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空间,聚落,哈维,西北地区,乡村,大卫,肌理。
空间性论文文献综述
南开大学哲学院,张欣然[1](2019)在《社会历史的空间性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各国城市化过程中有关城乡差距、资源分配和市民权利等问题的日益突出,“空间”逐渐成了大众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西方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率先开启了“空间转向”,其典型就是以爱德华·苏贾(Soja)等人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空间(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2-26)
吴红涛[2](2020)在《潜能的塑形之火:哈维对辩证法的空间性诊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哈维空间思想背后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语境。经由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启示,在反思和剖析过往辩证法中存在的诸多弊病时,哈维一方面强烈反对"物"之辩证法,将辩证法机械地等同于静观且缺乏变通的原理乃至权力话语;另一方面,他更是反对"单子论"式的伪辩证法以绝对自我的姿态将事物孤立在内外互抵、因果互斥的僵化模式里。哈维认为,只有经由超越"物"与"单子论"之辩证法,才能正确认识空间,赋予空间更多超越传统偏见的内涵与价值。哈维的"空间—辩证法"尤为强调空间的关系性、过程性和差异性,其将"空间"推向了一个极具张力和批判性的辩证领地,空间被形构为一个蕴含着巨大革命性潜能的场域。(本文来源于《江汉学术》期刊2020年01期)
蔡金秋[3](2019)在《身份、暴力与抗议——《兄弟与看守者》的空间性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双重意识下的美国黑人不可避免地经历着身份危机,现实的生存空间成为黑白异质文化交锋的场所。在《兄弟与看守者》一书中,魏德曼刻画了约翰和罗比对身份危机的不同抗议方式。本文从空间的视角,解读弟弟罗比用暴力方式进行抗议的原因以及哥哥约翰如何逃离黑人空间,以反讽式书写表达抗议。通过展现非裔美国人的身份危机和抗议方式,魏特曼揭开了美国黑人生存空间的神秘面纱,为黑人寻求平等空间和身份提供了有效思路。(本文来源于《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22期)
宋洁,常飞,温胜强[4](2019)在《西北地区传统乡村聚落与规划聚落的空间性差异——以甘肃省天祝县松山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城市社区相比,农村社区是一个多功能、复杂的空间系统,城市化社区在农村的简单复制破坏了其原有的多样性、自发性和创造性,使之趋于同质化,引起农村聚落空间结构性危机。基于此本文以西北地区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松山镇的传统聚落与规划聚落为例,运用多种指标对比考察了规划聚落与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庭院空间、公共空间,以及单体庭院分布秩序性等方面的异同,并进一步讨论了两类聚落的空间组织规律。最后,本文提出在乡村聚落规划建设时,可借鉴当地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组织形式和庭院组合形式,适当地在自上而下的规划过程与结果中引入自下而上的村民自建行为。本文完善和丰富了传统乡村与规划乡村的研究内容与范式,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小城镇建设》期刊2019年11期)
曹跃群,郭鹏飞,罗玥琦[5](2019)在《基础设施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多维影响——基于效率性、异质性和空间性的叁维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标:探索基础设施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多维影响。研究方法:运用永续盘存法非传统途径估算省际1993~2016年基础设施的生产性资本存量,再利用组内差分、空间计量等方法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基础设施整体上显着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且存在倒"U"形影响,网络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值已跃过"拐点",而点基础设施仍处于上升期。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值从高到低依次为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东部地区两类设施的产出弹性值较为接近,中部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偏高,西部地区则点基础设施较高。基础设施整体和点基础设施都具有稳健负向溢出效应,网络基础设施在整体上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工业集聚和就业增长是基础设施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传导渠道。研究创新:基于效率性、异质性和空间性的叁维视角,捕捉基础设施在结构类型、发展阶段和区域配置间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差异及传导机制。研究价值:为优化基础设施投资策略,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提供决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王雪芹[6](2019)在《纸本肌理效果营造的空间性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效果是绘画过程研究中的重要元素,空间呈现的明显与否,决定着该件作品画面层次的丰富程度和质感的强弱。如何制作纸本肌理效果,如何体现层次空间关系,如何通过空间层次传递设计语境,是创作者探索的目标。该文研究纸本肌理效果给整个画面带来的空间性,从对肌理的认知、肌理的生成、肌理的组织、肌理体现空间等方面着手,探索纸本肌理效果营造的空间性。(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20期)
王晓旭[7](2019)在《“影”与“戏”之间:费穆艺术创作的空间性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每一种艺术形式即创造一种新的叙事行为,费穆导演在中国舞台剧与电影艺术两种空间样态中有着独到的理解与探索,在"影"与"戏"之间形成兼顾写实与写意的风格,实现了影视与舞台剧的双重叙事经验关照。在费穆的艺术价值话语体系中,以其影视作品作为分析文本,来探讨舞台剧元素的电影化运用,以及电影本体的舞台式表达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北京印刷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李静,郭倩[8](2019)在《论传统戏曲“空间性”蒙太奇与全域式社会存在表达——基于《河西村的故事》的样本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福柯"空间"理论中"时代的焦虑与空间存在根本关系"为支点,以荆州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里两代人爱怨情仇的现实主义题材为样本,试图梳理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农村宏大变迁的脉络中,得以让"空间"理论所指涉的含义及其逻辑发生认知与理解上的审美心理学与传播学转向。舞台时空调度为这种审美转向引领时代感主题朝向更为深层次的、更为广阔的艺术折迭与融合解读提供了案例式迈进。该剧作为传统戏曲不仅在"历史空间"扮演着记录者的角色,同时在"现实空间"承担继承、批判与创新的叁重作用,从而能获取戏曲空间背后隐喻的全域式社会文化的全息存在与独特表达。(本文来源于《艺术评论》期刊2019年09期)
李乃刚,张媛[9](2019)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意象”的空间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意象是构成空间诗学的一个基元,就其本质而言是空间性的。本文试图从意象的"象"性特征、生成机制和存在形态叁个方面,论证其空间性。首先,意象以"象"表意,这一特征决定了它是可视的和非线性的,也就是空间性的。其次,古代诗歌中意象的生成过程与绘画有相通之处,均贯以图像思维,即空间思维。再者,意象在古代诗歌中总是结对出现,其存在形态也呈现出立体化的空间结构特征。(本文来源于《皖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余海伦[10](2019)在《艾丽斯·沃克作品的空间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意象总与角色命运息息相关。在艾丽斯·沃克的作品里,一方面父权决定了女性的边缘化空间模式,划分了女性空间领域;另一方面分析了空间压迫的缘由为种族化空间对黑人男性的割裂,从而转移到妇女身上。本文通过对空间的分析来寻求妇女解放的新道路。(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30期)
空间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哈维空间思想背后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语境。经由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启示,在反思和剖析过往辩证法中存在的诸多弊病时,哈维一方面强烈反对"物"之辩证法,将辩证法机械地等同于静观且缺乏变通的原理乃至权力话语;另一方面,他更是反对"单子论"式的伪辩证法以绝对自我的姿态将事物孤立在内外互抵、因果互斥的僵化模式里。哈维认为,只有经由超越"物"与"单子论"之辩证法,才能正确认识空间,赋予空间更多超越传统偏见的内涵与价值。哈维的"空间—辩证法"尤为强调空间的关系性、过程性和差异性,其将"空间"推向了一个极具张力和批判性的辩证领地,空间被形构为一个蕴含着巨大革命性潜能的场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性论文参考文献
[1].南开大学哲学院,张欣然.社会历史的空间性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2].吴红涛.潜能的塑形之火:哈维对辩证法的空间性诊读[J].江汉学术.2020
[3].蔡金秋.身份、暴力与抗议——《兄弟与看守者》的空间性解读[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
[4].宋洁,常飞,温胜强.西北地区传统乡村聚落与规划聚落的空间性差异——以甘肃省天祝县松山镇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9
[5].曹跃群,郭鹏飞,罗玥琦.基础设施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多维影响——基于效率性、异质性和空间性的叁维视角[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
[6].王雪芹.纸本肌理效果营造的空间性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9
[7].王晓旭.“影”与“戏”之间:费穆艺术创作的空间性转变[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
[8].李静,郭倩.论传统戏曲“空间性”蒙太奇与全域式社会存在表达——基于《河西村的故事》的样本分析[J].艺术评论.2019
[9].李乃刚,张媛.中国古代诗歌中“意象”的空间性[J].皖西学院学报.2019
[10].余海伦.艾丽斯·沃克作品的空间性[J].校园英语.2019