动量的可分解性是整个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设计不同的运功轨迹曲线来探讨内部轨迹表征的规律。前人对各个方向的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上的动量表征有了比较详尽的研究,但还没探究过更加复杂的运动。为了探讨人类对复杂运动轨迹的把握,实验一首先采用小球正弦运动时的动量表征实验,构建了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和垂直方向变速运动的正弦曲线运动,探讨了复杂运动轨迹中加速度对表征动量的影响,发现偏移量会随着加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会随着水平速度的增加而增大,说明水平速度和垂直加速度对表征动量均产生显着影响。但由于正弦运动中水平加速度为零,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不同效应受加速度不同的影响,无法在同等条件下讨论和分离两者的效应,故实验二通过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直线简谐运动验证了加速度对表征动量影响的方向性,发现水平运动偏移量大于垂直运动偏移量,并在水平运动中发现了表征重力的存在。对于重力的表征,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更多见的是自由落体、抛物线等,所以在实验叁选择了更具有生态效度的抛物线进行研究,探讨在稳定的加速度作用下轨迹特征对表征动量的影响,发现垂直偏移量会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也验证了预期轨迹规律和表征重力对表征动量的影响,研究也对轨迹内部感知模型的建立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6-01)
陈启南[10](2019)在《动态的轨迹 曼妙的世界——例谈以立体几何为背景的圆锥曲线轨迹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立体几何中动态轨迹问题是立体几何中重要的知识点和常见考点,主要考查学生立体几何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平面几何的图形识别判断能力.以立体几何为背景的圆锥曲线轨迹问题,因其知识的包容与交汇,展现出全面考查学生能力立意,成为热点的探究性问题.本文从五个角度探究立体几何中曼妙的动态轨迹问题,以供读者参考.角度1 截面圆柱圆锥形成曼妙的动态轨迹例1 (2015年浙江省数学高考试题)如图1,斜线段AB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60°,B为斜足,平面α上的(本文来源于《中学数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轨迹曲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路径规划中生成的轨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函数都存在大量不可导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塞尔曲线的最小高阶位移导数轨迹的优化方法。首先,通过最小位移导数的方法对快速行进算法生成轨迹进行优化,给四旋翼位置环控制器提供输入;进而,给最小位移导数法引入了贝塞尔曲线再优化,通过讨论四旋翼无人机飞行的约束条件,将其转化为凸二次规划问题并使用内点法完成求解;最后,在ROS下的Rviz叁维可视化界面对优化前后轨迹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经贝赛尔曲线优化后的轨迹都是连续可导的,解决了四旋翼无人机飞行过程中能量损失等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轨迹曲线论文参考文献
[1].谷留明.圆锥曲线两垂直切线的交点轨迹探究[J].中学数学研究.2019
[2].周炜,王小平,孙浩水,陈勇.基于贝赛尔曲线的四旋翼无人机轨迹优化[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9
[3].于洋,周佳伟,冯迎宾,谭岩.基于叁次B样条曲线的无人车轨迹优化方法研究[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19
[4].吕鑫,王硕桂.等离子弧表面处理中的NURBS曲线拟合及轨迹点算法[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9
[5].刘昱东.利用TI-Nspire图形计算器探究平面曲线——以“平面内一类动点轨迹问题”教学为例[J].上海中学数学.2019
[6].王亮.绘出“大气曲线”优美轨迹[N].中国气象报.2019
[7].李东方,邓宏彬,潘振华,彭腾,王超.基于改进蛇形曲线的蛇形机器人在流场中避障的轨迹跟踪控制律[J].机器人.2019
[8].郭彤颖,刘雍,王海忱,李峰.粒子群算法在机械手臂B样条曲线轨迹规划中的应用[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9
[9].杜泽西.曲线运动轨迹对表征动量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9
[10].陈启南.动态的轨迹曼妙的世界——例谈以立体几何为背景的圆锥曲线轨迹问题[J].中学数学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