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通讯事业史论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通讯事业史论

罗婕[1]2003年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通讯事业史论》文中提出中国的通讯社产生于二十世纪初。在此后的半个世纪里,通讯事业随着多变的政治时局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艰难地发展,业务水平日渐提高,并演变出民营通讯事业和政党通讯事业两大类。民营通讯事业的杂乱无章体现出中国社会无政府状态下的混乱本质。政党通讯事业成为所属政党进行宣传斗争的重要阵地,并在政党的支持和保护下,成为推动中国通讯事业发展的主流。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从中国通讯事业的产生、发展、经受战争洗礼叁个阶段,对中国通讯事业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详略得体地勾画出一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通讯事业的轮廓,不但以民营通讯事业和政党通讯事业互为参照背景分析其特点,并且探讨了通讯事业与政治、科技、组织等因素的启示。 序言 介绍了该选题的研究价值、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目的。 第一章 介绍了中国通讯事业在1904年到1927年,即清王朝被推翻时期、武昌起义后民主热潮高涨时期、20年代军阀连年混战时期叁个阶段产生和发展的背景,描述了中国通讯事业产生初期复杂和多样的概况,着重介绍了远东通讯社、新闻编译社、国闻通讯社等较有影响的通讯社。此外还介绍了在20年代才诞生的政党通讯社,包括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中俄通讯社、劳动通讯社、人民通讯社、国民通讯社以及国民党创办的中央社等。 第二章介绍1927年到1937年之间通讯事业的发展状况。第二次l阅内革命战争期问,政党通讯事业开始迅速发展,基本结束了散乱的局面,走向一统趋势并向全国扩展。国民党依照肖同兹的计划充实力量,初具全国通讯社规模,收回了外国通讯社在华发稿权。共产党除了坚持在国统区创办通讯社,还在一革命根据地创建了机关通讯社—红色中华通讯社,将全国的通讯事业连成一片,成为共产党通讯事业发展的里程碑。民营通讯事业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但只是限于民营通讯社数量的增加,通讯社的质量和影响井未提高,异致了L花八门、大大小小的民营通讯社遍布全国各地,甚至是一些边远省份。 第叁章介绍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问通讯事业的发展状况。l”7年币l件份年rl,国经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次大规模战争,中国社会的方方!m而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中国的政党通讯事业和民营通讯事业也在战争的洗礼,:,或成长或消一亡。随着,线事发展,国民党的通讯事业和共产党的通讯事业也不断发展。国民党t卜央社在全国各地设立了许多分社,新华社在延安和抗日根据地建、)一分社,抗.lik胜利后转而而向全国,组织规模和业务建设都有了新的发展,:【吃营通讯社在抗「!期间成为抗l:l宣传的方面军,虽然处一于口本侵略者和国民党的双重压制「,但是在国统区和上海“孤岛”,处处部能见到它们坚持抗11穴传、参加救一l兰运动和民主进步运动的情景。抗战胜利后,民营通讯社的数量又疯压f飘升,但山于缺乏强有力的政治和经济支持,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第四章总结了二一I一世纪_l二半叶中国通讯事业的特点和启示。木章从掌握的史料中分别概括了民营通讯事业社会背景复杂、利益主体分散和规模小、影响不人等特点,以及政党通讯事业具有强烈的战;!·性、庞大的规模等特点,JI试图从中思考、探讨相关的启示。

林牧茵[2]2012年在《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交流是中美关系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领域,在世界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交流,影响对象是年轻一代,参与主体是知识界、学术界,因此教育交流对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对构筑两国观念层面的沟通与认同意义深远。虽然过程较为缓慢,但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加持久而深入人心。而新闻教育交流又涉及到在国际关系中始终扮演重要角色的新闻媒体,因而愈发值得关注。本文研究聚焦中美两国的新闻教育交流,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结合时代背景、历史事件,考察并分析20世纪上半叶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来到中国后,对中国新闻教育、新闻业、及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之所以会选择这一独特的中美关系研究视角,是因为在中美两国教育交往的历史中,由于种种原因,美国的某些着名高等院校对中国某些学术和专业领域曾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追寻这种对应关系,可以找到一条研究中美关系的新路径。据此探寻国际关系中,通过教育交流建立起观念、文化、知识的认同,进而对对方国社会、文化、政治等多方面产生的影响。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标志着世界近代新闻教育的发端。当时的密苏里大学还不为中国人所知,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密苏里模式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被不断复制,在特定时期甚至成为世界新闻教育的模板,20世纪上半叶,它在中国的移植尤为成功。虽然解放后密苏里新闻学院与中国的交往有约30年的断层期,但是而今,密苏里新闻学院仍旧是中国新闻学子向往的学校,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跨越历史,仍旧在影响中国新闻教育及新闻事业的发展。可以说,密苏里模式对中国新闻教育的影响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新闻院校。为什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会对中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密苏里模式的魅力和生命力何在?是什么力量推动它来到中国?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为什么愉快地接纳了它,而没有像抵制其他西方国家文化那样抵制它?中国知识精英为什么将新闻教育与中国未来的发展命运紧密相连?有哪些人物在中国新闻教育创建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新闻思想碰撞后,如何交融发展?中国的新闻事业如何在借鉴西方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围绕这些问题,本文设置篇章展开研究探讨。第一章,密苏里模式的形成。研究美国新闻教育起步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归纳密苏里模式的核心理念、主体教育方法和国际化的外延特征,并从新教传教运动、理想主义、现实主义,以及中美双向需求的对接,四个角度来分析密苏里模式由美国向中国输出的动力。第二章,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横向移植。“横向”是一个空间概念,指从美国到中国。“移植”是一种最初的状态,指中国新闻教育起步阶段几乎照搬美国模式。结合中国当时面临的民族危机,尝试解答为什么密苏里模式没有像其他西方国家的文化那样在中国遭遇阻力,相反被知识界和教育界愉快地接纳。这部分的研究重点是圣约翰大学报学系、燕京大学新闻系在创立发展阶段与密苏里新闻学院交流往来。第叁章,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纵深发展。“纵深发展”强调的是密苏里模式移植到中国之后,如何真正地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扎下根来。这一过程离不开一大批有密苏里背景的新闻人的推动。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个体如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首任院长沃尔特·威廉,群体如“密苏里帮”及受密苏里模式影响的中国新闻人。他们都在实现自己事业人生理想的同时,推动了美国新闻理念在中国社会更深广的领域中逐渐被认同和接受。第四章,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流变。借助文化适应与变迁理论,进一步揭示密苏里模式与中国新闻教育的融合发展。展现出中国新闻教育由最初全盘移植密苏里模式,到逐渐融合本土需求和中国文化特征,最后形成中国特色新闻教育的过程。第五章,密苏里模式与中国近代化。探讨20世纪上半叶,密苏里模式与中国近代化发展的相互作用。选取了相关的叁个领域进行考察,新闻教育领域、报业领域、政治领域。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移植与流变是近代中美交流互动的一种折射,与20世纪初美国寻求海外扩张及中国经历民族危机的时代大背景密不可分。无论美国输出新闻教育模式,其主观目的是为了实现本国的国家利益,还是为了实现其普世价值,在客观上,它的确推动了中国新闻教育职业化的发展,并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白庆虹[3]2013年在《萧同兹新闻活动与新闻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首先对中国早期新闻通讯事业情况进行梳理,随后重点论述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的成立缘由和具体发展,以此介绍萧同兹为推动中国现代化通讯事业发展所做的新闻实践活动;同时联系家庭、教育、政治背景等因素,分析萧同兹的新闻事业之路,并将之划分为叁个阶段:前中央社时期(即萧同兹的早年经历)、执掌中央社时期(1932年-1950年)、后中央社时期(迁台之后萧同兹的新闻活动);其中重点介绍萧同兹担任中央社社长期间的革新举措、抗战时期带领中央社及时传递战讯、以及推动我国现代化通讯事业发展中的企业化实践。同时,通过剖析萧同兹新闻实践活动的具体事例、社会交往和个人作品,探究政治束缚下萧同兹的新闻思想渊源和主张。研究发现,萧同兹的新闻实践活动受到政治身份的束缚,始终维护蒋介石和国民党的利益;但其内心又坚定的推行企业化的经营方针,致力于将中央社从国民党的舆论喉舌发展为专业的新闻传播机构。研究表明,作为国民党新闻工作者所承担的宣传职责使萧同兹的新闻活动有其历史局限性;但他对于新闻传播机构的经营理念、专业态度、独立意识都是值得肯定和推崇的,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进步意义。

参考文献:

[1].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通讯事业史论[D]. 罗婕. 四川大学. 2003

[2]. 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D]. 林牧茵. 复旦大学. 2012

[3]. 萧同兹新闻活动与新闻思想研究[D]. 白庆虹. 暨南大学. 2013

标签:;  ;  ;  ;  ;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通讯事业史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