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道通航论文_张静雯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道通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道,船舶,闽江,海洋法,联合国,油轮,国际。

分道通航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雯[1](2019)在《闽江口水域将开通“海上高速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 张静雯) 28日,记者从福州海事局获悉,闽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将于6月1日正式实施,航经该水域的南下北上船舶将实现分道通航。据介绍,船舶定线制是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推荐船舶交通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由海事主管机关用法规或推荐的(本文来源于《福建日报》期刊2019-05-29)

文秀[2](2018)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领海内分道通航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领海内分道通航制,可大幅提高航行效率、有效减少船舶碰撞、进一步保障航行安全,其对沿海国和船旗国均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UNCLOS)第22条明确规定了“领海内分道通航制”。但是,目前学术界对“领海内分道通航制”的理论研究较为匮乏,尚无系统性的研究成果。本文基于这一问题,以UNCLOS第22条为中心,拟对领海内分道通航制问题展开研究,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领海内分道通航制的概述。领海内分道通航制是指在领海实施的一种合理分导不同航向船舶交通流的定线规则。1973年第叁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第一次提出了领海内分道通航制,最终1982年UNCLOS第22条对领海内分道通航制予以确立。第二部分是对领海内分道通航制的适用依据及考虑因素的研究。领海内分道通航制其适用依据源于一国对其领海内船舶航行安全、避免事故和环境保护需要而产生的,领海内分道通航制在外化适用上需要考虑国际主管组织的有关建议因素,特定船舶和水道的相关特性因素以及在一国领海内来往船舶的频繁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第叁部分是沿海国在领海内分道通航制涉及到的权利和义务研究。沿海国在享有国际法规定的有关领海内分道通航制有关权利的同时,也需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就其权利而言,沿海国在其领海内设置分道通航制规则之后,其具有管理分道通航权和指定替代海道权等权利,同时,沿海国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就义务而言,其主要负有不妨碍外国船舶无害通过义务、不加歧视义务以及在海图上清楚的标出分道通航线并妥为公布义务。第四部分是对通过领海的船旗国行使无害通过权涉及到的权利和义务。船旗国在通过那些已经设立领海内分道通航制的沿海国的领海时,其负有有别于不设分道通航制一般领海的权利和义务。在设立领海内分道通航制的领海时,船旗国一方面享有通过权和平等权,另一方面其还负有遵守航行规则义务以及适当顾及义务。第五部分是中国在领海内分道通航制优化进路。通过全面和深入分析我国有关分道通航制的立法,考察我国对领海内分道通航制的实践与应用,明晰我国领海内分道通航制建立的必要性,以及未来我国在领海内设立分道通航制所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制度化和规则化的优化进路。(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期刊2018-05-01)

钱舟[3](2018)在《双屿门与青龙门实施分道通航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屿门与青龙门作为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通航密度大,通航环境复杂,各类水上交通事故频发。为改善通航秩序,提高进出港效率,优化水上环境,助推宁波-舟山港一体化的建设,文章就双屿门与青龙门实施分道通航制进行了研究。分道通航制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提高该水域船舶的航行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而且能更好地服务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本文来源于《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王亚骄[4](2017)在《国际海峡内分道通航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叁部分对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相关制度进行了规定,其中第41条规定了海峡内的分道通航制。分道通航制在国际海峡内的建立极大提高了航行效率,在减少船舶碰撞事故、提高航行安全方面成果显着。目前,学术界对国际海峡内分道通航制的理论研究比较匮乏,为更有效地将分道通航制从理论运用到实践,本文基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41条的规定对国际海峡内的分道通航制问题展开研究,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相关制度的历史沿革的研究,包括国际海峡航行制度的历史发展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41条的确立背景。历经曲折的发展过程后,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的过境通行制度最终得以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确立。第二部分是对国际海峡内规定分道通航制的依据的研究,包括航行安全、航行条件以及主管国际组织的建议叁类,主要分析了海峡沿岸国或国际海事组织在规定或替换分道通航制时应考虑的因素问题。第叁部分是对国际海峡内规定分道通航制应遵守的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外的其他国际规章的研究,主要包括涉及到分道通航制的《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和《关于船舶定线制的一般规定》。海峡沿岸国规定的分道通航制及其所采取的行动应与包括这几类国际规章在内的国际法规定相一致。第四部分是对国际海峡内分道通航制涉及到的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的研究,包括海峡沿岸国和船旗国的权利与义务。相关主体在规定或使用国际海峡内的分道通航制时,在享有国际法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第五部分是对中国在国际海峡分道通航制的理论与实践中所获得的启示的研究,主要包括中国有关分道通航制的立法与实践,以及对中国海上贸易往来至关重要的国际海峡内分道通航制的建立和中国船舶航行时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对在台湾海峡内建立分道通航制提出了设想。(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期刊2017-05-01)

杨雪冬[5](2016)在《基于聚类分析及FISHER判别法的分道通航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船舶分道通航制是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船舶定线措施之一。迄今为止,经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Maritime Organization,IMO)采纳的分道通航制已经达到160多个。作为一种先进的海事管理理念,船舶分道通航制对优化船舶交通流、保证船舶航行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分道通航制被广泛应用于船舶交通流汇聚和事故高发水域。本文对IMO采纳的分道通航制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统计的具体内容包括设立水域、所属国家、离岸距离、航道长度、航道宽度、分隔带宽度、分隔带形状、转向角度以及分道通航制和其他定线制措施的组合使用情况。针对设立水域特点的不同,本文将分道通航制设立的水域分为岛礁区水域、岬角水域、峡水道水域、沿海水域和开敞水域,并对不同水域的分道通航制设计要素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和分析,得到了不同水域分道通航制设计的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分道通航制进行了重新分类,克服了按水域分类的局限性,得到了更加科学的分类,并以东拉马和蓝塘海峡船舶分道通航制等为例,演示了如何采用Fisher判别法确定新的分道通航制所属类别,以及如何使用相关系数法和夹角余弦法计算其与所属分道通航制类别的相似度,从而为分道通航制设立提供合理的建议。最后本文以成山角分道通航制作为实例分析了如何利用本文的研究内容节约分道通航制的设计时间并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基于聚类分析方法和Fisher判别法的分道通航制设立规律的研究对分道通航制的建立和分道通航制的修订都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6-12-01)

徐蕴海[6](2015)在《超宽五航道 畅行莲花岛》一文中研究指出80米宽的混合航道拓宽为370米宽的五条航道 旅游客船、进岛快艇、离岛快艇、农用自备船和渔船各行其道 快艇停靠在月亮湾码头和东码头,旅游客船停靠在西咀码头 苏报讯(首席记者 徐蕴海)“大家各走各的航道(本文来源于《苏州日报》期刊2015-09-11)

徐杨[7](2014)在《港口主航道船舶分道通航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随着宁波港的不断发展,大型船舶进出宁波港的数量上升速度迅猛,虾峙门等的单向航道已经与宁波港的发展不相适应,航道管理也分工不明确,船舶作业效率低下,进出港航道交错,容易造成危险。因此文中针对宁波港的航道通航任务日益繁重,提出了虾峙门航道分道通航的思想与方案,以此来解决航道船舶的通航压力,促进宁波港乃至周边区域的协同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4年06期)

吴乃平[8](2013)在《内河分道通航及船舶定线制水域中的分隔带(线)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分隔带(线)作为分道通航制的一种构成要素并已普遍使用在施行船舶定线制或分道通航水域中的现象,阐述使用分隔带(线)的效果,分析分隔带(线)的特性及局限性,提出使用分隔带(线)的看法。(本文来源于《中国航海科技优秀论文集(2012)》期刊2013-11-01)

林宁[9](2013)在《大型油轮进出日照实华码头分道通航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日照港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已由初期单一的能源输出港发展成为综合性港口,正在向专业化、多功能、现代化大港迈进。随着腹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吞吐量持续快速增长。日照港现有两个港区:分别为石臼港区、岚山港区。根据日照港总体规划,岚山港区中作业区共规划建设3个大型开敞式原油泊位。实华30万吨级原油码头是日照港在岚山港区建成的首个大型原油码头。码头建成后,受航道水深条件限制,进港船舶候潮时间较长,造成码头有效利用率不高,船舶周转受影响。此外,由于目前出港航路实行单向通航,以及泊位的有限性与排他性和夜间码头禁止靠离作业等规定的影响,限制航道船舶通过能力。目前,实华原油码头的二期码头和叁期码头正在规划建设中,码头建成后,航道、码头通过能力低的问题将日益严重。因此,解决单向通航导致航道导致的航道通过能力低下问题,进行满载和空载船舶进出分设航道通航问题的研究十分必要。这对提高航道通过能力,保障船舶通航安全,改善港口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工作:第一,对日照港岚山港区实华码头进出港航道通航现状进行分析;第二,分析船舶流量及其分布规律、航行时间等数据,构建通航规律的数学模型,比较分道通航、单向通航以及混合通航对运营效率的影响,找出影响分道通航的关键因素;第叁,依据航道及两侧水域通航条件,提出分道通航的可行方案并进行比较分析;第四,构建航道实际通航能力模型,验证分道通航方案的通过能力,进一步说明分道通航的可行性;第五,针对分道通航的风险,探讨通航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给出船舶通航的安全措施和合理性建议。本文对大型油轮进出日照实华码头分道通航进行了研究,并对分道通航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为大型油轮分道通航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对提高航道通过能力,保障船舶通航安全方面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3-10-01)

邢承寅[10](2013)在《分道通航制构成要素的规律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船舶定线制自实施以来,在减少和避免海上交通事故、改善航行安全形势、防止海上环境污染、提高航行效益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分道通航制作为船舶定线制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和实施类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迄今为止被国际海事组织(IMO)采纳实施的分道通航制已达到162处,具体包括259个分道通航制。为了指导各国建立和实施船舶定线制,IMO文件《船舶定线制的一般规定》对分道通航制的规划原则和设计标准等作出具体规定。本文首先对分道通航制的概念、设计原则、实行方法等相关理论和对构成要素做过的研究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之上,对IMO采纳的分道通航制进行了统计和分类。由于不同水域内分道通航制的设计规律可能不同,本文按照水域将259个分道通航制分为了沿岸水域分道通航制、岬角水域分道通航制、狭水道水域分道通航制、进出港水域分道通航制、其他水域分道通航制,并挑选了沿岸水域分道通航制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对象,对其于其他定线制措施的组合情况作了统计,并统计了通航分道的宽度、长度、转向角度、离岸距离、分隔带宽度等构成要素的详细数据。然后以构成要素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对沿岸水域分道通航制进行了聚类分析,并对其中最为集中的一类分道通航制所在水域的交通要素进行了实时观测,得到各项交通要素的基本数据。最后对构成要素和交通要素之间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得出每个构成要素与交通要素之间的的线性表达式,挖据出分道通航制构成要素的设计规律。本文对分到通航制构成要素的数据分析和规律的挖掘是借助JSPSS软件完成的,最终的研究结果对以后分道通航制的设计与评估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3-05-01)

分道通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立领海内分道通航制,可大幅提高航行效率、有效减少船舶碰撞、进一步保障航行安全,其对沿海国和船旗国均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UNCLOS)第22条明确规定了“领海内分道通航制”。但是,目前学术界对“领海内分道通航制”的理论研究较为匮乏,尚无系统性的研究成果。本文基于这一问题,以UNCLOS第22条为中心,拟对领海内分道通航制问题展开研究,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领海内分道通航制的概述。领海内分道通航制是指在领海实施的一种合理分导不同航向船舶交通流的定线规则。1973年第叁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第一次提出了领海内分道通航制,最终1982年UNCLOS第22条对领海内分道通航制予以确立。第二部分是对领海内分道通航制的适用依据及考虑因素的研究。领海内分道通航制其适用依据源于一国对其领海内船舶航行安全、避免事故和环境保护需要而产生的,领海内分道通航制在外化适用上需要考虑国际主管组织的有关建议因素,特定船舶和水道的相关特性因素以及在一国领海内来往船舶的频繁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第叁部分是沿海国在领海内分道通航制涉及到的权利和义务研究。沿海国在享有国际法规定的有关领海内分道通航制有关权利的同时,也需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就其权利而言,沿海国在其领海内设置分道通航制规则之后,其具有管理分道通航权和指定替代海道权等权利,同时,沿海国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就义务而言,其主要负有不妨碍外国船舶无害通过义务、不加歧视义务以及在海图上清楚的标出分道通航线并妥为公布义务。第四部分是对通过领海的船旗国行使无害通过权涉及到的权利和义务。船旗国在通过那些已经设立领海内分道通航制的沿海国的领海时,其负有有别于不设分道通航制一般领海的权利和义务。在设立领海内分道通航制的领海时,船旗国一方面享有通过权和平等权,另一方面其还负有遵守航行规则义务以及适当顾及义务。第五部分是中国在领海内分道通航制优化进路。通过全面和深入分析我国有关分道通航制的立法,考察我国对领海内分道通航制的实践与应用,明晰我国领海内分道通航制建立的必要性,以及未来我国在领海内设立分道通航制所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制度化和规则化的优化进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道通航论文参考文献

[1].张静雯.闽江口水域将开通“海上高速路”[N].福建日报.2019

[2].文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领海内分道通航制研究[D].海南大学.2018

[3].钱舟.双屿门与青龙门实施分道通航的研究[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4].王亚骄.国际海峡内分道通航制研究[D].海南大学.2017

[5].杨雪冬.基于聚类分析及FISHER判别法的分道通航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

[6].徐蕴海.超宽五航道畅行莲花岛[N].苏州日报.2015

[7].徐杨.港口主航道船舶分道通航的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

[8].吴乃平.内河分道通航及船舶定线制水域中的分隔带(线)探析[C].中国航海科技优秀论文集(2012).2013

[9].林宁.大型油轮进出日照实华码头分道通航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

[10].邢承寅.分道通航制构成要素的规律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

论文知识图

成山角水域分道通航制修订方案示...七星礁分道通航制方案二示意图年成山角分道通航制以东船舶...七星礁分道通航制方案一示意图洋屿分道通航制方案二示意图一1大壕水道分道通航制示意图

标签:;  ;  ;  ;  ;  ;  ;  

分道通航论文_张静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